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官兵心理素质训练的思考

更新时间:2023-11-08 04:3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录 一、 加强自信力培养,增强心理防御能力

1、必须认清和把握未来心理战的特点与规律,以经受住心理战的冲击。 2、要加强自信力的培养

二、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心理承受力

1、要能承受相对和平社会环境所带来的各种心理冲击。 2、要能承受战时所带来的各种心理冲击

3、军人必须具有承受骨肉亲情心理牵挂的能力。将来的军人及其家庭成员,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对亲人的依恋之情更为浓厚,忠孝难以两全的现实将更加突出。 4、军人还必须具有承受未来高技术战争严酷挑战的能力。 三、采用模拟训练,培养官兵心理适应能力。

1、要进行类似高技术局部战争环境的模拟训练,使官兵在各种复杂、危险情况环境中经受心理考验

2、进行实战演习,让官兵目睹或者体验战场情况,去感受战场的残酷、艰难,从而在心理上接受适应性考验,以提高其在复杂多变的战争环境中遂行各种作战任务的能力。

四、采用合理冒险训练,培养官兵稳定的情绪。 五、采用心理调控训练,培养官兵的意志力

1、顽强的意志力是军人学习工作及完成各项任务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2、顽强的意志力是军人赢得未来作战主动权的关键。

对加强官兵心理素质训练的思考

绪论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式尖端武器装备将广泛应用于现代战争,使现代战场成为一个充满强烈震撼性、巨大破坏性和异常残酷性的特殊环境,必将引起官兵心理动荡,使之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这就要求官兵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可见,在现代战争中,心理素质对战争的胜负具有重要作用,战争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也是心理素质的对抗,即敌对双方心理素质的较量,为了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必须加强我军官兵的心理素质训练。那么怎样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本论

一、 加强自信力培养,增强心理防御能力。

未来战争特别是心理战高智能高技术的特点,决定了军人必须具有坚定的自信力。由于高技术武器装备对未来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发挥着愈来愈大的制约作用,这对军人的自信心是一个强烈的冲击。尤其是我军在高技术领域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战争的某一发展阶段上可能暂时处于劣势地位,这容易使军人以劣胜优的信心不足,感到高技术战争“难打、难赢”,再加上敌心理战的攻击,更容易动摇军心、瓦解士气,产生“恐高”心理。因此,提高自信力,加强心理防御显得更为重要。

1、必须认清和把握未来心理战的特点与规律,以经受住心理战的冲击。从目前心理战的发展情况来看:一是心理战的发展日趋独立化、专业化。它已成为区别于陆战、空战、海战的第四种作战形式,如美国就把心理战直接纳入国家安全战略的总体布局,并誉为21世纪国家安全的四大支柱之一,还建有心理战部队及学校。二是心理战的实施日趋高科技化。由于高科技的运用,使得未来战争成为一场心理威慑战、破坏战和动

动战。如运用卫星与电视传播假图像和声音制造的电视造型术,利用现代工具制造的舆论欺骗术等,均给参战人员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可以断言,未来心理战将成为超常规、高强度、高技术的超级心理战。三是心理战的范围日趋扩大化。未来心理战已不再单纯指向军队或局限于战争,而是在和平时期就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文化宣传等多种心理战手段指向对方首脑人物或全体民众,甚至作战对象的友好国家和国际社会组织等,实施世界整体范围的心理攻势。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和平时期就对整个社会主义国家实施战略心理战,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心战”、“策反”活动就足以说明问题。

2、要加强自信力的培养。心理学认为自信是人行动中最有力、最高的动机,坚的自信能成为人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的内在基石。军人面对高智高技的未来战争及心理战的挑战,必须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坚定信心。在平时就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加强科技知识的学习,并通过爱国主义和革命气节等教育,确定自己的崇高信仰,坚定必胜的信心,才能经受住心理对抗与考验,才能克服“恐高”心理。 二、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心理承受力。

