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 6

更新时间:2023-11-27 10:5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课时授课计划(教案首页)

专业;检验、影像 科目毛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012学年——2013学年第一学期 第13 ——14周 授课总第6讲 班级 10五年制 12级高职 授课教师 曾凡勇 顺序 课 第 六 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学时 4节 题 题 课时目标达1、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准确认识我国目前所处的社会阶段, 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2、 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 3、 准确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4、 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标 2、讲授新课; 过程|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科学内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教学环节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提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3、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的基本纲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基本内容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与党的最高纲领的统一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1、“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授课方式 教研组长签字 理论课 讨论课 教具 教务科签字 1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阶阶段理论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阶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逐步作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邓小平就提出,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这是中国的现实国情,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然是长期的。

总的说来,这几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或初级发展阶段时,都还没有把它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性问题加以把握,也还没有从理论上作为制定党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

十三大前夕,邓小平强调指出:“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这个论述,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明确了这一问题是制定路线、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

十五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精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

十七大再次重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正是由于我们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了一个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我们才得以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使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内涵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3、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第一,它是一个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发展阶段。 第二,是由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第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2

第四,是由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第五,是由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第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第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第八,,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第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第一条和第九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的总概括,其他七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展开。这九条基本特征和历史任务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一个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转变的过程。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只讲性质和方向,不讲程度和水平,或者只讲程度和水平,不讲性质和方向,都会使人们陷入盲目、不清醒的状态,发生“左”的或右的错误,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和损失。历史表明,产生“左”和右的干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认识不清。“左”的思想总想快一点,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当遭受挫折时又怀疑社会主义是否可行,跳到另一个极端。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内涵和过程性特征的统一认识和把握,则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二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

3

起来。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四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主要经验的科学总结。基本纲领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方面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按照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源自,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战略的提出

1987年他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第一次使用“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提法,明确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

同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把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定了下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再此基础上继续前进。

新三步战略,党的十五大将第三步的战略目标又进一步具体化,即21世纪的头50年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的目标,一般称为“新三步”:21世纪第一个10年,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

4

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到2020年,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使“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更加具体、明确。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小康社会的提出

邓小平在1979年第一次用“小康”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但“小康”一词并不是从邓小平开始提出的,据史学家的考证,“小康”一词最早是源出于《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即天下为家,温馨和睦,讲究礼仪的亲情的社会。它寄托和表达了中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的一种朴素的向往。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同于你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而是一种小康之家”他还说道“就算我们达到了那样的水平,但同西方比较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个时候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1986年邓小平又谈到“所谓的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的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应该得到利益,应是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更重要的是到那个时候我们可以进入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以上的国家的行列,这样的国家是不多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小康社会”这个新的概念,发端于邓小平考虑的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个雄心壮志的精心的、成熟的、深思熟虑的思考。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全面小康的目标就是将目前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发展成为更高水平的、内容比较全面丰富、发展较为均衡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几个方面:

经济目标: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政治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失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5

文化目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生态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十七大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十七大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本章小结;

作业 96页 1——5题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ye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