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积极就业政策4.0版

更新时间:2024-02-20 07:00: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积极就业政策体系初建成

10年 积极就业政策体系初建成(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本报记者 白天亮

《 人民日报 》( 2012年07月17日 19 版)

○2011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数量达到1221万,为近10年最高值

○2007年至2011年,城镇新增就业5808万人;到2011年底城乡就业人员超过7.64亿○2011年末,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为34.8∶29.5∶35.7,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就业主力

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方能长治久安。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面临着格外艰巨而复杂的就业问题。关爱民生当固本,党和国家把解决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经过长期不懈的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就业发展新路,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初步形成。

坚持就业优先,让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百姓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鼓励创业就业,最大限度挖掘岗位开拓就业领域,就业书写出一份温暖人心的答卷。现代就业理念、世界各国经验与中国实际的良好结合,我国构建起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引发失业难题。2011年下半年起,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下滑,但让人欣慰的是,就业状况保持平稳,城镇新增就业数量在当年达到1221万人,为近10年最高值。

拥有13亿人口、近10亿劳动力,就业在中国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在经济转型、外部冲击中一次次化解矛盾和风险,稳定就业并持续不断地扩大就业,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广大

劳动者努力奋斗的结果,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积极就业政策逐步形成并发挥显著效果的过程。回头看,我国在形成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方面迈出了三个关键性的步伐。第一步,围绕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形成政策框架。

上世纪90年代末,为解决当时突出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建立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如何在保障生活的基础上积极促进再就业?2002年9月,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召开,江泽民同志发表了《就业是民生之本》的重要讲话。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一系列促进和扶持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政策措施,第一轮积极的就业政策自此付诸实施。其内容包括:通过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通过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政策,鼓励自主创业、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通过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强化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

为推动积极就业政策的落实,2003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对就业再就业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2005年1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点开始从重点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向统筹城乡各类群体就业扩展。

第二步,颁布《就业促进法》,积极就业政策的实施有了法制保障。《就业促进法》在2007年颁布实施,将积极的就业政策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确立了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制度保障和长效机制,明确了就业援助和公共就业服务制度,还对实现公平就业、消除就业歧视,保障平等就业权利作出具体规定,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三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重大自然灾害中丰富完善政策内容,形成了更加积

极的就业政策。

2008年,汶川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接踵而来。国务院及时将稳定扩大就业纳入抗震救灾恢复重建总体安排,实施了对口就业援助、以工代赈等特殊扶持政策。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的严重冲击,中央审时度势,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战略部署中,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应急启动了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打出了发展经济拉动就业、帮扶企业稳定就业、政策扶持鼓励创业、重点人群统筹就业、特别培训提高技能、加强服务促进就业的“组合拳”。

国际劳工组织高度评价中国积极的就业政策,认为其囊括了世界各国就业政策的3个最重要的要素:一是治理失业中更注重再就业,二是大力开发岗位的同时注重开发技能,三是在促进就业各种途径中注重鼓励创业,是现代就业理念、世界各国经验与中国实际的最好结合。

就业规模扩大,就业结构优化,积极的就业政策给百姓带来更多实惠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刻地改变着我国的就业格局,也影响着中国每一个劳动者的生活。

告别下岗、实现再就业。陕西省丹凤县,当年的下岗女工张丹英如今经营着资产过亿的企业,带动上千人就业。“如果没有下岗职工小额贷款的支持以及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我也很难走到今天。”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使全国共3000多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并先后有280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成功实现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基本解决了体制改革遗留的下岗职工问题。

成功化解新一轮青年就业高峰压力。雷真真,杭州师范大学的毕业生,一毕业就当起小老板,创办了融顺科技有限公司。没有经验、没有积蓄的大学生,如何迈出创业第一步?“我们团队很幸运,得到了政府针对大学生创业的10万元启动资金。”过去几年,我国处于新一

轮就业高峰期,高校毕业生和其他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压力空前。正是由于有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强力拉动和积极就业政策的有力支撑,就业规模不断扩大,有效缓解了就业高峰的压力。“十一五”期间,全国27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保持稳定,770多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关键时期力保百姓饭碗。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造成巨大冲击,在更加积极就业政策的推动下,我国一手“稳就业”,力保岗位不流失;一手“扩就业”,千方百计挖掘新岗位,迅速扭转城镇新增就业下滑局面,在2009年下半年就业状况已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积极的就业政策显著改善了我国的就业格局。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至2011年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808万人,到2011年底全国城乡就业人员达到76420万人。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统筹城乡就业政策和服务的支持下,大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就业,2007年至2011年间,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4400万人,城镇化和二元经济转换取得实质性进展。2011年末,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为34.8∶29.5∶35.7,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绝对主力。与此同时,我国还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就业新格局业已形成并逐步走向完善。

