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全册教案(北师大版)

更新时间:2023-12-07 22:0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执教时间 年 11 月 30 日 星期二 版 本北师大出版社学 科品德与生活 册 数二年级上册单 元第六单元

课 题主题一 学会做好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课 时 教学目标

1、懂得做好事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学会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3、初步懂得做好事的目的不是为了受表扬。

4、了解雷锋叔叔和许虎叔叔的先进事迹,并主动向他们学习。 教学重点懂得做好事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学会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教学难点初步懂得做好事的目的不是为了受表扬。

了解雷锋叔叔和许虎叔叔的先进事迹,并主动向他们学习。 教学准备提前收集身边的好人好事和自己做的好事。

课前,收集有关雷锋和许虎的先进事迹;以及录像带《爱的奉献》。 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教学重构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1、开课:上节课,老师跟大家讲了“人人都要做好事”的原因。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只要人人做好事,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讨论“究竟怎样做好事”?

2、首先,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别人的好事有哪些?(3—5名学生) 3、其次,学生讲述自己做过的好事有哪些?(3—5名学生)

4、讨论并小结:刚才,同学们都讲了自己做的好事和别人做的好事。那么,老师想问一问:到现在有没有人还不会做好事呢?那么这里有一个现象(书上第46页的内容),你觉得对吗?是呀,做好事应该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而不一定非要是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非要被人知道的事情。 5、学生再次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小事我们可以做?(学生先四人小组交流讨论---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6、看书进一步学习:除了你们说的这些事情我们可以做,生活中还有哪些小事可以做呢?我们一起看看书上为我们讲了哪些事情。(书上第46--47页的内容) 8、过度:接下来老师和同学们讨论的话题是:“人人都来做好事”。 9、首先老师帮助同学们搞清什么是“好事”?

(好事:帮助别人,关心别人,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好事不分大小。)

10、讨论:那么,为什么我们做人就要做好事呢?(3-5名学生作答) (1)学生先四人小组交流讨论---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2)老师借助讲故事使学生理解帮助别人的乐趣。 11、讲《雷锋的故事》、《许虎的故事》及《爱的奉献》的故事。 资料1:《青少年的楷模——雷锋的故事》

雷锋,是我们时代的英雄,是青少年学习的楷模。雷锋从儿童时期起逐渐成长起来的足迹,

洋溢着永远值得学习的可贵精神。

(1)儿童团长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安庆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那是一个苦难的年代,日寇汉奸为非作歹,残害百姓,劳苦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爷爷被地主唐四滚子活活逼死;爸爸被日本鬼子毒打成残疾,大口吐血,无钱医治,含恨死去;哥哥在资本家厂里做童工,得了“童子痨”(肺病),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小弟弟又害了伤寒症,在母亲的怀里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妈妈在地主唐四滚子家里当女佣,受尽了迫害和凌辱,悬梁自尽了。不满7岁的小雷锋成了一个孤儿,被好心的大叔、奶奶收养。 1949年8月,雷锋的家乡解放了,受尽苦难的雷锋见到了太阳。

雷锋参加了儿童团,他在斗争恶霸地主的大会上,肩扛红缨枪,登上高台,用他那有多处刃痕的手揪住地主婆,愤怒控诉了地主阶级的罪行。他和小朋友们一起,按照党组织的指示,昼夜监视坏人的活动。一天,雷锋正在一个水塘附近挖猪莱,忽然听见塘基上有人叽叽咕咕的说话声,他尖起耳朵一听,立即警觉起来,听得出这是那个姓邓的当过伪营长的恶霸地主咬牙切齿的声音: “眼下逼到头上来了呀!听说以后还要搞什么土改??不要急,有办法对付??” 雷锋再要听时,他们已走过去了,听不真切了。他气得心里直冒火:这些家伙表面上装出一副可怜、听话的样子,背后却像恶狼一样要咬人啊!他猪菜也不挖了,赶紧飞起双脚向民兵队长刘大叔家跑去。 雷锋跨进门槛,赶忙向刘队长报告了情况。刘队长夸奖他警惕性高,并告诉他说:“最近土匪、特务和恶霸地主串成一气,一想搞破坏活动,可得多留神啊!”

