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浮力课时作业

更新时间:2023-09-14 22:35: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十章压强和浮力 10.1 压强(课时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 叫压力,方向 ,只有物体放在 上时,压力的 和 才与重力相同。 2. 叫压强.压强是反映 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的定义式是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 ,符号 。 3.墨水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压力的方向垂直于 ,皮带传动装置将重物送到高处,重物压在皮带上的力,方向垂直于 。

4.(2008·天津)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比较实验的甲、乙两图可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5.一个密度为0.5×103kg/m3,边长为0.2m的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该物体的质量是 kg,它对地面的压力大小是 N,对地面的压强是 Pa(g= 10N/kg)。

6.一只一头尖,一头平的木杆铅笔,用两只手指同时紧紧抵住铅笔的两端时,感觉尖的一端手指较痛,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跟 有关。一头重为12000N的骆驼,四只脚掌的总面积为0.1m2,则它站在水平沙地时对沙地的压强是 Pa。 7,一头质量为6×103kg的大象,每只脚掌的面积为600cm2,它的重力为 N,它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Pa。若大象抬起一条腿,如图所示,它对地面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g取10N/kg)。

8.冰封的江河,冰面能承接的最大压强是2×105Pa,某坦克质量为60t,两条履带着地面积共5m2,该坦克在冰面上行驶时冰面的压强是 Pa,它最多还能装载质量 t的人员和其它装备。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9.(2008·宜昌)下面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B.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C.重力越大,压力越大 D.压力越小,压强越小

10.(2008·六盘水)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全世界的一次体育盛会,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运动员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各个运动员质量相等)( )

11.关于压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总是等于重力的 B.压力的大小总是与重力有关 C.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D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12.(2008·芜湖)通常,一个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 ) A.10Pa B.102Pa C.104Pa D.105Pa

13.下列情况下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的是 ( ) A.马站在水平地面上,马对地面的压力

B.用手提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米袋,但未提起,米袋对地面压力 C.用拇指和四指握住茶杯,手对茶杯的压力 D.停在一斜坡上的汽车,汽车对斜坡的压力

14.在下图中,正确表示物体对支撑面压力的是 ( )

15.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手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B.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 C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D.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

16.(2008·河北)统计结果显示,一般身材的人身高与脚印大小有一定的关系。下列关于刑侦人员为估计涉案人员高矮和体重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获得脚印的大小,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体重

B.获得在松软地面上脚印的深浅,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高矮

C.获得在松软地面上脚印的大小或深浅,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高矮和体重 D.获得在松软地面上脚印的大小和深浅,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高矮和体重 三、实验与作图探究题(4分+6分=10分)

17.如下图所示,(甲)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乙)用手指向墙上按图钉;(丙)木块静止在 斜面上,请在图中分别画出茶杯对桌面,图钉尖对墙壁,及木块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 18.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绵、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

请你根据己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

(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 。 (3)设图(b)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是pb图(c)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c,则pb pc(小于/

等于/大于)。

(4)比较图(b)和图(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

是 。 四、闯关题 19.一辆汽车驶过夹河大桥时,交警示意停车,该车司机反应时间是0.5s,反应距离为12.5m, 停车后查得该车的总质量为10t,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1m2,按照规定,该路段限速80km/h,对路面的压强不得超过7 ×105Pa,利用上述数据计算说明,该车被示意停车的原因 (g=10N/kg)。

10.1 压 强 (课时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减小压强的方法是 ;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压强的方法是 。 2.下列现象是增大了压强还是减小了压强?各利用了什么方法?

(1)房基比墙宽厚, ,利用 。 (2)从书包中取出一些书后,或把背带做宽,背起来舒服, ,前者是利

用 。后者是利用 .

(3)“磨刀不误砍柴工” 利用 ,从而省力省时。 3.小明参加军训时,体检称得他的质量为50kg,当他立正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 N;当他正步走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作用在图钉帽上的压力是20N,压强是2×105Pa,则图钉尖作用在墙上的压力 20N,图钉尖对墙产生的压强 2×105Pa(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2008·广州)据报道:“一男子陷在泥沼里,他挣扎着力图把一只脚拔出来,结果下陷得更快更深。抢救队员在泥沼上铺上木板,从木板上靠近该男子,把绳索递给他。大家合力把他拉出后,让他平躺在泥沼上以蛙泳姿势移离泥沼。”

(1)报道中描述 的过

程对泥沼的压强增大;

(2)报道中描述 和 的过程对泥沼的压强减小,你判断的依据是: 。 5.一块砖平放、侧放、竖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时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是p1,p2,p3,那么p1 p2 p3(填“>”、“<”或“=”),这是由于同一块砖对地面的 相同,而 不同的原因。

6.鸡蛋碰石头,结果鸡蛋破碎,则鸡蛋对石头的压力 石头对鸡蛋的压力,石头对鸡蛋的压强 鸡蛋对石头的压强(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7.(2008·北京)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8.(2008·连云港)下列现象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 A.骆驼长着宽大的脚掌 B.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轮子 C坦克车装有宽宽的履带 D.压路机装有质量很大的碾子 9.如图所示的薄壁平底茶杯,将它空着正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1、、P1把它倒扣在同一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2 、P2,则 ( )

A.F1、> F2,P1= P2 B.F1、= F2,P1> P2 C.F1、< F2,P1= P2 D.F1、= F2,P1< P2

10.如图所示,三个材料相同,但粗细、长短都不相同的均匀实心铁制圆柱体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较小的是 ( ) A.甲铁柱 B.乙铁柱 C.丙铁柱 D.无法确定

11.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动物身上的各种器官不断地完善,以适应生存的环境.我们所了解的以下事例中,有减小压强功能的是 ( )

