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社会工作考试重点全归纳(川师大自考)

更新时间:2023-04-23 02:4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

名词解释

1、个案社会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运用有关人和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

个人或家庭提供心理调整和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P6

2、转案:是指社会工作者将本机构接受服务的案主转由本机构的其他社会工作者继续提供服务的过程。P97

3、非直接式会谈:即案主的自我陈述。这是资料收集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允许案主以自己的方式、步骤讲述自己的故事。P102

4、直接式会谈:是指社会工作者事先准备好一系列的问题表,从开始提问到最后结束都严格地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这样问题就不会出现遗漏。P103

5、观察:是对资料的直接感知与记录。P103

6、非参与观察:是指社会工作者完全以局外人的身份观察案主的活动。P103

7、结案:是指社会工作者为终止和案主的专业关系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P115

8、联系人:是指社会工作者充当联系案主和社区各种资源的纽带。P113

9、使能者:是指社会工作者协助案主发掘自身的能力或资源,使案主自身产生改变,以完成协议中所规定的任务。P113

10、个案社会工作的专业关系:社会工作者和案主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工作关系,它通过双方内心感受与情绪的动态交互反应,从而协助案主解决问题,提高案主的个人能力。P124

11、接纳:是指在双方交流与沟通时,社会工作者持有不作任何判断的态度。P130

12、期望:是指一种预期或希望,希望自己的行为付出(通常为爱的表示)能够得到某种形式的行为反应。P131

13、同感:也叫同理心,是准确地感知他人内在的参考架构和一直持续的情绪要素,好像是他人,但没有失去“好像”这种情况。P133

14、真诚是指工作者在和案主建立的专业关系中一直保持着开放和诚实的态度。P133

15、一致:则指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真实的自我价值观,与案主沟通的内容和行为举止要保持一致。P133

16、情感转移:又称转移反应,是指案主将早年情绪生活经验里对某一个特定的个人(通常是父母,但并不一定)的特殊感受或反应,投射到社会工作者身上,把他当作案主早年情绪生活经验中的某一特定个人一样看待。P139

17、反情感转移:社会工作者将以往的经历及与他人的关系中产生的感受和情感转移到案主身上。P141

18、沟通:是双方当事人(一个或多个)借助语言或非语言符号彼此互相交换观念、感受、态度、资料、情感等内容的双向互动过程。P148

19、个案工作的访视:在个案社会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为了了解案主的有关情况,社会工作者常常需要到案主的家庭、学校、单位或所在社区拜访有关人员,这种专业性的访问称作个案工作的访视。P162

20、人在情境理论:该理论认为个案社会工作是关于人的工作,应注重于研究案主的环境及社会环境间各要素的关系,即人在情境。P176

21、反映沟通动力技术:又称反映讨论。是指运用评语、提问和解释等技术来探讨案主的处境和心态的过程。P187

22、危机调适:是指对危机状态下的个人、家庭或团体提供一种短期治疗或调适的过程。P194

23、正增强法:在某行为发生之后给予奖励性刺激,以增强或维持某一理想的行为。P214

24、示范法:又称观察学习、模仿学习。是以某人或某团体的行为作为一种刺激(示范),使案主接受近似的想法和态度,并采取相类似的行为。P219

25、自我实现:是指对天赋、能力、潜力等的充分开拓和利用。P230

26、自我概念:是人在内心深处关于自己的形象,是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P230

27、比较中心:这是一个由个人对外部环境的认识和由心理需求而产生的理想图象之间加以比较的场所。P246

28、拒绝放弃:是指即使在案主主动希望工作者放弃努力时,仍然不放弃,仍然对案主改变自己的能力抱有信心。P254

29、次系统:在家庭系统中,根据功能、世代的不同分成若干个较小的单位,叫做次系统。

30、边界:家庭作为一个系统有其自身的界线,使它与周围的环境区别开来。

31、家庭系统的弹性:是指家庭的适应与转变能力。P294

32、家庭重塑:它是运用戏剧的形式把个人的家庭生活史重演出来,使案主可以认识过去一直影响着他的某些家庭经验。P318

33、自我环:即工作者利用戏剧的形式去帮助个人认识和整合自我的不同部分。P319

二、单选

1、个案社会工作的方法最早产生于早期的宗教慈善救济。

2、最早对个案社会工作做出贡献的是英国的牧师查默斯。

3、世界上第一个慈善组织会社在英国成立,简称C.O.S

4、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是专业伦理守则,是将社会工作价值付诸实际行动的一种的一种行为准则。

