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长的六条忠告

更新时间:2023-10-16 19: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何解决孩子成长中的这些缺失呢?卢勤结合近30年的儿童教育经历,给父母提出了6大忠告。

1、成人比成功重要 2、成长比成绩重要 3、经历比名字重要 4、付出比给予重要 5、对话比对抗重要 6、激励比指责重要

一、成人比成功重要 ——输得起的孩子最成功

康德有一句名言:在这个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一是满天的星空,二就是道德的力量。

曾经有个学生问:“有位记者发现井盖掉了,终于有一个自行车掉下来,拍摄了一张照片,你们怎么看?”显然,这是一个缺德的记者,首先是人,才能做记者,哪能把你的照片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太没道德了。白岩松说,曾经有一个记者拍摄了一张震撼世界的照片:一个巨大的老鹰追捕非洲挨饿的孩子,老鹰把孩子吃掉了。这张照片获得国际大奖,人们却谴责记者,问他为什么不救孩子,他说没救下来。最后他因受不了良心的谴责,自焚而死。这是道德的力量,成人比成功重要。

家庭教育主要靠道德的影响,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脊背长大的。父母为人处世的原则,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孩子。很多父母送孩子这样那样的礼物,其实道德的礼物才是最珍贵的礼物。

曾经有个少年犯,在回忆自己的第一次犯错时说,是母亲的不良指引导致他今天的恶性。他记得5岁时,和妈妈一起做公车,因为身高超过1米线,被妈妈一摁腿上车了。妈妈得意地说:“今天真好,没买票。”以后不用妈妈摁,他自己腿一曲就上去了。从此学会了贪小便宜,以后盗窃犯罪。正因为妈妈从小不道德的行为,葬送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曾经也有个农村来的小姑娘到城里打工,有一天收拾桌子发现凳子上有100元钱。她忽然想到爸爸自己说的一句话“人穷志不穷,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所以,她把钱交给了老板。老板告诉他,钱是他放的,就是谁懂得诚信。后来只有这个姑娘被留下来工作,还成了大堂经理。相信这个老板的眼光一定是对的,一个有道德有诚信的人,一定是可用之人。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有一个中国人在欧洲街头过马路,红灯亮着但没有汽车开过,一个老奶奶就站在那里等绿灯。中国人问她:“没有车子你什么不走?”老奶奶说:“你怎么知道没人看见?你看后面的大楼,说不定有一个孩子正透过窗户往外看,他一定会说连老太太都可以闯红灯,我为什么不闯?”所以,欧洲街头的标语都是“为了孩子请遵守交通规则”。原来,所有的成人都应该为孩子做出好榜样。

所以,父母要先做个好人,做个有道德的人才能教育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受大家尊重的人。社会的安定团结,离不开道德。孩子成人比成功更重要。

二、成长比成绩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在乎孩子的结果,却忽视孩子的过程。其实,孩子的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小和尚住在庙里,有一天,厨师叫小和尚去打油,并对他说:“好好打油,别洒了,洒了回来揍你!”小和尚手捧油瓶,嘴巴里念叨:“别洒了别洒了。”可一紧张,手哆嗦,到庙门口油洒了一半。身子一斜摔了跤,油全砸了。厨师大怒骂起来。老和尚看到了,吩咐小和尚再去打一次油。小和尚说“不要了!我不是打油的料!”老和尚笑眯眯地说:“我就让你出去看看外面的风光有多好,油少没少无所谓。”小和尚又去打油了。看看外面的风光,哇!树都绿了,花都开了,小朋友们在玩耍,老人们在下棋,远处的农民在耕地,哼着小调回了寺庙,低头一看:手里油一滴没洒。厨师关注孩子打油,油洒了一半,老和尚关注孩子见识,手里油一点没洒,心态决定了成败。路还是那条路,小和尚还是那个小和尚,心态不同,结果完全不同。

当今很多的家长心态多像那个厨师,要求孩子好好考试,考不好就回来揍。孩子一考就紧张,一考就考砸。有个孩子风趣地说:“我们家过去是单打,现在是男女混打。我爸说我给多考一分,等于给咱家省三到五万块钱。自从我上学,我爸成了赚钱的机器,我成了赚分的机器。我们家从此没了快乐,变成站场。”一个孩子说“我爸爸最爱看的书就是钢铁怎么炼成的,他们只在乎孩子的结果。”其实,家长不需要总是盯着成绩不放,要想孩子成功,在乎的应该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奥运会冠军陶璐娜,当年获得第一名的时候最想感激自己的心理老师,因为心里老师早在半年前就告诉她:“别想金牌,金牌在你的心里,在这个过程。想什么呢?闭上眼睛,想怎么上场,怎么射枪,怎么瞄准”果然,他上去一枪就获得了冠军。

但是,50年代有个杂记严管叫瓦伦达,走了一辈子钢丝没出事,但有一次却走了一半掉下来。为什么?走一辈子没出事,因为他每次只想“下一步怎么走,下一步怎么走”,认真走完了全程。最后一次失败了,想什么?他在想“如果掉下去了,别人会怎么看我?”所以,一紧张,掉下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认真走好脚下每一步”成为瓦伦达心态。

所以,今天我们的孩子去参加比赛、考试,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放松。孩子进考场,千万不要轻拍孩子肩膀叫他别紧张,这么说等于提醒孩子紧张。父母要放松,平时怎么样就怎么样,不要说“考好了怎么样,不考好怎么样。”别想!孩子只要尽力就好!

曾经有一位上海郊区的女孩考上北大,在她的回忆中就提起人生最重要的几次考试,妈妈是如何帮助她放松。第一次是中考,她靠得很差。可是妈妈却说:“太好了!中考并不重要,重要的还有后面3年的时间可以努力!”后来,高考前的一次模考,她有考砸了,妈妈又乐观地说:“太好了!现在是小考,你知道哪些不会,大考就能考好了!” 后来,这个北大的女生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当老天爷给你关闭了一扇窗口时,一定为你打开了另一扇窗!这应该成为我们所有家长的收获。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要注重孩子的心态,心态不好的孩子不要去上重点高中。因为重点高中,竞争激烈,孩子进去不一定在前列,会受不了,变得消极。这样的孩子去普通高中,可以考得很好,度过了青春期就好了。成绩很好,心态又好的孩子,可以进重点高中。你问他“怎么才考80?”我告诉你“还有考60的呢!”这种孩子想让他自杀都不会自杀。一个赢得起,输得起的孩子,一定不会悲观。相反,如果家长一味地追求成绩,孩子就会去弄虚作假。

三、经历比名次重要——过分溺爱造成孩子无能

“生了男孩怕学坏,生了女孩怕受害”,因为家长不给孩子接受磨炼、承受失败和挫折的机会,所以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受不了挫折。

生活中,我们应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让父母帮忙。家长不要喊孩子起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到点睡到点醒,一旦醒来就不要再躺下。多教孩子多家务,会收拾房间、会做饭,大家的事情抢着干,在集体生活中的事更要抢着看,这样的孩子到哪都不吃亏。

娇生不能惯养,要让孩子经历风雨多见世面。比如孩子哭闹着要买某一个玩具,说好给买小的,他看上大的,无理取闹,就不要满足他,让他哭闹,直接走,让孩子自己追上来。如果孩子在外面打人,让孩子自己去道歉,不要帮孩子道歉。

独立必须自主,从小身中苦中不知苦,将来才能少吃苦。今天的孩子将遇到巨大的适应社会的问题,教育的问题就凸现出来,研究生拿在家吃膨化食品,什么都不干的很多。还有胆小的孩子是怎么养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pf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