A.号称“森林医生”的啄木鸟,长有细长而又坚硬的尖喙,便于啄开树皮 B.人口腔里的牙齿根据咀嚼功能的不同,分出了切牙、尖牙等 C.骆驼的体重比马的体重大不了一倍,脚掌面积却是马蹄的三倍

D.大象长有两个大大的耳朵,不仅可以发挥听觉功能,还能用于散热 12.如图所示,如果木块和木板的接触面积为0.5 dm2,木块重3.2N,手用F为2.4N的力压木块,则木块受到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 ) A.3.2N,640Pa B.2.4N,480Pa C.0.8N,160Pa D.5.6N,1120Pa

13.一个底面积为正方形,面积为S的箱子,当放在面积为2S的水平正方形桌面中央时,箱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当将该箱子放在面积为S/4的水平正方形的凳面时,箱子对凳面的压强的 ( )

A.p/4 B.p C.4p D.8p

14.冬天北方的河面结冰,某同学在结冰的河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冰面即将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原处站立不动 B.立即改变单脚站立 C.赶快向岸边跑 D.就地伏下并向岸边爬行

15.(2008·苏州)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质量相等,密度 关系是ρ甲>ρ乙,当在甲、乙两物块上,分别放重为G1、G2的物体或分别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1、F2(F1、F2均小于物块重力)时,甲、乙两物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G1与G2、F1与F2的大小关系是( )

A.G1> G2,F1> F2 B.G1> G2,F1< F2 C.G1< G2,F1< F2 D.G1< G2,F1> F2 三、实验探究与应用题(9分) 16.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放 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进行比较,发现每一组沙石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都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三组最小。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 是 .

(2)分析比较 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 论:

①分析比较 。 ②分析比较 。 四、闯关题

17.(2007·厦门)“业余侦探”小星发现两个并拢的“可疑”鞋印。为了估测那个人的体重,小星在方格纸上描下了一只鞋底接触地面部分的轮廓如图,圈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5cm2。测量时,凡大于半格的都算一格,小于半格的都不算,为了测量压强,他在紧挨鞋印旁边地面用压力测力计竖直向下压一薄垫片,垫片的重力不计,与地面接触的面积是10cm2,当垫片下陷的深度与鞋印的深度相同时,测力计读数是15N。根据以上数据,试求:(g取10N/kg)

(1)垫片对地面的压强; (2)“可疑”人的质量。

10.2 液体的压强(课时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液体由于受到 的作用,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要产生压强。由于液体具有 ,因此对侧壁也有压强。液体压强的特点是:液体内部向 方向都有压强,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液体的压强随 的 增加而增大。计算公式是 ,从公式可以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 和 有关,跟液体的总重和体积 。

2.所谓深度,是指从液体内部某处到 的垂直距离,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仪器 ,可以根据该仪器中的U形玻璃管两侧液面 的大小,研究液内部压强的大小。

3.同一座楼里的水龙头,楼层越高出水速度越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 ,如果每 层楼高3m,当水龙头全部关闭时,相邻两层相应位置水管内的压强差为 Pa。 4.容积相同的甲、乙两圆柱形容器都装满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则水对甲、乙两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大小关系分别是F甲 F乙,p甲 p乙(选填“>”、“<”或“=”)。

5.帕斯卡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他找出一只完好的木桶,并且做了

一个盖子严实地盖在桶上,在盖子的中心挖一个小孔,将一根长铁管插入孔中并从外面密封好。他先慢慢将桶里装满水,然后只用几杯水就使管里的水 面升高几米,这时惊人的事情发生了,水桶竟被水撑破!这个实验表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 有关。

6.潜水艇潜入水中越深,所受水的压强 ,水对潜水艇的压力 ,所以潜水艇潜入水的深度 (填“有”或“没有”)一定的限度。

7.据报道,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江水浑浊,致使江水的密度 (选“增大”、“减小”或“不变”)。故相同深度的江水对堤坝的 会增大,堤坝更容易损坏。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8.(2008·福州)在空纸盒的侧面扎三个大小一样的孔。纸盒装满水后,水从小孔喷出,下图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9.如图所示,桌面上有A、B、C三个容器,它们的底面积和质量相同,内装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则( )

A.各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同 B.各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不同 C.各容器受到桌面的支持力不同 D.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不同

10.在烧杯内装适量的水,把一木块慢慢地放入水中,水未溢出,当木块静止时,水对杯底的压强比原来的压强(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11.如图所示,一个盛水的试管由竖直方向逐渐倾斜,在水未从试管流出前,水对管底的压强将( )

A.逐渐变大 B.逐渐减小 C.不发生变化 D.先变大后变小

12.如下图是几种不同坝堤的截面图,其中最安全可靠的是( )

13.(2008·昆明)如图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4:l, 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

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 ) A.F,p B.4F,p C.1/4F,p D.F,4p

14.(多选)如图所示,水平桌面有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相同深度的水和煤油(ρ水>ρ煤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甲> p乙, B.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F甲=F乙 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15.(2008·潍坊)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是( )

三、实验探究与应用(8分+4分.共12分)

16.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各种操作。

(1)比较图中代号为 的三次实验,可以得到结论:在液体内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2)比较代号为 的两次实验,可以知道: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液体内部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 。

(3)比较代号为c、d的两次实验,可以知道:液体内部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 17.如图所示,一两端开口的塑料软管,用橡皮膜将下端开口扎紧(密封),将塑料软管竖直放置时,从上端开口处倒人一定量的水,可以发现橡皮膜向下凸起(图甲),此时若将软管下面某处按图乙所示适当弯曲(图中橡皮膜未画出),你认为橡皮膜凸起的程度与图甲相比是变大、变小还是不变?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四、闯关题

18.要开发利用海洋,必须研究海洋,就需要潜人到海洋的深处去.深潜的最大困难是海水 有巨大压强:每下降10m,压强约增加0.1MPa,到10000m深处,增加到相当于1300多米高的铁柱对底面的压强。潜水员穿抗压潜水服只能下潜几百米深。为了下潜到更深处去考察.科学家们制造了各种耐压的深潜设备。

阅读完上述短文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短文中提到了“兆帕”这一压强单位,根据你原来学过的一些物理量的单位知识或生

活经验,1兆帕应等于多少帕呢?