5、大卫将社会工作理论作了归类:认为社会工作理论包括两大部分;一、为“社会工作的理论”;二是“社会工作的理论”。

6、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有“本我”、“自我”、“超我”。P51

7、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P52

8、社会工作学院教授塔夫和罗宾逊提出“机构功能”和“助人过程”这一概念而得名。P56

9、观察分为非参与观察、参与观察和领导推动观察。P103

10、诊断的视角:动力诊断、临床诊断、病原诊断。P105

11、心理社会治疗其起源最早可追溯到里士满的《社会诊断》一书。P173

12、精神分析理论是弗洛伊德创立的。P174

13、卡布蓝,现代危机之父。P193

14、美国人罗杰斯创造了人本治疗模式。

15、威廉。格拉瑟创立了现实治疗法。

16、3R原则:正当、责任、现实。

17、美国艾利斯创立了理性情绪治疗法,又称ABC性格理论。P258

18、结构家庭治疗法是由美国的明纽秦和他的同事创立的。P282

19、家庭结构不良表现在纠缠、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倒三角形。P287

20、萨提亚常用的技巧有:完成往事、填补空隙、重订规则。

21、雷依德和艾斯坦第一次提出了关于任务中心的概念。P323

三、填空

1、1958年,国际社会工作协会出版了《社会工作实施的运作定义》其中涉及到价值、目标、认可、知识和方法。

2、社会工作哲学是社会工作的灵魂,是社会工作定义的基础。

3、行为学派产奠基者是俄国巴甫洛夫和美国桑代克。P61

4、巴甫洛夫反应制约模式强调刺激,操作制约模式又叫工具模式,由斯金纳创立;社会学习模式代表人物是班杜拉。P62

5、行为治疗模式、心理社会模式、人本治疗模式成为三大主流模式。

四、简答

1、个案社会工作包括几个基本要素?P6

答:1个案社会工作的实施主体;2)个案社会工作的对象;3)个案社会工作的手段和方法;4)个案社会工作的目标。

2、程序指引对个案社会工作的贡献有哪些?P8

答:1)强调个别化的方法;2)强调激励和自助的济贫原则;3)强调对案主“自然资源”即家庭成员、亲戚及朋友网络、邻里地区的使用;4)强调对工作者的挑选和培训。

3、个案社会工作的特点?P15

答:1)个案社会工作对象的差异性和复杂性;2)个案社会工作方法科学性及技术性;3)个案社会工作本质上的助人自助性;4)个案社会工作过程的系统性;5)个案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关系的专业性和职业性。

4、个案社会工作的功能?P17

答:1)个案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2)个案社会工作在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5、个案社会工作的功能是促进个人或家庭表现在哪方面?P19

答:1)改善生活环境;2)弥补案主在其社会化过程中的不足或失败;3)调节和治疗案主由于人格不健全所导致的不适当的心理状态和机制。

6、个案社会工作包括哪些范围?P21

答:1)家庭个案社会工作;2)儿童个案社会工作;3)学校教育个案社会工作;4)医疗卫生方面的个案社会工作;

5)社会福利个案社会工作;6)矫治个案社会工作。

7、价值对于社会工作的意义在于?P32

答:1)它关系到人类行为的参考框架;2)引导着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建立;

3)能内化为社会规范;4)能影响人们的目标、理想和信念。

8、社会工作伦理中存在的道德困境有哪些?P41

答:雷默认为,在对个人和家庭提供直接服务时,存在以下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1)告诉案主真实情况与保护案主的矛盾;

2)法律、法规、政策与治疗目标之间的冲突;

3)保密和特殊的知情权的冲突;

4)提供服务违反了案主的意愿;

5)结束服务违反了案主的意愿。

9、理论在个案社会工作中的功能有哪些?P47

答:1)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使个案社会工作者对将要解决的问题的性质与原因有清楚的认识;

