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

更新时间:2024-05-06 13: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辽宁省锦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每个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纸对应的选择题答案栏内。(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

1.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 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 2.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 ①细胞内液 ②血浆 ③淋巴 ④组织液 ⑤消化液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C02、血红蛋白、H、尿素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0 C.Na、02、葡萄糖、血浆蛋白 D.Ca、载体、氨基酸 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有稳态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 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 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内分泌腺参与 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 5.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A.大于7.35?7.45 B.远小于7.35?7.45 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 6.动作电位的传导方向

A.与电流流动方向相同 B.与电流流动方向相反

C.在膜外,与电流流动方向相同 D.在膜外,与电流流动方向相反 7.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A.大脑皮层,下丘脑 B.下丘脑,大脑皮层 C.下丘脑,下丘脑 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8.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

2+

+

- 1 -

9.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位在

A.细胞体 B.轴突 C.突触间隙 D.树突 10.T细胞的作用叙述最完整的一组是

①处理抗原 ②呈递抗原 ③识别抗原 ④分化记忆细胞 ⑤分化效应细胞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 11.吞噬细胞在机体免疫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不参与

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 D.合成并分泌抗体 12.人类对感冒病毒好象很无奈,感冒刚好有可能再感冒,主要原因是 A.人体中没有抵抗感冒的物质 B.人体效应T细胞失去了功能 C.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病毒的破坏 D.感冒病毒的变异性极大 1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 C.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

14.右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 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

C.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 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15.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猫头鹰体重每增加lkg,至少消耗A约

A.100 B.44.5kg C.25kg D.15kg 16.下列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相关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 2 -

①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 ②沿食物链流动的能量是逐级递减的

③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④能量从一个营养级输入下一个营养级是伴随着有机物的转移进行的⑤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可伴随着物质的循环而循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7.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的危害,但是在某些国家有时对寒带地区的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 A.消灭森林病虫害 B.剌激树木种子萌发 C.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

18.1998年的特大洪涝灾害,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政府部门针对水土保持提出了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措施,这些措施的主要生态学依据是

A.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 B.森林能维持碳氧平衡,涵养水源 C.草原能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被风沙侵蚀 D.湖泊能调节水流量和控制洪水 19.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20.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B.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在侧芽部位积累抑制了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导致产生顶端优势 C.茎的背地性生长可以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花蕾期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植物的雌蕊柱头可以获得无子果实

21.—场大风将玉米吹倒,两天后玉米又恢复了部分直立生长,造成这一现象的外部因素是 A.单侧光 B.重力 C.水分 D.C02和温度

22.对果树进行压条时,需要把压条的树皮环割一圈,环割后剥圈以下的侧芽会迅速发育成侧枝,这是因为

A.顶芽不再会产生生长素 B.剥圈以下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升髙 C.剥圈以下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 D.剥圈以上的侧芽生长素浓度降低

- 3 -

23.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 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 C.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成熟 D.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24.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其原因是

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 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 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在市场上可见到发育不均匀的西瓜(歪瓜),若切开后,可发现凹侧的种子大部分未发育。这种现象可解释为

A.种子发育需要果实提供营养

B.发育着的种子可合成大量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 C.凹侧见不到阳光,不能形成种子

D.由于果实产生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部分种子不发育 26.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不能用地上部分的数量作为种群密度 B.不宜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27.下列各动物种群在性别比例上雌性明显多于雄性的是 A.一片森林中的黑猩猩 B.—片草原上的野马 C.一个奶牛场里的牛 D.—个湖泊中的鸯鸯 28.下列各情况下,种群中个体数目会呈“J”型增长的是 A.当只有食物条件受到限制时 B.当只有捕猎者不存在时

C.当环境一开始适合于这一个物种,但后来却不适合时 D.只有在实验室中

29.当食草动物从超载的天然草场上移走后一段时间内,该草场上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4 -

A.植物量增加 B.植物量减少 C.植物量始终保持稳定不变 D.植物量先增加后保持稳定

30.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头,放在一个固定大小的铁丝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饲料和水。则笼内鼠数量的变化,应近似于右图中的

A.曲线A B.曲线B C.曲线C D.曲线D 31.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C.组织液 淋巴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32.右图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②、③分别代表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B.寒冷刺激后,图中①的含量增加先于②和③

C.当人饮水过多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释放④来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 D.从图中可看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相互影响 33.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有

- 5 -

45.(14分)下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图中a-e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请据图回答:

(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 (填图中字母),能量进入群落的主要途径是 (填生理过程)。

(2)为控制草原鼠害,对鼠的种群密度调查宜釆用 法。若多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基本不变,说明该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型。某时期调查发现,该草原的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丙,丙代表的年龄组成是 型,该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将直接导致 大量减少,从而使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利用化学信息、物理信息防治鼠害属于 防治。

(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狼和鼠种间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属于 ,狼和兔间信息传递是 。 (4)图乙中的A表示鼠同化的总能量,B的含义为 ;B的能量除图中所示去路外,还有一部分是 。

(5)草原火灾后的恢复属于 演替,体现生态系统具有 稳定性。 (6)适当地清理优质牧草周围杂草灌木等,其主要目的是 。

- 11 -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

1-5CDCBC 6-10DBBCC 11-15DDCCC 16-20BCABA 21-25BCDDB 26-30DCDDC 31-35CBACC 36-40CBDBC

以下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除特殊标准外,每空1分 41.(10分)

(1)②③(2分)

(2)自由扩散 6 三

(3)②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③中一般不含大分子蛋白质(2分) (4)PH

(5)氧气、营养物质等 二氧化碳,尿素等 42.(7分)

(1)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伸肌、屈肌 (2)A Na内流 无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3)脊髓 大脑皮层 43.(11分)

(1)突触 神经递质

(2)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减少 增加 (3)神经—体液调节 甲状腺细胞

(4)受体 信息交流 避免激素持续作用,使机体代谢改变过于强烈而影响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意思对即给分)

(5)通过体液的传送,并与靶细胞相应的受体结合需时间长(意思对即给分) 44.(8分)

(1)向左弯曲生长 生长素能由胚芽鞘的上部运输到下部,促进生长 (2)生长素不能由胚芽鞘的下部运输到上部 (3)从形态学上端到下端 主动运输

(4)促进生长、促进生长、抑制生长 不同器官的作用程度 两重性 45.(14分) (1)d 光合作用

(2)标志重捕法 稳定 增长 牧草 生物 (3)负反馈调节 双向的

(4)用于鼠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未被利用的能量

- 12 -

(5)次生 恢复力

(6)减少周围杂草灌木等对优质牧草的光照竞争

- 13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kt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