(2)在10000m的海洋深处,海水产生的压强大约是多少? (g取10N/kg,铁的密度为7.8

×103kg/m3)

(3)你认为在海洋深处还有生物可生存吗?人类要想到海洋深处,应该依靠怎样的设备呢?原因是什么?

10.2液体的压强(课时2)

一、填空题I每空1分,共16分)

l.如图,甲、乙两根玻璃管底部用一根软管相连,管内装有水后,在液体不流动时,甲乙管水面会 ,将甲管抬高时,乙管中水面会 ,但最后总相平,这是由液体压强的特点决定的,如锅炉水位计。

2.将木块放人已盛满水的烧杯中,杯底受到的压强将 ,把木块取出后倒掉一半水,再放入木块,杯底受到水的压强比未放入木块之前 。

3.(2008·烟台)如右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液体压强时,绘制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甲 ρ乙(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中 种液体是水。

4.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上有一圆孔用薄膜封闭。 (1)若容器左右两部分分别注入密度相同的液体,右侧的液面比左侧的液面

高,薄膜向左突起,由此说明液体的压强与 有关。 (2)若容器左右两部分分别注入密度不同的液体,左侧的液面与右侧的液面

等高,薄膜发生了形变,由此说明液体压强与 有关。

5.深度相同的酒精和水,产生的压强之比 ,若使酒精和水产生相同的压强,则酒精和水的深度之比是 (ρ酒精=0.8g/cm3)。

6.如图所示,放在桌面上的一个瓶子,内部有剩余部分饮料,将瓶口塞紧倒过来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比对瓶底的压强大,其原因是 ;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也增大,其原因是 。

7.上世纪中叶,深水潜艇“的里亚斯特2号”在马利亚纳海沟潜至l04m深处

时,受到海水的压强是 Pa。潜水艇浮出水面后,发现潜艇的直径竞被压缩了1.5mm,这一事实说明力可以产生 的作用效果(ρ海水= 1.03×103kg/m3、g取10N/kg)。

8.(2008·厦门)唐家山堰塞湖是震后最牵动人心的地方。随着湖水深度的增加,堤坝侧壁受到的 增大,溃坝的危险也在增加,由于水量增加和水位升高,湖水具有的 能增加,一旦溃堤对下游造成的破坏也更大。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9.如图所示,容器内a、b、c、d四处所受压强相比较 ( ) A.pd=pc>pb>pa B.pb>pc>pd>pa

C.pd>pb>pc>pa D.pd=pc=pb>pa

10.一木块竖直地悬浮于盛水的杯中,当将它取出后横置于杯口时,如图所示 ( ) A.杯底和地面受到的压力和压强都不变

B.杯底受到的压强减小,地面受到的压强不变 C.杯底受到的压强增大,地面受到的压强不变 D.杯底和地面受到的压力和压强都变小

11.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已知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如图所示,则各容器中液体密度的大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序都正确的是( ) A.ρ甲< ρ乙<ρ丙,,p甲=p乙=p丙 B.ρ甲< ρ乙<ρ丙,,p甲 ρ乙>ρ丙,,p甲=p乙=p丙 D.ρ甲> ρ乙>ρ丙,,p甲

13.(多选)如右图所示,是两位同学值日时用的圆柱形桶甲和底小口大的桶乙,两桶质量相 同,上口面积相同,装相同质量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关于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和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水桶对地面压强大 B.乙水桶对地面压强大 C.甲水桶受到水的压力大 D.乙水桶受到水的压力大

14.甲乙两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直径之比为1:2,内装同种液体,深度相同,那么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之比和压力之比分别为( )

A.1:4,1:4 B.1:1.I:4 C.1:1.1:l D.1:1.1:2 15.如右图所示,用一块轻塑料片挡住两端开口的玻璃筒下端,竖直插入水中到一定的深度,然后向玻璃筒内缓慢注入某种液体,当筒内液面高出简外水面1cm时,塑料片下沉,关于液体密度ρ液和水密度ρ水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A.ρ液<ρ水 B.ρ液=ρ水 C.ρ液>ρ水 D.不能确定

16.如图所示,容器两侧接有两只短粗的管子,它们都向上弯曲,从而制成两支喷水器,但其中一个管口收缩形成喷嘴,而另一只管口则完全敞开着,当容器装满水后,(不计阻力)则( )

A.太口管子喷出的水流高 B.小口管子喷出的水流高 C.两者喷出的水流一样高 D.无法判断

17.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等质量的水和酒精,在两杯中,距底同一高度分别有A点、B点,则A、B两点的压强关系是( )

A.pA=pB B.pA>pB C.pA

三、实验探究与应用(共7分)

18.某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液体重力的关系,特意找了一些大小、形状各异(直筒形、开口大、开口小等)的容器,他们先测出每个容器的底面积,实验时,各容器都盛有同种液体,用仪器测出各容器底的压力,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1)分析、比较表一(实验序号l、2、3)中的数据表明: 。 (2)分析、比较 中数据表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液体的重力无关;

(3)综合分析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还可得出关于同种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初步结

论: 。 四、闯关题

19.有一口原油井,井深800m,井口直径0.2m,底层原油压强9×106Pa,那么原油自喷时油柱高出井口多少?如果将井口堵住.至少要加多大压力(ρ油=0.9×l06kg/m3,g=10N/kg)?

