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练习2

更新时间:2023-09-24 02:53: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练习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内环境组成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2.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B.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环时,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D. 内环境稳定时,其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3.下列哪种物质能直接从人体的内环境中提取( )

A. 葡萄糖 B、呼吸酶 C. 血红蛋白 D. 果胶酶

4.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的系统是( ) ①消化系统 ②呼吸系统 ③神经系统 ④泌尿系统

⑤循环系统 ⑥运动系统 ⑦生殖系统 ⑧内分泌系统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②④⑤ D.③⑥⑦⑧ 5.下图表示三个突触连接的神经元,在箭头处施加以强刺激,则能测到电位变化的位置是( )

A.a和b处 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

6.某人因意外事故头部受伤,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是不能口头表达。该病人

大脑受伤的区域可能是( )

A.运动性言语区(S区) B.书写性言语区(W区) C.视觉性言语区(V区) D.听觉性言语区(H区) 7.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

①大脑皮层 ②小脑 ③下丘脑 ④脑干 ⑤脊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8.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

奋,这属于(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9.下图是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对该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与Y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

B.图中a与b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活动只受垂体促激素的调节

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10.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A. 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 B.反应速度较迅速,作用范围较局限 C. 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局限 D. 反应速度较迅速,作用范围较广泛 11.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特点和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由体液运输 B.激素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C.激素为细胞提供能量或作催化剂 D.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12.下列关于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基本不起免疫作用B.吞噬细胞只在第二道防线中发挥作用 C.第二道防线中的杀菌物质就是指抗体 D.第三道防线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 13.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 ( ) A. 淋巴因子 B.吞噬细胞 C.淋巴细胞 D.抗体 14.下列与艾滋病有关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

B.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C.生活中有可能因与患者握手而感染HIV

D.补牙时使用病毒携带者用过而未消毒的器械而感染HIV

15.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

A.尖端、尖端、尖端 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 D.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 16.园林工人每年都要修剪路旁的绿篱,其目的是( )

A.抑制侧芽生长 B.抑制向光性 C.抑制细胞生长速度 D.解除顶端优势

17.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右图

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错误的是插(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进插条生根的NAA浓度大小 条平均B.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会影响实验结果

生C.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 根数D.用NAA处理枝条的时间应该相同 目a b c 1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NAA浓度

A. 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 B. 生长素与棉花的落花落果无关

C. 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D. 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

19.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蜀岗西峰的所有蒲公英 ②茱萸湾的全部生物

③瘦西湖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④凤凰岛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①②④

20.动物学家考察某生态保护区后,认为当地鹿群正处于增长高峰期,预测今后还能增长

十几年才会停止。动物学家作出这种判断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 A.鹿群的数量和密度 B.鹿群的年龄组成 C.鹿群的性别比例 D.鹿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21.下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越来越

小的是 ( 表示幼年个体, 表示成年个体 表示老年个体)( )

22.下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c~d处波动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和

死亡率变动所致

B.若捕鱼使其数量下降至a以下,渔业 生产将受到严重影响

C.若捕杀老鼠后其数量在b,可能效果 适得其反

D.c处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只 与种内斗争有关

23.右图所示为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两个物种A和B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对曲线的

解释中正确的是( ) A.A以B为食 B.B以A为食

C.A与B之间没有信息交流 D.A与B互利共生

24. 外来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其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B.其种群会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C.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新环境内物种的多样性 D.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其它生物因素影响

25.下面关于森林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有直接的关系 C.植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有明显的差别 D.动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没有明显的差别

26.以下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 )

A.火灾过后的草原上的演替 B.过量砍伐后的森林中的演替 C.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 D.裸岩上的演替 2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结构就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的 B.所有细菌都属于分解者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28.兔子吃草,红狐吃兔,狼吃红狐构成的食物链中,红狐所处的消费者级和营养级依次是( )

A.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B.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C.三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D.三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营养级

