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试卷

更新时间:2023-09-17 18:29:01 阅读量: 幼儿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程论》2011~2012年度上半学期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6*5’)

1、课程目标:它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一系列比较系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总和。 3、教学组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课程教材的组织框架。

4、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指明课程与

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5、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它不是由

外部实现规定学习者要达到的结果,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

6、课程目标:它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如不同学科的目标、

具体教学过程的目标。

二、简答题(4*10’)

1、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

答:(一)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 1.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工作 2.课程与教学论需要系统学习 (二)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

1.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课程与教学的概念;基本原理和价值观念;专业技能 2.联系实际 3.注意拓展学习

2、《课程论》研究的理论基础

答: 所谓课程的基础,就是影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一些基本领域。考察基础学科有哪些并了解这些基础学科与课程的种种关系,有助于我们更系统地对课程问题的思考。

3、课程目标的四种基本取向的特点

普遍性目标 特点: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课程目标 行为目标 特点:精确性、具体性、操作性

生成性目标 特点:生成性目标最根本的特点是过程性。

表现性目标 特点:表现性目标本质上是对“解放理性”的追求,它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表现,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指向人的自由与解放。

4、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答:1.三维目标互相促进,有机统一

(1)“过程与方法”可以作为“知识与技能”生成的导控保障系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作为“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动力支持系统而体现其价值,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学习的高效和优质;

(2)“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也可以作为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的凭借与途径,作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的方法与手段;

(3)“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可以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服务于过程的体验与反思、方法的习得与训练

2.“知识与技能”是三维目标中的主线

“知识与技能”是三维目标中的主线,贯穿于学科教学的始终;三维目标的逻辑结构寓于学科知识与技能的结构之中,三维目标教学的特点也蕴涵于学科知识与技能的特点之中。 3.三维目标具有中长期性

切忌错把课时目标等同于课标的总目标或阶段目标

三、论述题(1*15’) 课程定义的方式

(1)每一种课程定义,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条件下产生的。

(2)课程定义的层次问题。不同的课程定义,有时是指在不同层次上起作用的课程。 (3)结果与过程的关系

动态地、整合地理念来理解课程的规定性。课程的过程与结果是不可分离的,如何将两者加以整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4)课程的定义是不断发展的

课程定义在某一时期必有其存在形式,是稳定的。但随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课程认识的深入,课程的定义又将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因此,在对课程定义的探讨上,新的定义层出不穷,每一个新定义,都是在继承前人研究结果基础上的发展,决不代表课程定义的终结。

四、案例分析题(1*15’)

茶树的启示

西部某中后山区一所学校,由于政府的关怀,老百姓的支持,在原来极其破旧的校园里建起了两栋白色崭新建筑,一栋是教学楼,一栋是宿舍楼。在褐色贫瘠的山岭的环抱中,显得特别漂亮。可是,校舍的周围却是光秃秃的一片,显得很不相宜。校长很想借着新校舍的落成大做“校园建设”的文章。但是,又没钱去买花、种草,怎么办?校长和学校领导班子一帮人多次开会反复研究,同时也与镇里的领导商量。在商量的过程中,镇里的一位领导提出,我们这里是全市有名的茶叶生产基地,生产的茶叶“外形扁平挺制、汤色嫩绿明亮、滋味清爽、品质优良,属名茶中的上等品”,并多次在全省乃至全国农业博览会上获奖。镇里的老百姓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掌握茶叶的种植技术。另外,茶树也可以美化校园呀。学校领导听了,深受启发,确立了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校园建设的思路。于是,学校在镇领导的关心下,请来了当地的茶叶种植大王,从茶树苗移栽,到施肥、剪枝,再到采摘、加工,一一教给学生。后来,校长又在思考:学校近几年来考上大学的学生不算少,可会种植茶叶却更多,为学生今后的发展考虑,是不是可以将“茶树种植”开成一门课?

几年过去了,“茶树种植”这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老师、学生共同呵护下,内容不断充实,活动形式不断创新,成了培养茶叶种植大王的摇篮,也为校际间交流综合活动课程开设搭建新的平台。

1、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5’)

基础性原则 、普及性原则 、迁移性原则 、个性化原则

2、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5’)

(1).有助于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和办学特色 (2).有助于学校课程的实施与改进 (3).有助于教育决策的民主化 (4).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5).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 (10’)

(1)校本课程开发强调课程决策的分权化,使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具有了自主的权力,有利于教育改革的真正进行。“茶树种植”课程,自主交给学生茶树苗移栽,施肥、剪枝等真正的促进了教育的改革。

(2)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课程开发的时效性。这所学校开设“茶树种植”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将课程与儿童生活经验的联结,让儿童在日常生活情境和周围环境中积极地建构知识,使课程具有一点生活化和情感化的色彩,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引发学习兴趣。

(3)校本课程开发中课程的规划、编制、实施、评价的“一体化”,能避免国家及地方课程开发中几方面相互分离的现象,更好地体现课程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体化”可以使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整合,形成育人的合力。“茶树种植”这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满足了镇里的老百姓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掌握茶叶的种植技术的愿望,又美化校园,做到了人力、物理、财力的统一。

(4)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茶树种植”促进了教师教学的专业化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7wh.html

正在阅读:

课程论试卷09-1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