10.3气体的压强(课时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空气因为有 且空气具有 性,因此空气也和液体一样内部存在压强,这个压强简称 。

2.1标准大气压约等于 Pa,相当于 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如果换用水来代替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则玻璃管的长度至少 m高。 3.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 ; 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值。大气压随高度的 而 但是变化并不均匀。

4.(2008·无锡)小明在暑假跟爸爸去拉萨游玩,进入高原后,小明出现了高原反应。这是由于该地区海拔较 (选填“高”或“低”),大气压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缘故。

5.(2008·宜昌)高压锅容易把食物煮烂,是因为锅内水面上方的气压 1个标准大气 压,锅内水的沸点 100℃(填“大于”或“小于”)。

6.如图所示,把玻璃杯盛满水(图甲),用硬纸片(重量忽略不计)盖住杯口(图乙)再倒过来,

观察到纸片将水托住(图丙),这个事例说明 ,若将杯子转到图丁的位 置时纸片会掉下来吗? 。

7.如图所示为一种纸盒包装的饮料,饮用时先将吸管插入饮料盒。吸管插入饮料盒的一端做成尖形,其作用是 。“吸”进饮料利用了 作用。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8.历史上首先测定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 )

A.卢瑟福 B.托里拆利 C.伽利略 D.阿基米德 9.关于气压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银气压计测量精确,便于携带,所以是常用的气压计 B.气压计都是用来测量大气压强的

C.水银气压计测量准确,缺点是只能够竖直放置 D.所有气压计使用效果都一样

10.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到大气压强的是( )

A.利用离心式水泵抽水 B.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 C.茶壶盖上留有小孔 D.拦河坝上窄下宽 11.关于托里折利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的玻璃管越粗,管内水银柱就越低 B.玻璃管倾斜后,管内水银柱变高

C.只有玻璃管竖直时才能测出大气压强值

D.如果管内混入少量空气,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会变小 12.右图是自制的水气压计,把它由山脚移至山顶玻璃管中的水柱的高度变化情况是(瓶口密闭不漏气,移动过程中整个瓶子没有与外界发生热传递) ( )

A.降低 B.升高

C.先降低后升高 D.先升高后降低

13.(2008·盐城)如图所示,在铝质易拉罐中放入少量的水,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用橡皮泥堵住罐口,把酒精灯撤去,让易拉罐自然冷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罐口出现的白雾是熔化形成的

B.易拉罐被压瘪,是由于罐体冷却收缩形成的

C.易拉罐被压瘪,且橡皮泥不易拔出,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 D.易拉罐被压瘪后,过一段时间又自动恢复原状

14.如图是家用煤气灶灶头的示意图,使用时打开煤气阀门,拧动点火装置,煤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而煤气不会从进口处向空气中泄漏,其原因是( ) A.进口处煤气流速小,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B.进口处煤气流速小,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C.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D.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15.把装满水的量筒浸入水中,口朝下,照图那样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

筒露出水面的部分( ) A.是空的

B.有水,但不满 C.充满水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以

三、实验探究与应用题(16小题10分。17小题6分,共16分) 16.小明做“估测大气压值”的实验。

(1)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小明不能采用 图的装置来估测大气压强,其原因是 。 (2)实验步骤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沿正确

的方向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 C.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

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长度L。 (3)思考并回答:

①实验步骤A的目的是 。 ②指出以上实验步骤中的错误: 。

③由于注射器漏气会导致所测得的大气压值偏 。清提出一种减少漏气的方法: 。 ④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大气压强的表达式p= .

17.(2008·南京)今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牵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在震后的救灾工作中,科学的搜救方法非常熏要。有一种被称为“气垫”的工具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种气 垫比枕头大不了多少,表面还有防滑网纹,没充气时瘪瘪的,只要有5cm的缝隙就能把它塞进去。

(1)气垫的表面有防滑网纹,这是为了增大摩擦还是减小摩擦?

(2)某次搜救过程中,用气瓶把气垫里面的气压加到8个大气压时,“气鼓鼓”的垫子预起

了楼板,此时气垫和楼板的接触面积为1250cm2,则气垫对楼板的作用力是多大(取1个大气压为l×105Pa)? 四、闯关题 18.高压锅是应用液体沸点会随着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设计的,如图为水的沸点跟气压的 关系图象。已知高压锅盖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12mm2,限压阀的质量为84g。请你通过计算并对照图来判断:用该高压锅烧水,水温最高可以达到多少(g取10N/kg,大气压值取1.0×105Pa)?

10.3 气体的压强(课时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做 .常见的气压计有 和 。水银气压计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离心泵在起动前先往泵壳内 ,目的是 .

2.液体和气体都没有一定的形状,很容易流动,它们统称为 。在液体和气体中, 的位置压强越小, 的位置压强越大。 3.(2006·潍坊)如图所示,将两只乒乓球放在水平平行放置的玻璃棒上,在两支玻璃棒中间吹气,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一现象说明 。

4.飞机飞行时,机翼的形状决定了机翼上下表面流动的空气流速是不同的,机翼上方 形状,下方形状近似于 ,则在相同时间内,机翼上方的气流通过的路程比下方气流通过的

路程 ,因而,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空气流速 ,机翼上方受到的压强比下方受到的压强 ,形成压强羞使飞机获得竖直向 的升力。 5.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l0m,大气压减小l00Pa,小明秋游登山,在山底测得的气压值为1.013 ×105Pa,登上山顶时测得的气压值为0.960×105Pa,则此山的高度约为 m。

