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养老金会计比较与借鉴探析

更新时间:2024-05-20 04:5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美养老金会计比较与借鉴探析

中文摘要:作为一种相当重要的社会制度,同时也是一种相当重要的经济制度,养老金制度已是当今社会很多国家的社会公共政策,用来保障本国公民的老年生活。随着社会人口的增加并且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人口老龄化趋势的蔓延,社会各国都在极力的寻找一种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难题,并且设立了适宜自身国的相关养老金制度。本文在美国养老金会计研究结论下,讨论了规定受益制及规定缴费制下怎么处理养老金会计问题,并根据国内养老金制度的现实发展情况,对我国的养老金会计的处理以及养老金计划的实现进行初步的的叙述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并对其制度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根据国内养老金同国外的不同,结合国内的现实情况而建设性的提出了完善养老金会计的个人见解,这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构建和完善养老金会计系统制度,并把政府部门监管工作做好,就可使得相关的养老信息能公开化并透明化,也就能很大程度上降低违规操作的行为数量,促进养老金的整体系统能健康稳定的发展,来根除老年人的晚年养老之忧,并可极力构建我国的和谐社会。

关键词:中美对比 养老金 会计处理 建议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social system, but also an important economic system, the pension system is a social and public policy in today's society, many countries, to protect its citizens in old age.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population and aging popul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trend of aging population spread all over the world are trying to find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population aging,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uitable own pension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pension accounting research American conclusion, discuss the defined benefit and defined contribution pension accounting and how to deal with under,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of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pension system, processing of our pension accounting and pension plans to achieve the initial descriptive analysis: the final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part to perfect the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pension funds, combined with the reality of China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ension accounting personal opinion, this is a very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build and improve the pension accounting system, and the supervision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do a good job, you can make the pension information related to openness and transparency, but also can greatly reduce the number of illegal operation behavior, promote the overall system of pension can be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to eradicate the old age pension worries. Establish pension accounting system, public pension of transparency of information, the relevant regulatory authorities in place, you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illegal operations, making th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the pension into the track of healthy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relieve the worries of retired workers for building contribute to a harmonious society.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o construct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Sino-US comparison of pension; pensions; accounting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

一、养老金的概念及含义

人口老龄化,也就是所说的年纪比较大的人数在一个国家人口的总数里占据的比重在不断地变大。这在发达国家被称作是 “银发浪潮”。

养老金制度种类同养老金会计处理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并且可以依据标准的不一样将其进一步划分成不一样的养老种类,国内的养老金计划则是依照不一样的养老金给付方式进行给付的,一般可以分成以下两种:也就是规定缴费制以及规定受益制。

1、养老金的几个相关问题

养老金同时又被称作是养老保险制度,也就是所谓的养老保险,对它进行定义则是:社会劳动者在自己年龄到了与有关规定之时,可以将劳动合同进行解除,又或者是由于人在老年时期没有劳动能力,社会及国家依照相关的规定给他们的生活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的一种制度。这个定义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这项制度是地球各国通常采用的一类社会保障制度。实行这个制度是给老龄人提供最根本的生活保障的。这项制度是在相关的规定范围里(这个范围每个国家都不太相同)的老龄人基本或者全部退出社会劳动后才自主有效的。

2、我国的养老金组成部分

(一)基本养老金

养老制度是依照本国统法律规定的强制实行给大量离休人员提供根本的生活保障的一种社会公共制度。 (二)企业补充养老金

企业补充养老金是指依照各自的企业能力,在相关的法律和实行条件下替本公司的员工所构建的一类辅助性的养老金。它构成养老制度里的第二层,并且是让国家宏观来引导,公司里面来决定实行的。 (三)个人储蓄性养老金

是一种由职工自愿参加、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补充保险形式。

二、中美养老金会计比较

以为我国同美国的社会制度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导致养老制度的在编制和实行中都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这就导致两国的养老金会计有明显的不同。

