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高等教育

更新时间:2024-05-05 07: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何理解高等教育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教育质量的好坏,教员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利益。?办尽可能好的教育?,首先要理解?教育?。我们每一位领导、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什么是教育??怎么办尽可能好的教育?。诺贝尔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到北大演讲时,有人问他:请你谈谈在大学,哪一门课,哪一位教师对你影响最深?李政道先生的回答出人意料,他说:有一位教师最不负责任,这门课对我的影响最深,因为他不负责任,我自己找了很多参考书看,自己真正把问题弄懂了。我们不能提倡老师不负责任,但我们应该思考,我们的教育、教学是不是给学生以帮助了呢?是不是尽可能好的教育呢?办大学不等于办教育,学校可以培养人才,也可能毁灭人才,关键在于我们对教育的科学把握。

社会是发展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认识逐渐加深,不同职业、身份、学科的人,对教育的认识也存在差别。但我们在理解教育时必须把握几个基本点:

(一)教育的目的在本质上首先是培养人,是?育人?而非?制器?。学生既要成人,又要成才,成人是成才的基础。

(二)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三者关系是动态的。 (三)人是活生生的生命体,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教育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主体,以精神提升人,高度重视人的创造性。

(四)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只有知、情、意、行四个因素都发展好,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能形成。 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人们往往存在对教育的种种误解,准确理解教育必须消除对教育的误解。根据大学教育的现实状况,从消除对教育的误解出发,准确理解教育要着重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一、既要重视知识传授,更要重视思想、灵魂、智慧的培育和塑造

在高等学校的教育中,严重存在重知识传授,忽视思想、灵魂、智慧培育和塑造的现象。学生上大学,认为?我是来学知识的,学专业的?。上大学的目的就是学习专业,将思想政治教育、学会做人,当作外在强加于他的事情。因而,在一部分学生中造成这样一种现象,每学一门课,首先要问,?有没有用???能否帮我找到理想的职业??即使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也是如此。一位思想品德课教师告诉我,上课前,学生问她:?你这门课有没有用,能不能帮助我去对付那些极端自私的人??而教师一般则认为:?我是教知识,教专业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政治课教师的事。?我做学生工作时,一位教师对我说:?我那个课堂,学生纪律不好,让辅导员来管一管。?我认为他,作为一名教师,连课堂纪律都管不好,是不合格的教师。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效果不理想,教师、学生对教育目的的误解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位教育学教授说,毛泽东强调抓关键要牵牛鼻子,现在,德育是关键,我们也牵牛鼻子。但我们是将牛鼻子割下来牵,牛鼻子牵跑了,牛没有动。这个比喻很生动。如果我

们强调重视德育,仅仅在加强政治辅导员、政治课教师工作上下功夫,将广大教师、职员排除在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无法做好的。 准确把握教育目的,推动领导、教师、职员,特别是广大教师关心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解决认识和方法两个方面的问题。

从认识方面看,我们要深刻认识?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人是一个整体,德、智、体、美不可分割,而德是方向,是人生发展的关键。大学生既要成才,又要成人,成人是成才的前提。同时,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影响最大,不管你自觉不自觉,总在影响学生,问题是产生好的影响,还是坏的影响。一位学生回顾自己的经历,深有感触地说:?他们(指教师)生活得四平八稳,都总在影响人的一生。?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偶然的,潜移默化的。

从方法来看,我们要从教师教书育人的实践中进行总结。为了探索教师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方法,我曾组织教育学的博士生、硕士生对我校100位教书育人做得比较好的教师进行深入采访,在采访的基础上,总结出八种方法。这一研究,得到了教育部袁贵仁副部长的充分肯定。这八种方式是:

起于知识。科学和道德的最大关联,在于讲实话,帮助人类弄清各种各样的真相。如科学告诉人们:地球是圆的,不是太阳东升西落,而是地球在绕太阳旋转等。只有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道德,才是最可靠的道德。为此,教师们在讲授专业的同时,应力图?扩展专业

的内涵,将之与广阔的生存空间相连?。如讲授学科、专业发展史,让学生了解所学理论的社会价值;介绍学科发展中优秀科学家献身真理的感人事迹,以激发学生产生崇高的正义感和责任感;介绍学科中与当前国计民生密切关联的知识,以激发学生献身于造福人类与社会的热情。

启迪精神。结合专业教学,培养学生的自我观照、自我领悟、自我理解的反省精神,合作精神,献身精神等。以反省精神为例,一个没有反省精神的人算不上一个高素质的人,没有自我反省,没有确立自我,就谈不上自尊与自律。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反观自身,在自省中提高?,?教师最关键的是要启发学生从自身存在的问题出发去完善自我。?

渗透美育。?懂得美便懂得丑,懂得丑便有羞恶之心。??美育可以潜移默化,使人眼界放开,心胸扩大。?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结合科学教育进行美育,挖掘科学中美的因素,让学生体验美;将所传授的知识组织在一幅优美和谐的图画中,让学生感受美;挖掘科学中的艺术价值,让学生的精神在美的意境中升华。

行为互动。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习惯的养成,严谨治学态度和作风的培育,除了学习知识外,还要靠实践,靠行动,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为行动。教师在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学生,要将自己的言行作为教育、影响学生的特殊教材;同时,还要让学生组织起来开展活动,在活动中相互合作,相互影响,培养团队精神。

营造氛围。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民主、宽容、向上的氛围,让学生去感受,体验,这主要体现在:欣赏、鼓励,营造学生主动发现自己价值的氛围;走进学生心里,了解学生,能用?学生的话?与学生交流,造成一种平等、信任的氛围。

以悟导悟。教师要以自己对人生的体验、感悟去引导学生感悟,达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灵魂的碰撞,心灵的沟通。学生只有经过体验、感悟,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关心学生,把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要求作为教师工作的出发点,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为此,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把学生当作加工的原料;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导师的指导作用变为引导作用;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方便。

止于境界。科学和道德的结合,起于知识,但不能停留在知识层面,只有到了觉悟、理想、境界的层面,才能真正融合起来。这种境界是为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而奋斗,它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又是科学作为一项与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所体现的根本性的文化精神,教学中要努力去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二、既要重视认知过程,又要重视情感体验、意志锻炼和行为训练

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严重存在着只重视认知过程,而忽视情感体验、意志锻炼和行为训练的倾向。一些教师以为,?只有讲道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if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