资助与育人学生座谈会

更新时间:2024-03-13 19: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努力探索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实践模式

——学生座谈会

学生资助工作是我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内容,目前我校学生资助形式主要有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校级奖学金、勤工助学、入伍退伍补偿等五类。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是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手段,更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以育人为目标,以资助为手段,使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才能帮助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并形成“资助—自助—助人”的良性循环。为此,我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从2012—2015四年期间,我校获得四类资助的学生共计31639人,其中,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共有19484人,占资助总人数的61.6%。

尽管学校通过一系列的助学措施,在经济上帮助贫困学生,但部分学生产生了依赖思想,消极等待,认为学校应该帮助,在得到资助后,不但没有感激之情,反而认为是理所应当,对其缺乏感恩之心;部分学生把学校资助看作“不拿白不拿”,想方设法挤进贫困生的行列,用助学金吃吃喝喝甚至买奢侈品。

因此,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自强自立的精神和较强的感恩意识,为了更好地激励和教育学生,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明确国家和学校对受资助学生的帮助和意义,我校一直在努力探索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实践模式,为此,今天特召开学生座谈会,征求大家的想法和建议。

座谈会人员(老师:每年级1人;学生:共42人)

15级学生:每名老师,班委各1人、困难学生(获得资助的)各1人、困难学生(未获得资助的)各1人、不困难学生各1人;(共12人)

14级学生:每名老师,班委各1人、困难学生(获得资助的)各1人、困难学生(未获得资助的)各1人、不困难学生各1人;(共8人)

13级学生:每名老师,班委各1人、困难学生(获得资助的)各1人、 困难学生(未获得资助的)各1人、不困难学生各1人;(共10人)

12级学生:每名老师,获得资助的困难学生各2人、获得资助的一般困难学生各1人;(共12人)

学生回答问题:

1、从如何感谢国家和学校的角度回答以下问题

(1)受到资助的同学个人有什么样的想法?如何看待国家和学校对你的资助?

(2)受到资助的同学现实中应该怎么做?实际能够做些什么?

2、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回答以下问题:

(1)如何认定没有认定资格(不能够开贫困证明)的困难学生? (2)成绩有问题的困难学生(主观不努力或者基础差)应如何认定? (3)如何帮助遭遇重大变故的在校学生?

(4)我校目前的勤工俭学(如劳动量、工资等)存在哪些问题?可以增加的项目有哪些?

学生自由发言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wl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