2)根据其对个人行为与社会问题的性质与成因所做的解释,设定社会工作过程的工作目标;

3)提出一套达到上述目标的实务工作方法、技术及模式。

10、什么是社会系统理论?P51

答:1)这是以一般系统论及其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等为基础形成的理论;2)它把人与生活环境看作是由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3)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与维持的基本条件,也是个体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4)当这个条件得不到满足,系统均衡就会受到破坏。

11、功能派个案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包括哪些?P57

答:1)强调机构功能;2)强调社会对个人的责任;3)强调案主的自由选择;

12、行为学派实施模式具有的特点有哪些?P63

答:1)强调通过观察发现案主的行为;2)撇开对人内在心理机制的分析诊断;

3)注重治疗技术。

13、中国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方法和特点是什么?P71

答:中国人首先习惯于压抑自身的需要,对自身的问题主观上没有迫切需要改善的愿望。

第二是即使认识到自己的需要,也不轻易向他人求助。第三是当危机彻底暴露,将满足需要的途径指向家庭。

个案工作的特点:

1)强调家庭系统内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

2)体现了专业个案社会工作的某种性质。

3)政府以行政性手段和组织推行个案社会工作。

4)个案社会工作的目标大多着重于问题的解决。

14、中国传统个案社会工作的作用是什么?P73

答:1)它将社会问题隐藏于家庭系统之内;2)其工作目标的定位极具功用性;

3)迅速有效地调动所有的社会资源,以帮助受助者。

15、中国社会接受西方个案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的社会基础是什么?P78(或论述)

答:首先,在经济腾飞、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各国都需要面对日益增加并日趋复杂的社会问题,在对专业社会工作寻求的目标上,各国是一致的。

其次,中西方社会在文化价值观上都提倡扶危助困、助人为乐的人道主义思想。

第三,中国社会有着丰富的个案社会工作的经验,把这些富有创造性的社会工作经验,加以理论概括,形成具有规律性的内容,这对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工作效率,促进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无疑有巨大的作用。

第四,中国社会存在着一个庞大的体系完备的社会支持网络。

16、中国个案社会工作的实施领域有哪些?P83

答:按社会问题的不同类型来划分,主要包括:

青少年人格建立与成长问题;婚姻家庭矛盾的解决;贫困问题的缓和与解决;老年人服务;心理和医疗康复服务。

17、案主的特征有哪些?P92

答:1)求助性;2)情绪低落;3)复杂性;4)迷茫性。

18、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哪些?P92

答:关系建立、资料收集与诊断、目标与计划制定、服务提供与治疗、结案与评估共五个阶段。

19、布朗姆指出社会工作者必须对案主的以下情况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P93

答:包括以下情况:

1)能够主动地寻求帮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认识自己需要加以改变是一件困难的事;

3)案主本身对于自尊、自我完整及独立人格的保护,使得接受他人的影响变成一件困难的事情;

4)对一个陌生人坦诚并且信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5)一开始就清楚自己的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6)有时候问题似乎太大而无法克服,或太特殊而不容易加以处理。

20、转介是个案工作常用的工作方法之一,它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97

答:1)一是要了解案主到机构寻求帮助不是一件简单或随意的事件;

2)二是要了解一个人决定与别人讨论他的困境,并真正采取行动的时候,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如果社会工作者告诉案主,他寻找的是错误的资源,案主的自信心会受到进一步的打击。

21、资料收集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P99

答:1)联合。收集资料时,需要案主帮助社会工作者决定收集哪些资料。2)告知。案主必须知道资料收集的来源。

3)相关。案主必须知道,收集的资料和案主面临问题的关连性。4)全程。资料收集工作贯穿着个案工作的全过程,对于问题诊断,计划制定及评估这几个阶段,特别需要进一步的资料收集工作。

