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2019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4-03-14 04: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黄浦区2019年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2019.4

一、积累应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

(1)万里归船弄长笛,_______。(黄庭坚《登快阁》) (2)郴江幸自绕郴山,_______?(秦观《踏莎行·____》)

(3)为了“义”,先前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的,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穷人感激接受了,孟子用一句话一针见血的指出这种行为的本质,即“______”。(孟子 《_____》)

【答案】 (1). 此心吾与白鸥盟 (2). 为谁流下潇湘去 (3). 郴州旅舍 (4). 此之谓失其本心 (5). 鱼我所欲也

2.按要求选择。

(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张这次乒乓球比赛失败,老师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建议他向优胜同学学习。 B.小王被邻居阿姨告诫,子女与父母的最好的相处之道,就是要“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C.小李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古代先贤处世准则,也是我们的修养法则。 D.小强想即便是小测试,也要充分准备,达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效果。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江南”可以是一个文化概念。 江南凌波水韵,翰墨流芳,中正平和,风雅精致,以文心墨韵见长,是中华精英文化的象征。毫不夸张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是江南文脉从长江汇入大海 ②乃至成为整个东亚文化的酵母 ③并且产生了全新的创造力与辐射力 ④引导中华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交融碰撞

⑤是江南艺术精神引领了中国传统艺术走向高端与精致

A.③①④⑤② B.④⑤②③① C.①④③②⑤ D.⑤①④③② 【答案】 (1). (1)B (2). (2)D

二、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投食下的阅读饥饿

鲁敏

①投食,一个比拟,像动物园里那样,给笼子里早已不猛的野兽丢些死鸡活鸭……这是个有点调笑的说法。调笑是为了减轻内心的不适感。我老觉得,我们现在的阅读很像是投食模式。投食的主要表现是榜单、书目、名人推荐、月选季选年选等。一到周末或月底的进食时间,流水线一样的资讯平台就开始推送了,详尽的内容简介、写作特色、章节摘要、专家评说,切成很小的碎块、撒好了提神的调料和悦目的花边,排列整齐地进入到我们各自所趴着的笼子里。如果你是一位在某个领域小有名声的人士,出版社还会直接把书给扔进来。这情况多么令人满意,你都不用动半根指头,就可以非常及时地进食到本季最时新的读物。

②某天,有个摄制组来家里拍东西,主持人随手拿起茶几上一本书,语调喜悦:“哦,我刚刚在某老师家也看到这一本哎。最近,老是听到人说哎……”我立即知道,我与“某老师”,还有别的一些老师,准是在同一时间被空投了同样的东西,都是刚刚打开包装,热气腾腾地放最靠手的地方,而这本书的下方,稍微带点陈灰的,是一堆同样来源的书。我不知道,我将在何时、或者是否真的会去拿起刀叉张开嘴巴……绝非胃口不好,相反,阅读上,这些年我一直饥饿,这满目琳琅、饱食终日的饿,已致严重的营养不良——听听,连我自己也要脸红了,多么矫情的令人反感的说法。

③我当然知道真正的供给不足是什么样的。从五十年代的前辈们那里,我们都听过许多关于阅读的故事,在那灰蓝色的回忆光圈里,他们到废品回收站找书、到贴有封条的仓库偷书、步行三个小时到一处去借书连夜急读并于次日凌晨交到下一个风尘仆仆的接力者手中。我的一位同行,是六十年代生人,也有类似的经历,他多次用一种不可思议地语气提起,他整个青少期的阅读,就是靠各种“意外”与“撞运气”,得以与某书碰上,然后就抱住死啃,啃得连碴子都不吐。他最神奇的是在垃圾堆里捡到过好书,拍拍灰,塞裤子口袋就拿回去读了……每每听之,我总是啧啧不已,并且有种向往的心态,觉得那种匮乏,一方面是残酷的、压迫的,可其中又有种初恋般的纯度与浓度,甚至带有传奇的美感。

