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总结(人教版)

更新时间:2023-07-30 19:0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 成绩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 42 名, 最高 100 分, 最低 78. 5 分, 平均 92. 8 分。

本学期经过师生的共同的努力, 较好的完成了 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使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 所学的基本知识如: 学会并比较熟练的计算100 以内的加减法; 表内乘法、 简单统计、 米与厘米等。 但是也有个别学生由于基础差, 作业完不成不认真, 学习习惯差造成了成绩较差的现象。

二、 各类目标达到的程度

1. 掌握了 100 以内笔算加、 减法的计算方法, 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把握 100 以内笔算加、 减法的估算方法, 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 知道了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能熟记全部乘法口诀, 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 初步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初步建立 1 米、 1 厘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了 1 米=100 厘米; 初步学会了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 初步认识了 线段, 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 初步认识了 角和直角,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初步学会了画线段、 角和直角。

5.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初步认识了轴对称现象, 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初步认识了镜面对称现象。

6. 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体验数据的收集、 整理、 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 2 个单位) 和统计表,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 通过观察、 猜测、 实验等活动, 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 分析及推理能力, 初步形成有顺序地、 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 对于作业的认真书写、 整洁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养成。

三、 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1、 培养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探究知识的能力。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 针对这一特点,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 安排一定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 体会到教学中的疑难点变得具体形象化。 在《统一长度》 中, 学生通过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不同物体的长, 到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在到用同一测量工具测量同一物体的长的实践操作活动中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在《角的初步认识》 中, 学生通过做活动角,体会到角的大小和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而和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在《乘法口诀表》 的整理中, 学生通过用自己制作的乘法口诀卡片对乘法口诀表进行了整理, 自我建构了乘法口诀表的排列规律。在《对称图形》 中, 学生通过撕、 折、 剪等实践活动进一步认识了对称图形的特征。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 既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又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了新知, 经历了 知识的形成过程。

2、 联系生活教数学,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多数都和生活实际相联系, 在教学中, 我把教材和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与生活, 生活离不开数学。 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教学中, 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各国的金牌数作为教学素材进行教学, 即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乘法口诀的教学过程中, 用一个人有 5 个手指、 青蛙的腿数、 一星期的天数、 螃蟹的腿数等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教学, 使学生在学习中既经历了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又使学生明白了成口诀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统计》 中, 让学生统计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减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枯燥感, 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3、 批改作业。 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 教师面批, 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 批改作业时, 教师点出错题, 不指明错处, 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 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 学生订正之后重新评价, 鼓励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 对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 分析练习产生错误的原因, 改进教学, 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

4、 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 对后进生分层次要求。 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 放缓坡度, 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 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 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 的态度, 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 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 乐于思考。

5、 结合基础知识, 加强各种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重视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 也发展他们的智力, 培养他们的判断、 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例如: 在处理课后练习时, 遇到半图半文字的题目时, 我就让学生编出一道完整的应用题, 培养他们的编题能力。 在遇到一道题里有几个问题时, 我教给学生如何解答这种题的方法, 培养了学生的审题能力、 分析能力 。 为了 提高学生的口算和计算能力, 我还利用每节课的前 3 至 5 分钟进行口算练习, 我还坚持每天给学生出 12 道加减竖式题, 让同学熟能生巧, 经过这样的练习, 我们班的口算和计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6、 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注重多媒体的应用, 使学生学得愉快, 学得轻松, 学得扎实。 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及认识规律, 实物学具对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如我在教乘法的初步认识时, 因为这是新的运算知识, 学生以前只学过加法和减法, 乘法对他们来说是很难想出它的意义的。 我使用学具教学, 把学生从加法的意义上过渡到乘法的意义。 但值得注意的是摆学具时也应有一定的技巧, 如在摆苹果的过程中, 应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规律,先摆出两堆不同数目的小棒, 再摆两份两份数目相同的, 最后摆很多份数都相同的, 让学生觉得加法的累赘, 再介绍乘法。 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容易知道乘法的意义, 很乐意去学习乘法。 在教学《对称》 时恰当的使用多媒体演示, 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又使学生轻松的掌握了知识。

四、 下学期的教学设想

从每次单元测验和期末考试来看, 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如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应用题的能力还是很差, 学生做题不够认真 , 检查不仔细。 这就要求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审题、分析、 计算的能力和做事认真踏实的好习惯。 还要加强个别生的指导工作。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 我会取长补短, 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et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