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3-10-17 17: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加强沿江地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思考

中共洪钟市委政法委员会

当前,随着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大力开展和园区建设的深入推进,项目建设突飞猛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户洪钟,城区、乡镇工业集中区特别是沿江地区外来人口急剧增多,据初步统计,已超过万人,随着金陵船舶等一批大项目的推进,还将增加更多的外来流动人口。带着对政法机关如何解放思想,为项目落户创造良好环境,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如何切实做好外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增强广大群众和投资者安全感等问题的思考,近期,我们对沿江地区流动人口的结构、现状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调研,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并希望借此能对做好全市范围内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沿江地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现状

从洪钟情况看,当前沿江地区已成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自经济开发区启动新区建设以来,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已形成了船舶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物流园三大园区和商贸区“三园一区”为主的强劲发展态势。辖区内各类企事业单位128家,其中船舶修造企业29家。现有外来人口1.2万人,预计高峰期可达2万多人,主要从事电工、焊工、起重工、登高作业和流水线操作工等等。大量外来人口在沿江集聚,为沿江地区各类市场繁荣特别是沿江造船业的发展提

供了有力的用工保证。应当讲,外来人口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对沿江地区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可替代。然而,由外来人口带来的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环境卫生、权益保障等系列问题日益突出,但受人力、物力、财力、体制、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沿江地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1、外来流动人口底数、身份难澄清。一是流动人口申报暂住登记、办证的意识十分淡薄,主动性不强,民警上门催办也臵之不理。二是相当一部份船厂流动人口的职业不稳定,经常变换住址,且作息时间不定,社区民警难以及时掌握其动态。三是取消暂住人口管理收费后,管理经费得不到保障,管理队伍萎缩,登记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四是一些船厂业主怕麻烦,不配合公安机关开展登记办证工作。五是无身份证件的流动人员增多,往往一时难以查清身份,无法发放暂住证。从洪钟情况看,约有10-20%的暂住人口没有合法身份证件,这给暂住登记、上网比对、核实真实身份、提供社会服务等工作带来困难。

2、违规出租、违章搭建问题严重。由于项目建设的大力推进,当地有限劳动力资源已远远满足不了进区企业的要求,各类企业尤其是船舶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与本地人力资源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个项目建成后有的可能新增用工上千人,而目前仅有部分企业自建居住楼,将住宿区与生产区隔开,实行“双集中”管理,其它企业均采取“松散式”、“自由式”居住。由于沿江各类企业特别是沿江造船企业的兴起,出租房屋的需求量大,船厂周边地区违规出租、违章

搭建等问题十分普遍,严重影响区域规划和其他居民的生活,在项目建设用地时,将增大拆迁用地成本。但如果制止违规出租房屋行为,大批外来人口住宿又成问题。

3、治安、刑事案件高发。由于外来人口来自于全国各地,成分复杂,素质不高、法律意识不强、收入偏低。为了节省开支,多人合租、男女混居现象比较普遍,加之居住分散,日常管理难度大,其中不乏专门从事盗窃、抢劫等各类犯罪活动的人员。有的利用区域概念,寻找亲情,亲近老乡,时间一长,形成拉山头、结帮派,甚至以众压少,以强欺弱。一旦发生矛盾和磨擦,极易引发寻衅滋事、结伙斗殴等现象,导致沿江地区刑事及治安案件逐年增多,暴力化犯罪加剧。从洪钟情况看,2007年沿江地区共立刑事案件179起,同比增加5%,共立治安案件335起,同比增加8%,刑事案件增幅是我市唯一突出的地区。这里还不包括发生失窃或者打架斗殴隐案不报的案件。

4、劳资纠纷、安全事故多发。由于沿江造船企业都采取发包方式运作,企业和外来人员多为间接劳动关系,管理不到位,加之包工头为了降低用工成本,往往克扣或压降工人工资,劳资纠纷不断,有的甚至因负债连夜携款逃跑,酿成大的群体性事件。有的采用封堵厂门、拉电闸等手段,阻碍生产,有的到政府上访,扬言如问题得不到解决,将到省政府上访。同时,安全事故频发。夏季气温高,白天日照时间长,夜间短,务工人员经常睡眠不足,上班时极易发困,高空作业危险性增加;船厂用电、用火、用气安全隐患增多,

容易产生高空坠落、触电、火灾、爆炸等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社会管理未能形成合力。沿江地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园区和公安、劳动、计生、工商、民政等部门。现实中存在管理体制不顺、沟通不畅、各自为政等问题。基础设施不能共用,相关信息不能共享,管理工作不能同步,导致人口登记、计划生育、普法教育、卫生医疗、疾病防疫等工作难以落实,社会管理工作没有形成合力。

二、对策和建议

随着沿江经济的迅猛发展,外来流动人口还将不断增多。为沿江地区提供良好发展环境,维护沿江地区社会治安秩序,将沿江地区打造成平安地区,加强沿江地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1、理顺健全外来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在沿江地区成立政法委,牵头组织、协调、部署、检查沿江地区政法综治工作,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政法委委员,以整合管理资源,理顺管理体制。市综治委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沿江地区外来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指导,成立沿江地区外来人口服务管理中心,同时,根据就近集中、便于管理的原则,分设外来人口服务管理站。综治、公安、司法、计生、劳动、工商等部门共同参与中心工作,为流动人口提供登记办证、职业介绍、就业咨询、计划生育、房屋租赁、权益维护等日常服务管理。村(社区)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切实发

挥好“多位一体”村级综治办的作用,从而为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提供组织和人员保证。

2、加快完善外来人口登记管理制度。以底数清、情况明为目标,全面准确掌握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和相关信息。加强暂住户口登记、暂住证办理和查验等基础工作。完善暂住人口登记制度,推行暂住证、出门证、特种用工操作证等相关证件“一卡通”做法,简化和完善出租房屋、人力资源市场、暂住人口、流动育龄妇女、流动未成年人、流动党员和团员等流动人口相关信息管理系统,构建流动人口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流动人口暂住登记、计划生育、劳动就业、服役、接受义务教育、传染病疫情以及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税收征管等信息资源跨部门、跨系统共享,提高综合管理效能。

3、尽快明确用工单位和企业管理者的责任。全面推行融治安防范、矛盾调处、劳动用工、社会保险、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生育、卫生防疫于一体的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业主责任制,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责任落实到用工单位、经营业主。用工单位和经营业主及时登记流动就业人员的相关情况并向当地派出所和流动人服务管理中心报告,配合公安机关做好本单位流动人口登记、证件发放、信息采集等服务管理工作。强化法律责任,相关部门对企业违反用工管理规定,安全措施得不到保障,多次发生责任事故的,在规定时间内不主动申报或者注销暂住登记,申领或者缴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6v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