坚持就业优先,深入实施并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国对未来的就业挑战有信心

就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最重要的方面。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我们从积极的就业政策中总结并坚持哪些方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其中四方面的经验最为重要。

其一,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这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根本保证。

就业靠经济拉动,但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就业增长,西方国家的现实困境正说明了这

一点。近年我国就业局势相对平稳,得益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但更关键的是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高度重视民生问题,不断强化就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位置,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公共就业服务,真正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持续扩大的过程。

其二,坚持改革方向,把发挥市场作用和强化政府责任有机结合起来,这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正确选择。

一方面,我们积极致力于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鼓励劳动者通过市场自主就业、自主创业;另一方面,又通过立法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对困难对象实施扶助和就业援助,积极弥补了市场缺陷,稳定了就业局势。

其三,坚持平等就业,统筹城乡就业发展,这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方略。

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引导亿万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各地先后取消了各种不利于农村劳动者在城市就业的限制性政策,全面实行了面向农民工的免费就业服务制度。如今,庞大的农民工队伍不仅成为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也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四,坚持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有机结合起来,这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必由之路。

如何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在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过程中,我国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了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也有力促进了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今年初,中共中央

篇二:中国就业政策分析

当前中国就业政策分析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就业政策

就业政策是指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在特定经济社会条件下实行的以促进劳动就业、加强就业管理为主要形式,旨在解决就业问题,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劳动者个人需要的一种社会政策。目前我国政府实施的是一种“促进就业政策”。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力促进就业。

(二)社会政策主体

社会政策主体是指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的责任承担者或行动者,它是社会政策运行中的核心要素之一。社会政策有不同的主体,它既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民间组织。就业政策的主体主要是政府。

(三)社会政策对象

社会政策对象是指社会政策行动的具体实施对象,也可以说是社会政策的受众或受益对象。一般性对象,也就是全体国民或公民;特殊性对象,也就是某一部分或特定的国民或公民。社会政策对象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具有依赖性和能动性。当前就业政策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下岗失业人员以及残障人士就业困难群体等。

二、就业政策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政策从抛弃统包统配方式开始,逐步打破固定工用工模式,改革指令性劳动计划体制,全面推进劳动、就业和用工政策创新。它确立的目标,是建立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竞争就业机制。此后,围绕这一目标,出台了再就业工程计划、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解决农民工问题,以及促进残疾人就业等新政策。就业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政策的出台有效的实现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三、当前就业政策出台背景

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岗位数量减少,下岗失业人数、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业压力明显增大,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稳定企业现有岗位成为当务之急。政府及时出台一系列稳定就业的政策措施,通过缓缴五项社会

保险费、降低四项社会保险费率减轻企业负担,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来稳定就业岗位,从而鼓励困难企业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稳定就业局势。这是积极就业政策实施以来,首次提出并实行的稳定就业的政策,填补了积极就业政策的空白,实现了稳定就业与扩大就业的并举。2011年,中国又提出了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重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四、就业政策的功能

(一)社会功能

1.能够实现收入再分配,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大力减少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

2.促进社会投资和社会建设。增强人们对于社会、市场和国家的信心,促进对于社会的贡献,提高整个社会的凝聚力。

3.有利于增强社会控制。就业政策能够缓解当前社会沉重的就业压力,防止社会动荡,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状态,减少人们的不良行为和各种社会问题的发生及其危害。

(二)经济功能

1.实现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解决就业人员健康、医疗等保障,就业促进。

2.能够调节经济运行。实行合理的就业政策能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公共事业投资带动就业和经济增长;,为经济改革创造社会条件。

3.够激励劳动者积极性的功能。就业政策力求满足职工安全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职工的凝聚力、积极性。

(三)政治层面

1、充分实现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政府社会管理机制有直接控制、调解社会矛盾和提供有效服务实现社会管理目标,就业是当前社会的重要问题和矛盾之一,有效解决就业问题有利于充分实现政府对社会的管理。

就业政策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有4个方面:(1)满足人们基本的工作需要,即使满足了人们基本的生存需要,以此实现社会管理(2)促进就业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提高社会管理效果;(3)就业问题是当前普遍的社会问题,解决就业问题能够促进社会管理;(4)通过政府与社区、民间组织的合作实施有效管理。