果然,没过几天,村里的几个坏家伙公开组成了一个假农民协会。雷锋他们几个儿童团员接受任务,密切注意假农民协会的活动。一天,雷锋装着和邻居的孩子玩耍,暗中监视假农民协会的屋子里的动静。这天他发现几个家伙在商量着什么,便悄悄地躲到屋后的窗子下面,听他们打算搞些什么名堂。原来,那帮坏蛋正在密谋要杀害乡民兵队长,夺取民兵的枪支,他立即跑去向共产党员彭大叔报告了这个紧急情况,使敌人的阴谋没有得逞,而且把土匪武装的枪支全部缴获过来,让假农民协会那帮坏家伙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经过一次又一次这样的斗争锻炼,雷锋越来越机智、勇敢、坚定,他当上了儿童团长。 (2)优秀的“红领巾” 。当雷锋上小学五年级时,他所在的学校开始建立少年先锋队组织。雷锋的入队申请不久被批准了。他戴上红领巾,抚摸着人民政府给他做的新白衬衣,心情无比激动,决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答党和政府对自己的关怀,永远保持红领巾的荣誉。雷锋在少先队组织里,模范地执行队规和纪律,出色地完成少先队交给他的任务,多次受到表彰和奖励,并被选为中队委员。

雷锋在校外,同样热情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一天,雷锋砍完柴、正挑着柴担沿山路回家,只见一位老人忽然一脚踩空,扑通一声跌倒在地上,肩上的柴捆也滚出老远。雷锋急忙跑上前去,把那人扶起来,一看,原来是双目失明的贫农陈五爹。 “陈五爹,你老人家怎么也上山砍柴来了?”雷锋关心地问。 陈五爹笑了笑,说:“现在正是大忙时节,我怎能再让社员们把柴火送上门来呢?” 雷锋向陈五爹说:“他老人家眼睛不方便,就让我给您挑吧!” “你自己不也要挑柴吗?” “没关系!”

雷锋撂下自己的柴但,帮陈五爹把跌散了的柴重新捆好,挑着送他回到家里。

从此以后,雷锋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陈五爹砍柴和挑水。大家见了,都夸雷锋是个热心的好孩子,可雷锋却说:“我这个孤儿,不也是靠党的关怀和大家帮着,才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吗?” “满山楠竹根连根,翻身农民心连心。”雷锋怀着这种深厚的阶级感情,还满腔热情地关怀和帮助自己的小伙伴们。

那是一个初夏的早晨,暴雨带来的山洪把中坝河里的小石桥淹没了。雷锋上学来到河边,只

见一群一、二年级的小同学站在河岸上,吃惊地望着滚滚浑浊的急流,不敢淌水过桥。看到这情景,心想:再不赶快送小同学过河,就会搁误他们上课,再说他们自己过河,生命会有危险。他二话没说。扎起裤脚,把他们一个个地背过桥去。等到老师准备去河边接小学生时,这些小同学都已经全部在雷锋的帮助下高高兴兴地往学校来了。

住在雷锋附近的一个姓阎的同学。因患有先天性疾病有时昏倒,雷锋知道了,总是陪伴他一路上学和回家,殷勤照顾。1955年冬天的一个早晨,小阎在上学的路上忽然病发,一下就滚入到泥塘里去了。雷锋连鞋袜也来不及脱下,冒着严寒扑通跳入水中,使尽气力把他拖到岸上。附近的人们闻声赶来,及时救活了小阎。雷锋虽然全身被冷水浸得透湿,北风一吹冷得发颤,但看到小阎脱了险,心里却感到热呼呼的。

同学小胡一次生病,雷锋利用课余时间,主动上门为她补习耽误的功课;见她家缺少人手做事,又热情地帮助挑水、切猪菜。小胡和她的母亲口口声声感激雷锋,雷锋却回答说:“这有什么可谢的呢?少先队员应该听毛主席的话,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嘛!” “我叫解放军”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同志的崇高愿望,也是雷锋同志对自己的要求。

雷锋参军以后,他有一次出差,在沈阳换车的时候,他走出检票口,看见一群人围着一个背着孩子的中年妇女。这个说:“你再找一找,看有没有放在别的口袋?”那个说:“到吉林的车快开了,大伙帮她找一找。”雷锋见那中年妇女很着急地把所有的衣袋翻了一遍又一遍,就上前问她:

“大嫂,你的车票丢了吗?”

