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中空气栓塞的处理规范

更新时间:2023-03-08 07:43:54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血液透析中空气栓塞的处理规范

空气栓塞是血液透析中少见但致命的并发症。现代透析机器的空气报警及气泡捕获设计,使此并发症极少发生。在泵前存在负压的管路部位,空气仍有可能进入血管。此外,穿刺和深静脉插管操作时,亦可能使气体进入血管。空气栓塞的症状取决于发生时病人体位和进入气体的容量。坐位患者,气体可进入脑血管,产生癫痫、意识丧失等精神症状。卧位或下肢和中心静脉插管患者,气体将进入右心室,并与血混合后产生气泡,阻塞肺动脉出口,导致憋气、胸痛和心律失常。此并发症常需紧急处理。

1. 2. 3. 4. 5.

立即停止透析,夹闭透析管路。

将病人置于头低脚高位,并左侧卧位,使气体位于右心房。 吸入高压氧以减少

气泡大小。

若无高压氧,可通过机械通气吸入100%氧气。 必要时进行右心房插管,抽取气体。

血液透析中溶血处理规范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红细胞寿命为正常人的1/2~1/3,但透析中溶血的发生往往与外界因素有关。透析血泵、缠绕的透析管路和血泵前动脉压过高均可导致溶血。此外,透析用水中氯胺、铜、锌和硝酸含量过高可引起溶血,用于透析器复用的化学物质如甲醛、过氧化氢,亦与溶血有关。当发现透析管路中大块、透明状血液,应考虑急性溶血。

1. 2. 3.

立即停止透析,夹闭静脉管路,丢弃管路中血液。 吸氧。

立即行全血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测定结合珠蛋白、乳酸脱氢酶(LDH)、高铁血红蛋白。

4. 5. 6.

检测透析用水中氯胺、硝酸和重金属含量。 若为复用透析器,测定残留消毒剂含量。

因溶血常伴高钾血症,当患者病情稳定后,需重新开始透析。

血液透析中肌肉痉挛的处理规范

肌肉痉挛在血液透析中较为常见,常发生于透析后半时段,多见于下肢。其发病机制尚

不明了。过度超滤、低钠透析液、无镁透析液、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过高等,可使肌肉痉挛发生率增加。虽然此并发症并不危及生命,但可严重影响透析质量和患者依从性。

1. 2. 3.

对透析间体重增长过多患者,尽量避免过度超滤,或增加透析液钠浓度。 透析前服用苯二氮卓类(如安定)和硫酸奎宁,可有效预防肌肉痉挛的发生。 钙离子拮抗剂(如心痛定)可扩张血管,缓解痉挛症状,但长期使用并不能防止痉挛发生。

4. 透析前服用?受体拮抗剂(如哌唑嗪),可减少透析中痉挛发生率。但伴发的透析中低血压限制其临床使用。

5. 有作者报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抑制血管紧张素II(ATII)介导的渴感,减少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从而降低透析中肌肉痉挛的发生率。长期使用ACEI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6. 发生肌肉痉挛时,可使用高张盐水、甘露醇和50%葡萄糖以提高血浆渗透压,缓解症状。

7. 8. 9.

透析过程中活动肢体。 补充L-卡尼叮。 睡前服用维生素E。

10. 持续检测血容量以调整超滤量。

血液透析中癫痫的处理规范

癫痫发作在血液透析中较为少见。常见于进入透析时间较短患者。透析相关性癫痫发作

的原因分为毒性代谢性脑病和器质性脑病。透析中低血压相关性缺血性脑损伤、透析失衡综合征、酗酒患者、高血压脑病、低血糖等均可引起毒性代谢性脑病。器质性脑病常导致局部癫痫发作,常见原因有脑血栓、脑梗塞、脑出血。

1. 2. 3. 4. 5.

透析中癫痫发作时,首先稳定患者、维持呼吸道通畅,并监测生命体征。 保护穿刺针,避免脱落引起大出血。回血。 若血糖浓度低,予50%葡萄糖静脉缓慢注入。 使用解痉药。

患者稳定后,应接受详细检查,明确癫痫发作原因。

血液透析中失衡综合征的处理规范

血透中失衡综合征的发生机理为脑水肿。常见于儿童和老年人者,及以前存在中枢神经

系统疾病的患者。透析中溶质清除过快,使脑细胞和血浆尿素氮浓度梯度增加,可引起脑细胞水肿。透析失衡综合征症状多样,可由较轻的头痛、恶心、呕吐,至严重的意识模糊、癫痫发作,甚至昏迷。

1. 2. 3. 4. 5. 6.

