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同等学力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更新时间:2024-04-24 14: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任何动力循环的循环净功w0总等于循环净热量q0

任何气体的压缩因子可以大于1、可以小于1、也可以等于1 在压容图上定比热理想气体的定熵线比定温线陡 饱和湿蒸汽与饱和湿空气不是一回事

未饱和湿空气的干球温度t、湿球温度tw、露点温度td三者关系为t > tw> td 熵流是由于热力系与外界热量交换而引起的熵的流动量 熵产是由于热力系内部不可逆因素而造成的熵的产生量 热力系是具体指定的热力学的研究对象 不可逆过程可能没有熵增,但是必有熵产

电厂蒸汽动力循环,水在锅炉中的定压汽化过程为整个循环不可逆损失最大的过程 采用高压有利于提高合成氨(N2+3H2→2NH3)生产过程的氨产量 理想气体的熵不只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任何热机循环的热效率都小于1

绝热闭口系的熵增就等于孤立系的熵增 任何热力系任何循环的熵变都等于零

相对湿度是绝对湿度与相同温度下最大的绝对湿度的比值

已知平面流动的势函数Φ=x2?y2+x,则流速u、v为u=2x+1,v=?2y

空气的气体常数Rg=287J/(kg?K),温度t=17℃,则空气中音速a为341.35m/s 调峰 调峰—承担尖峰负荷

禁煤区 禁煤区—中国对城市环境管理所规定的不准燃煤的地区

热电制冷是基于帕尔帖效应的一种制冷方法,即当电流通过回路时,由P型和N半导体型构成的热电制冷元件的一个结点变冷,产生制冷效应;另一个结点变热,放出热量。热电制冷是通过消耗电能实现制冷的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按中间冷却方式可分为中间完全冷却循环和中间不完全冷却循环。所谓中间完全冷却循环是指低压将级的排气冷却到中间压力下的饱和蒸气状态;如果低压级排气虽经冷却,但仍保持过热蒸气状态则称为中间不完全冷却

采用膨胀机后,空气液化循环的制冷量和温降增加,循环性能指标明显提高,但进入膨胀机的空气的温度及流量对循环影响很大,要选择好最佳参数

流体机械级中的能量损失基本上包括三部分:流动损失、轮阻损失和轮阻损失,其中,流动损失又可分为摩擦损失;分离损失;二次流损失;尾迹损失四部分

当流体机械并联运行时,其总性能曲线为在对应压力(扬程)条件下,并联流体机械对应工作点的流量之和。在实际运行中,每个并联流体机械的出口压力应该相等,且等于管网的阻力。同时要注意管网阻力不能超过任一流体机械稳定工况 热力学循环中至少包括一个不可逆过程的循环称为不可逆循环

孤立系统熵增原理 孤立系统进行任何过程,系统的熵只会增加或保持不变(对可逆过程),而不会减少

状态量和过程量 状态量是热力状态的单值函数,与经历的过程无关,它的微分是全微分,这个全微分的循环积分是零;过程量与经历的过程无关,它的微分不是全微分,它的循环积分不等于零

自发过程和非自发过程 自发过程是不需要外界推动可以自动进行的过程;非自发过程是需要外界推动才能的过程

饱和湿蒸汽和饱和湿空气 饱和湿蒸汽是饱和蒸汽和饱和水的混合物,是由一种化学成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分构成的;饱和湿空气是湿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分压力达到了它所处温度所对应的饱和压力的湿空气,是由多种化学成分构成的

流体的临界状态和流动的临界状态 流体的临界状态是指静止的流体所处的汽、液两相模糊不易区分的状态;流动的临界状态是指流动的流体的速度等于当地声速的状态 压缩比和压缩因子 压缩比是指内燃机燃烧前气体在气缸中被压缩的程度,即气体比体积缩小的倍率;压缩因子是实际气体偏离理想气体的程度,它是实际气体的比体积与相同温度和压力下理想气体的比体积的比值

热力系有哪两种分类方法?每种分类各包括哪些热力系?热力系有两种分类方法:按热力系内部特征分为:单元系、多元系、单相系、多相系、均匀系和非均匀系六种;按热力系与外界相互作用分为:闭口系、开口系、绝热系、孤立系四种