“我从山东来,到吉林去看望孩子他爹,不知什么时俟,车票和钱都丢了。” 雷锋摸摸自己的衣袋,说:“大嫂,你别急,跟我来吧。”

那中年妇女跟着雷锋来到售票处,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车票,塞到她的手里,说:“大嫂,快拿去上车吧,车快开了。”

那大嫂看着手中的车票。眼里含着热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 雷锋笑了笑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雷锋同志就是这样,出差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时时热爱人民,关心他人,表现了崇高的品德。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事迹,是值得人们学习的活教材。难怪就连美国的一所军事学院,也把我国的雷锋作为他们院校学生学习的一个典范。

(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 资料2:《徐虎的故事》

徐虎曾经是一个普通水电修理工人。他在平凡的岗位上长期坚持为居民排忧解难,为了方便群众,宁愿自己多吃苦,因而受到了大家的赞赏。

一年春节,一个居民把亲朋好友请到家里吃饭,偏偏这时,家中的抽水马桶堵塞了,顿时异味扑鼻。主人十分着急,试着给徐虎打电话。徐虎及时赶到,关上厕所门独自在里面修理。不多会儿,下水道疏通了,主人来到厕所,只见里面已经打扫干净,当主人回头去谢徐虎时,他已悄悄离去。

为了方便群众,徐虎还分别在三处挂了三只“特约报修箱”,箱上写着“凡附近公房居民遇到夜间水电急修,请写清地址,将纸条投入箱内,本人将随时为了提供热情服务。开箱时间19点。徐虎。”从此以后,每天19点,便成了徐虎业余生活中最重要的时刻。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每到这时,徐虎都准时背上工具包,骑上自行车,直奔这三个报修箱,然后按照保修单上的地址,一家一家去维修。 他以行动实现着自己的诺言:“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 听完故事分析一下问题:

(1)听完故事,老师引导:这些人为什么被人们歌颂?为什么他们做了好事不留名?

(2)老师总结:通过这三个故事,我们明白了:人活着之所以要做好事,是因为---第一:做好事是一种美德;第二:做好事会使生活变的更美好。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人帮人的世界。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大家互相帮助,生活会更美好;第三:做好事当然也会受到人们的表扬;第四:国家要进行“五.一”劳动模范表彰奖励。

12、讨论:做好事虽然有这么多的好处,但是大家一定要谨记:做好事不是只为了受表扬。为什么呢?看书第48页,有这样一位学生在学校这样表现,在家里却另外一种表现,他这做对吗?我们应该向课本上的谁学习? 13、学唱《爱的奉献》。

老师:大家理解了“人为什么做好事,并且知道做好事不是只为了受表扬”,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歌《爱的奉献》。(先读后常) 资料3:《爱的奉献》歌词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 在没有心的沙漠,在没有爱的荒原, 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 啊??啊??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14、布置作业:收集你身边的好人好事和你自己做的好事,写在纸条上,下节课我们互相学习。

板书设计主题一 学会做好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学会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教后随记初步懂得做好事的目的不是为了受表扬。了解了雷锋叔叔和许虎叔叔的先进事迹,并向他们学习。

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 编 写 者王丽荣执 教 者王丽荣 执教时间 年 12 月 7 日 星期二 版 本北师大出版社学 科品德与生活 册 数二年级上册单 元第六单元 课 题做好事不是为表扬

课 时

教学目标一课时

1、初步懂得做好事的目的不是为了受表扬。

2、了解雷锋叔叔和许虎叔叔的先进事迹,并主动向他们学习。 教学重点初步懂得做好事的目的不是为了受表扬。

教学难点了解雷锋叔叔和许虎叔叔的先进事迹,并主动向他们学习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有关雷锋和许虎的先进事迹;以及录像带《爱的奉献》。 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教学重构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1、开课:今天,老师和同学们讨论的话题是:“人人都来做好事”。

2、首先老师帮助同学们搞清什么是“好事”?