对易发生失衡综合征的患者,应采取预防措施。 刚刚进入透析的严重尿毒症患者,应进行诱导透析。 降低血流量,减慢透析速度。 增加透析液渗透压。

采用血液滤过、腹膜透析和持续动静脉血液滤过进行透析。 当透析中发生失衡时,可静脉滴注甘露醇。

血液透析用水要求

血液透析用水质量标准远较饮用水严格。饮用水标准的制定是根据每人每日2升用水,

即每周14升用水,而常规血透患者(每次4小时,每周3次)每周约接触360升水。此外,饮用水中的污染物可被胃肠道粘膜屏蔽,少量进入血液中的污染物亦可经肾脏排泄,而透析膜的选择性较差,且尿毒症患者缺乏肾脏排泄毒物功能。

血液透析用水中化学物质含量标准

污染物 透析液中的物质 钙 镁 钾 钠 最大浓度(mg/l=ppm) AAMI 2(0.1mEq/l) 4(0.3mEq/l) 8(0.2mEq/l) 70(3.0mEq/l) 欧洲药典 2 2 2 50 饮用水安全装置调节的毒性物质 砷 钡 镉 铬 铅 汞 硒 银 0.005 0.01 0.001 0.014 0.005 0.0002 0.09 0.005 - - - - - 0.001 - - 其它物质 铝 铵 氯铵 游离氯 氯化物 铜 氟化物 硝酸盐 硫酸盐 锌 重金属 0.01 - 0.10 0.5 - 0.1 0.2 2.0 100 0.1 - 0.01 0.2 - 0.1 50 - 0.2 2.0 50 0.1 0.1 血液透析用水中微生物纯度标准

标准 水 菌落数 内毒素 (CFU/ml) 透析液 菌落数 内毒素 (CFU/ml) - - <2000 无致热源 <100 <0.25EU/ml <100 <0.25IU/ml - - ?2000 - 欧洲药典(1997) 德国透析标准(1993) 日本透析治疗学会(1995) 瑞典药典(1997) 加拿大标准协会(CSA)(1986) 美国AAMI标准(1996)

?100 ?0.25IU/ml <200 - - - <100 <0.25IU/ml ?200 <1ng/ml ?200 - 血液透析器技术性能要求

理想透析器的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小分子和中分子尿毒症毒素的高清除率; 生命溶质(如氨基酸、低分子蛋白)的丢失很少; 足够的超滤范围;

超滤率较低时,反超很少; 血室容量低;

透析器的物质结构无毒、无凝血特性; 冲洗特性好; 可靠性高; 费用低;

10. 有复用的潜在特性,且无副作用。

以上许多要求存在相互联系,如血室容量低,不但能增加溶质的清除,亦

可减少治疗结束时冲洗透析器所需容量。但也有一些要求相互矛盾,如费用低与可靠性高。此外,有些要求难以达到,因透析膜为非选择性,若中分子或大分子清除高,则不可避免地丢失蛋白和氨基酸。

透析器复用处理规范

透析器复用可节省费用,提高生物相容性。但若复用过程处理不当,可导致许多合并症,

如感染、过敏等等。透析器复用主要处理步骤如下:

1. 2.

结束血液透析;

以200~300肝素盐水冲洗透析器,注意空气不要进入透析器;或使用反渗水(加入肝素或不加入肝素)彻底冲洗透析器血室8-10分钟;

3. 肉眼观察有无凝血纤维、透析器头部是否存在大凝血块、是否存在透析器损伤,若10-15根以上纤维凝血,则应丢弃透析器。

4. 贴上标签(应包括患者姓名、使用次数、上次复用日期、初始和残余容量),转入复用区;

5. 冲洗:

①冲洗用水质量应符合AAMI标准(细菌菌落数<200/ml,内毒素水平<5EU/ml); ②透析器动脉端朝下;

③由动脉至静脉方向,以3-4ml/min速度冲洗血室; ④透析液侧注满水,不要有气泡,夹闭透析液出路15分钟;