1、对养老金性质的认知趋同

国内开始时因为大多公司没有在根本的养老制度外实行补充养老金制度,所以公司通常把养老金成本当作社会福利,把养老金成本当作一类额外的公司负担,在职工离休前不算养老金成本,仅在将要产生时依收付实现制来当作即期费用处置,并且该期同样根据收付实现制来确定公司实际担负的为员工所交的当作根本养老保险的员工福利。这类观点导致公司在养老金会计处理上会有很多的问题:第一是收益同成本不太协调,在员工提供服务的时候不计算成本,却在员工离休后才供应服务期间的大多养老金成本,这就使得公司不能如实展现公司的经营业绩。第二目前国内非常大劳动力的流动性,导致一个人在一家公司里工作到老的员工很少,那么这个员工的养老金又让那个公司来承担呢?因此这个观念慢慢的被抛弃。伴随国内的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健全,企业补充养老金制度也逐渐开始普及,国内对养老金成本等长期员工薪水的认知也产生了很大变化,和会计处理要求和会计要求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国内当前大部分人已经认同了劳动报酬的观念。在美国,劳动报酬观念里面养老金的成本是职工在上班服务时间段里提供劳务而得到的薪水李曼的一部分,在根本上来说,这是一类被延迟的工资,按配比及权责发生制在劳务发生那一刻就明确是公司负债及该期费用。在工人工作时,一方面公司要确定和计算在工作的的养老金相关费用,归到该期成本;另外公司同时承担了替工人保留养老金的义务,从而成为应算养老金负债。这样做就满足了收益同成本相协调的条件,倘若工人改变工作时,由职工交的那部分能够跟随他变动,这与当代劳动力流动性很大相适应。因此在养老金本质的识别上,国内的和美国可以说是一样的,第三大家一致同意劳动报酬观,认为养老金成本是工人延期的工资。

2、养老金会计核算主体差异

会计主体是会计核算一个最基本的假设,它用来限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如果这一假设前提不明确,没有空间范围的限定,那么相应的会计处理也就毫无意义可言。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SFAS87——顾客处置养老金的会计工作方法是约束公司养老金会计处置及报告的标准。SFA88——顾客对已经制定的受益养老金计划的减少及停止福利的会计处置对雇主实行已经确定的养老金债务的会计结算,既定受益养老金计划的降低和相关的福利的停止等的会计处理设置了标准。上述两个养老金会计核算的标准都是以公司作为主体的。

于国内有关养老金的整体运行历程里出现了公司、个人及社保机构这些主体,那样的话那个主体才是养老金会计的真正的主体?国内的《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里规范了以社会保险机构为主体的养老金会计处理工作。2007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年金基金》里确定公司年金基金必须当作单独会计主体来实行相关的列报及计量。受托人、账户管理人、委托人、托管人等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提供服务的主体,都必须要清楚的分辨开公司的年金基金同它固有资产及其他资产,确保企业年金基金的安全。国内当前采用的是个人账户同社会统筹两者相互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和职工被强制性规定要参加保险,钱由个人、企业及国家三方面承担,当中会牵扯到企业的成本核算和统计;企业年金基金的融集及运行通常不会使用基本养老保险普遍采用的的现收现付制,而会使用基金积累制,企业是企业年金的责任主体;在这两个层次上都牵涉到企业这个主体,可国内关于企业在养老金会计处理上的约束是不集中,未把它同一到单个权威的公司养老金会计核算规则里,这就让相关的工作职员不可全局把控养老金的核算,以此把企业当作一个会计主体来讨论养老金会计报告及核算早是一个得尽快解决的难题。《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一—职工薪酬》在公司对基本养老与补充养老保险会计的处置上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这跟国际会计标准里的提存计划很是相似。通过上面的剖析可知,我国的养老金会计总的包括了社会保险机构、公司与公司年金基金,我国的养老金会计是包含多种主体在内的,而美国的则是以公司单位为主体的,这两者之间是有明显差别的。主要是由我国目前的养老金制度与美国养老金制度的不同所导致的。虽然,我国目前建设的三支柱养老金系统看起来和世界银行提倡的“三支柱”是相同的,然而,事实上,我国的养老金系统也有自身特别的一面,它的主体是基本养老金。而美国的第二支柱已经成为养老金体系。

3、养老金会计内容差异

目前,在会计体系里,我国对养老金会计这方面还不太器重。我国的企业养老金会计考核既无特意的会计体系,也无独用的会计课程,并且在会计报表上对养老金会计有关的消息也无任何要求。养老金会计与企业平时的财务会计是混杂在一起的,不能明显看出养老金业务在企业财务情况和运营效果以及现金流量上的的作用,随着如今企业养老金的逐渐增加,这已经不能够达到人们认识与剖析企业养老金状况的要求了。对于会计,我国同西方的发达国家如美国相比依旧有巨大差距。美国的养老金会计法则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发展,现在早已变成了一套相对完备的系统。从会计主体上看,美国养老金会计准则有针对养老基金的SFA35,也有针对企业养老金事项会计处理的SFA87;养老金计划明确说明了一些繁琐的认定受益养老金计划的会计办理流程,而且还给其它的养老金计划做了模版。对计量措施而言,它突破了单调的历史成本标准,并在养老基金财富的评估上使用了公允价值来确定价钱;还有养老金给付责任以及成本都利用了精算现值。对会计处置的手段而言,美国养老金会计的处理措施是以权责产生制当做基石的,而且相对繁琐,这些在养老金成本与负债的解决过程中都有表现出来:在美国养老金会计里,其养老金成本有6个方面的内容,并且大部分都与精算现值与平摊有关。精算的摊销的方法也有多种。在会计科目的制定和会计信息的揭露来看,美国养老金会计制定了许多专业的的养老金会计科目,比如养老金费用等等,并且需要公司在会计报表里面显示养老金会计的相关信息。