④我这心态显然也是不大健康。这所谓的美感,是出于我的主观视角,是对比而生的,对比于当下的食欲僵死。投食而来的那些书单,一拨又一拨,挤挨挨、满当当地进入视线,爱恋的感觉就此稀薄了,似已没了起初的忠贞和虔诚,因它们不是我日思夜盼、苦苦求索而来的,甚至可能是并不需要的、伴有轻微质疑的。常常的,打开一本书,那样讲究的字体与排版,花了大心思的封面,体贴的、连配套的书签都备好了,可是啊,负疚地长叹,不想打开。我害怕会碰到反复碰到的情况,那既不甜也不苦,既不烫也不冰的滋味,都搅动不了齿舌,更何谈心肠与脑袋。当然,是可以看的,足可以翻上大半天,

并也会条件反射地发笑与点头称是,直看得圆滚滚的、挺胸凸肚,可随后只消半个黄昏,就没了,就饿了,加倍的饿,空洞到极点的饿,并伴有异常的伤心,为那书,为它那好看的样子,为我对它的无情遗忘。更绝望的是:那不独是那本书的命运,那更是我的、我们的。

⑤我饿着。我羞耻于这种饿,像得了道德败坏、见不得人的病。这怨不得别人的,为什么会在大丰大收、供给丰沛到过剩的背景下如此之饿?是我的无能,是我自个儿丧失了觅食和追求的能力,去荆棘、去莽原、去冰雪中捕食的能力,从被抛弃的垃圾堆里、从加锁的门背后、从被打包变卖的废品中,翻找到那些破旧、残缺、没了用处、味淡如水的,但真正适配自己的东西。我为什么要吃大路货?为什么要叼起降落到眼跟前的发亮玩意儿,好像新晋小开总要赶上新品发布似的,哼哼唧唧地表示津津有味,以大合唱、团体操的标配方式来阅读、思考、发声?想想看,这真是可怜而贫瘠的局面!

⑥大概正是出于这种恐慌的心理,每次看到书单,看到排行榜,看到几乎像课堂作业般整齐的赞美式反馈,我总升腾起一阵迷雾般的焦虑,我不知道我能否有勇气立即站起身、跑出去,趁着肢体与脑力尚未完全绵软,离开这无需任何心力的富足之地,跃入旷野,跃入干涸,激活被干扰和驯化过的视觉与嗅觉,恢复那种挑剔但准确的灵敏,重新长出野蛮有力的肌肉……最终,在视线尽头的大地深处,在被忽略被冷落的地方,在依稀可辨的光线中,遭遇到我一直寻找和渴求的那本书。 3. 用简洁的话对第①段中加点词“投食模式”加以解释。 4. 对第③段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描摹昔日人们因读物贫乏而遗弃阅读的景况。 B. 为展开对阅读现状与文化命运的思考作铺垫。 C. 突显作者对真正供给不足状态的熟稔与忧惧。 D. 进一步表达作者对当下阅读丰沛现状的珍惜。 5. 能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

A. 面对大量书籍,感觉营养不良的原因,是严重缺乏阅读时间。 B. 对于过度讲究字体与排版、封面与美观的书籍向来嗤之以鼻。 C. 担心自己会在阅读过剩的环境中丧失自主阅读的追求和能力。 D. 每次看到书单和排行榜,就会激发自身阅读寻找书籍的动力。 6. 分析第⑤段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7. 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答案】3. 以榜单、书目等为内容,固定时间,精细加工后流水线一样推送的被动阅读模式。 4. B 5. C

6. 答案示例:本段的语言调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丰沛的情感,论说富有气势。先用比喻把阅读的饥

渴喻为一种病;再用设问引出阅读过剩下个人阅读能力削弱甚至丧失的感伤;接着用排比罗列陈述阅读应在的地方;在此基础上用一串问句,反思当今读者随波逐流的现状;最后用长短结合的句式,表达作者的悲叹与忧思。全段一气呵成,发人深省。

7. 答案示例:本文先从投食阅读这一现象入手,引出对当今阅读现状思考的话题;再以今昔对比的手法,强调当今看似丰沛实则贫瘠与往昔看似贫瘠实则丰沛的阅读状态之间反差;进而辩证思考物质丰盈与精神匮乏之间的矛盾,表达对阅读现状乃至我们命运的反思;最后照应开头,呼吁人们进行真正具有生命力的主动阅读。

