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青年学术带头人(1)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2-27 20:5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浙江工业大学青年学术带头人 和学术骨干支持计划申请表

申报类别: 青年学术带头人 姓 名: 张金福 职称/学位: 教授、博士 所在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所在学科: 教育经济与管理 日 期: 2006年12月12日

浙江工业大学人事处制

一、基本情况 姓名 所在学院 最高学位 张金福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所在学科 1965.7 民族 土家族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博士 学位授予单位及时间 教育经济与管理 华东师范大学,2003、7 教育经济与管理 大学组织与管理 无 现职称及晋教授06、12 现从事专业 升年月 现工作岗位 方向负责人 国内外进修情况 主要学术 兼职 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研究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会员 (含列入省部级以上人才计划,人才引进、取得博士学位等学校提供的科研启获其他资助动金等) 已获科研启动费1.0万元 情况 1987、7-1993、9在贵州印江第二中学任中学教师; 工作学习简历 1993、9-1995、7在西南师范大学教科所攻读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95、7-2000、9在广西玉林师范学院任教师、学报编辑; 2000、9-2003、7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2003、10-在浙江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 2004、11-在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工作; 2005、11在浙江省委党校首届哲学社会科学骨干培训班学习; 2005、12 在北京大学现代大学治理高级研讨班学习; 二、主要工作成绩 1.1995年至2000年在广西玉林师范学院为本科学生讲授教育学、教育管理学、教学情况 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等课程; 2.2004年3月-4月为浙江省高校教师教育理论培训班讲授大学心理学课程; 3.2004年8月-9月为浙江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班讲授大学心理学课程; 4.2004年2006在浙江工业大学为本科生开设普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1、中国博士后基金二等资助项目?大学自主性及其实现机制研究?1/1 2、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创新型省份背景下浙江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研究?1/5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学科发展的大学治理研究?,2/9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学学科组织成长机理研究?,4/8 5、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学学科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1/4 6、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招标课题?和谐校园指标体系研究?1/4 科研项目情况 7、浙江社科联重点课题,?浙江省和谐校园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发展战略研究?1/4 8、浙江省高教学会课题?大学自主发展机制研究?1/4 9、浙江省教育厅委托课题?小和山高教园区高校互动机制研究?3/10 10、参与国家教委(现为教育部)‘八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研究”,3/9 11、参与世界银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改革课题“加强师范生教师职业技术技能训练的研究”,3/8 12、参与教育部师范司课题“教师教育新型体系的研究”,2/4 13、参与上海市教育科研课题“WTO与中国教育”,3/8 14、参与上海市松江区政府课题“松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助动力研究 ”,2/4 15、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研究生教育管理学体系的研究”3/8 16、参与苍南县政府课题?浙江省苍南县科技创新与竞争力研究?。1/1 一、论文 1.《论大学的科学研究――兼论大学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社会科学家》200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1年第11期全文转载。2.《入世与道德教育》,《现代大学研究》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1年第9期全文转载。 3.《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探索高等教育新模式》,《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年第4期。4.《高师院校的现状与前瞻》,《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5期。 5.《关于贵州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思考》,《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6.《关于我国高校教育经费筹措的问题与对策》,《玉林师院学报》2001年第2期。 7.《加入WTO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及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8.《关于我国高师院校分流的前瞻性思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9.《积极推进广西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广西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10.《多元、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的管理体制的构建》(第二作者)《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2年5期全文转载。 11.《开放高等教育市场:我国高等教育的理性决策――一个历史与现实的视角》《江苏高教》2002年第2期。 12、 《网络大学论略》,《高等建筑教育研究》2002第2期。13、 《大学市场化:历史、现状与趋势》,《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14、 《以德治国与高校德育的使命》,《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2第2期。15、 《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创新》,发表的论文和论著情况 《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第1期。 16、 《综合性参与中小学教师教育的若干问题与建议》,《师资培训研究》,2002年第3期。 17、 《论梅贻琦教授治校的文化意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8、《论目前我国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认识取向――兼评我国当前教师教育政策》,《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6期。19、《研究生教育监督概念、功能与操作模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第2期。 20、《树立现代教育主权理念 开放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复旦教育论坛》2003年第2期。21、《留还是流――再论我国高师院校的走向》,《柳州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22、《入世对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影响》,《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23.《我国近代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位序演变的考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3年第8期全文转载。 24.《论20世纪我国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位序的演变》,《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25.《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的反思与建构》,《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4期。 26.《论我国21世纪师范院校的走向》、《玉林师院学报》2001年第1期。 27.《大学人文与科学:需融合更需贯通》,《大学研究与评价》,2006年第2期。 28.《学科制: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制度创新》,海峡两岸高等教育研讨会,2006、18 二、著作: 1、《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2、《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史》,重庆出版社,1999年8月。3、《教育学》(副主编),撰写《教学工作》两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 4、《WTO与中国教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8月。 5、《研究生教育管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4月。 1.1995年7月被评为西南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 获奖和专利情况 2.1995年6月获全国青少年儿童研究二等奖。 3.1995年6月获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成果二等奖。 4.2000年主编教材《教育学》获广西教育厅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5.2002年10月获华东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奖。 6.2002年12月获2002年度华东师范大学精神文明鼓励奖。 7.2003年5月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成果三等奖。 8.2003年6月获2003年华东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 三、拟开展的研究方向及计划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制度与管理研究:大学基层组织制度与管理研究是当代管理科学、高等教育管理学以及教育经济与管理等学科开拓的一个富有生机活力的前沿研究研究方向与意义 领域,是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性研究方向之一。本方向主要研究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制度的本质、结构特征与功能、管理模式,揭示大学学科组织的本质、功能以及学科组织的以的成长机理,为大学的治理和制度构建提供理论基础。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制度和管理研究方向的意义在于:在浙江省重点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研究领域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丰富了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理论研究。为浙江省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的体制改革,特别是在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决策和实施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为浙江省不同类型的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制度的创设和动态选择,提供了一个理论模型。为推动浙江省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供理论指导。 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学学科组织成长机理研究?、?基于学科发展的大学治理研究?和博士后基金项目?大学自主性及其实现机制研究?,主要研究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成长机理与组织管理,建构一个大学学科组织管理模型――学科制。内容包括研究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演变的主题和发展趋势;大学基层学科组织管理的本质;大学学科组织管理的模型――学科制(学科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学科组织的使命、学科组织目标的确立、学科组织发展的基本方针、学科组织的管理模式等)、学科组织文化(学科组织规制、学科组织工作范式、学科组织道德建设、学科组织信念、学科组织领导、学科组织带头人的人格特征等)、学科组织结构(学科组织治理结构、学科组织结构特征、学科组织运作过程等)。 研究的预期目标: 1)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篇,争取在国家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 2) 争取成功申报省部级基金科研项目或国家基金项目1-2项。 3) 出版学术专著1部。 4) 1-2个科研项目获省级奖励。 5)拓展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管理模式研究,并使之成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硕士授权点的一个重要方向。 研究内容与目标

