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工单生产成本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3-08 16:50:20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创建工单Production Order(Tcode:CO01)

保存产生任务

2.查看Production Order成本数据(Tcode:CO02/CO03)

Menu->Goto->Costs->Itemization

Menu->Goto->Costs->Cost comp. Structure

Menu->Goto->Costs->Analysis

3.工单发放(Tcode:CO02/CO05N) 截图略过。点击

发放。

4.工单发料(Tcode:MB1A)

Enter之后,

R444与R446的定额用量都是1000,假设实际发放数量分别为1001和1005。 Post之后,

现在通过MB03查看物料凭证和相应的会计凭证,

点击Accounting Documents,

先看Accounting document,

再查看一下Controlling Document,

5.工单确认(Tcode:CO001)

Labor按定额需求为500H,假设节约了20H,实际消耗为480小时。

Labor按定额需求为2000H,假设多消耗了10H,实际消耗为2010H。

Machine按定额需求为5000H,假设节约了50H,实际消耗为4950H。 6.工单完工收货(Tcode:MB31)

Enter,

假设当月投产的1000当月全部完工,接收到201半品库,

通过MB03查看物料凭证及会计凭证,

点击Accounting Documents,

先查看Accounting document,

再查看Controlling Document

7.查看工单成本分析(Tcode: )

注意:Target Cost在做了Goods Receipts之后才会出来。 Plan cost = 标准价格*标准数量 Target cost = 标准价格 *收货数量 Actual cost = 实际价格*实际数量 8.财务费用发生(Tcode:FB50)

通常,机器折旧通过Fixed Assets模块来做,人工费通过HR模块来做,还有一些费用性采购可以通过MM模块来做,不过它们最终都要传递到GL模块中来。假设现在我们通过GL模块FB50来记录实际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Labor和Machine)。

当然费用科目都是损益性科目并且是初级成本要素,需要指定一个成本对象,这里为成本中心。

输入时对照一下前面的费用计划,计划的和实际的差异不要太大了,否则数据上不是很好看啊。

9.作业分割(Tcode:KSS2)

需要说明一下,从这一步起,后面的一些步骤所产生的数据由于受其他一些数据的干扰所以就不是很直观。我希望读者首先能够体验一下这个全过程就可以了。 Path:

Operating rate = actual activity / plan activity x 100

10.作业实际价格计算(Tcode:KSII)

执行结束之后KSBT查看成本中心作业价格,

path:

Price indicator = 1表示使用KP26制定的计划价格,

Price indicator = 5表示使用先分割后计算而得到的实际作业价格。

其中100成本中心的活动类型T10、XL以及ZP是前一会计期期的数据,这使得数据理解起来不是很方便。本来我是想在一个全新的会计期来模拟这个实验的,但是不知道系统怎么会把以前的数据也拿了过来,难道是因为前期成本中心差异没有结转出去的缘故?没搞清楚啊,不知道那位进士帮忙解答一些。 11.用实际价格重估工单(Tcode:MFN1) path:

上面的重估会产生这样的“会计凭证”: Dr:80430101-工单 3533.31 Cr:80430101-成本中心 3533.31

这个意思也就是成本中心100发送了3533.31的机器作业C62到工单1000360, 或者说是工单1000360从100成本中心吸收了3533.31的成本(机器作业C62)。 账房先生们看到这样的分录一定会笑话我:看来秀才就是秀才啊!哈哈 下面我们对比一下重估前的成本分析与重估后的成本分析数据, 重估前的成本分析:

重估后的成本分析:

这时候我们发现:

29039.57+3533.31 = 32572.88 4007.38+526.40 = 4533.78 979.14+3234.77 = 4213.91

可见,工单按实际价格重估之后在原来成本的基础之上又“追加”了一部分成本。 另外,实际成本=实际数量*实际价格(KSBT所列示的实际价格) 32572.88 = 4950*6.58 4213.91 = 480*8.78 4533.78 = 2010*2.26

12. Overhead计算(Tcode:KGI2)

计算之后查看费用发送和接收的情况,

发现,工单1000360从成本中心100、200、900都吸收了3257.29元(都按Machine的10%吸收)。

Overhead计算同样会产生这样的“会计凭证”: Dr:80410101-工单 3257.29 Cr:80410101-成本中心 3257.29

这个意思也就是成本中心100发送了3257.29的Overhead到工单1000360, 或者说是工单1000360从100成本中心吸收了3533.31的Overhead。 13.工单技术完成

通过CO02对工单做技术完工。 14.工单结算(Tcode:CO88)

工单结算的目的是要把工单投入产出差异结转出去。

执行结算之后查看成本发送和接收情况,

从工单1000360发送7362.44元到物料H451,点击Accounting documents,

先查看Accounting document,

再查看Controlling Document

15.查看工单成本分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xr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