2、调节各利益群体矛盾,主要是解决劳动力市场与资本市场配置的矛盾。

3、增强执政党基础和维护政治稳定。

五、就业政策的受益群体

就业政策的受益群体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直接受益群体即就业者自身、就业者的家庭成员;另一类是间接受益群体,即整个社会大环境影响下的所有社会成员。

六、就业政策资源的来源

就业政策主要是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解决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者和劳动者之间的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因此首先要有详尽的社会就业状况信息以供参考和依据,政策的实施也需要市场资源的配合以及政府、学校、街道、社区等有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共同对就业政策的执行情况、落实情况以及效果做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指导国家下一步的政策制定方向和计划。

七、就业政策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积极的就业政策稳定了就业局势,就业市场出现了积极变化。首先,积极就业政策的多年实施已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并且仍在继续发挥作用。其次,由于地区经济结构的差异,新增就业还在延续增长,有利于总体就业局势的稳定。第三,我国国内消费需求保持了增长的势头,弥补了部分外需减少的损失。另外,对于高校,国家2011年就业政策和2010年接近,增加了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包括MBA、MPA,以及正在申办的会计专业、人力资源专业学位招生,扩大大学生到西部,扩大大学生到基层,扩大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

2.保企业、稳岗位的政策局部发挥效应,带动企业不减员、少裁员。国家实行保企业、稳岗位的就业政策,使得企业有了切实的保障,增加了企业的信心。人多造成就业难,也是从单方面考虑的,如果资本也充裕,就业就不难。因此,在中国经济社会现状下,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稳定岗位的政策有利于稳定就业形势。

3.职业培训计划和公共就业服务,使得劳动者素质提高和就业环境改善。人多造成就业一般形势比较困难,但不同专业之间会不一样,有些专业难,与人多没有直接关系,因此还要把握好培训和服务的方向问题。从短期来看,这项政策保证了部分困难企业职工能够留在企业中,并稳定了暂时找不到工作的劳动者情绪;从长远看,它提高了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素质,改善了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匹配状况,适应了未来劳动力需求变化,为我国长远的经济发展做好了积极的准备。

4.多项政策综合作用增强了企业和劳动者信心,激发了活力。国家多项政策并举,全力改善就业环境。一是创业环境得到改善,创业服务有所跟进;二是农民工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并没有出现大量农民工滞留城市或在城乡间盲目流动的现象;三是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已达68%,总体比较稳定;四是困难群体就业得到较好安置。

(二)困难和问题

1.就业政策的实施过程仍面临困难。就业新政策出台时间并不长,尽管有些地方已开始实施并收到初步效果,有些地方还处在制定实施办法过程之中。主要体现在:(1)农民工就业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农民工市场的“不规范”将长期存在(2)大学生找到的工作并非真正的稳定的工作,很多只是有表面的形式,并未真正的解决就业问题。

2.就业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的实际结合仍有差距。就业政策是应对金融危机系列政策措施中的一部分,只有与宏观经济政策紧密结合,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3.政策的落实到位和确保见效还需加快进度。目前较稳定的就业形势,主要得益于老政策的坚实基础和新政策的及时接续。

4.与当前及未来就业的新增长点相适应的政策还有待完善。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对外需和投资过高依赖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势在必行,由此会对就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不同产业、行业间将会出现劳动力的转移和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这就要求我们应更加关注培育就业的新增长点,调整完善政策并加大支持力度,注重技能培训。

5.部分政策只注重当前应急而忽略长远、长效,影响了企业和社会的信心。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见底,仍将持续较长时间,客观上要求现有应急政策做好长期实施的准备,而期限过短不仅会影响政策的执行效果,更会影响企业和劳动者的预期。

八、未来就业政策的变动趋势

(一)确立更加适合的就业政策创新目标。就业政策正在朝着适应市场经济的方向演变。它的创新目标,就是通过劳动、就业和用工政策的全面创新,建立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竞争就业机制。这一时期,政府就业工作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下岗和失业职工的再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以后,要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三年以后还没有再就业的下岗职工,也要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转到社会保险机构领取

失业保险金;享受失业保险两年后仍未就业的,转到民政部门领取城镇居民最低生活费。这“三条保障线”,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使就业政策走向创新目标的重要保证。

(二)规范劳动力市场管理。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发展和规范劳动力市场,推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工作。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委托职业介绍机构、参加劳动力交流洽谈活动、以大众传播媒介刊播招用信息、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招聘,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自主招用人员,并对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不得采用的行为作出规定。