什么是工质?热能动力工程中为什么通常采用气态工质?工质是热动装置中的工作介质,是承担能量转换的载能体,这种载能体必须同时具有良好的膨胀性和流动性,气态工质同时具有良好的膨胀性和流动性,所以常被选作工质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是什么?功只能从何而来?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是各种形式的能量在转移或转换过程中能量总量是不变的,是守恒的。对于闭口系而言,功只能从内部的热力学能的降低和外界吸热转换而来

熵方程中一般包括哪两个部分?每部分的符号特征是什么? 熵方程中一般包括熵流和熵产两个部分,熵流的符号可正(热力系吸热)、可负(热力系放热)、可零(热力系绝热)。熵产的符号可正(热力系经历不可逆过程)、可零(热力系经历可逆过程)

在蒸汽动力循环装置中,凝汽器的冷源损失高达50%多,可否不要凝汽器来提高循环热效率?为什么? 在蒸汽动力循环装置中,虽然凝汽器的冷源损失高达50%多,但是不能不要凝汽器来提高循环热效率,因为这时没有冷源放热,变成单一热源,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

什么是时间常数?用热电偶测量波动着的气流温度时如何提高测量精度?时间常数:τr=pcV/hA,用热电偶测量波动着的气流温度时应尽可能减小时间常数。在热电偶材料一定时,可以增大空气与热电偶的表面传热系数,减小热电偶节点的体积,增大节点的表面积

为什么用普朗特数Pr可以定性地判断流体外掠平板时的速度边界层和温度边界层的相对厚度?普朗特数Pr=V/a表征了流体粘性扩散能力,这一能力越大,粘性的影响越大,a速度边界层越厚;a则表征了热扩散的能力,因此,两者相比,基本上可以反映边界层的相对厚度 在太阳能利用中,太阳灶的受热面要做成黑色表面,而在室内供热用的辐射采暖板却不必做成黑色的,为什么?(A)太阳辐射能量中99%集中在0.2≤λ≤3μm的波长范围内,其中可见光部分(0.38≤λ≤0.76μm)占43%,因此太阳灶的受热面要做成黑色的。(B)辐射采暖板的表面温度较低,它的辐射能量主要处于红外波长范围,它的发射率对白色和黑色基本相同

有一飞机的射弹装置,如下图所示。在气缸内装有压缩空气,初始体积为0.28m3、终了体积为0.99m3、飞机的发射速度为61m/s、活塞、连杆和飞机的总质量为2 722kg。设发射过程进行很快,压缩空气和外界间无传热现象,若不计摩擦力,求发射过程中压缩空气的热力学能变化

选取气缸内压缩空气为闭口系统,根据能量方程Q=?U+W求解,其中W应包括排斥

大气功和飞机的动能增量。

42.压缩空气在输气管中的压力为0.6MPa、温度为25℃,流速很小。经一出口截面积为300mm2的渐缩喷管后压力降为0.45MPa。求喷管出口流速及喷管流量(按定比热容理想气体计算)。

喷管流速可由(9-17)式求得:

由连续方程对理想气体:

等熵流动:

所以

V2也可以如下求得: 对等熵流动:

可知,要求V2,V+

所以

同样可得:

43.一体积为2m3的封闭刚性容器内充满0.5MPa、250℃的过热水蒸气,由于保温不良导致系统散热,发现容器内水蒸气温度降至120℃。试计算容器散热量Q。

附:水及水蒸气性质

p=0.5MPa、t=250℃的过热蒸汽状态参数为:

v=0.47432m3/kg;h=2960.0kJ/kg;s=7.2697kJ/(kg?K) t=120℃、ps=0.1984MPa的饱和湿蒸汽状态参数为:

v′=0.00106m3/kg;v″=0.892m3/kg;h′=503.76kJ/kg;

h″=2706.18kJ/kg;s′=1.5277kJ/(kg?K);s″=7.1297kJ/(kg?K)

p=0.5MPa、t=250°C的过热蒸汽,v1=0.47432m3/kg,h1=2960.0kJ/kg;则水蒸气质量m=V1/v1=2/0.47432=4.2166(kg)

由于v′

0.47432=0.892x+0.00106(1?x) 解得:x=0.5312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闭口系能量方程:

代入数据计算可得:Q=?4820.74(kJ)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ip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