4、养老金会计信息披露的差异

从我国颁发的关于会计养老金方面的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一—财务报表列报》中,我们可以看到仅在本文件的第三十号中含有相关方面的规定,从这里我们得出我国对本国企业养老金有关于会计方面的曝光要求远远没有想像中的那么严格,在本文件第三章关于资产负债表中,在第21条明确显示如果企业披露此项,应当独立列出并体现出所增加的“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另外我们可以在<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查询到,公司有责任和义务在其附注中列明关于员工报酬方面的基本细节。所以我们得出结论是我国对养老金会计方面的处理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容易,主要原因还是被披露的信息往往存在于某些相关的科目条款中,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美国的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这些信息做出

了非常详细的注释,由此看出美国关于此方面的处理问题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并且其国还规定那些关于养老金会计信息表的文件要做内化的处理。但是我国在养老金制度不断修改完善的情况下,也在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

三、对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的缺陷思考与建议

1、我国现阶段的养老金制度缺陷

如果眼光能够放远一些,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目前实行的“统帐结合”的制度能行的通,但是放在现在这种社会情形下,其弊端就会暴露出来。

我国为了推行此项制度,对已经退休的老员工,仍旧实行现金收取和现金支付的办法支付给应得的与原来相同层次的养老金,而对于那些正在工作不足退休年龄的员工,按照此项规定建立一个账户,不仅要给从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一辈人缴纳费用,而且也为自己的养老金缴纳费用。

从浅层次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日趋完善,朝着“三良柱”的目标努力,但是我们如果从深层次观察的话就会发现我国存在着政府保证给予的养老金数额过大,涵盖的范围过多,这样是政府责任过大,极可能引起兑现诺言的危机。同时我国的职业退休金,个人独立的养老金存储缺少应有的法律法规,因此在操作时会出现一定困难。

在当今中国社会的情形下,政府仍然没有和企业与员工达成一致,只是政府一方在做出努力,后两者只是缺少相关规定的引导,无法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如果缺少了社会的参与,要想使保障能够实现的话是很难实现的。

当前我国养老金出现了极大的漏洞,而且愈演愈烈,一部分地区只能占用个人账户中的余款来填补,这使得个人账户处于空额状态。

2、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的思考与建议 (一)我国养老金会计类型的选择

因为我国养老金会计体系还没有完全成熟,要求的按照受益制处理的条件还没有完善,我国就只能采取以限定的缴费机制为主要措施,采用规定的受益制度为次要类型,以此来进行养老金的确认。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 规定缴费制在我国的优势

规定缴费制度操作较易,同时管理支出成本较低,以及会计能够更加容易做出相应的处理,与此对比所不同的是规定受益制恰恰相反。 (2)规定缴费制计划下建立个人养老金帐簿

那些相对于规定受益制可以不计的劳动力流通缺陷,有益于人员的的合理分配,这样就是的企业不用为确定养老金的金额而行使责任,同时只用做好应当缴纳的金额,除此之外的部分的责任以及可能发生的风险则应当归员工个人。 (3)规定缴费制下养老金的安全性比规定受益制下要高

一方面,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同样普遍存在于企业中,如企业采用规定缴费制,今后尽管企业出现破产倒闭等情况,由于员工个人账户的存在,因此并不会受到影响。但是,如果企业实行的是规定受益制,在做这种制度下,企业一旦受损就不会像前者那样不会受到影响。从另一方面说的话,由于我国公司企业信用额度较低,管理相对松散,制定的相关规定规范也不是十分完善,这就是的实行规定缴费制有益于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养老金费用的构成方面

在规定受益制度下,西方是以当期服务费为主的养老金费用项目,除此之外项目中暂列了前期服务费、利息利率费用以及基金资产的实际报酬等等。于此对

比发现,我国的有关方面的费用构成不够清晰,并且每个项目的受益确认比较困难。

(一)目前我国精算人员匮乏,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现在,大多数企业只是依据劳动管理部门计算规定的一组数据,然后依据这组数据的规定比例来进行计算当期服务费用。国家规定当期费用计算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包括员工的今后的养老费用、养老金发放的年限和剩余的应有服务年限,最后预估出一个合理的补贴现金的利率,将今后的需要给予的养老金换算成市值,通过以上计算可就可以得出企业于个人各应该缴纳多少金额。我国现今正在朝此方向做出努力。

