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基层央行调研分析工作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更新时间:2023-10-18 03: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制约基层央行调研分析工作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www.chinaqking.com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10-1-19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9月上供稿文/范满志 周燕

[导读]基层人民银行职能的调整以后,新的“三定”方案,在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和支行一级分设了专门的调查统计部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范满志 周燕(中国人民银行包头市中心支行内蒙古包头市014030)

[摘要]基层人民银行职能的调整以后,新的“三定”方案,在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和支行一级分设了专门的调查统计部门,标志着调研工作已成为基层央行的一项日常性基础工作。“调研立行”更是明确了调研工作在基层央行的重要地位。但是,目前基层央行调研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难点应引起高度关注。

[关键词]基层央行 调查研究 难点对策 一、制约调查研究工作的因素

第一,调研选题难制约调查研究质量。对基层行来说,由于立足面不同,视野不同,掌握的素材不同,基层行选题局限性很大。一个调研课题如果对上级决策没有任何参考意义,如果对实际工作没有任何指导意义,那么,这个调研课题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也不可能取得任何成果,因此,解决调研工作选题的问题成为基层搞好调研工作的关键。

第二,信息采集难制约调查研究广度。一是监管职能分离后,基层央行在金融机构中的监管职能弱化。虽然修改后的《人民银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有权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必要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其他财务会计、统计报表和资料。”但是,调研更需要的是经济金融运行中的实际情况,而不是现成的报表,需要辖区金融机构积极主动配合。在现实调研工作中,对报送随机性调查表的行为没有相关的细则,对于基层央行临时需要把握的资料是否包括在内也未能明确。因而金融机构延迟提供、提供失真度较大的数据信息或者干脆不提供的情况时有发生。二是基层金融机构缺乏调查分析意识,缺乏对货币信贷政策执行效果、地区经济金融运行的深入调查,这样监测出的材料对上级行的参考价值不大。三是缺乏调研分析信息共享机制。基层央行开展调研分析的信息来源除了金融机构外,还有一大部分信息来源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等,由于信息封锁分割,渠道不畅,到这些地方获取信息往往事倍功半,成为基层央行开展调研分析工作的重大掣肘。四是基层央行内部信息资源缺乏共享。基层央行履职过程产生和积累的信息散布于行内各部门,如货币信贷部门掌握着金融市场、利率变动等信息,而综合业务部掌握着反洗钱、支付与结算等信息,这些信息由各部门自行采集、储存和加工,其它部门往往难以得到甚至不知道这些信息,信息资源缺乏共享。

第三,监测指标采集难制约调查研究深度。 基人民银行以金融统计为基础建立货币事务监测体系,包括金融机构信贷收支统计、企业景气调查、城镇储户问卷调查、银行家问卷调查、物价调查等。从基层来看,大多数基层央行调研分析仅局限于金融机构存、贷款等,造成监测面窄,无法准确把握辖区经济金融运行整体情况,如缺乏中小企业贷款、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民间借贷、利率水平等信息。

第四,调研成果转化难制约调查研究力度。目前,基层央行调研分析工作形成的成果主要是供人民银行系统内部使用,对外发布较少,一些相关的调研分析成果不能为地方政府部门和

金融机构所共享,使调研分析工作价值大打折扣。一些通过金融机构开展的调研往往内部上报就了事,没有向这些金融机构作调研情况通报或反馈,影响了基层央行调研分析工作的形象,不利于引导金融机构对调研工作的配合和支持,也不利于调研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 二、对策建议:

第一,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开展调查研究。随着经济金融日益相互渗透,各辖区金融机构经营决策越来越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宏观经济政策、货币信贷政策、产业政策、社会消费、环境保护、金融生态等都在不同层面影响到金融机构的经营,个别商业银行已开始逐步建立经济金融监测分析体系。基层央行要通过各种手段有效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开展调查研究,如定期召开金融机构联席会、银企联席会等,培养辖区金融机构开展调查研究的意识,进而提高基层央行调研分析工作的成效和质量。

第二,建立多层次、覆盖面广且稳定的经济金融信息机制。一是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联系,与统计局、发改委、经贸局、房地产公司等政府部门建立起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与行业协会的信息共享机制等。基层央行要在保密的范围内将金融信息社会化,与信息共享的对方部门实现互通有无,对等互惠。二是建立基层央行内部信息资源集中和共享机制。建议在基层央行内设立信息中心,挂靠在办公室或金融管理部门,配备若干专职人员,负责对来源于行内行外各类经济金融信息的收集、加工与处理,并通过行内网络权限设置实现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共享。

第三,健全完善货币事务监测体系。基层央行要结合辖区实际,拓展调查研究范围,增强货币事务监测的定量分析,进一步健全完善货币事务监测体系。例如包括:综合统计体系(资本市场统计、企业景气统计等);银行统计体系(银行信贷、现金、累放累收等统计)、国际收支统计、专题统计体系(企业贷款统计、利息统计、有价证券统计等),检测宏观资金整体流量与流向,及时发现苗头性的问题。建立中小企业信贷监测体系,监测金融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情况,监测市场利率结构、变动及趋势等等。

第四,建立完善调研分析成果转化及发布机制。基层央行要在保密范围内,逐层次建立完善调研分析成果转化及发布机制。一是实现行内共享。二是逐级上报。利用人民银行办公室信息渠道逐级上报。三是向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金融机构通报或反馈。通过编发定期或不定期内部刊物实现。四是向公众披露。主要通过地方媒介来完成。

第五,建立完善调研分析支持机制。一是加强调研分析工作队伍建设。不断树立“以人为本,以学为源,以用为练,以效为先”的调研理念;通过“以人为本”强调人力资源,加强培训,整合力量,扬长避短;“以学为源”强调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调研能力和工作水平;“以用为练”强调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调研之中,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以效为先”强调调研成效,包括调研成果转化运用、调研队伍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增强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基层央行的依法履职水平。要贯彻“调研立行”思想,大力在行内倡导调研分析氛围,在资源调配上适当倾斜,配备高素质人才到有关职能部门,对人才层次进行更新,结合实际情况引进若干高学历人才,并通过培训不断提高调研分析人员队伍的素质,为基层央行调研分析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rt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