(二)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像月光与玫瑰同时出现

宁 白

①最近读柳鸣九先生的《种自我的园子》,其中有记述朱光潜先生一文,这让我想起我的大学美学老师。

②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考入杭州大学夜大学,学习中文。同学中,大多是在田埂、草原、森林中历经了艰难的回城知青,胸无文墨,心思补学,个个粗粝而饥渴。对我来说,美学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五十多岁的老师讲课深入浅出,舒缓简约,每次上课,人都很齐。

③那天,老师正讲着朱光潜先生的美的移情理论,循循诱导人的心境和意识在审美中的作用,突然,灯灭了,教室里一片漆黑。同学中出现了惊讶和纷乱,但老师只是短暂地停顿了一下,就还是继续着她的讲解。这时,我看见月光从树叶的缝隙中洒进来,照在靠窗的一排学生身上,黑暗中的教室有了亮光。穿着裙子的老师在课桌间走动,颀长的身影朦胧、飘逸。教室里忽然有了非同寻常的安静,老师所讲的“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往复回流”这样陌生而新鲜的内容,让我们似乎受了一次洗礼。以至下课前灯亮了,大家仍然没回过神来。

④每个同学都记住了这堂课,记住了在黑暗中听讲时自己的心理感受。我还牢牢记住了朱光潜这个名字。

⑤不久后的又一堂美学课,老师由她的先生背着进了课堂。我发现,老师的小腿绑着石膏。她微笑着向我们致歉,身靠讲台,依然站着。这堂课讲了美感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还是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论述。我记住的话是,一个真正有美感修养的人,必定同时也有道德修养。对当时的我来说,这真是一个生疏而富有哲思的话题,又觉得美妙而温馨,似乎在一片荒芜的田野暗处,看到了一盏暖暖的灯。

⑥我去买了朱光潜先生的书看,也关注起了朱先生的故事。

⑦上了北大经济系的“插友”告诉我,有一次,一位同学在未名湖畔读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译著,朱先生正好路过,告诉她,不必读这类书,没什么新东西,译得也不准确,要读原著。这位同学不认识朱先生,看着这位清癯矮个老头的多嘴,甚为气恼。直至路过的一学生向朱先生问安,才知道遇见的正是自己的偶像,她顿时怔住。待她起立要向朱先生致歉时,先生已踽踽离去。她说,一生的仅见,让她一辈子铭记。

⑧很多北大人,都看到过这样一个场景:晚年的朱光潜先生坐在他寓所门前的石头上,身边放着一堆玫瑰花,给路人每人奉送一枝。这时,朱先生的两眼视力已经很差,很难辨认出眼前走过的人是谁,他只是在传递一种美意,把心中的一种美感传导给路人。这是朱先生美学理论的躬身实践吗?按当下人说,很像一种行为艺术。我想,从这位矮小瘦弱的美学大师手中接受了玫瑰花的每一位老师、学生或者素不相识的校外人,他们心中的冲击,不仅有关美感,也有关一位学者出于善良的道德实践。

⑨于是,我从杭州去了北京大学,探访未名湖畔的燕南园。

⑩这时,朱先生已辞世多年了。走在那一幢幢灰色小楼之间,我不知道哪幢楼是朱先生的故居,也没找到传说中朱先生坐过的石头,只见小路清静、安逸,偶尔有路人匆匆走过。我在这里,想象着当时的场景,想象“一身肃穆,不苟言笑”的朱先生,微笑着把红色的花朵递送过去,接花的人,惊讶过后,一脸笑容。这个曾经出现过如此美妙场景的地方,现在,仍有美的气息弥漫在我的周遭,让我沉浸。