6.(2008·苏州)如图所示,将两个一次性纸杯杯口向上叠套起来,用手握住外面的纸杯,在靠近杯口的上方平行于杯口方向用力吹气。 (1)请你猜测里面的纸杯将 ( ) A.保持静止 B.发生旋转 C.压得更紧 D.向上跳起

(2)你的猜测依据是: 7.冬天,北方的人们常用纸条糊窗缝,为了使纸条不易脱落,纸条应贴在窗的 侧;风沿着墙面吹过时,墙上开着的窗口处悬挂着的薄纱窗帘飘向房 (填“内”或 “外”)。

8.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机翼模型a、b被固定在竖直方向上,只能上下自由运动。A、B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A、FB,当相同的风速吹向飞机模型时,FA FB(选填“<”、“>”或“=”),当风突然停止时,模型 (选填“a”或“b”)将上升。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9.(2006·台州)如下图所示,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气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是( )

10.如图所示,在天平的左盘中做托里拆利实验,此时天平刚好平衡,当大气压减小时,则 ( )

A.天平仍然平衡

B.天平失去平衡,且指针偏向左侧 C.天平失去平衡,且指针偏向右侧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天平是否平衡

11.一艘大功率的轮船,以很快的速度从一只小船边开过,则小船 ( ) A.很容易被大船的气流和波浪推向远离大船的方向 B.很容易被大船“吸”过去,与大船相撞 C..与大船间的距离将保持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2.下列现象不能用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知识进行解释的是 ( ) A.汽车、火车快速行驶时周围的物体被“吸”过来

B.飞机升空,在空中如果玻璃破了,机内物体会从里面飞出来 C.气球上升到高空后会破裂

D打着雨伞在风雨中行走,雨伞被向上的吸起

13.(2008·鸡西)如图所示,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 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B.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C.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D.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14.(实际应用题)让自来水流过如图所示的装置,当水流稳定后( ) A.P点流速等于Q点流速 B.P点流速小于Q点流速 C.P点压强大于Q点压强 D.P点压强小于Q点压强

15.(2008,常州)2007年夏季,高邮湖面上发生龙卷风,把大量的湖

水“吸”人空中。龙卷风实质上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吸”起物体的原因是 ( ) A.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小于外部的压强 B.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大于外部的压强 C.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增大 D.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减小 三、简述题与实践题(7分+8分=15分)

16.(2008·芜湖)如图甲是化学实验室里常用的水流抽气机,乙是其工作原理示意图。使用 时让自来水流人具有内置喷口的T型管中,即可达到抽气的目的。请说明它的工作原理。

17.如图所示,是喷雾器的原理示意图,当空气从小孔迅速流出时,小孔附近空气的流速较

大,压强 ,容器里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 ,液体就沿着细管上升,从管口流出后,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一次飓风发生时,屋外气压急剧降到9×104Pa,这是因为 ,当时门窗紧闭,可以认为室内气压是标准大气压,粗略取作l×l05Pa,若室内屋顶的面积是l00m3,这时屋顶所受的内外压力的差值可达 N,足以将屋顶掀起。 四、闯关题

18.(2008·岳阳)在一次课外实践活动中,某兴趣小组进行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探究,可供选择的器材有三组:

①两张薄纸片;②两个乒乓球、一支吸管、两根筷子;③两只纸船、一个脸盆、一支水枪、 清水

假如你是该小组成员之一,请你选择一组器材完成实验探究,并将表格填写完整。

实验器材(只填序号)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0.4浮力(课时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的 力,方向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 ,这就是著名的 原理,用 公式表示就是 。

2.(2007·福州)如图甲所示,物体重 N。把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如图乙所示,则物体受到浮力为 N,还可利用此实验器材探究浮力大小与 的关系。

3.如果要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可以把它做成 的,

使它能够排开 ,根据这个道理,人们用密度大于水的钢铁制造了 。

4.气球里充的是 的气体,它是利用 升空的。某物体在空气中重10N,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N,由此可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N。 5.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得石块重lN,将石块完全浸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6N, 则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N;石块的体积为 (ρ水=1.0×103kg/m3,g= 10N/kg)。

6.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浮沉的,而水中的鱼儿则是通过改变鱼鳔中的气体体 积来帮助浮沉的。原来处于悬浮状态的鱼儿,如果将鱼鳔中的气体体积减小一些,将有助于鱼儿 ,这时浮力 。潜水员在水中继续下潜的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压强的大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7.关于浮力和重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由于受到浮力,它所受到的重力减小 B.只有物体在上浮时才受到浮力,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

C.从井里提水,觉得水桶浸没在水中时比离开水面以后轻些,是因为水桶在水中受到

浮力的缘故

D.以上的说法都不正确

8.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铁球、铝球分别浸没人装水的容器中,它们所受的浮力( ) A.是相等的 B,钢球最大 C.铁球最大 D.铝球最大

9.(2008·金华)假如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某艘船来说,它所受的重力和吃水深度(吃水深度指水面到船底的深度)与原来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船受到的重力不变,船的吃水深度不变 B.船受到的重力减小,船的吃水深度减小 C.船受到的重力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不变 D.船受到的重力不变,船的吃水深度减小 10.如图A、B是能够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注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A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 B.B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 C.c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 D.D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

11.如图中甲、乙、丙是三个体积、形状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图中表示是它们投入水中静止不动时的情况。它们受到浮力的大小是 ( ) A.一样大 B.甲最小 C.乙最小 D.丙最小 12.如图所示,将一个乒乓球放入剪成漏斗形的可乐瓶内。把瓶口堵住, 向瓶内倒水,对乒乓球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 A.重力、浮力、压力 B.浮力、压力、支持力 C.重力、支持力、浮力 D.重力、压力、支持力