5)理解。社会工作者要进行思考,理解案主对于资料收集所涉及领域的看法,体察案主在这些领域中的情感以及他们可能会采取的任何行动。

22、目标制定的原则是什么?P110

答:1)与案主共同协商原则; 2)目标一致原则; 3)目标可行原则。

23、社会工作者是什么的角色?P113

答:1)联系人;2)使能者;3)教师;4)调解人;5)辩护人。

24、个案社会工作中的注意事项?P115

答:1)以计划和工作协议为基础,根据案主的实际情况及其变化情况开展工作,而不能囿于计划和工作协议,不作任何变动。2)善于运用案主和工作者本人的社会资源。 3)进行阶段性检查和评估,检验工作成效,发现新的问题。

4)妥善处理和案主的专业关系,维持双方的相互信任、接纳与合作。5)对案主可能出现的新困难与新问题,社会工作者要作出预期并采取适当的措施。6)善于运用个案工作的方法与技术,促进案主能力的不断提高。

23、个案社会工作的原则?

答:1)综合分析研究的原则。 2)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3)案主积极参与和自决的原则。 4)重视专业关系的原则。5)承认接纳的原则。6)注重沟通的原则。7)维护案主的尊严和权益,严守专业秘密的原则。

24、个案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基本要素有哪些?P126

答:1)目的。规范性、操作性、个人性。2)关心他人。3)承诺与责任。4)接纳与期望。5)同感。6)真诚和一致。

7)权威和权力。

25、在实际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要做到关心他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P129

答:1)社会工作者应该全身心地替案主着想,对案主的关心就像对自己的关心一样。2)消除对案主的个人看法3)真正理解案主 4)从细微之处入手体现对案主的关心。

26、案主常见的现实性态度与行为反应有什么?P138

答:1)焦虑——敏感;2)矛盾——逃避;3)刻板印象——抵制。

27、社会工作者应具备哪些条件?P144

答:1)是一个成长中的人;2)有自我分析的能力;3)有影响案主的能力;4)有协助他人的能力;5)应有相当的敏感度;6)代表工作机构;7)注重经验积累与推广;8)以问题解决为目标;9)尊重他人,协调友谊和感情;10)树立为案主服务的思想,培养社会工作者情操和职业道德。

28、沟通的基本要素有哪些?P148

答:1)沟通的主体:双方当事人,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2)沟通的媒介:语言或非语言符号。3)沟通的内容:观念、感受、态度、资料、情感等。4)沟通的性质:双向互动过程。

29、询问技术做到哪些?P153

答:1)使用开放式的问题。2)避免诱导性问题。3)适当提出问题进行核对。4)避免直接问为什么。

30、会谈中常见情况的处理方法?P158

答:1)案主延长会谈时间;2)案主要早退;3)案主迟到;4)案主哭泣;5)案主向工作者询问私人性的问题;6)说谎;7)赠送礼物;8)邀请。

31、为什么要进行个案社会工作的记录?P164

答:1)促进工作者思考、提高工作成效。2)有利于服务的持续。3)有利于正确的诊断。4)有利于督导。

5)有利于检验服务计划和目标。6)有利于促进和案主的有效沟通,维持良好的专业关系。

32、心理社会模式的基本假设包括哪些?P178

答:1)个人的成长受生理、心理的及社会的三方面因素的影响。2)个人早年未被满足的欲望或情绪需要或冲突,仍藏在个人的无意识中。3)个人与他人的互动中,沟通是不可缺少的媒介物,了解案主沟通的能力与技术有助于理解案主的问题以及作出正确的诊断。4)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有待发展其潜力的个体。5)人类的行为不仅可以被了解,而且也可以用预测的方法来加以影响和改变。

33、终极目标的定义及包含内容?P195

答:终极目标是指危机调适所达到的理想目标。包括:

1)协助案主进一步了解现在危机状态和曾经经历过的危机、冲突之间的联系;

2)案主能够开始一种全新的思考及处理危机的方式。

34、危机适度的原则?P195

答:1)及时接案与处理;2)有限的目标;3)输入希望;4)提供支持;5)自我影象;6)自我独立。

35、成长危机中常见的危机状态有哪些?P196

答:1)婴幼儿(0-2岁);2)小童期(2-6岁);3)儿童期(6-12岁);4)青少年期(12-18岁);5)成年期(18-34岁);6)中年期(34-50岁);7)成熟期(50-65岁);8)老年期(65岁到死亡)。