?我曾在朱先生的著作中,读到过北大校长蔡元培在二十世纪初讲过的话,大意是,中国没有宗教,可以普及美学教育,用美育代替宗教,来提升中国人的道德水平。此说一出,不同见解纷起。但是,从我美学老师的授教中可以知道,朱先生是认同这个观点的。他在体弱的晚年无法上课,难以进行理论研究的时候,远远地丢弃了曾经的委屈,淡却了铭心的伤痛,以花送路人,是想告诉人们,赠人以美,可以美美相传,滋养人的魂灵。

?在这安静的小路上,我的美学老师,与朱先生出现在了同一个画框里,就像月光与玫瑰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上,一种沉静和雅致的美浮现出来。她也是一位美的传授者和践行者,暗夜独语、忍痛倚案的解惑和传道,都是给那时思想贫瘠、浅薄的我们,以美学的启蒙、道德的引导。

……

8. 第②段中加点词“粗粝而饥渴”很有表现力,联系下文,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9. 第⑤段和第⑦段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有何区别?请加以分析。 10. 本文的标题颇具匠心,结合全文,从手法和内容两方面进行赏析。 11. 文章到第?段并没有结束,依据上文,补写一段文字。(80字左右)

【答案】8. 答案示例:“粗粝”形象地描摹同学们历经磨难而学识匮乏,精神层面未经美学启蒙的粗

糙状态;“饥渴”则生动地刻画出同学们想改变精神贫瘠的殷切期望。与下文老师“穿着裙子”、月光下“颀长的身影朦胧、飘逸”的雅致形成直观而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这一课堂“洗礼”心灵冲击力的强大。

9. 答案示例:第⑤段先通过对老师身体不便依然站着上课动作的正面描写刻画人物,再从老师课上所说又被“我”深深记住的话,以及我上课的感受凸显老师的学识修养,后者属于从侧面描写刻画人物。而第⑦段则是通过一位“插友”的转述写朱光潜先生对他的诚心告诫,表达对朱光潜教授严于剖析自己的反思精神的敬意,强调美学教育的价值,属于从侧面描写刻画人物。

10. 答案示例:内容上:标题中的两个意象涵盖了文章所叙述的内容,“月光”指大学停电时,美学老师在月光下授课,让学生深受触动的画面;“玫瑰”指朱光潜先生晚年奉送路人玫瑰的场景。标题蕴含文章主旨,“月光”和“玫瑰”同时出现,表达的是对美学老师、朱光潜教授都将美传递、馈赠给他人,滋养人灵魂的敬意,强调美学教育的价值。手法上:两者“同时出现”将对美学老师的回忆与对朱光潜先生的认识交织书写的构思相一致;两个意象本身构成沉静雅致的美丽画面,既是美学的象征,也更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因而,标题成为全文情感纽带和意蕴载体,运用意象叠加、比喻、象征等手法形象生动,独具匠心,余音袅袅。

11. 一位夜大同学,把后半生用于开办一所礼仪学校,讲述美对人的心智、行为、道德的作用,常年奔波在城乡,还作文写书,成为当地一位受欢迎的礼仪美学的传播人。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塞上曲 (唐)于鹄

行人朝走马,直走蓟城傍。 蓟城通汉北,万里别吴乡。 海上一烽火,沙中百战场。 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 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12. 从题材和体裁看,下列对本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咏史诗 古体诗 B. 边塞诗 古体诗 C. 咏史诗 近体诗

D. 边塞诗 近体诗

13. 下列对于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一烽火”与“百战场”形成对比,表现战争失败的残酷。 B. “发”“度”二字用比喻比拟手法,表现战事的急切迅疾。 C. 作者善用叠词,描绘中原与塞上的春日景色,具有音韵美。 D. 这首诗从语言风格来看,刚劲凝练,慷慨激昂,奇诡瑰丽。 14. 紧扣“断君肠”一语,赏析本诗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答案】12. B 13. C

14. 答案示例:声色结合,寓情于景,先写中原与塞上两地春日景色的清丽,再写琵琶横笛的声调凄恻,以乐景衬哀情,更显战争之悲。全诗调动多种手法突显思乡之愁、战乱之伤,很有感染力。

(四)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崔立字本之,开封鄢陵人。祖周度,仕周为泰宁军节度判官。慕容彦超叛,周度以大义责之,遂见殺。

