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考点详解

更新时间:2024-06-03 22: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文言文(40分) 1.(15分)默写

(1)风劲角弓鸣, 。(《观猎》)

(2) ,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4) ,故克之。 (《曹刿论战》) (5)不见去年人, 。(《生查子?元夕》) 2.(4分)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人借“鹤 楼 ”来抒发怅然若失的感慨。(从诗中选取两字填入空格)

(2)与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最相似的一项是 A.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B.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C.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1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陈涉世家(节选)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

第1页(共24页)

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

文学常识 词语解释 句子翻译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译句:④ 选文出自西汉著名史学家①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 的②《 》 楚。 号:③ (2)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胜为王的条件之一是受众人的拥护。 B.佣者“笑”激发了陈胜立下大志向。 C.陈胜起义抗秦的根本原因是秦“无道”。 D.诸郡县“应”表明了起义影响之广。 4.(11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秦有一士人,酷好古物,价虽贵,必求之。一日,或携致席而告之曰:“此昔鲁哀公命孔子所坐之席也。”士大惬意,以为古,遂以附郭①之田易之。逾时,又有持古杖以售,曰“吾此杖乃太王②去邠③所操之箠④也,”士倾家资与之。既而,又有持朽碗一只,曰:“此碗乃舜作。”士愈以为远,遂虚所居之宅而予之,三器既得,而田舍资用尽去,无以致衣食,好古之心,终未忍舍三器。于是披哀公之席,持太王之杖,执舜作之碗,行乞于市。

【注释】①附郭:靠近城墙边②太王:周文王的祖父③邠(bīn):古国名④箠(chuí):杖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遂以附郭之田易之 .②无以致衣食 .

(2)秦士“行乞于市”的原因有:① ② (用原文语句回答) (3)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 A.练好眼光不盲从 B.能知节制不任性 C.为人慷慨不吝裔 D.及时醒悟不固执

第2页(共24页)

二、现代文(40分)

5.(2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微信红包为什么流行

①2018狗年春节除夕至初五,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了惊人的460亿个,较去年增长了43.3%.发红包最密集的是除夕这一天,达到了142亿个。 ②微信红包为什么在中国人际交往中这么流行?

③可以借用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交易成本”来解释。交易成本,简单地说,就是除了价格之外的一切成本,具体到微信红包,指除了微信红包里面的钱之外的一切成本。以前的红包只能面对面给。而现在,哪怕远隔重洋,只需轻轻点击,即可给亲朋好友发一个红包,减少了不必要的奔波,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 ④微信红包“润滑”了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已经改变了中国人的人情传统形式。网上曾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夫妻之间因一点小事儿闹别扭,事后丈夫想和解妻子还在生气,不愿意搭理他。聪明的丈夫就连发20个10元的微信红包,且在红包留言中“言辞恳切地讲道理”,妻子在一笑之余,终于点击接受红包,两人关系和好如初。人们把这种办法调侃为:“和老婆讲道理的正确方式”。 ⑤对于关系没那么亲密的人,如普通的朋友、同事之间,因一些小事情的帮忙,如果不酬谢,心理总是过意不去。以往人们常常会为送什么发愁,有时想用一些小礼物来回馈,又担心送不出手,怕人家当面拒绝了会很尴尬。现在有了微信红包,不管是18元还是88.88元都是一份诚意的表示,所谓的“礼轻情意重”。 ⑥微信红包的流行还在于它让人们在收、发红包的过程中产生了无穷的乐趣。有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收、发微信红包时会产生猜测和期待,并随之分泌出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正是这种物质会让人产生愉悦感。在微信群里,发一个拼手气红包,往往平均下来,每个人抢到的红包可能才一元多钱,甚至几毛、几分,但大家依然劲头十足、乐此不疲。正如有人调侃,地上有一元硬币,很多人都不会弯下腰去捡起来,但在微信群里,为了几毛钱的红包却抢得大呼小叫,也司空见惯。想想如果没有微信红包,“一分钱”显然是给不出手的,而微信红包的出现,让本来无法出手的“一分钱”,也变为了“一分也是爱”,甚至还有了专用表情。其实重要的不是钱的多少,而在于乐趣。

第3页(共24页)