现代战争中思想教育尤为重要,只有思想素质好,作风过硬才能表现为强大的战斗力。在平时的训练中必须要解决官兵的消沉心理,增强官兵的心理承受能力。

1、要能承受相对和平社会环境所带来的各种心理冲击。长期稳定的和平环境,无疑为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富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给军人的心理带来了挑战。在长期和平的社会环境中,住住容易出现军人的社会地位下降的现象,导致军人产生失落感。军人在从人民安定幸福生活的比较中更看重自己奉献与牺牲的价值,希望在付出的同时也能有些索取,特别是精神上的慰藉。如果长时间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公允的待遇,他们在心理上就会产生“挫折感”,当承受不了这种挫折时,势必会出现一系列心理障碍,如埋怨情绪、吃亏心理等等。 2、要能承受战时所带来的各种心理冲击。 在高技术战争中,参战官兵必将毫不犹豫地投入空前残酷激烈的战斗中。与后方更多的军民相比,其一边面临异常激烈的生死拼杀,一边存在着歌舞升平中的名利角逐;一边是异常艰苦的战争环境,一边充满了田园般幸福的生活;一边是最大利益的奉献与牺牲,一边存在着最一般利益的斤斤计较。同时,参战官兵渴望全社会给予最充分的理解、支持和报答的需要与这种需要实际不可能全面及时地得到满足和反馈的矛盾,极易使官兵产生不平衡和“不公”心理,有吃亏感、失落感。不平衡心理容易使广大官兵难以树立正确的战争得失观,造成官兵精神沮丧、意志消沉、斗志减弱,使固有的勇气不能顺利地向参战决心和必胜信心转化。

3、军人必须具有承受骨肉亲情心理牵挂的能力。将来的军人及其家庭成员,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对亲人的依恋之情更为浓厚,忠孝难以两全的现实将更加突出。伴和对美好生活的留恋之情的和平环境,被带入一个险象环生的战争时,自然会比平时更加思念亲人,一种与亲人生离死别的情绪,犹如一条无形的线的牵着每个军人的心。一定限度的思亲心理,可以说是人之常情,但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冲垮理智的大堤、涣散斗志。

4、军人还必须具有承受未来高技术战争严酷挑战的能力。未来高技术战争,战场范围大,打击精度高,杀伤破坏力强,比以往任何战争都要激烈残酷,每个参战人员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和经受着生与死的严峻考验,极易引起心理动荡,产生各种消极心理。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军的武器装备处于劣势,以劣势装备对付优势装备,无疑会付出高昂的代价,敌人肯定会利用这一点,加强对我军的心理攻势,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鉴于以上几点,我们必须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军人承受力的培养,以提高军人超常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战场免疫能力。

解决的办法是:第一是从思想上树立起过硬的作战心理。要教育官兵继承和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培养官兵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英勇顽强,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第二是做好心理上调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积极进行引导,使官兵自觉进行心理调整,纠正心理失衡现象,克服吃亏、自卑和消极厌战等不正常心理状态。教育官兵明确自己的职责,军人职业本身就是与艰难为伍,与困苦为伴,意味着奉献和牺牲,为党和人民奉献一切。第三是解决好军人的后顾之忧。让全社会来关心爱护军人,切实提高军人的待遇,给军人的家庭以照顾,对军人的子女入托、入学以及就业给予足够重视,切实为军人家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伤残军人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问题社会应 承担起责任;对烈士的家属更要做好优扶工作。使军人感到社会对他们的重视,让他们主动地去承担社会赋予他们的责任。 三、采用模拟训练,培养官兵心理适应能力。 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在自然中生存。官兵具备了适应环境的能力就等于具有了较强的战斗力,不具备这种适应力,在现代战争中则等于丧失了战斗力。在进行适应性训练中主要应当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要进行类似高技术局部战争环境的模拟训练,使官兵在各种复杂、危险情况环境中经受心理考验。要针对未来战争的危险性、破坏性、残酷性、复杂性对参战官兵的心理要求,设置近似战场的环境进行训练,组织官兵进行耐饥渴、疲劳、寂寞、恐怖、受挫、负伤以及被俘后遭敌审讯等到模拟训练,努力提高应付未来战争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防护能力,以便使官兵在战争中真正遇险不惊,遇扰不乱,遇变不惑,心坚如铁,志强如钢。

