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838管理综合之市场营销学

更新时间:2023-04-09 16:5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录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838管理综合之市场营销学通论考研强化模拟题(一) (2)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838管理综合之市场营销学通论考研强化模拟题(二) (12)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838管理综合之市场营销学通论考研强化模拟题(三) (21)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838管理综合之市场营销学通论考研强化模拟题(四) (32)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838管理综合之市场营销学通论考研强化模拟题(五) (41)

第1 页,共52 页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838管理综合之市场营销学通论考研强化

模拟题(一)

说明:①本资料为VIP学员内部使用,严格按照2017考研专业课大纲及历年常考题型出题。————————————————————————————————————————一、关键名词

1.密集分销

【答案】密集分销是指制造商尽可能通过许多负责任的、适当的批发商和零售商推销产品。

2.蓝图技巧

【答案】蓝图技巧又称服务过程分析,是指通过分解组织系统和架构,鉴别顾客同服务人员的接触点,然后从这些接触点出发来提高服务质量。服务企业欲求提高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必须理解影响顾客认知服务产品的各种因素,蓝图技巧则为有效地分析和理解这些因素提供了便利。

3.新产品开发

【答案】新产品开发是企业将来生命的源泉。在现代社会,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变化,技术也在迅速发展和传播,产品生命周期则相应缩短。不仅顾客需要新产品,为了保持或提高销售,企业也需要积极寻找、发展新产品。

4.个性

【答案】个性是指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心理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力一面。①个性倾向性。指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世界观。个性是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是行为的推进系统;②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的组合,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5.促销

【答案】促销是促进产品销售的简称。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促销是指企业通过人员和非人员的方式,沟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引发、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使其产生购买行为的活动。

6.市场营销渠道

【答案】市场营销渠道是指配合起来生产、分销和消费某一生产者的产品和服务的所有企业和个人。

7.市场营销管理

【答案】市场营销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目标,创造、建立并保持与目标市场之间的互利交

第2 页,共52 页

换关系而进行的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过程。它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营销调研、计划、执行与控制来管理目标市场的需求水平、时机和构成,以达到企业目标。为了保证营销管理任务的实现,营销管理者必须对目标市场、市场定位、产品开发、定价、分销、信息沟通与促销做出系统决策。市场营销管理的本质是需求管理。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会随目标市场的不同需求状况而有所不同。营销者通常需要应付各种不同的需求状况,调整相应的营销管理任务。由于顾客是需求的载体,市场营销管理实际上也是顾客关系管理。建立和维系与顾客的互惠关系,是市场营销管理的基本日标。

8.产品组合

【答案】产品组合是指企业提供给市场的全部产品线和产品项目的组合或结构,即企业的业务经营范围。企业为了实现营销目标,充分有效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必须设计一个优化的产品组合。产品组合包括4个衡量变量,即宽度、长度、深度和关联度。

9.信息

【答案】信息是指事物运动状态以及运动方式的表象。广义的信息由数据、文本、声音和图像4种形态组成,主要与视觉和听觉相关。

①数据通常是指数字,实际上包括计算机所能处理和生产的任何数字、文字、符号等;

②文本是指书写的语言,可用手写,也可用机器印刷;

③声音主要是指可听到的说话的声音和音乐,无线电、电话、唱片、录音机等是用以处理这类信息的产品;

④图像是指看得见的形态,包括照片和图画等,可以是艺术性的,也可以是实用性的。

10.产品项目

【答案】产品项目是指产品线中不同品牌和细类的特定产品。例如,某自选采购中心经营家电、白货、鞋帽、文教用品等,这就是产品组合;而其中“家电”或“鞋帽”等大类就是产品线;每一大类里包括的具体品种、品牌为产品项目。

二、思考题

11.简述市场营销管理哲学(观念)的演变及其背景(依据)。

【答案】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哲学(观念)的演变划分为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销售)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等五个阶段。前三个阶段的观念一般称为旧观念,是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后两个阶段的观念是新观念,可分别称为顾客(市场)导向观念和社会营销导向观念。各种观念的演变及其背景为:

(1)生产观念

生产观念认为,消费者总是接受任何他能买到并且买得起的产品。因此,企业应当集中精力提高生产效率和扩大分销范围,以便增加产量、降低成本。

第3 页,共52 页

生产观念在西方盛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工业化初期,市场需求旺盛,整个社会产品供应能力相对不足。企业只要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便可获得丰厚利润。因此,企业的中心问题是扩大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而不必过多关注市场需求差异。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观念为众多企业所接受。

(2)产品观念

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些特色的产品。因此,企业管理的中心是致力于生产优质产品,并不断精益求精。

持产品观念的公司假设购买者欣赏精心制作的产品,相信他们能鉴别产品的质量和功能,井愿意出较高价格购买质量上乘的产品。这些公司的经理人员常迷恋自己的产品,而不太关注市场是否欢迎。他们在设计产品时只依赖工程技术人员而极少让消费者介入。

(3)推销观念

推销观念(或销售观念)认为,消费者通常有一种购买惰性或抗衡心理,若听其自然,消费者就不会大量购买本企业的产品,因而营销管理的中心是积极推销和大力促销。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这一时期,由于科技进步、科学管理和大规模生产的推广,商品产量迅速增加,整个社会已经由商品小足进入商品过剩,卖主之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前后历时5年,堆积如山的货物卖不出去,许多下商企业纷纷倒闭,市场极度萧条。这种现实使许多企业家认识到,企业不能只顾生产,即使有物美价廉的产品,也要努力推销才能保证被人购买。

(4)市场营销观念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又称市场营销观念。这种观念认为,企业的一切计划与策略应以消费者为中心,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与欲望,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满足顾客需求。

市场营销观念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西方各国企业更加重视研究和开发,新产品竞相上市,市场竞争进一步激化。消费者有较多的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消费需要变得更加多样化,购买选择更为精明,要求也更为苛刻。这种形势迫使企业改变了以卖方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将重心转向认真研究消费需求,正确选择为之服务的日标市场,以满足日标顾客的需要。

(5)社会营销观念

从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全球环境破坏、资源短缺、人口爆炸、通货膨胀和忽视社会服务等问题日益严重,要求企业顾及消费者整体与长远利益(即社会利益)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西方市场营销学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念,认为企业生产经营不仅要考虑消费者需要,而且要考虑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这类观念可统称为社会营销观念。

社会营销观念认为,企业和组织应该确定日标市场的需要、欲望和利益,然后向顾客提供超值的产品和服务,以维护与增进顾客和社会的福利。

12.试述消费者的态度生效层次与态度成分的相互关系及相应的营销策略。

【答案】(1)态度的生效层次

第4 页,共52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db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