②立中进士第。为果州团练推官,役兵辇官物,道险,乃率众钱,佣舟载归。知州姜从革论如率敛法,当斩三人,立曰:“此非私已,罪杖尔。”从革初不听,卒论奏,诏如立议。真宗记之,特改大理寺丞,知安丰县。大水坏期斯塘,立躬督缮治,逾月而成。进殿中丞,历通判广州、许州。

③京西转运使胡则曰:“滑州进士杨世质等诉本州黜落,即取元试卷付许州通判崔立看详,立以为世质等所试不至纰缪,已牒滑州依例解发。”诏转运司具析不先奏裁,直令解发缘由以闻,其试卷仰本州缴进。世质等仍未得解发。及取试卷,诏贡院定夺。乃言词理低次不合充荐诏落世质等而劾转运使及崔立之罪。

④会滑州塞决河,调民出刍楗①,命立提举受纳。立计其用有余,而下户未输者尚二百万,悉奏弛之。知江阴军,属县有利港久废,立教民浚治,既成,溉田数千顷,及开横河六十里,通运漕。累迁太常少卿,历知速、漠、相、潞、充、鄂、涇七州。兖州大饿,募富人出谷十万余石振饿者,所全活者甚众。

⑤立性淳谨,尤喜论事。大中祥符间,帝既封禅,士大夫争奏上符瑞,献赞颂,立独言:“水发徐州,旱连江、淮,无为烈风,金陵火,天所以警骄惰、戒淫逸也,区区符瑞,尚何足为治道言哉? ”前后上四十余事。以右谏议大夫知耀州,改知濠州,迁给事中。告老,进尚书工部侍郎致仕,卒。识韩琦于布衣,以女妻之,人尝服其鉴云。

节选自《宋史·循吏传》

【注】①刍楗:堵塞河堤决口所用的草把等材料。 15.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诏如立议( ) (2)募富人出谷十万余石振饿者( ) 16.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乃率众钱

A.率领 B.聚集 C.募捐 D.沿着 (2)进尚书工部侍郎致仕

A.发展 B.导致 C.归还 D.产生 17. 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乃言词理低次/不合充荐/诏落世质等/而劾转运使及崔立之罪 B. 乃言词理低次不合/充荐诏落/世质等而/劾转运使及崔立之罪 C. 乃言词理低次/不合充荐诏/落世质等/而劾转运使及崔立之罪 D. 乃言词理低次不合/充荐诏/落世质等/而劾转运使及崔立之罪 18. 把第④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立计其用有余,而下户未输者尚二百万,悉奏弛之。

19. 文章结尾有“人尝服其鉴云”的说法,你是否同意世人对崔立的这一评判?请结合第③段的内容分析理由。

20. 对第⑤段划画线句反映出来的思想进行评价。 【答案】15. (1). (1)按照 (2). (2)赈济 16. (1)B (2)C 17. A

18. 答案示例:崔立计算这些用度有剩余,而未缴纳用具的贫苦之家还欠官府二百万个(草把),都快速禀奏上去。

19. 不同意。鉴者识人也;崔立认为杨世质等文章差强人意,应予以选送,后经礼部复查为不合格,崔立也被追咎;古人因文而鉴人,崔立未有识文之明,自然无识人之明。

20. 画线句反映崔立关注民生疾苦、反对祥瑞阿谀之说的思想,在当时值得称赞,有进步性;但是将四方灾害归咎于上天惩罚,具有局限性;当然由灾害警醒统治者的骄惰淫逸生活的看法,对当下生活中违反自然规律,过度追求物质利益的人们,具有警戒意义。

(五)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君道

(元)邓牧

①古之有天下者,以为大不得已;而后世以为乐,此天下所以难有也。

②生民之初,固无此乐乎,为君不幸,为天下所归,而不可得拒者,天下有求于我,我无求于天下也。

③子不闻至德之世乎?饮食未侈也,衣服未备也,宫室未美也,下民其分未严也。尧让许由而许由逃,舜让石户之农而石户之农入海终身不反,其位未尊也。夫然故天下乐戴而不厌,惟恐其一日释位而莫之肯继也。不幸而天下为秦,敛竭天下之财以自奉,而君益贵。焚诗书,任法律,筑长城万里,凡所以固位而养尊者无所不至,而君益孤。惴惴然若匹夫怀一金惧人之夺,其后亦已危矣。

