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病历规范

更新时间:2023-08-14 03:12: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康复医学科入院记录

入院记录由床位医师书写,其内容和要求原则上与住院病历相同,但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格式及内容如下:

入院记录

姓名: 职业:

性别: 工作单位:

年龄: 住址:

婚姻: 供史者(注明与患者关系):

出生地: 入院日期:

民族: 记录日期:

主诉:系指促使患者就诊的最主要原因,包括主要功能障碍的致因和表现,以及持续时间。

现病史:系指患者本次功能障碍的发生、演变、诊疗等方面的详细情况(按时间顺序书写)。内容包括:引起主要功能障碍的疾病的发病情况,主要功能障碍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与疾病相关的主要并发症,发病后诊疗经过及结果,康复治疗经过(包括核心康复治疗的类型)及结果,功能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的影响,患者就诊目的,睡眠、饮食等一般情况的变化,以及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阳性或阴性资料。

与本次患病有密切关联的其他疾病情况,以及虽与本次患病无关联但确需治疗的其他疾病情况,都可在现病史后另起一段予以记录。

既往史:记录患者过去的与本病无关联的重大阳性病史,以及与本病有关联的阴性病史。包括既往一般健康状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史、外伤史、输血史、药物过敏史等。

个人史:包括出生地、居住地、重要疫区居留经历,生活习惯,个人生活的重大变化等。

婚育史,女性患者的月经史。

家族史:包括与本病无关联的重大阳性家族史,与本病有关联的阴性家族史。

体格检查

T ℃ P 次/分 R 次/分 BP / mmHg

按系统循序进行书写,包括:营养发育,神志、精神、情感,行动方式、体位、合作程度,皮肤、粘膜,全身浅表淋巴结,头部及其器官,颈部,胸部(胸廓、肺、心、血管),腹部(肝、脾、肿块等),脊柱、四肢,神经系统,肛门及外生殖器。

专科情况应当根据专科需要记录与本病直接相关的阳性及阴性体征,以及与本病间接相关的阳性体征。包含:脑高级功能(神志,精神,语言,认知,情绪,包括量表得分);运动及感觉功能,内脏功能,膀胱与直肠功能,神经反射,活动与参与功能。

专科检查与一般体格检查内容无需重复。

实验室及器械检查

记录与诊断相关的实验室和器械检查及其结果,应注明检查医院名称、检查日期及报告的编号或片号。

初步诊断:病因病理诊断(主要功能障碍)

次要功能障碍

主要并发症

主要合并症

医师签名:

康复科各专业病历书写要求

康复科各专业病历的书写按康复医学科病历书写要求。各专业另需强调的重点如下:

1、脑卒中康复:

记录起病过程、疾病进展及临床诊疗情况,昏迷及持续时间,大小便失禁及恢复情况,气管切开及拔管情况,进食、饮水呛咳,肢体抽搐、疼痛,患者感知觉、认知,过去脑卒中史及其后遗功能障碍。

专科检查内记录脑高级功能、颅神经功能,偏瘫侧肢体综合运动能力评级或评分、关节活动范围、疼痛、肌力、肌张力、感觉、腱反射及阵挛、病理征,活动及参与功能。

2、脑外伤康复:

现病史内记录受伤原因及时间,头部着力部位,有无头痛、呕吐及意识状态,有无抽搐、大小便失禁及五官出血,伤后处理情况,气管切开及拔管情况,进食、饮水呛咳,感知觉、认知情况,其他系统损伤情况。

专科检查内记录脑高级功能,头部外观、颅神经功能,瘫痪肢体综合运动能力评分、关节活动范围、疼痛、肌力、肌张力、感觉、腱反射及阵挛、病理征,活动及参与功能。

3、脊髓损伤康复:

现病史内记录造成受伤原因,身体受暴力部位、方向;高处坠落者应记录其高度,臀部有无着地、有无骨盆骨折;肢体功能障碍的内容、性质及程度,诊疗情况,其他系统损伤及处理;脊髓炎应说明发病前有无感染、预防接种等诱因,发病过程及临床诊疗过程;大小便情况(包括有无尿潴留或失禁,膀胱充盈时有无尿意,是否可自行排尿或建立排尿反射,每次的排尿量、残余尿量,有无漏尿

及什么情况下漏尿;排便是否需要辅助,排便频次);呼吸情况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

专科检查内记录脊柱情况,肢体运动功能(运动平面,平面以下关键肌肌力,运动评分),腹胸部呼吸运动,肢体感觉功能(感觉平面,平面以下关键点轻触觉及针刺觉,感觉评分),膀胱与直肠功能,神经反射(球-肛门反射,平面以下腹壁和腱反射),活动与参与功能。

4、骨折及骨关节病康复:

骨折应叙述受伤原因、时间,身体着地或受暴力的部位,临床处理情况。骨关节病应描述患病诱因、时间、病情进展情况,详细记录疼痛、跛行、畸形、肿胀、关节僵硬、无力、发热和功能障碍的特点、演变过程、治疗经过及效果等。疼痛应注明:①起病情况;②部位(局部痛、放射痛及游走性疼痛);③性质(胀痛、酸痛、跳痛等);④时间(持续性或间歇性发作等);⑤程度(轻、重、较前减轻或加重);⑥特点及相关因素(晨起重、活动后好转,夜间或白天重,咳嗽及打喷嚏加重,时重时轻,可完全缓解或呈进行性加重等)。记录伴随症状之间及伴随症状与主要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必要的鉴别诊断资料。

专科检查:先由患者“自查”(指出痛点或异常部位等),后由医师检查。⑴望诊:观察患者的姿势、畸形、步态与动作,患部的肿胀、皮肤色泽、创面、窦道及瘢痕等。⑵触诊:触骨、关节、肌肉、肌腱、韧带等是否有异常(如畸形、肿块、绞锁感、浮髌征、韧带断裂有空虚感等);压痛部位、程度、范围、深浅及放射痛等;患部皮肤温度和动脉搏动。⑶动诊:查静态和动态肌肉收缩,关节主动和被动活动。⑷量诊:测量肢体的长度与周径、关节活动范围、肌力、感觉障碍区等,并测量对侧肢体对称部位,分别记录。

5、内脏病康复:

以导致主要功能障碍的内脏病作为主要疾病进行描述,针对引起主要功能障碍的原因、时间、病情演变经过、治疗及其效果等,具体参见各临床专科病历书写要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md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