(三)跟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在相当长时期内不会改变,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点,仍是解决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和重组改制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问题。要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明确再就业工作目标和责任;努力开辟就业门路,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完善和落实促进再就业的扶持政策;改进就业服务,强化再就业培训;坚持统筹兼顾,搞好就业的宏观调控;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也要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和被征地农民等的就业再就业工作。

(四)各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1.大学生回流中等城市是未来趋势。从长远来讲,特大型城市人才密集度太高了,再进一步密集下去,收入上就递减了,回流中小城市,至少中等城市,应该是一个趋势,是不是到中小城市不敢确定,到中等城市是一个趋势,大学生不是完全集中到大城市,相当一部分要回到地级市,未来来讲应该是一个趋势。

2.大学生走向民营企业是趋势。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民营企业,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结构,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帮助回到原籍、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促进供需见面,尽快实现就业。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需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

篇三:就业政策4.0:让创业变引擎

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李克强总理曾有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就业的重点对象一个是高校和中专毕业生,一个就是农民工。大学生和中专生的就业是“经线”,农民工的就业是“纬线”,只有织牢“经纬线”,整体就业形势才稳,经济才稳,社会才会稳。

1.当前大学生总体就业形势

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是765万,2015年是749万。也就是说,2016年又多了16万高校毕业生一起抢饭碗。事实上,自2001年以来,应届高校毕业生数量连年增长。不断扩大的高校毕业生群体与相对有限的就业岗位之间必然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关系,就业难度可想而知。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蓝皮书》发布的数据披露,2008年大学生失业率为

9.1%,2010年为12%,2011年为17.5%。这意味着每年有数十万的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徘徊在70%上下,就业压力逐年增大。从2015年的数据来看,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7%(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2.2%;高职高专为91.2%),与2014年的数据基本持平且略有下降。与全国平均就业水平相比,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总体上仍然偏低。

2.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能简单用“难”与“不难”来衡量,“就业难”背后存在着许多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脱节。一方面,很多高校跟风开设新专业,没有经过前期系统性论证。很多所谓的新专业,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完全无法与市场接轨,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自然不容乐观。另一方面,为迎合广大高考考生及其家长对“热门专业”的偏好,很多高校盲目扩招热门专业,结果导致相关专业毕业生逐年增加,而可供就业的岗位则日趋饱和,供大于求,“热门”变“冷门”。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为了就业,不少毕业生在寻找工作时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学非所用,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2014年10月15日,教育部官方微信“微言教育”推送了近两年(2012年、2013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生物科学、旅游管

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市场营销、动画、知识产权、广播电视编导、表演、艺术设计学、播音与主持艺术、音乐表演、电子商务、贸易经济、公共事业管理共15个专业“榜上有名”。

在高职高专方面,根据麦可思研究院2015年6月10日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提供的数据,2014届高职高专失业率最高的十大专业分别为语文教育、畜牧兽医、初等教育、投资与理财、法律事务、轮机工程技术、商务日语、航海技术、工程监理、艺术设计。

二是毕业生择业偏好严重趋同。就业单位扎堆、就业地区扎堆,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突出现象。进外企、考公务员做高薪体面的工作,去北上广等大城市、去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是当今大多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追求。诚然,稳定性好、收入高、有保障的单位的确是求职的理想目标,但大量毕业生集中于相对有限的就业岗位和就业区域求职,无疑加大了就业的竞争。反而是中小微企业,以及基层、西部地区就业机会更多。

三是社会对于毕业生学历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中高层次的人才严重短缺,社会对高层次的复合型、外向型和开拓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呈现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层次重心上移的趋势。在毕业生就业中研究生已越来越“抢手”,本科生还能基本平衡,专科生则较明显地呈现供过于求的趋势。政府机关、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单位基本上是以接收硕士生博士生为主,甚至连一些中小型单位都开始希望多接收研究生。这种社会现象致使现在不少用人单位存在“人才高消费”的错误观念,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因而对毕业生的需求出现扭曲,人为地制造了就业难。

大力促进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创业

在新常态下,就业政策4.0的出台,突出强调要以创业带动就业。创业能够带动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据统计,平均一个创业者带动就业数量是2.775,这无疑是新形势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动力。与此同时,支持大学生创业不仅缓解了就业压力,更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激发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力。这对未来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1.当前高校毕业生创业的特点

初步测算,2015届大学生中约有20.4万选择了自主创业,在当年高校毕业生中占比3.0%。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3.9%)高于本科毕业生(2.1%)。而在美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高达20%。

通过对2016年度的大学毕业生跟踪数据分析(数据对象为毕业半年后的2015届大学毕业生和毕业3年后的2012届大学毕业生,包括“211”院校、非“211”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本科院校的高职高专部等),可以大体勾勒出当前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几个特点:

一是高校毕业生主动创业者约占自主创业毕业生的3/4。这其中,创业动机占比最高的是“理想就是成为创业者”,近5届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者有近一半的人是出于这一动机开始创业;其次是“有好的创业项目”,约占20%;因“未找到合适的工作”而被动创业的毕业生比例在7%左右;另外还有10%的高校毕业生创业是“受他人邀请”。

二是高校毕业生主要选择教育业、零售商业等进行创业。2015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主要集中在教育业,零售商业,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金融业与艺术、娱乐和休闲业。其中教育业连续3届排在第一位,2015届高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有21.1%的人选择在教育行业自主创业,这一比例比2014届的15.0%和2013届的13.0%都有明显提高。具体而言,本科毕业生在教育业自主创业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育机构、教育辅助服务业、其他学校和培训机构。零售商业和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也连续3年排在第二、三位,但是所占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15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在这两大行业的集中度分别为12.8%和11.6%。2015届本科毕业生在金融业自主创业的比例有明显提升,位列第四,占比为5.8%。

相比之下,2015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在自主创业项目选择方面则主要集中在零售商业、金融业、建筑业、教育业、住宿和饮食业。零售商业连续3年位列第一位,在金融业、教育业自主创业的比例也有较快增长。

三是高校毕业生的创业知识主要来自于相关实践。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首次创业的知识来源渠道排在前3位的是“创业实践”“实习与兼职活动”和“家庭成员、同学或朋友的介绍”,其中“创业实践”占比最高,约占50%;“社会宣传的创业成功事迹”对于推动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超过

7%的自主创业毕业生首次创业的知识来自相关事迹宣传;此外,“假期实习、课外兼职”也被近40%的毕业生列为对自己创业帮助最大的活动。

推进大学生创业就业重在质量。一方面,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存活率近年来不断提升,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存活率从2008届的33.7%提升到2012届的48.6%,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存活率从2008届的34.8%提升到2012届的47.5%。这表明近半数的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在3年后依然坚持着创业,这个比例是比较高的。

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收益也不断提高。2009-2013届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超过70%处于盈利状态,且17.52%的2013届创业者、8%的2009届创业者认为“利润丰厚”。平均而言,超过一半的自主创业项目在创业次年盈利向好;约1/3的项目基本持平;变差的比例不到14%,且创业次年盈利向好的比例逐年提高。自主创业毕业生的收入水平明显高于受雇佣的全职工作毕业生。2012届高校毕业生毕业3年后自主创业的月平均收人为8788元,受雇佣的全职工作毕业生的月平均收入为5503元,对比明显。

2.高校学生创业需做好哪些准备

创业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一个经过周密考量的人生计划。大学生如果想要自主创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准备:

完善自身创业知识、技能储备。“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校学生如果有创业的想法,最好是在尚未毕业前,就储备好相应的创业知识、技能。这样的话,在考虑是否要创业,选择什么项目创业等问题时,才会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路。 根据教育部要求,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有创业意愿的同学可以选修一些创业指导及实训类课程;已经开始创业的同学可以选修一些企业经营管理类培训课程。同时,类似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类社团、创新创业类讲座,等等。这些课余活动都会对学生的谋划自主创业有所帮助。

了解掌握创业相关优惠政策。高校学生作为落实就业政策的重点对象,各地各部门都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不少优惠帮扶政策,比如创业担保贷款、小微企业减税降费、创业培训补贴,等等。了解掌握这些创新创业优惠政策,将有助于学生的创业计划顺利开展。

充分利用好在校期间的各种创新创业资源。大学是高校学生创业创新的最有利依托。像此次出台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鼓励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研机构、普通高校、职业院校,通过合作实施、转让、许可和投资等方式,向高校毕业生创设的小微企业优先转移科技成果。

再比如,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资源,都是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可以借助的平台。教育部明确要求,各地高校的实验室、实验设备等资源,应尽可能地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开放。还比如,很多高校目前已开始实施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大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这些都为高校学生创业清除了障碍。

调整好创业心态。如果下定决心选择创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心态问题。尤其是一些名牌大学的学生,可能平时在象牙塔里很少有机会经历社会上的起伏。商场如战场,不论你是博士,还是硕士,创新创业的首要条件就是脚踏实地。针对这方面问题,现在很多高校都会聘请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为准备创业的学生提供相关指导。各地各高校也应建立校园创新创业导师微信群、QQ群等,为想要创业的同学提供全方面的辅导,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创业心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lr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