(好事:帮助别人,关心别人,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好事不分大小。)

3、讨论:那么,为什么我们做人就要做好事呢?(3-5名学生作答) (1)学生先四人小组交流讨论---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2)老师借助讲故事使学生理解帮助别人的乐趣。 4、讲《雷锋的故事》、《许虎的故事》及《爱的奉献》的故事。 资料1:《青少年的楷模——雷锋的故事》

雷锋,是我们时代的英雄,是青少年学习的楷模。雷锋从儿童时期起逐渐成长起来的足迹,洋溢着永远值得学习的可贵精神。

(1)儿童团长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安庆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那是一个苦难的年代,日寇汉奸为非作歹,残害百姓,劳苦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爷爷被地主唐四滚子活活逼死;爸爸被日本鬼子毒打成残疾,大口吐血,无钱医治,含恨死去;哥哥在资本家厂里做童工,得了“童子痨”(肺病),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小弟弟又害了伤寒症,在母亲的怀里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妈妈在地主唐四滚子家里当女佣,受尽了迫害和凌辱,悬梁自尽了。不满7岁的小雷锋成了一个孤儿,被好心的大叔、奶奶收养。 1949年8月,雷锋的家乡解放了,受尽苦难的雷锋见到了太阳。

雷锋参加了儿童团,他在斗争恶霸地主的大会上,肩扛红缨枪,登上高台,用他那有多处刃痕的手揪住地主婆,愤怒控诉了地主阶级的罪行。他和小朋友们一起,按照党组织的指示,昼夜监视坏人的活动。一天,雷锋正在一个水塘附近挖猪莱,忽然听见塘基上有人叽叽咕咕的说话声,他尖起耳朵一听,立即警觉起来,听得出这是那个姓邓的当过伪营长的恶霸地主咬牙切齿的声音: “眼下逼到头上来了呀!听说以后还要搞什么土改??不要急,有办法对付??” 雷锋再要听时,他们已走过去了,听不真切了。他气得心里直冒火:这些家伙表面上装出一副可怜、听话的样子,背后却像恶狼一样要咬人啊!他猪菜也不挖了,赶紧飞起双脚向民兵队长刘大叔家跑去。 雷锋跨进门槛,赶忙向刘队长报告了情况。刘队长夸奖他警惕性高,并告诉他说:“最近土匪、特务和恶霸地主串成一气,一想搞破坏活动,可得多留神啊!”

果然,没过几天,村里的几个坏家伙公开组成了一个假农民协会。雷锋他们几个儿童团员接受任务,密切注意假农民协会的活动。一天,雷锋装着和邻居的孩子玩耍,暗中监视假农民协会的屋子里的动静。这天他发现几个家伙在商量着什么,便悄悄地躲到屋后的窗子下面,听他们打算搞些什么名堂。原来,那帮坏蛋正在密谋要杀害乡民兵队长,夺取民兵的枪支,他立即跑去向共产党员彭大叔报告了这个紧急情况,使敌人的阴谋没有得逞,而且把土匪武装的枪支全部缴获过来,让假农民协会那帮坏家伙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经过一次又一次这样的斗争锻炼,雷锋越来越机智、勇敢、坚定,他当上了儿童团长。 (2)优秀的“红领巾” 。当雷锋上小学五年级时,他所在的学校开始建立少年先锋队组织。雷锋的入队申请不久被批准了。他戴上红领巾,抚摸着人民政府给他做的新白衬衣,心情无比激动,决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答党和政府对自己的关怀,永远保持红领巾的荣誉。雷锋在少先队组织里,模范地执行队规和纪律,出色地完成少先队交给他的任务,多次受到表彰和奖励,并被选为中队委员。

雷锋在校外,同样热情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一天,雷锋砍完柴、正挑着柴担沿山路回家,只见一位老人忽然一脚踩空,扑通一声跌倒在地上,肩上的柴捆也滚出老远。雷锋急忙跑上前去,把那人扶起来,一看,原来是双目失明的贫农陈五爹。 “陈五爹,你老人家怎么也上山砍柴来了?”雷锋关心地问。 陈五爹笑了笑,说:“现在正是大忙时节,我怎能再让社员们把柴火送上门来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i6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