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心理素质

更新时间:2023-03-08 05:19:5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师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归结起来可分为二类,即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师的人格特点(见图1).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是培养学生成才的可靠保证。在教育过程巾,教师的心理素质有显性的作用和隐性的作用。所谓显性的作用,是说教师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谓隐性的作用,是说教师具备的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这种影响是其他任何教育手段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 1.教师的教育机智

所谓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及能根据新的、意外的情况快速地作出反应,果断地采取恰当教育教学措施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素质。它是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以及意志的果断性的独特结合。教师的教育机智并非天生的,而是教师在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育经验、努力参加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教师的教育机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教师的教育机智表现为能根据学生的要求和愿望,运用循循善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教师还应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向正确的道路,引向学习活动或对集体有益的活动中去。

(2)灵活果断,随机应变

由于学生的干差万别和教育情境的错综复杂,教育过程中随时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教师的教育机智表现为能根据当时的情况,灵活果断地处理突发事件,及时地调节和消除矛盾行为,从而自效地组织教学活动。

(3)方式多样,对症下药

学生中发生的问题,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情况又各不相同;而学生的个性也存在着差异。所以教师应该能正确分析问题的起因,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4)实事求是,掌握分寸

要使教育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掌握分寸,把握好一个“度”。因此,教师的教育机智还表现为讲究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在教育学生和处理问题时实事求是,说话有度,分析中肯,判断得当,结论合理,要求恰当,方式适宜,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一般地说,教育机智是与教师的智力、教育能力密切联系的,同时还与教师的教育技巧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是教师所独有的心理素质。

2.教师的教育能力

教育能力是指教师为成功地进行教育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研究表明,教师的教育能力与教育效果有较高的相关。教师的教育能力

包含的内容很多,丰要可归结为以下几种能力: (1)组织教学的能力

教师的主要职能是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因此,组织教学的能力就成了教师必备的一种能力。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定教学计划;二是组织课堂教学。 (2)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师的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言语来进行的,因此教育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语言的表达能力。另外,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对于陶冶学生言语等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3)了解学生的能力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作为教师,应具备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能力,这样才能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4)独立创造的能力

教师的独立创造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第二,有分析地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教育经验,既不盲从迷信,也不一意孤行;第三,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总结经验,有所创新。 (5)实际操作的能力

教师在学生集体的形成过程中,教师能组织学生的力量,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多种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自己制作教具、使用教具,进行实验演示;在课外活动中,教师能对学生作具体指导。

(6)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教师首先要具备适应教育发展总趋势的能力;其次,教师还要适应面向社会的新要求:从教育发展的需求出发,转变自己的教育思想。 3.教师的人格特点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教育和培养祖国一代新人的事业,应具备特定的人格特点。总的来说,教师的人格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正确的动机 、献身于培养人的教育工作。 浓厚的兴趣 既要广泛又要有中心。

(2)、热烈的情感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所教学科。坚强的意志

(3)、目的明确、坚韧不拔、沉着自制、坚决果断。良好的性格 公正无私、谦虚诚实、活泼开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x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