36、危机的发展阶段?P197

答:1)危机发生;2)应对;3)危机解决;4)恢复期。

37、行为治疗学派基本假设包括哪些内容?P210

答:1)强调可观察的行为; 2)行为可分为操作性与反应性行为两种;3)行为持续存在的必要条件是:有引发行为的前因与维持行为存在的效果反应,二者缺一不可。4)重视与问题有关的当前行为。

38、人本主义治疗模式的目标包括哪些?P232

答:1)提供一种治疗的气氛协助案主重新认识自己; 2)引导案主自我努力,以具备自我实现所必须的一些特质;

3)治疗的目标不是解决案主面临的问题,而协助案主成长,提高案主克服当前及将来所要面对问题的能力。39、在人本主义治疗中如何形成良好的治疗关系?P233

答:1)工作者和案主要有心理上的接触; 2)案主出现自我概念和现实经验的矛盾;

3)工作者在治疗关系中表现出表里一致或真诚;4)工作者对案主无条件的积极关怀;

5)工作者能充分运用同感了解案主的内心心理状况;6)工作者无条件地了解和同感的尊重,应达到让对方能够感受到的最低标准。

40、现实治疗法的基本过程有哪几个步骤?B249

答:有八个步骤:

与案主建立关系,了解案主的需求;询问及了解案主目前的行为;行为评估;协助案主制订行动的计划;承诺;

不接受借口;排除惩罚;拒绝放弃。

41、家庭结构的三个特点?P289

答:1)结构的互补性;2)结构的一般性与独特性;3)结构与过程的关系。

42、如何改善家庭结构?P298

答:1)划清界限;2)破坏有害的家庭结构;3)揭示有关家庭互补性的规律。

43、萨提亚认为健康的处理方式有哪些特征?P305

答:1)对现实有正确的评估。2)对自己能力、需求和其他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3)能充分动用自己所拥有的全部资源。4)能按事情的变化弹性修改处理方法。

44、萨提亚认为人对事物的反应过程是什么?P312

答:1)事件。即客观发生的事情。2)图像。即通过感观所接受到的图像。3)解释。对周围发生事物赋予一定的解释。4)感受。因对事件的解释而产生的感受。5)对感受的感受。即对原有感受的感受。6)行为:由这种情绪而引发的外在行动。

45、萨提亚认为有些人之所以出现不适当的行为,主要在于他对事物的反应过程中出现偏差,表现在以下?P313 答:首先,产生了错误的图像。其次,进行了歪曲和解释。第三,感受是案主对解释的一种情绪反应。第四,感受的感受,是由原有的感受引发的感受和反应。

46、个案工作者获取外在资源的三种方法?349

答:1)连结。即个案管理者扮演案主与所需资源间的中间人角色 2)协商。在个案管理中,协商为的是增强需求及服务提供者两者间的配合3)倡导。当前二种方法无法将案主所关心的事和可用资源之间做一合理安排时,倡导的方法就能派上用场。

五、论述

1、评估的内容?P117

答:评估是指社会工作者和其他助人服务的专家一起评定个案工作的效果与效率。

1)投入评估。为完成某项个案社会工作,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行动评估。为达到案主某种程度的改变,机构进行的一切行动。

3)短期成果评估。是指服务提供结束后,案主所发生的明显变化和取得的显著成效。

4)长期的成果评估。长期成果,是指不容易察觉的,有助于个人成长的一些变化,如案主价值观的转变。

2、家庭生命周期?P290

答:家庭生命周期分为六个历程:

1)形成期。

2)发展期。由二人世界进入三人世界,夫妻二人要应付新角色的挑战。

3)扩展完成期。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家庭行为互动模式相对固定。

4)收缩期。当子女因读书,结婚而离开家庭时,父母要接受他们离巢的事实以及因分离而带来的伤感。

5)完成收缩期。当子女离巢,夫妇俩面对空巢,要重新建立他们的二人世界,他们要面对年老、健康恶化及退休的生活,要学习做祖父母的权利和责任。

6)家庭解体期。当夫妇的年纪日渐老迈,他们可能要面对健康逐渐恶化,经济能力逐渐下降,朋友越来越少,依赖人照顾的程度渐渐增加的情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fv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