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装备大对比 国军与日军武器的差距在哪里?

更新时间:2024-05-15 11: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中日装备大对比 国军与日军武器的差距在哪里?

导语:抗战期间,国军装备与日军相比,处于绝对劣势,是其在战场

上屡屡失利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值得指出的是:这种劣势并不体现在武器性能上,而在

抗战期间,国军装备与日军相比,处于绝对劣势,是其在战场上屡屡失利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值得指出的是:这种劣势并不体现在武器性能上,而在于武器的标准化和数量。而标准化之混乱与数量之缺乏,又体现出中日两国工业水平的巨大差距。抗战期间,装备中正式步枪和德式子弹盒的国军德械师士兵。

国民政府初建时,仅能生产步枪、弹药等简单武器,且质量低劣。1928年—1938年,国府在德国帮助下,才逐步实现了军工现代化。中国自德国所购武器,既有枪支火炮,也有通信器材。譬如,仅1935年,中国就从德国进口2厘米高射炮12门、3.7厘米高射机关炮6门、3.7厘米战防炮60门、探照灯9架、窃听器6架、钢盔9.5万顶,另有子弹、炮弹数千万发。与此同时,国民政府也没有忽视对武器的自主研发与生产,大举购买先进设备,建立研发机构和兵工厂。这些兵工厂主要仿制德式武器,包括国军制式装备“中正式步枪”和“24年式马克沁机关枪”,都是德国军工署提供的图纸和样板。

上面说到的这两种武器,在性能上并不次于日军。步枪方面,日本陆军主要装备的6.5毫米口径的“明治三十八年式步枪”,精度好、射程远,但杀伤力差;而“中正式步枪”的优点就是威力大。至于重机枪,战时日军使用的7.7毫米口径“九二式”,耐寒性好,不过弹夹易卡壳;“24年式马克沁机关枪”除需用水冷却外,可靠性优于九二式。日本自制火炮的性能也不如中国使用的德、美产品。国军装备的武器不差,但数量严重不足。抗战前,国民政府着手整编20个师时,缺步枪1.2

生活常识分享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ys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