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八年级物理上册 6.2 密度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更新时间:2023-03-08 06:36:54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密度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2节。本次说课我将分为五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既是质量的深化和延伸,又是对物质世界认识的进一步探索,同时也为液体压强、浮力的学习奠定基础。教材由三个段标组成,即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密度的公式和单位、密度公式的计算和应用。我决定用两课时来安排我的教学:第一课时安排前两个段标,现仅我第一课时的内容进行说课

2、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掌握测量固体、液体质量的方法,

也具备了一定实验、观察和思考能力,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成熟

根据这些具体情况,我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确立为: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理解密度的概念,

知道密度的公式单位,会查密度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找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领会比值定义这一科学思维方法。 通过自学了解密度的公式单位和密度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3、重点难点

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理解密度的概念。难点是:密度概念的建立 二、教法学法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根据教材和学情特点,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讨论法,问题发现法等,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将从以下五个环节展开教学 1、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3分钟)

先让学生观看《唐山大地震》影片片段,提问“房屋倒塌,演员受伤了吗?”“如果你是导演,该如何设计墙砖?”从而引入新课。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

2、实验探究 形成概念 实验探究(一)(4分钟)

我继续提问“关于泡沫砖和泥土砖你能提出几个问题吗?”学生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千奇百怪的,有些甚至是离谱的,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以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的问题有:

问题1: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相同吗? 问题2: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体积相同吗? ……

让学生用桌上的器材快速探究得出 结论1: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结论2: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体积不同 ……

实验探究(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5分钟)

并引领学生沿结论1的思路,先由浅入深,自主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学生在导学案的引领下,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完整的经历实验探究的六个过程, 进行猜想:同种物质的体积大,质量就大……

设计实验:选择研究对象时,我准备了铁、铝、水、盐水四种物质,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物质,有的组选择铁和铝,可依据教材进行实验,难度小,选择液体的组可巧选注射器测体积,降低实验难度。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学生动手,老师巡视引导,提示1:不要随意篡改数据,应该尊重实验数据,培养实事求是的作风。提示2:用注射器取液体时,应排尽空气,减小误差。提示3:注意天平操作的规范性。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分析与论证:为了让学生更容易发现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我要求将数据图像化,以此培养学生用图像表达信息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学生经过自主分析数据,组内讨论,得出的初步结论还不完善,或还存在感想、疑问,急需交流讨论,解决问题,丰富实验素材。 评估与交流,组织学生开展全班交流,各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心得。学生们有的板书,有的讲解,有的评价,整个课堂是开放而民主的,在积极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通过开放式的交流讨论,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质,比值不同,比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从而得出密度的概念。

练习:(2分钟) 为了增强分析能力,我设计了两道习题,让学生认识到密度与体积、质量无关,领会比值定义法的特征,进一步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在以上合作探究的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得出结论,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密度的概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也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全方位得到提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持久兴趣。

3、自学探究、合作互学

学生对概念的充分理解,使公式单位的学习变得简单,为自学探究提供条件 自学探究(8分钟)

我设计一个演示实验:满杯热水中浮有冰块,冰融化后,水没有溢出,让学生感受体积的变化,水和冰密度的不同,激起学生想知道密度值的欲望,从而再次展开自学探究,在导学案引领下,学生知道密度的公式、单位、一些密度值,还会发现一些问题,得出一些结论,这一环节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合作互学(6分钟)

组织学生开展全班交流,各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心得,我适当的引导,收获是:密度也不是永远不变的,它受状态、温度等外界条件的影响,与物质的属性有所不同。让学生对密度有更深刻、全面的理解。 4、归纳提升(4分钟)

经历前面的展示,交流,评估,我询问学生的收获有哪些,师生共同总结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结构,完成提炼与升华。随后可让各组将无法解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留待全班讨论. 5、达标拓展

我设计了一道辨别真假戒指的习题

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后面学习密度的应用和测量做好铺垫,也让学生体会由“生活——物理——社会”的理念。 四、板书设计: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为了使学生对密度的知识有个系统全面的掌握,板书如下:力求简单明了。 第2节 密度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问题讨论:

概念: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公式:密度= 质量/体

积 ρ=m/V 外形相同的真假戒指, 单位:kg/m;g/cm 1g/cm=1×10kg/m 如何区别呢? 密度表 五、教学创新:

1、本节课避免把密度概念直接灌输和强加给学生,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我采用实验自主探究和自学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建立概念,自主了解密度的公式、单位,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2、我用多媒体或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自己提问探究,例如:关于泥土砖和和泡沫砖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我除了让学生探究固体的特性,还探究液体的,甚至可以要求学生课后利用各种资源探究气体的,力求探究结论的科学性。

以上是我对“密度”的整体设计,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还请各位专家同行批评指正,谢谢!

3

3

3

3

3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y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