⑦据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调查,截止到2016年12月中国新兴的微信用户就增加了1000万个。这些用户中,好友数量在200人以上的被访者比例近45%,其中好友数量达500人以上的用户占13.5%.这样庞大的人际社交网络为微信红包的流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微信红包作为红包和人际社交网络两者的结合,产生于社交,服务于社交,它的发展、壮大就顺理成章了。

(文章有删改)

(1)第④段“润滑”在文中的意思是 。 (2)第⑤段画线句的作用是 。 (3)联系全文,微信红包流行的原因有: ①降低了交易成本: ② ; ③ ; ④ 。

(4)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微信红包的交易成本是指红包里的一切成本 B.中国人的人情传统形式已经被微信红包改变 C.大脑分泌内啡肽让人在抢微信红包时有乐趣 D.人际社交网络不仅产生于社交还服务于社交

(5)有人认为第①段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 6.(2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草帽面

①甘城的这个夏天,硬是热的古怪!

②这个古怪的夏天,也出了一件xī qí事:在甘城小学旁的一个小巷内,有了一个卖热面的,也就是普通的葱花肉丝面,可人人都说硬是吃出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面的香味儿!每天晚上到了凌晨两三点了还有很多人坐在那里,吃的吃,等的等,不时有一些人来了,看了看前面那些等待的人,便习以为常的找个地儿,站的站,坐的坐,边等边聊起天来。这成了小城夏晚的一景。

第4页(共24页)

③这个推着板车卖汤面的小摊主,每天都是晚上十点准时来到这个小巷,板车蓬架上挂着一个用毛笔字写的几个黑字:草帽面。小摊主的头上,也时时戴着一顶草帽,生意再好,也没取下来过,一直到收摊儿。

④不知不觉,巷边小摊排长队等面,在这个夏天已成为一种时尚,那些在酒馆茶馆吃多了喝腻了的客官们往往会相约一句:“走,吃碗草帽面去!”师傅很奇怪,任你长队排到多少人,他还是不紧不慢,不吭不哼,一碗一碗仔细配料,他的面条不是超市里买的那种,而是那种加工的碱水面,一天就准备那么多面,卖完后,就轻轻说了一句:“面没了!”后面的人一听说面没了,只是各自散开,毫无怨言。只等第二个晚上来早一点便可吃到了。草帽面好吃!香!比大闸蟹还香!且要去得早!草帽面出名了!

⑤小巷有一个摆摊烤羊肉串儿的,看着草帽面生意火爆,很是羡慕,打听后得知草帽面摊主是个复员军人,曾在部队炊事班做过几年,厨艺不错。于是悄悄观察了好几天,暗自学艺,不久便也改下起热面生意来,亦美名其曰“草帽面”,并竖了一个广告灯牌做的招牌,让人还未进巷口便可看到大大的几个字。

⑥小巷更热闹了,两家生意都好,烤羊肉串儿的摊主很高兴,做生意的谁不想赚钱,有好门路了就要跟啊!可时间只过去了两周,烤羊肉串儿的热面生意就差了起来,吃面的人宁愿排队也要等那个老摊摊的热面吃。烤羊肉串儿的纳闷了,他悄声拉住一个老吃面的人问道:“为何他的生意硬是比我好,我的面条材料和做法都和他差不多啊!”那人仔细上下打量了一下他:“你的头上没戴草帽啊!”“啥?这?都是草帽面,戴与不戴有什么关系呢?”

⑦那人望了望那顶“草帽”:“关系大了!你知道吗?那人是个复员军人,曾是部队的炊事班班长,在一次抗洪抢险中差点被洪水冲走,被一块大石头挡住,才保住性命,可头皮却硬生生被揭掉了一块,再也长不出头发了,现在为了贴补家用,才晚上出摊卖面,很多人去吃面,除了他的面好吃,更多的是冲着他头上那顶草帽啊…”

⑧三天后,烤羊肉串儿的老板又出摊了,不过不是热面,而仍是烤羊肉串儿,只是他身后多放了很多小塑料凳儿,很多吃面的人都可在他这儿坐坐,聊聊,渐渐地,羊肉串儿生意也好起来了。 (1)根据拼音写汉字。 xī qí 第5页(共24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l1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