13.一块冰浮在一杯水的水面上,有一部分露出水面,这时恰好装满而不溢,当冰块全部化 成水后,则 ( )

A.水将从溢水口溢出一些 B.水面仍保持满而不溢

C.水面要下降一些 D.无法确定 14.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决定于 ( ) A.物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B.物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的深度

C.物体浸人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D.物体的质量、体积、浸入液体内的深度及形状等因素 三、实验与探究题(17题8分,18题6分.共14分) 15.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浮力大小跟物体摊开液体体积关系实验时,将一个挂在弹簧 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地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1)由实验数据可知,金属块 N,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 N。 (2)表中第1次到第3次实验数据,说明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 (填“有关”或“无关”);分析表中第4次和第5次实验数据,说明了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浸入的深度 (填“有关”或“无关”)。 (3)下图中能正确反映F和h关系的图象是

16.小芳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做了如图所示的测量:

(1)写出以上探究中,不重复操作的合理顺序(只填代号) ; (2)通过探究,得出的结沦是F浮=G排。由此还可算出石块的密度。请选用F1、F2、F3、F4、ρ水表达它的密度:p石= 。 四、闯关题

17.(2008·乐山)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实心铝块,密度为2.7×103kg/m3。先按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 面上,然后按图乙所示用弹簧秤吊着浸没在盛水的容器中,g取10N/kg。根据以上提供的数据和物理情景,可以求出哪些物理量(求出四个物理量即可,要求写出详细求解过程)?

10.4浮力(课时2)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21分)

1.如图是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都相同.若选甲、乙两个装置,可以探究浮力太小是否与 有关;若选乙、丙两个装置,可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 有关。

2.(2008·成都)海水的密度大于河水的密度,当如图所示的军舰(保持质量不变)由大海驶向 河流的过程中,它所受到的浮力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军舰排开水的体积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吊着一金属块逐渐放入水中,右侧图象反映了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根据图象可知:金属块的质量是 kg,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是 N,金属块受到水的最大压强是 Pa(取g=10N/kg)。 4.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重10N的合金块,当合金块全部没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则合金块受到的浮力为 N,合金块的体积为 m3。合金块的密度为 kg/m3。 5.蒲公英的果实上面长有白色的绒毛,这些绒毛的密度 ,体积较大,在空气中受到 了 的浮力(均填“较大”或“较小”),这样风吹来的时候,能够被吹得更远,为其提供更多繁殖的机会。

6.如图所示,甲图中A、B两个金属块的体积相等,则FA浮 FB浮;乙图中A′、B′两个金属块体积也相等,则FA′浮 FB′浮(填“>”“=”或“<”)。

7.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两个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密度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体 积相同的两个物体,漂浮在同种液面上,密度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8.如图所示,将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缓慢向下压,当木块全部浸入水中后仍继续向下压一段距离,在整个过程中,木块所受的浮力( ) 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大后不变

C.先不变后变大 D.先变小后变大

9.在研究浮力问题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则 实验中F1、F2、F3、F4的关系是( ) A.F1= F2=F3= F4 B.F1-F2=F4-F4 C.F1= F2,F3= F4 D.F1-F3= F4-F2 10.游客潜入海底观光,在水面下不断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 A.浮力逐渐变大 B.浮力逐渐变小 C.压强逐渐变大 D.压强逐渐变小 11.(多选)某工厂为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赶制一批“救生衣”。这种救生衣是将泡沫塑料包缝在背心上。它的技术指标之一是穿上这种救生衣必须使人的头部露出水面。制作前,设计人员要通过搜集数据来估算每个救生衣的最小体积。下列是设计人员搜集到的一些数据:(1)人体的质量m1;(2)人体的密度ρ1;(3)人体的体积V1(4)人头部的体积与人身体体积的比例关系k;(5)水的密度ρ;(6)泡洙塑料的密度ρ2;(7)泡沫塑料的质量m2。你以为应知道上述哪些数据就能完成这一要求? ( ) A.(1)(2)(4)(5)(6) B.(1)(2)(5)(6)(7) C.(1)(4)(6)(7) D.(2)(3)(4)(5)(6) 12.(2008·浙江湖州)如图所示,一铅块用细线挂在一个充气的小气球的下面,把它放入水中某处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往杯中缓慢注入一些水,则铝块及气球( )

A.仍能静止 B.向下运动

C.向上运动 D.向上、静止、向下运动都有可能

13.(多选)某容器装满水,轻轻放人一小球后,溢出50g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的质量肯定不小于50g B.小球的质量肯定等于50g

C.若小球的质量大于50g,则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50cm3 D.若小球的质量等于50g,则小球的体积一定大于50cm3 三、实验与探究题(14小题6分。15题5分。共11分) 14.(2008·太原)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重为l N的橡皮泥、弹簧测力计、细线、烧杯和水等器材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他们将各自的橡皮泥依次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 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及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图A中橡皮泥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N。

(2)他们经过交流发现实验结论不一致。你认为 的实验方案得出的结论更可靠,另一方案得出的结论不可靠的主要原因是 。

(3)在初中物理学习中与上述实验方法相同的实验有 。 15.(2008·宜昌)如右图所示,在“研究浮力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在水桶中装满水,往下按空饮料罐水会溢出。空饮料罐被按得越深,则受到的浮力 ,溢出的水 ,这个实验现象启示我们.浮力的大小可能跟 有关。为了验证这个猜想,我们可以设计实验分别测出物体受到的 和 进行比较。 四、闯关题

16.(杭州市)如图所示,弹簧秤下悬挂一水桶,桶与水的总质量为5kg,用细线系一质量为1.78kg的实心铜球,用手提细线上端将小球缓慢浸没在水中,使铜球在水中静止不动,且不与桶壁、桶底接触,桶中的水也没有溢出。已知铜的密度为

