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方阵图的运用

更新时间:2023-08-20 13:38:01 阅读量: 高等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逻辑推理

逻辑方阵图的运用

A判断:全称判断,所有s 都是 p 例如“所有同学都是共青团员”。

E判断:全称否定,所有s 都不是 p 例如“所有同学都不是共青团员”。

I判断:特称肯定,有些 s 是 p 例如“有的同学是共青团员”。

O判断:特称否定,有些 s 不是 p 例如“有的同学不是共青团员”。

1.A命题(所有S是P)与O命题(有的S不是P),E(所有S不是P)与I命题(有的S是P)之间的关系,例如:

我班所有同学都是共青团员。

我班有的同学不是共青团员。

二者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逻辑上叫做“矛盾关系”,即一真一假。

又如:我班所有同学都不是共青团员。

我班有的同学是共青团员。

二者也是这种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的“矛盾关系”

2.A命题(所有S是P)与E命题(所有S不是P)之间的关系,例如:

我班所有同学都是共青团员。

我班所有同学都不是共青团员。

二者决不能同真,即一个真,另一个必假;但二者可以同假,即当一个假时,另一个可真可假。这种不能同真、可以同假的关系,逻辑上叫做“上反对关系”-必有一假

3.I命题(有的S是P)与O命题(有的S不是P)之间的关系,例如:

我班有的同学是共青团员。

我班有的同学不是共青团员。

二者不能同假,即一个假时,另一个必真;但二者可以同真,即当一个真时,另一个可真可假。这种不能同假、可以同真的关系,逻辑上叫做“下反对关系”。-必有一真

4.A命题(所有S是P)与I命题(有的S是P),E命题(所有S不是P)与O命题(有的S不是P)之间的关系,例如:

我班所有同学都是共青团员。

我班有的同学是共青团员。

逻辑推理

二者的关系是:全称命题真,特称命题必真;全称命题假,特称命题真假不定(即可真可假),特称命题假,全称命题必假;特称命题真,全称命题真假不定(即可真可假)。这种真假关系,逻辑上称之为“差等关系”。又如:

我班所有同学都不是共青团员。

我班有的同学不是共青团员。

二者也是“差等关系”。

上述这四种关系,在逻辑用一个正方图形来表示。

这也就是传统逻辑中所谓的“逻辑方阵”。见右图:

反对关系:不同真可同假

下反对关系:可同真不同假

差等关系:上真下真,下假上假,其余不定

矛盾关系:一真一假

例1

某律师事务所有12名工作人员,关于这个事务所的工作人员有以下三个判断:

(1) 有人会使用计算机。(2) 所有人都不会使用计算机。(3) 所长会使用计算机 上述判断只有一个是假的,以下哪项正确表示了该所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数?

A 12人都会使用 B 12人都不会使用 C 仅有一人不会使用 D 仅有一人会使用

E 不能确切的判定该所究竟有多少人会使用计算机

解释:根据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1)是I判断,(2)是E判断,因此它们是矛盾关系,不能同真,必有一假。根据题干给定的条件,“上述判断只有一个是假的”,可推出(3)是真的,所以(1)也是真的,所以(2)是假的,根据逻辑方阵图,可知道正确的应该是有的人会使用计算机,或所有人都会使用计算机。(根据E与A、I之间的对等关系)。所以答案是E。

例2 *某公司财务部共有包括主任在内的8名职员。有关这8名职员,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1)有人是广东人。(2)有人不是广东人。(3)主任不是广东人。

以下哪项为真?

A.8名职员都是广东人。B.8名职员都不是广东人。

C.只有一个不是广东人。D.只有一个是广东人。

E.无法确定该部广东人的人数。

逻辑推理

解释:(1)是I 判断,(2)是O判断,根据逻辑方阵图,

I 与 O 可同真不可同假,又由题干“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因此,(1)与(2)不可同真,只能一真一假,由此可推出(3)是假的。

由逻辑方阵图,(3)(O判断)对应的是A判断,即所有人都是广东人。答案为A。

上面两题可能容易混淆,假如想通过背答案来考试的同学必须注意区别,理解记住逻辑方阵图可能有点难度,但记住了考试时先把图画出,就能很快速正确的解出类似题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w3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