④天生民而立之君,非为君也,奈何以四海之广,足一夫之用邪!彼所谓君者,非有四目两喙、鳞头而羽臂也,状猊咸与人同,则夫人固可为也。今夺人之所好,聚人之所争,欲长治久安,得乎?

⑤夫乡师、里胥,虽贱役亦所以长人也,然天下未有乐为者,利不在焉故也。 圣人不利天下,亦若乡师、里胥然,岂惧人夺其位哉!夫惧人夺其位者,甲兵弧矢以待,盗贼乱世之事也。恶有圣人在位,天下之人戴之如父母,而日以盗贼为忧,以甲兵弧矢自卫邪?故曰:欲为尧舜,□□使天下无乐乎为君;欲为秦,□□勿怪盗贼之争天下。

⑥嘻!天下之固何尝之有!败则盗贼,成则帝王。若刘汉中(刘邦)李晋阳(李渊)者,乱世则治主,治世则乱民也。有国有家,不思所以救之,智鄙相笼,强弱相陵,天下之乱,何时而已乎! 21. 可用同一个文言固定短语填入第⑤段的两个方框处,正确的一项是 A. 孰若

B. 莫若

C. 孰与

D. 毋宁

22. 下列句子中“所以”的用法与其它句不同的一项是 A. 此天下所以难有也

B. 凡所以固位而养尊者无所不至 C. 有国有家,不思所以救之 D. 虽贱役亦所以长人也

23. 下列对第③段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尧舜时,社会道德水平最高,百姓生活条件却很艰苦。 B. 尧舜时,老百姓与君王之间没有什么严格的等级界线。 C. 尧舜时,由于百姓拥护,做君王的也就没有厌烦之心。 D. 秦朝后,君王横征暴敛,百姓受其害,整天惴惴不安。 24. 分析第⑤段所用论证方法的作用。

25. 作者在第①段提出了“后世以为乐,此天下所以难有也”的观点,以下事例是否能充分论证这一观

点,请简述理由。

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注】①仲:指老二,刘邦的哥哥;刘邦排行老三。 【答案】21. B 22. A 23. B

24. 假设把圣人不在帝位上谋私利,与乡师、里胥一样无利可求类比,论述去私利,不用担心夺其位;再用被人觊觎和被人爱戴对比,论述为私的危害;通过假设、类比和对比论证的运用,无可辩驳的强调要想长治久安,就要像尧舜一样不谋私利才能实现的结论。

25. 不能充分论证这一观点;把这段刘邦宴群臣时的记录作为论据不够完整,缺乏刘邦因强调私利而使江山不稳固的具体内容;所以以此论证作者观点是不充分的。

三、写作 70分 26.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生活中,不要在乎我们置身何处,而要思考前往何方。 对这一说法,谈谈你的认识,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孤帆远影碧空尽

“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却抬头看见了月光。”不少人因毛姆笔下的斯特里克兰德的形象而产生了“生活中不要在乎我们置身何处,而是思考前往何方”的想法,然而这种摒弃现实只追求未来的超前化观点真的适用于当今社会吗?

我认为不然。

客观世界的存在是人类千万年来无法改变的事实。生活在这个世界中,就无法避免其对我们产生的影响。在乎我们置身何处是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的前提,才能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应以何种姿态融入这个世界,是匍匐于地还是傲然前进,是为外物左右牵绊还是坚守自我屹立于世,是屈服于社会的黑暗残酷还是如鲁迅先生般,在祖国危亡关头,毅然弃医从文。只有正确认识到自己身处何种环境下,方能明白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从而对未来前往何方做出正确的判断。