⑤放开透析液出口,同时冲洗血室2分钟(3-4ml/min),此期间,短时夹闭血室出路3次;

⑥重复整个过程4次,每次变换透析液侧注水方向;

6. 清洗:

①若延长冲洗过程,可省略此步骤;

②若透析器有明显的纤维凝块,可使用此步骤,因次氯酸钠可溶解沉积的蛋白样物质;

③透析器血室注满1%次氯酸钠30-60秒;

7. 检测:

①容量检测:若透析器容量下降超过初始容量的20%,应丢弃透析器;②压力漏血检测;

8. 消毒和贮存:

①常用消毒剂有甲醛、戊二醛和过氧乙酸;

②将消毒剂灌入透析器的血室和透析液室,至少应有4个容量的消毒剂经过透析

器,以保证消毒剂不被水稀释,维持原有浓度的90%以上;③三种消毒剂的浓度和保存时间如下表:

消毒剂 甲醛 过氧乙酸 戊二醛 1.

浓度 4% 1% 0.75% 温度 20℃ 20℃ 20℃ 最短保存时间 24小时 11小时 1小时 准备下一次透析:

①检查透析器,确认病人; ②确认存在浓缩消毒剂; ③预冲透析器; ④检测残余消毒剂:

透析器中残余消毒剂水平要求如下:甲醛<5ppm(5mg/l)、过氧乙酸<1ppm(1mg/l)、戊二醛<1ppm(1mg/l)。

透析器复用质量控制规范

透析器复用过程中谨慎操作、严密检测、准确记录、定期检查透析器复用的所有项目,

可将透析器复用的临床副作用降至最低。

1.

完整档案:包括复用许可证、复用物质、方法、水的质量、压力、流量和温度,复用表格和标签的样本等。

2. 3.

质量保证记录:记录并定期审查复用程序,包括机器、技术和微生物检测结果。

复用记录:每个复用透析器从使用至丢弃时的记录,包括每次复用时间、复用操作人员名单、容量及压力检测结果、残余消毒剂水平及最后丢弃透析器的原因。

4. 水中化学物质分析:至少每年进行完整的透析用水中无机和有机化学物分析,并符合AAMI推荐标准。

5. 6.

水的质量记录:所有用于复用的水应符合AAMI推荐标准。

透析器细菌研究:透析器消毒后,对透析器血室内容物进行随机培养,记录培养结果。可每周对3-5%的复用透析器进行培养。

7. 8. 9.

环境检测:每月检测复用间和透析区空气中的化学物质水平。 个人健康监测: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意外和副作用报告记录:应记录每次与复用透析器有关的副作用和意外发生的报告。

10. 每个患者的透析记录。 11. 复用机器的检修记录。

12. 培训记录:应对每个进行透析器复用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13. 患者复用同意书。

透析液成分及浓度的要求规范

因技术条件限制,血液透析只能部分替代正常肾脏的功能,但亦足以维持尿毒症患者生

命。透析液在此过程中起到基本而重要的作用。标准透析液包括透析用水和透析液浓缩液。标准透析液成分和浓度如下表。

成分 钠 钾 钙 镁 氯 醋酸 碳酸 葡萄糖

碳酸透析液(mmol/l) 137-144 0-4 1.25-2.0 0.25-1.0 98-112 2.5-10 27-38 0-11 醋酸透析液(mmol/l) 132-145 0-4 1.5-2.0 0.5-1.0 99-110 31-45 - 0-11 参考文献:

1.Owen WF, Pereira BJG, Sayegh MH. Dialysis and Transplantation: A companion to Brenner & Rector’s The Kidney.2000,W.B. Saunders Company.p203.

2.Jacobs C, Kjellstrand CM, Koch KM, et al. Replacement of renal function by dialysis. Fourth edition,1996, publisher by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P.O. Box 17,3300 AA Dordrecht,The Netherlands.P188.

3. Jacobs C, Kjellstrand CM, Koch KM, et al. Replacement of renal function by dialysis. Fourth edition,1996, publisher by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P.O. Box 17,3300 AA Dordrecht,The Netherlands.P454-469.

4.Henrich WL.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Dialysis. Second Edition, 1999 Williams & Wikins.P22-3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7p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