2007年1-3月,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完成论文《学科制: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创新》。 2007年4月,确定选题,准备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7年4-6月,完成论文《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管理的本质》。 2007年7-8月,完成论文《大学学科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制约性》。 2007年9-10月,研究《大学学科组织的使命、目标与管理模式》。 研2007年11-12月,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完成论文《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制度究研究》。 计2008年1-2月,完成论文《学科组织的文化建构》。 划 2008年3月,确定选题,准备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2008年4-5月,完成论文《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管理模型》。 2008年6-12月,完成《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管理模型研究报告》,争取出版专著1部。 2008年11-12月,形成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学科的一个新研究方向――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管理模式。 预期研究成果 1. 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篇。 2. 成功申报1-2项国家级、省部级基金项目课题。 3. 出版?大学学科组织制度与管理?学术专著1部。 4.使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制度与管理研究成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一个研究方向。 四、审批意见 学科意见: 张金福教授的申请报告所选的研究内容起点高、立意新,思路清,无论对本学科建设和发展,还是对大学管理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提出的研究目标是切合实际的,所拟定的研究计划具体、明确,与本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一致,符合本学科建设的要求。 经本学科组讨论研究,一致同意推荐张金福教授为浙江工业大学青年学术带头人,并承诺将在各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和倾斜,及时解决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为其研究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学科负责人签名:宣勇 06 年12 月12 日 院(部)意见: 院(部)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校学术委员会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学校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lk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