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保险业现状的分析

更新时间:2023-10-28 21:4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保险学作业

一、世界保险业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每阶段有哪些标志性事件?

(一)海上保险

标志性事件:1.第一部有关海上保险的法律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在1601年制定的

2.萌芽——共同海损(共同海损思想产生于公元前2000年的地中海,公元前916年在罗得岛上制订的“罗地安海商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商法)

(二)火灾保险

标志性事件:1.1666年的伦敦大火是火灾保险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直接诱因

2.牙医巴蓬(现代保险之父)的差别费率

(三)人身保险

标志性事件:1.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完成第一张完整的生命表

公元前4500年埃及石匠的“互助基金” 2.“冬蒂”方案

3.1699年英国的孤寡保险社

(四)责任保险

二、中国保险业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每个阶段有哪些标志性事件?

(一)保险业初步产生。

(伴随着外国资本输入而传入的。19世纪初,西方列强开始了对东方的侵略,外商保险公司作为保险资本输出与经济侵略的工具进入中国。) 标志性事件:

1.1805年,英、印商人在广州成立“谏当保安行”,亦称为广州保险协会或广州保险社,这是外商在中国开设最早的保险公司。

(二)开始出现自己的保险发展趋势。

(外商保险公司对中国保险市场的抢占及西方保险思想的影响,引起华商起而仿效。) 标志性事件:

1.清廷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运动为民族保险业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

2.1865年5月25日,上海义和公司保险行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民族保险企业,打破了外国保险公司对中国保险市场的垄断局面。

3.1875年12月,授意轮船招商局在上海创办我国第一家规模较大的保险招商局。 4.仁和水险公司、济和水火险公司相继开设,并于1886年合并为仁济和水火险公司。

(三)保险立法产生,法律保护初步出现。

标志性事件:

1.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先后拟订了《保险业章程草案》、《海船法草案》和《商律草案》。

2.1917年,北洋政府农商部拟订了《保险法草案》。聘请法国顾问爱斯嘉拟订了《保险契约法草案》。

3.1929年12月,国民政府公布了《保险法》。1935年5月和9月,分别公布了《简易人寿险法》和《简易人寿保险章程》。1937年1月,国民政府公布了修改后的《保险法》、《保险业法》和《保险业实施法》。

(四)保险中心转移,内地保险业发展。

标志性事件:

抗战时期,保险中心由抗战前的上海转移到重庆。大量游资为寻找出路竟相投入保险业,新开设的保险公司较战前增加了两倍多。

(五)抗战胜利后,保险业中心复移上海。

标志性事件:

集中在上海的大量游资再度竟相投资保险业,保险机构猛增,呈现表面繁荣的景象形成了民族保险业发展的第三次高潮。

(六)新中国建立后,对保险业进行整理,标志着新中国保险事业的开始。

标志性事件:

1.1949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北京成立,宣告了新中国统一的国家保险机构的诞生。

2.195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由中国人民银行改为财政部领导,至此我国由国营保险公司垄断的独立保险市场初步形成。

(七)保险业停滞期。

标志性事件:

由于认识上的错误,自1958年起,国内保险业务全部停办,直至1979年才恢复。

(八)国内保险业务开始复苏,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标志性事件: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1979年11月,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2.1986年,成立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保险公司;1992年,平安保险公司由区域性保险公司改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1991年4月,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成立。

(九)形成学术团体。

标志性事件:

1979年成立的中国保险学会是以从事保险理论研究为宗旨的全国性群众学术团体。

(十)用法律保障保险业发展。

标志性事件:

1983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财产保险合同条例》。1985年,发布了《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1992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保险代理机构管理暂行条例》。1995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三、评述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一)保费收入快速增长

根据保监会数据计算各年份原保费收入,从制作出的条形图显示,原保费收入呈总体上升趋势,显示我国保险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通过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10年的数据显示,原保费收入约为1万4千亿,同比09年的保费收入,增长了百分之28左右。

原保费收入变化图160000000140000000120000000100000000800000006000000040000000200000000200620082010原保费收入变化图