能量(J·m-2) 29.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四个营养级,分别以a 141.10×105 a、b、c、d表示。一年内输入这四个营养级的能量b 15.91×105 数值如右表:( ) c 0.88×105 该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对应的营养级是 d 871.27×105 A.a B.b C.c D.d

30.目前CO2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增高, 引起全球气

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导致CO2浓 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剧增,呼出CO2增多 B.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大量生物物种灭绝 D.自然因素破坏了生态平衡 31.下列各项信息中,属于行为信息的是( )

A. 狗可以通过自己的尿液找到回路 B.蜜蜂跳舞向同伴传递蜜源信息 C.天蚕蛾利用性外激素吸引异性交尾 D.蚊子撞上蜘蛛网,引起振动

32.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做生态瓶,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下面

罗列了设计生态瓶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 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 C.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 D.生态瓶放在有散射光的地方

33.“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北美,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进,80年代迅速蔓延到河滩、

路边。一棵“一枝黄花”能结两万多粒种子,极易和其他作物争光、争肥,对绿化灌木乃至棉花、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产生严重影响。下列有关“一枝黄花”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枝黄花”属于外来物种,进入我国后可以增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B.“一枝黄花”与本地植物间属于竞争关系

C.“一枝黄花” 在入侵地疯长,可提高入侵地原有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为控制“一枝黄花”可以再从原产地引进其天敌 34.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干扰、保持原状的能力

B.生态系统具有受到破坏、恢复原状的能力 C.负反馈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减少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增加稳定性 3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C.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D.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调节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二、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36.(9分)下图甲为人体反射弧模式图,图乙为突触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反射弧通常由 个部分组成。

(2)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 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 ____(填字母)放大模

式图,该结构决定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是 ,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

____ _____。

(2)当神经纤维某处受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外电位表现为 ,与邻近未兴

奋部位形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图乙中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的 变化。 37.(6分)根据下图甲、乙所表示的免疫方式,回答下列问题:

甲图 乙图

(1) 甲图所示为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吞噬细胞对病菌的这种吞噬作用与细胞膜

有密切关系,该过程属于 免疫。

⑵在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在吞噬病菌后,还能对其进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呈递给 ,使后者产生 。该病菌进入细胞内部时,则会被 攻击。

(5)注射疫苗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实际上是使人体产生相应的 ,当

遇到同种抗原再次入侵时,将产生更多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 38.(5分)对燕麦胚芽鞘作如下图处理:①放在暗盒里;②在胚芽鞘尖端的下部用锡箔遮

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云母片;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的尖端;⑥切去胚芽鞘尖端,但在切口上放一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小块;⑦切去尖端,在切口上放一含有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并置于暗盒里;⑧切去胚芽鞘尖端,放在暗盒里。上述装置均用相同方向的单侧光照射。 请仔细分析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⑤中能直立生长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①~⑤中弯向光源生长的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是:由于单侧光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两侧生长不均匀。

(3) 根据①和⑧实验结果,可以说明胚芽鞘的直立生长与 有关 (4) 若⑥和⑦都直立生长,说明琼脂块 。 39.(5分)下图A为碳循环示意图,图B为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主要是以_________形式进行循环的。

(2)生物群落中的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有图中的 (填序号)等过程。 (3)②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4)图B所示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应该有 。 (5)若②中的种群及相互关系如图B,既具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是___________。 40.(5分)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表一完成了有关实验,并定期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图。请回答:

表一: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甲 10 - 0.1 28

乙 10 - 0.1 5 丙 - 10 0.1 28

(1)该实验探究的是 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2)用显微镜定期检测甲、乙、丙三支试管中酵母菌数量,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根据所

给信息,判断图中曲线C对应的试管是_____ ____。

(3)曲线A与B表示的酵母菌数量达到的最大值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A中该

数值比B中大的原因是 。

(4)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的推测,进一步确定一

个探究实验的课题: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z0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