8.9×103kg/m3。试分析、计算在这种情况下: (1)铜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2)小球缓慢浸入水的过程中,水对桶底的压强是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因为 。 (3)根据你的判断,小球缓慢浸入水中的过程中,弹簧秤的示数将怎样变化?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0.5物体的浮与沉(课时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 和 的作用,当F浮 G时,物体就上浮,此时,当F浮 G时,物体就下沉直至底部,ρ物 ρ液,当F浮 G 时,物体悬浮于液体中,ρ物 ρ液。

2.三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物体甲、乙、丙,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它们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那么 上浮, 下沉, 悬浮。

3.(2008·广东)把重5N,密度为0.9×103kg/m3的实心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处于 状态(填“漂浮”、“悬浮”或“沉到水底”)物体所受的浮力是 N,物体排开的水重是 N(ρ=1.0×103kg/m3)。 4,潜水艇是靠改变 来控制自身浮沉,密度计是利用 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气球内总是充有密度 空气密度的气体,只有当 大于重力时,它才会升起。

5.一座冰山,水上部分的体积是1000m3,它水下部分的体积是 m3,冰山的总质量是 t(ρ冰=0.9×103kg/m3)。 6.我国农民常用盐水浸泡法来选种,在浓度适宜的盐水中,饱满的种子沉在底部是因为 ,干瘪、虫蛀的种子会漂浮在液面是因为 。 7.密度计是测量 的仪器,把它放在密度较大的液体中时,它排开的液体体积较 ,当把它放在密度较小的液体中时,它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时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较 ,所以密度计玻璃管上端的刻度值较 ,而下端的刻度值较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8.一个均匀圆柱体悬浮在液体中,如果把圆柱体截为大小不等的两部分,再放入该液体中,则 ( )

A.两部分都上浮 B.两部分都悬浮

C.体积大的上浮,体积小的下沉 D.体积小的上浮,体积大的下沉 9.一只密封的箱子体积是5×l0-3m3,质量是4kg不慎落入水中,箱子在水中将( ) A.上浮 B.下沉 C.悬浮 D.无法判断

10.(20008·黄石)一装有水的杯中飘浮有一塑料块,如图甲所示。沿杯壁缓慢加入酒精并进行搅拌,使塑料块下沉。在此过程中塑料块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是图乙中 的(已知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水>ρ塑料>ρ酒精) ( )

11.甲、乙两支密度计放在水中,水面与甲最上面的刻度线相平,与乙最下面的刻度线楣平 (如图所示),现在测定密度比水小的某液体的密度( ) A.应选用密度计甲进行测量 B.应选用密度计乙进行测量 C.选用密度计甲、乙都可以 D.选用密度计甲、乙都不行

12.(多选)鱼为大家所熟悉,它与物理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鱼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潜

B.鱼身体表面有一层黏滑的液体,起润滑作用,以减小游动时水的阻力 C.鱼摆动尾部前行,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深海鱼在打捞上岸的过程中,身体内外的压强差过大,导致死亡,所以我们不能购

买到鲜活的深海鱼

13,已知甲、乙两个实心球密度之比为ρ甲:ρ乙=l:2,体积之比为V甲:V乙=2:3,放人足够深的某种液体中自由静止后,所受浮力之比为F甲:F乙=2:5,则此两个物体在该液体中自由静止时所处的状态是 ( )

A.甲、乙都漂浮在液面上 B.甲漂浮,乙沉底 C.甲、乙都沉底 D.甲悬浮,乙沉底 14.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右图所示,其中W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ρ1和ρ2的关系,有 ( ) A.浮力增大,ρ1=ρ2 B.浮力减小,ρ1=ρ2 C.浮力不变,ρ1>ρ2 D.浮力不变,ρ1<ρ2 三、计算题(8分)

15.(2008·常州)为增加学生的国防知识,阳湖中学九(2)班同学到东海舰队参观某型号潜水艇。潜水艇的艇壳是用高强度的特种钢板制造,最大下潜深度可达350m。潜水艇的总体积为1.5×103m3,艇内两侧有水舱,潜水艇横截面如图所示。通过向水舱中充水或从水舱中向外排水来改变潜水艇的自重,从而使其下沉或上浮(海水密度为1.03×103kg/m3,g取10N/kg)。

(1)水舱未充海水时,潜水艇总重量为9.27×106N,此时,漂浮在

海面的潜水艇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少?

(2)为使潜水艇完全潜入海水中,至少应向水舱充人海水的重量是多少? (3)潜水艇的艇壳用高强度的特种钢板制造的原因是什么?

四、闯关题

16.小明和小华用如图所示所给器材做“探究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人相应的正确内容。

(1)他们首先探究物体下沉的条件,过程如下:

A.将部分螺母放入塑料瓶中,旋紧瓶盖,浸没水中松手后,观察到小瓶下沉; B.取出小瓶, ;

C.将小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见图(a),测出其重力为 N;

D.将小瓶浸没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见下图(b),则小瓶受到的浮力为 N; E.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物体下沉的条件。

(2)他们接着探究物体上浮的条件,过程如下:

A.取出小瓶, ; B.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瓶的重力; C.将小瓶浸没水中松手后,观察到小瓶上浮,在小瓶露出水面前,它受到的浮力为 N,

依据是: ;

D.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物体上浮的条件。

10.5物体的浮与沉(课时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热气球是靠改变 来实现浮与沉的,在测定人体血液密度时,血液在某一装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悬浮,说明血液密度 该试管中硫酸铜溶液的密度(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2.一艘轮船自重4×107N,最大载货量是1.5×108N,则这艘轮船的排水量是 t,如果 船在港口将货物卸下6×l07N,则轮船所受浮力是 N,它的排水体积减小 m3(设船在内河中航行,取g=10N/kg)。

3.元宵节园园煮汤圆时发现生汤圆放在锅中,由于浮力 重力而下沉,煮熟的汤圆因其内部气体受热膨胀,浮力 (填“增大”或“减小”)致使浮力大于重力,汤圆 .