而当今社会中,“活在当下,娱乐至死”的风气却愈演愈烈,人们追求眼前的享乐,沉溺于片刻的欢愉之中,以“乐活族”的口号麻痹自我,他们过分在意自己身处何方,在意自己所拥有的物质条件,对未来之路毫无见解。花大量金钱购买奢侈品,打赏直播平台的主播,两三个月内花光所有积蓄的案例

屡见不鲜,在他们看来,当下我置身何处,是何身份,拥有多少名誉金钱即是一切,这种肤浅的,愚昧的主观臆断使他们成为了波兹曼笔下的“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的娱乐至死之人。

因此在我看来,想要立足于社会,首先应关注自己置身何处,其次应不断思索自己应前往何方。两者看似独立,实则关系密切。关注自己置身何处,不仅是关注当下的时代背景,社会现状,更是应该关注时代背后所折射出的弊端与黑暗,在这个日渐物质化的社会中,保持独立之见,不被盲从跟风埋没。思考自己该前往何方,是基于前者的进一步探索。一个人倘若对未来毫无打算,那便会沦为时代的零余者,如一叶孤舟随着潮流四处漂泊,最终被浪花遗弃在贫瘠的浅滩之上。思考未来是对当下自我的一种反思与调整,亦是对当下社会压迫的一种反抗与不屈。时代改变,物格被不断提升,青年一代宛如社会的螺丝钉,早已被固定在规划的条框之中,难道我们就该因此低头,甘愿禁锢于其中吗?不,我们不能就此成为碌碌一世的“陀螺青年”,我们应该跳出框去,思考自己真正追求的远方,时刻将未来之路的地图印刻在脑海中,切莫被镣铐枷锁牵绊了脚步。

孤帆远影碧空尽,体悟当下,放眼未来,愿我们都能活出自我,活出精彩。

烂泥塘上的星空

有人说:生活中,不要在乎我们身在何处,而是要思考前往何方。这句话闪动在各种心灵鸡汤之上,牵动着在或琐碎日常或困顿处境的泥淖之中翻滚着的人们,引诱他们视脚下泥塘为无物,望向由愿景陶铸的前方。

这句话固然是有道理的,前行的方向就人生的旅人而言至关重要。它能够让我们明确自我的追求,意义的归宿,从而支撑我们踏出每一步,而不至于迷失在现代花样繁多的意义中,或是受困于当下的情境里,过着福克纳笔下“如同从车的后窗望去,只能看见其流逝,却抓不住任何东西”的漫长人生。

但是这句话为了前往何方的纯粹性,接近虚幻的美感与无限的可能性,而抛弃了走向前方的立足点——置身何处。我们所身处的地方真的毫无意义吗?并非如此。无论你所处之处是荆棘路还是烂泥塘,它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

最基本的,对所处之处客观条件的分析与了解,让我们能够开始构想走向前方的具体措施,只有这样极目远眺才不至于沦为一纸空谈。对置身何处的关注让我们看清通向前方的路。无论它多么崎岖,都是实实在在的,而不仅存于不甘的梦呓与牢骚之中。而正因为人对置身之地的局限性的不满,人们才能意识到方向对于自己的价值,理性审慎的思考它真正的内核、意义,是否仅仅是灵机一动的虚幻遐思。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博尔赫斯口中所说的,因非理性而产生的,对虚幻意义的永恒热望。

更根本的是,对所处之地的理解能够指引你该走向何方。倘若能够欣赏苟且的境地的美,并从中挖掘出意义与人性的高贵,他必将找到一些沉甸甸的真东西,这些真东西不出自于哲学的傲慢与偏见。是

从人的生活中生长出来的,甚至是从带血的腐质土里直立起来的,因而更不会四处倒伏。这才是人类生活的真正指引,富有现实的意义,同时也能从中看到自己的缺陷,甚至像史铁生一样由自己的残疾,看到人类永恒的缺陷,从而找到超越的目标与路径,实是生活对人最真切深切的祝福与指引。

因而,不要仅仅站在生活之中,仰望自己所臆想出来的美丽天空。在真实的置身之处思考感受,勇敢地,结结实实的向前方走去,才真正是光荣幸福的旅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tq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