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归集和分摊

更新时间:2023-10-21 14: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成本核算的方法根据企业生产产品的特点来定:主要看产品是否是多步骤生产(生产工艺的特点);半成品是否有销售的情况(如果有销售,可能需要采用分步核算,以便准确核算半成品的成本);工作(成本/生产)中心是按照产品来分还是工艺来分。

如何核算成本:首先归集产品的材料成本,一般都需要技术部门提供产品的BOM(物料清单),以确保按订单或者生产计划生产的时候领料的准确。(一般会问生产线出现来料不良和损坏怎么处理:退仓并补领即可,损坏部分需要当月预提计入制费,损坏材料报废的时候,冲预提,并将报废材料的价值从原材料科目转出,来料不良属于供应商的责任,退返供应商有退货和换货两种处理方式)。 接下来是直接人工的分摊:选择投入工时或者完成工时来分摊当月的人工费。在线是否分摊人工,可根据公司的在线是否比例小,而且在线的量较稳定,一般公司都希望不要将费用分摊给在制品,如果核算在制品的人工,可以根据投入工时、完工程度、投料的比重作为依据来分摊。

制费的分摊:选择投入工时或者完成工时或者机器工时来分摊当月的制费,也可选择人工工时和机器工时并行的办法(部分费用采用机器工时分摊,部分采用人工工时分摊)。在线是否分摊,同直接人工的做法。

成本分析:可按当月销售分析毛利率、净利率;完全成本法(做分产品损益表将期间费用选择一定标准分摊给产品)下的净利率;可按当月生产当月全部销售的假设做以上两个成本分析表(因为当月的实际业绩并未在销售中全部体现,当月的生产全部销售与当月投入的成本费用配比,更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费用的分析,可以做当月的人工、制费、期间费用除当月的投入工时、销售工时,以便与以前月份的单位工时费用比较。发现费用异常需要查找原因,给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

一、库存物流与总账信息流的对应关系表

物流(材料/人工/费用 状态) 信息流(总账)

材料采购入库/退货 应付账款、原材料 增加/减少

材料的报废申请/退港或者作为废品出售 费用预提,材料转入报废仓,不涉及材料/原材料 减少 冲 预提

直接材料的领用 原材料 减少,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增加 辅料的领用(产品上不直接体现,价值低) 制造费用 增加,原材料 减少 生产线材料损坏退损坏仓/来料不良仓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减少,原材料 增加 来料不良退返供应商(退货/换货) 原材料 减少,应付账款 减少/从来料不良仓调拨到换货仓

直接工人劳动的消耗 应付工资,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增加 制费的归集、分摊 制造费用 转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增加 成品半成品完工入库 半成品、库存商品增加,生产成本的三个明细科目转出

成品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结转 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增加、库存商品减少

全年销售成本结转金额的核实 与总账主营业务成本勾稽(成本倒扎表) 工单在制明细表(ERP系统可提供)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二、库存账与总账对账:库存材料/辅料于总账原材料科目一致;半成品仓半成品于总账半成品一致;成品仓成品与库存商品科目一致;在线的材料及工单(生产任务书)投入未结转部分的人工制费与总账生产成本科目余额一致。 *物流与信息流的对应,如出纳的现金与现金日记账必须对应同理,故所有物流的转移、领用、报废、入库、退货、销售、处置都需要在总账做相关的分录。 三、材料盘点注意事项:1、时机选择在月末,所有工单必须完工、成品入库,2、静态盘点:所有在线物料分门别类摆放,禁止物料移动;3、点数员先填写盘点副卡,核数员核实无误后填写正式盘点卡(一式三联:盘点部门、财务、

税务);4、盘点卡领用时登记,收卡的时候保证所有发出的卡收齐,领用份

数=使用份数+作废份数+空白份数(严禁将作废、空白盘点卡撕碎丢掉)。 四、财务对公司物料的控制:1、采购入库、发料等所有业务必须有规范的操作,保证有单据支持;2、按照生产计划发料,禁止超工单需领用量领料;3、定期盘点;4、呆滞存货的检查(连续3个月、半年、1年没有领用的材料)及对策;5、采购量合理性的判定(当月采购的量/实际耗用,一般超过2就需查明原因)