4.气球和飞艇是利用空气的 升到空中的,它们靠改变气囊的体积调节 的 大小来控制升降的,而现代的轮船做成 来增大受到的浮力,漂浮水面重力 浮力。 5.死海是世界著名的咸水湖,当人完全浸入死海时,人受到的浮力 人受到的重力,所以人就会自然向上浮起;当人浮在海面上,人受到的浮力. 人受到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如图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静止时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 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杯中水面升高得多(填“甲”或“ 乙”)。

7.(2008·荆州)用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铝块分别打制成形状不同的A、B二个容器,分别放人 两个相同的装有同样多水的水缸中,都能浮在水面上,且水未溢出,若它们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A和FB,则FA FB (选填“等于”或“小于”或“大于”,下同);若把两个容器都完全浸没在两水缸中,两水缸的水面升高的高度分别为hA和hB,则hA hB.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8.装有水的烧杯中有一个塑料球漂浮在水面上,若向烧杯中慢慢加入酒精,同时进行搅拌若 ρ水>ρ塑料>ρ酒,则塑料球可能 ( )

A.在液体中下沉一些,所受浮力增大 B.沉到杯底,所受浮力减小

C.悬浮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增大 D.仍漂浮在液面上,所受浮力减小 9.如图所示,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放人A、B、C三种不同的液体中,关于三种液体的密度和它受到的浮力,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ρA>ρB>ρC, FA >FB>F C B.ρA=ρB=ρC, FA =FB=F C C.ρA<ρB<ρC, FA ρB>ρC, FA =FB=F C

10.(2008·无锡)金属箔是由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的。小红取一片金属箔做成中空的简, 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发现它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她再将此金属箔揉成团放入水中.金属箔沉入水底。比较前后两种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金属箔漂浮时受到的重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重力小 B.金属箔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大 C.金属箔沉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D.金属箔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与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相等

11.(2008·无锡)如图是高空中的一只热气球,以下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使静止的热气球下降,必须继续给热气球中的空气加热 B.为使静止的热气球下降,只需把热气球上的物体抛掉一部分

C.正在匀速下降的热气球,假如有一物体从热气球上掉下,热气球将立即上升

D.正在匀速下降的热气球,假如有一物体从热气球上掉下,热气球将先下降后上升 12.如图所示,是学校物理小组制作的演示潜水艇原理的模型,通过胶管A向烧瓶吸气或吹气,就可以使烧瓶下沉或上浮,当从烧瓶中吸气使其下沉时,烧瓶所受到浮力将 ( )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无法判断

13.(多选)在公园平静的湖水中,经常能看到从湖底产生的气泡向上升。则气泡在水中向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泡所受的液体压强不变 B.气泡所受的液体压强变小 C.气泡所受的浮力变大 D.气泡所受的浮力不变

14.A、B两个用不同材料做成的球,都漂浮在水面,它们露出水面的体积分别是各自体积l/2和l/3,则构成A、B球材料的密度之比为 ( ) A.2:3 B.3:2 c 3:4 D 4:3 15.如图所示,将系于绳端质量相等的铁桶和实心铁球同时浸没在水中,静止在图示位置,绳子对它们的拉力F1和F2的大小关系是 ( ) A.F1>F2 B.F1=F2 C.F1

三、实验探究题(16、17小题各8分,共16分)

16.下面是张超同学利用量杯和水测量橡皮泥密度的实验过程及分析,请完成下列填空。 (1)在量杯中装适量的水,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1;

(2)把橡皮泥捏成碗状,小心放入量杯使之漂浮在水面上,读出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2,

根据 可求出橡皮泥的质量;

(3)再把橡皮泥捏成球放入量杯使之沉入水底,读出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3; (4)利用密度计算公式可推导出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为:ρ= 。

下图是整个实验的操作情景,由图中读数可算出橡皮泥的密度是 kg/m3。

17.物理情景: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它的工作状态是漂浮在液面上,工作原理是F浮=G排=G,所以G=ρ液 gV排,G是不变的,因此V排越大,ρ液 越小;V排越小,ρ液越大。可以得出:密度计的刻度越向上密度值越小。

(1)图甲所示是同一支密度计先后放人密度为ρA和ρB的两种液体中的状态,则密度计在A、B中受到的浮力FA FB;A、B两种液体的密度ρA ρB。(填“>”、“<”或“=”)。 (2)若在密度计的顶端粘了一点泥,则测出的液体密度值比实际密度值 (填“偏大”

或“偏小”或“不变”)。 (3)找一段细木棍,表面涂上蜡,在它的一端绕上适量的铜丝,就制成了一个自制密度计,

把这个密度计放入水中静止后如图乙所示.若把水面以上部分用刀切去,则剩余部分在水中将 ( )

A.悬浮 B.上浮至漂浮 C.下沉 D.无法确定 四、闯关题

18.在南极考察中使用的海洋破冰船,针对不同的冰层有不同的破冰方法.其中一种破冰的 方法是:接触冰面前,船全速航行,船体大部分冲上冰面,就可以把冰压碎。 (1)当破冰船航行于海面时,它的排水体积约为1500m3,求船自身的重力。

(2)在一次破冰行动中,当船冲到冰面上时,船的排水体积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船与

冰层接触面积为5m2,此时破冰船对冰层的压强是多少(海水的密度取1.0×103 kg/m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d2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