2、进行实战演习,让官兵目睹或者体验战场情况,去感受战场的残酷、艰难,从而在心理上接受适应性考验,以提高其在复杂多变的战争环境中遂行各种作战任务的能力。现代条件下的战争,军人在各种危险的刺激下没有良好的心理 承受能力,必然使军人的心理出现异常状态,从而减弱部队的战斗力,但在训练和演习中又不可能真正拥有战场的残酷环境,而只能设制出给人以战场的表象。其实模拟训练和演习的目的也就在其——战场表象。事实上,在实施训练、作业和演习时并不一定要把战场情况的外部景象详尽地一古脑儿搬过来,只要造成并维持近似实战的心理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在某种程度上打动军人的心理,在其心理上引起良好的变化。在近似实战条件下训练,主要是让官兵经受接近实战情况下所发生的那种心理状态和情感,学会在复杂情况下准确无误地思维、想象、记忆、掌握武器装备和控制自己。从而达到训练目的。 四、采用合理冒险训练,培养官兵稳定的情绪。 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必然会对军人的情绪产生强烈震憾,因此,在训练中有意识创设战时的氛围,营造高难度,超常规的训练环境,在近似实战的条件下摔打官兵,进行有限度的冒险性刺激训练。如进行野外生存训练,让官兵跋涉于冰天地之间,驰骋于酷热恶瘴之地,到蛇虫出没的丛林求生,或上潮湿泥泞的野战阵地驻训。使官兵尝到“寒不得衣,渴不得水,饥不得食”的滋味。经过大自然的洗涤来增强控制紧张情绪和恐惧压力的能力。

五、采用心理调控训练,培养官兵的意志力。

顽强的意志力是军人战胜艰难,创造业绩所必备的心理素质。

1、顽强的意志力是军人学习工作及完成各项任务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因为军人职业本身就是与艰难为伍,与困苦为伴,意味着奉献和牺牲,为党和人民奉献一片赤诚之爱,为个人与家庭做出一些牺牲。如果没有比普通人更顽强的意志力,就难以做到这些,更谈不上完成各项任务,承担起祖国赋予的历史重任。

2、顽强的意志力是军人赢得未来作战主动权的关键。未来的战场艰苦恶劣,战争突然性、破坏性、毁灭性和战场情况的难以预料性,使人们时刻处于危险的境地。加之

交战双方对后勤补给线“大纵深”、“全方位”、“高立体”的破坏,使作战的物资供求矛盾空前加剧,军人在饥饿、干渴、寒冷、疾病、伤痛乃至死亡的威胁下,心理负担大大加重,极易产生恐惧心理和厌战情绪。如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以其空中优势,利用各种先进武器对伊军进行突然袭击,不仅严重削弱了伊军的战斗力,更摧跨了伊军的意志,“轰走”了伊军的信心和勇气,致使17万伊军投降。可见,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力,是难以承受平时从未遇到过的心理负荷与心理压力,必然要吃败仗的。据此,必须要加强意志力的培养,以训练军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耐受力,使他们在各种复杂险恶的环境中,能够始终保持稳定的情绪和高昂的士气,从而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去迎接未来战争的挑战。

意志力的培养应根据不同人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对意志软弱者,应加强意志的自觉性、目的性和原则性的锻炼;对胆怯、犹豫的人,应加强勇敢和果断意志的培养,对冒失、轻率、卤莽的人则培养他们沉着、细心的意志品质;对感情易冲动,进行自制力培养;对缺乏毅力的人着重锻炼其意志坚韧的品质等。 结论

当然,官兵的心理素质训练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都是围绕以上五个方面展开,中心目的是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为了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必须加大心理素质训练的力度,以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首先在军事院校中应加强心理素质培养的课程体制。其次在部队的日常训练和管理中培养官兵过硬的心理素质,从难、从严、从未来战争实际需要出发不断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水平,以迎接高技术条件下战争的挑战与考验。

参考文献

《军事心理学教程》 李建 马忠主编第八章 军人的心理训练 《桂林陆军学院学报》 1996年第 5 期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 《外国军事学术》 1995年第9 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h3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