**暂估进项税处理技巧

原材料购进确认的应付可能包含进项税,而进项税票什么时候收到并扫描与确认的月份可能大多不一致。现在介绍一种简单的处理办法。 1、 采购入库

Cr:原材料 10000

Cr:待摊费用-暂估进项税 1700 分供应商核算 Dr:应付账款 11700 2、 收到发票并扫描当月

Cr: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1700

Dr:待摊费用-暂估进项税 1700 分供应商核算

3、技巧:无论发票是在应付确认的前月收到、当月收到还是之后收到,两笔分录可以照做,如果暂估进项在借方,证明应付已确认,而税票未收到或未扫描,暂估进项在贷方,证明发票已经扫描,但是应付还未确认(材料采购一般不会出现,有些运输费发票和零星采购没有入库存账的,发票一般都扫描较早,而财务收到付款资料较晚)。对于当月收到当月扫描的也分开分录做,不直接做进项税科目,因为这样处理,可以减少对账。

0 我顶!

材料采购入库“暂估入账法”

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如要正确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成本,就必须合理地处理期末的“暂估入账”业务。各个企业的业务特点、会计核算方式、会计环境以及业务人员的见解都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各企业“暂估入账”的具体操作方法也不尽相同,下面所介绍的“暂估入账”法就另有特色,因为它实质上是实价入账。

目前财务软件有物料模块、应付模块、成本模块、总账模块等模块,更易于操作,下面所介绍的暂估入账法就是建立在这样的系统基础上的,方便实用,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一、采购入库操作流程

应付模块中有一个采购订单界面,采购部在签订采购合同后,在正式采购前须在系统的采购订单界面录入订单内容,包括合同号、供应商、材料编码、材料名称规格、价格、数量、到货日期、运输及付款条款等,然后将合同正本交财务部。财务部收到合同正本后对采购订单进行复核,并将合同存档。复核后的采购订单不能修改。系统中的采购订单是用于向供应商订货的单据,其格式和内容是可以编辑的。

在材料到达前采购员在系统中根据采购订单自动生成入库单,并打印出来。一个采购订单可以分数次入库,即可以多次生成入库单,但当数量超过订单限制时,系统将会报警,并将报警信息打印在入库单上。采购员在入库单上签字后将入库单交仓库验收。

仓库验收入库后在入库单上签字,将财务联和采购联交采购员,并在系统中确认过账,这时入库材料就进入了材料子系统了,公司就可以查询到这笔材料的入库及库存情况。

发票到达后,采购员将发票单据、入库单、申购单等单据整理并粘贴好交财务部入账。财务部将这些单据核对准确无误后,在系统中生成入库凭证。

二、“暂估入账”操作

至月末发票单据仍未到达的,财务部就需做“暂估入账”操作了。

月末财务部将所有单据齐全的入库单转为入库凭证,剩下未转为入库凭证的入库单就是要“暂估入账”的入库单,为稳妥起见,将这些需暂估入库的入库单清单发一份给采购部备查。

通过程序支持,暂估操作是可以自动化的,点击系统中“暂估入账”按扭,系统自动进行暂估入账操作。系统在入库单信息上加注暂估标记,在应付账子系统登记一笔应付款记录,并有暂估标记,同时产生暂估凭证:

借:原材料

其他应收款:暂估进项税 贷:应付账款——暂估

下月初,将上月“暂估入账”冲回,产生红冲凭证,此时应付账子系统记入一笔红冲金额,将上月“暂估入账”数据冲回,子系统中入库单的“暂估”标记消失,处于未编制凭证状态,材料子系统数量、金额不变。

采用这种材料“暂估入账”法一方面保证了月末总账和子系统账的完全一致,同时材料子系统账始终和仓库实物数据一致,应付账子系统明细账能够反映材料到货和发票到达的实际情况,更重要的是暂估入账材料的“暂估”价格其实就是采购实价,据此计算的生产成本是完全正确的。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采取何种“暂估入账”法,发票单据是必需及时交到财务部来办理账务手续的,在实践最好采用考核机制来保证发票单据的及时性。

借:原材料 (不含税金额)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收到发票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xx单位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0g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