(二)服务费问题

前期费用主要来源于养老金计划的修改,依据国际上的通用准则,处理退休的人员的前期服务费用时,应当使计划修订内的分摊算入当期费用。但是我国并没有划分出没有退休的员工和已经退休的员工的比例,在对于已经到了年限的养老金和退休几年后才享受到此项制度的人员支付当中。该部分费用按照一般情况是和当期费用一起计入有关的账户,究其原因还是这部分使用的方法和在职的员工已经产生的养老金混合在一起,不容易处理。 (三)我国工资统计数据的质量水平不高

现今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例如,关于工资的没有一个规范的统计,且计算养老金的一些主要方法不够完善,有些落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传统的工资计算统计措施明显无法满足现在社会的要求,首先是传统的统计用的指标不匹配,其次就是统计用的方法不能够适应工资统计的发展模式,这样就会影响对于工资的统计,使得工资的统计失去其准确的特性,并且没有时效性。当前作为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一项基本性工作,工资统计工作必须得到切实加强。

2、发展企业补充养老金制度

当前在我国尽管已经完善了三个方面的养老金制度,但是相比较国外的企业,我国的企业补充养老金只停留在个别公司的情形,还是建立在同一的基本养老金制度上。这方面的主要原因还是企业补充养老金被人们定位成配角,所以随着我国有关方面的改革制度逐渐进行,我国应该努力发展企业的这项制度。

一方面,当今的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维护和深入的过程中,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行使了不可替代的角色,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典范。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现阶段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再加上基本的养老金替代率不如以前,呈下降趋势,所以从这方面看来社会对企业补充养老金认可度越来越高。我国目前养老金的替代率只有员工退休时的工资的百分之五十,如果以这样的利率的话,除了满足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之外,别的无法满足,我国因此有理由对企业的补充养老金的管理,以及资金运行机制再次强化,对于国外此种情况,公认的替代率为百分之七十五,以此来保证基本的生活开支,因此我国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跟上国际的步伐。

3、关于养老金的会计处理

(一)养老金的计提、上缴

公司在分配给相关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的时候是按照一定比例支付的,主要是员工工资的总数加上养老金的相关费用,两者之和的一定比例。企业每项拨付时,计入当期损益,列入相应的成本费用帐户,其会计分录可作为:

①发放工资时,代扣个人部分 借:应付工资

贷:其它应付款养老金 ②计提单位部分时 借:管理费用

贷:其它应付款养老金 ③上交社保部门时 借:其它应付款养老金 贷:银行存款

除此之外,公司企业还可以依据参照国际上通行的准则,添加有关方面的账户,以此来计算核实养老金的金额。 (二)企业补充养老金费用的确认

我过的基本国情为发展中国家,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愈加明显,所以我国的养老金不会达到预期的金额,通过实行企业补充养老金计划,可以明显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所以国家也应该鼓励奖励这一计划。但是从其他方面,企业补充养老金制度缺乏受政府的监管不够严格,很容易出现公司表面是在实施计划,实则是借用此计划进行收入的隐藏,偷纳税款。

六、结论

尽管我国养老金制度存在缺陷,这不仅仅只是我国的特有现象,几乎国际上大部分国家的养老金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我国目前正处在老龄化日趋严重,并且适逢养老制度的转变时期,我们相信这些问题只是短暂时期的。本文提到的养老金制度比较新颖,还只是对其中几个问题做出了探讨,今后我国的养老金会计制度会不断完善,相信那时养老金会计会比现在更加适用。这就要求我国应该根据现在国内社会的基本情况,从养老金计划的形式选择,操作和筹备方面进行修缮。

参考文献

[1]金旭光.养老金会计的中外比较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12

[2]毕晓方.美国养老金计划的会计处理及其影响[J].中国工会财会.2004.4 [3]王浪庆,吴德军.美国养老金的会计处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2004.8

[4]王浪庆,沈娟.美国养老金会计处理及其启示[J].财会月刊.2004.8 [5]潘秀芹.美国养老金会计及对我国发展的思考[J].山东经济.2006.5 [6]<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3

[7]蒋晓风.对我国养老金会计理论和实务的探讨[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6

[8]莫玲.我国养老金会计问题探讨[J].商业时代·理论.2005.29 [9]张小明.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问题研究.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5

[10]季晓东.养老金会计处理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2.6

[11]吴祥云.养老金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8 [12]‘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一职工薪酬》.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3 [13]雷佑新,雷红.对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的几点思考[J].会计之友.2005.8 [14]<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3

[15]FASB.SFAS87,Employers’Accounting for Pensions [16]IASB.IASl9,Employee Benefits

[17]邓刚慧.养老金会计与不确定性[J].上海会计.2002.2

[18]FASB.SFAS88,Employers’Accounting for Settlement and Curtailments of Defined Benefits

Pension Plans and for Termination Benefits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di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