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案

更新时间:2023-11-02 22: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案

夏 涝 池 小 学

申巧会

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学大纲对低年级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社会公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深入浅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为习惯要求与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朋友刚刚上学,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很陌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学校这些陌生的事物对于他们都有一种新鲜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感受自己成长的变化。对比幼儿园与学校生活的不同,引导学生适应学校生活。

2、认识同学和老师,愿意与他们交往。了解学校概况,知道自己的兴趣、特长、生长的基本情况,手的作用及保健。关注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

3、尊敬国旗,学会唱国歌。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学校生活。知道规则在学校生活中的作用并自觉遵守。热爱集体,乐于与他人合作,生活中有自己的创意。

4、了解自己家庭成员的构成及他们之间的伦理和血缘关系。形成初步的小主人意识,积极参与家务劳动,感受家庭生活愉快、和谐、健康、向上的氛围。

5、了解元旦和春节的来历及相关的民俗文化,认识十二生肖,学会区别公历和农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策划、创意的能力和交往、合作的意识。能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充分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能够尝试一物多用,学会正确使用剪刀等工具。积极参与新年联欢活动,并体验节日的快乐。

四、教法设想:

1、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实践、资料收集、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从而实现其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拓展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起至时间 9月1日-7日 9月5日-9日 9月12日-16日 9月19日-23日 9月26日-30日 10月1日-7日 10月10日-14日 10月17日-21日 10月24日-28日 10月31日-11月4日 11月7日-11月11日 11月14日-11月18日 11月21日-11月25日 11月28日-12月2日 12月5日-12月9日 12月12日-12月16日 12月17日-12月23日 12月24日-12月30日 1月2日-1月6日 1月9日-1月13日 内容 我背上了新书包 我们的校园 新朋友新伙伴 校园铃声 第1单元课本剧表演 国庆节 祖国妈妈的生日 祖国妈妈在我心中 第2单元课本剧表演 和钟姐姐交朋友我很整洁 我会好好地吃 我自己会整理 我自己会整理 看我多精神 第3单元课本剧表演 我们迎新年 欢欢喜喜过春节 我家大团圆 复习 期末考试 安排放假 课时 第一单元 我上学了

单元目标

1.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喜欢和老师、同学交往。

2.熟悉学校环境,能尝试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一些问题。 3.初步认识并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 设计构想

本单元共安排4个主题,每个主题完成不同的任务。

主题一:我背上了新书包,重在让学生感受角色的变化以及对小学生生活的憧憬。 主题二:我们的校园,重在让儿童熟悉校园环境,克服对新环境的陌生感,逐步适应在新环境下的新生活。

主题三:新同学、新朋友,主要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儿童对新老师和新同学有进一步的认识,消除由于人际环境陌生带来的紧张与不适。

主题四:校园铃声,主要以铃声为切入点,让学生懂得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 授课时数:8节

主题一 我背上了新书包

主题目标:

1.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

2.体会成为小学生角色的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愉悦。 3.表现对小学生生活的美好憧憬。

教学重难点: 体会成为小学生角色的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水彩笔、图画纸。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说一说上学后和上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幼儿园有玩具,学校没有,幼儿园可以睡觉,学校不行等------)师:幼儿园以玩和休息为主,学校以学习为主,我们现在上学了,是小学生了,就应该以学习为主了。

(二)。打开书第4、5页

观察图: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九月一日,学校门前) 有谁在干什么?说一说。

1.上学了,爸爸妈妈或家里的其他人对你说了什么?

2.上学的第一天,你看到了什么?学校的老师、大哥哥、大姐姐是怎样欢迎你的? 3.你们第一天来上学时心情是怎样的?

课间活动:《唱上学歌》

观察书第6、7页的图

图上的小朋友上学时做了什么事?你们做了什么事?(安排了座位、发了新书、

抄了新课表)

(三)老师讲《小猴上学》的故事来结束课

第二节

(一) 回忆第一课时内容

小学生上学后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应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二)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第8页图。

指导同学思考: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想的?(有的同学想让老师喜欢自己,有的同学想早日戴上红领巾,有的同学想当值日生)

你想到了什么?(有的同学说想当升旗手,有的想当三好学生) (三) 指导同学把自己的美好愿望画下来 (四) 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 老师小结,结束本课

板书: 我背上了新书包

以上是同学们的作品

课后小结:通过画画的方式,使同学们表达了自己的美好愿望,并在展示中得到了大家的表扬,树立了信心。

主题二 我们的校园

主题目标

1.熟悉自己的校园,增进对学校的了解与亲近感。 2.了解并尝试利用学校中与自己关系密切的设施、设备。 3.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教学重难点:

1 熟悉自己的校园,增进对学校的了解与亲近感。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活动准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w5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