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训练专题

更新时间:2023-03-28 21:49:01 阅读量: 互联网资料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训练专题

1.长度均为L的轻杆和轻绳一端固定在转轴上,另一端各系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它们各自在竖直平面内恰好做圆周运动,则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杆、绳所受拉力之比为( ) A.5 : 6 B.1 : 1 C.2 : 3 D.1 : 2

2.2013年6月20日,航天员王亚平在运行的天宫一号内上了一节物理课,做了如图所示的演示实验,当小球在最低点时给其一初速度,小球能在竖直平面内绕定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若把此装置带回地球表面,仍在最低点给小球相同初速度(不计空气阻力),则( ) A.小球仍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B.小球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C.小球不可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 D.小球一定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

3.(2014·江苏南京)轻杆一端固定在光滑水平轴O上,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如图所示.给小球一初速度,使其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且刚好能通过最高点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最高点时对杆的作用力为零 B.小球在最高点时对杆的作用力为mg

C.若增大小球的初速度,则在最高点时球对杆的力一定增大 D.若增大小球的初速度,则在最高点时球对杆的力可能为零

4.长为L的轻绳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物体,另一端被质量为M的人用手握住。人站在水平地面上,使物体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物体经过最高点

时速度为v,则此时人对地面的压力为( )A.(M+m)g-mv2/L B.(M+m)g+mv2/L C.Mg+mv2/L

D.(M-m)g-mv2/L

5.(多选)长度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固连一小球.现使小球和轻杆在竖直平面内绕杆的固定端O转动,如图甲所示.小球做圆周运动过最高点时,杆与小球间弹力大小用F表示、速度大小用v表示,当小球以不同速度经过最高点时,其F﹣v2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

A.小球质量aL/b B.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L/b

C.v2=c时,小球对杆的弹力方向向上 D.v2=2b时,小球受到的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内有光滑圆形轨道,现有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沿该圆形轨道的竖直

面做圆周运动,A、C为圆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B、D与圆心O在同一水平线上.小滑块运动时,物体M保持静止,关于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N和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运动到A点时,N>Mg,摩擦力方向向左 B.滑块运动到B点时,N=(M+m)g,摩擦力方向向右 C.滑块运动到C点时,N>(M+m)g,M与地面无摩擦力 D.滑块运动到D点时,N=(M+m)g,摩擦力方向向左

7.如图6-11-9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形轨道ABCD,其A点与圆心等高,D点为

轨道最高点,DB为竖直线,AC为水平线,AE为水平面,今使小球自A点正上方某处由静止释放,且从A点进入圆形轨道运动,通过适当调整释放点的高度,总能保证小球最终通过最高点D,则小球在通过D点后 ( ) A.会落到水平面AE上 B.一定会再次落到圆轨道上 C.可能会落到水平面AE上 D.可能会再次落到圆轨道上

8.(2009广东三校联考)4.如图所示,小车上有固定支架,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用轻质细绳拴挂在支架上的O点处,且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线长为L图。现使小车与小球一起6-11-9

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向左匀速运动,当小车突然碰到矮墙后,车立即停止运动,此后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可能是( )

22

A.大于0 02g B.小于

2g

2

C.等于0 D.等于2L

2g

9.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5.0kg的平板车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平板车的上表面距离地面高h=0.8m,其右侧足够远处有一固定障碍物A。另一质量为m=2.0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以v0=8m/s的水平初速度从左端滑上平板车,同时对平板车施加一水平向右、大小为5N的恒力F。当滑块运动到平板车的最右端时,两者恰好相对静止。此时车去恒力F。当平板车碰到障碍物A时立即停止运动,滑块水平飞离平板车后,恰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B点切入光滑竖直圆弧轨道,并沿轨道下滑。已知滑块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圆弧半径为R=1.0m,圆弧所对的圆心

角∠BOD=θ=106°,取g=10m/s2

,sin53°=0.8,cos53°=0.6,求: (1)平板车的长度。

(2)障碍物A

与圆弧左端

B的水平距离。

(3)滑块运动圆弧轨道最低点C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

10.如图所示,ABC和DEF是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两条光滑轨道,其中ABC的末端水平,DEF是半径为r=0.4m的半圆形轨道,其直径DF沿竖直方向,C、D可看作重合。现有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轨道ABC上距C点高为H的地方由静止释放

(1)若要使小球经C处水平进入轨道DEF且能沿轨道运动,H至少要有多高? (2)若小球静止释放处离C点的高度h小于(1)中H的最小值,小球可击中与圆心等高的E点,

求h。(取g=10m/s2

11.过山车是游乐场中常见的设施。某校物理兴趣小组自制过山车的简易模型,如图16所示,它由水平轨道和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形轨道组成,B、C分别是二个圆形轨道的最低点,半径分别是R1 2.0m、R2 1.4m,DE段是一半径为R3=

1.0m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它与水平轨道平滑连接, D点为圆弧的最高点,一个质量为m 1.0kg的小球(视为质点),从轨道的左侧A点以v0 12.0m/s的初速度沿轨道向右运动,A、B间距L1 6.0m。C、D间距S=15.0m,小球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0.2,圆形轨道是光滑的。假设水平轨道足够长,圆形轨道间不相互重叠。重力加速度取

g 10m/s2,试求:

(1)小球在经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时,轨道对小球作用力的大小; (2)如果小球恰能通过第二圆形轨道,B、C间距L应是多少;

(3)如果小球从第二圆形轨道运动到水平轨道的D点时,能否沿DE圆弧轨道滑下?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图16

R

12.(安徽省六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如图所示,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 =0.4,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A点,自然状态时其右端位于O点。水平面右侧有一竖直光滑圆形轨道在C点与水平面平滑连接,圆心O ,半径R 0.4m。另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O 点的轴上,一端拴着一个小球,弹簧的原长为l0=0.5m,劲度系数k=100N/m。用质量m1 0.4kg的物块将弹簧缓慢压缩到B点(物体与弹簧不拴接),释放后物块恰运动到C点停止,BC间距离L=2m。换同种材料、质量m2

2 0.2kg的物块重复上述过程。(物块、小球均视为质点,g 10m/s)求:

(1)物块m2到C点时的速度大小vC;

(2)若小球的质量也为m2,若物块与小球碰撞后交换速度,论证小球是否能通过最高点D。若能通过,求出轨道最高点对小球的弹力N;若不能通过,求出小球离开轨道时的位置和O 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

(3)在(2)问的基础上,若将拴着小球的弹簧换为劲度系数k =10N/m,再次求解。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73n.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