(二)在保险分类中,财产险与人身险所占保费收入比例由下图所示,可以看出人身险保费收入远远多于财产险。

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1-11月人身险保费收入为9912.64亿元,同比增幅达30.8%。其中,寿险保费为9031.20亿元,同比增幅为32.05%;健康险保费为623.85亿元,同比增幅为19.7%;人身意外伤害险保费为257.58亿元,同比增幅为18.9%。

前11个月,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为3527.71亿元,同比增幅33.6%,财产险保费占总保费收入的26%,显示人身险市场无比旺盛的发展势头。

保费收入比较26t%财产险原保费收入人身险原保费收入

(三)由图表可以看出中国各保险公司所占市场份额不均,但从中国保险业发展史来看,保险业如今发展趋势适合今后保险的普及,在原本只有几大保险集团的基础上如今发展为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和集团,有利于保险业竞争机制的完善,以及保险业创新机制不断发展,保险产品开发更积极,有利于投保人增加选择,判断得失,使保险真正发挥其作用。

在财产保险公司中,占据市场前三名位置的分别是中国人保 62.61%%、太平洋财险 11.87% 、平安财险 9.12% 。

寿险公司中市场份额占前三名的分别是中国人寿股份 51.05% 、平安人寿 16.93% 、太平洋人寿 10.47% 。(这个是前几年的,今年的没有)

从养老保险看,我国人均长期寿险保单持有量仅为0.1件,远低于发达国家1.5件以上的水平。

从财产保险看,我国家庭财产保险投保率仅为5%左右,公众责任保险的投保率不到10%,即使消费者较熟悉的机动车辆保险,投保率也只有30%。而在发达国家,这些险种的

投保率一般在80%以上。

从健康保险看,全国医疗费用由商业健康保险承担的比例不到2%,而许多发达国家这一比例超过50%

中国各财产保险公司市场份额分布比例人保太保平安中华联合大地财产天安安邦永安阳光财产国寿财产都邦太平保险华泰出口信用永诚中银保险大众渤海天平车险华安中银保险永诚天平车险大众渤海华安出口信用华泰太平保险都邦国寿财产阳光财产永安安邦天安大地财产人保中华联合平安太保

(四)由保监会数据显示,我国各地原保费收入不平衡,其中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保险发展水平较低,深圳、上海、北京、江苏、青岛等地保险业发展较为迅速,可以看出我国保险业发展空间水平不均衡,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相比,保险发展速度较慢,侧面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人们的保险意识也有很大差距,我们应该大力推进保险平衡发展,普及保险知识。

全国各地原保费收入情况120000001000000080000006000000400000020000000 京 北 连 苏 波 门 岛 圳 龙西 江江 西湖 北重 庆贵 州西 藏甘 肃宁内 夏 蒙 古黑北河大江宁厦青深山(五)投资渠道稳步拓宽

截至2009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3.7万亿元,其中投资总额为26 897亿元,环比增加1 028亿元。2009年保险公司利润总额达到530.6亿元,全行业实现投资收益2 141.7亿元,收益率6.41%,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

(六)保险监管水平显著提高 不足:

1.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相对世界平均水平较低 2.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的能力相对较弱

3.发展粗放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性改变 4.我国民众的保险意识还比较差 5.保险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

四、计算2010年中国大陆地区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

(一)保险深度:保险深度是指某地保费收入占该地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反映 了该地保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保险深度取决于一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和保险业的发展速度。

(二)保险密度:保险密度是指按当地人口计算的人均保险费额。保险密度反映了该地国民参加保险的程度,一国国民经济和保险业的发展水平。 (三)计算

2010年中国大陆地区GDP总值:397,983.15亿 2010年全国大陆地区原保险保费收入:14527.97 2010年全国大陆地区总人口:13.39亿 保险深度:3.65% 保险密度:1084.99

参考文献:

[1] 2009年中国保险行业保费收入首破万亿元.新华网. 2010-01-21.[EB/OL]

[2]刘静. 浅析我国保险业现状和发展趋势[J].金融界.2009

(备注:文章中所用数据均是从保监会网站找出,然后自己制作表格,无抄袭网络嫌疑)

保险Q1041班

郭梦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h4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