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试题

更新时间:2024-01-13 18:2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天津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提出了设计教学法。 A.杜威 B.华虚朋 C.柏克赫斯特 D.克伯屈

2.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获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叫测验的()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3.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

A获得直接经验 B获得间接经验 C教学科学实验 D进行社会实践

4.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

A班主任 B班干部 C男女学生 D集体教育

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是()。

A、审美能力 B、高尚品德 C、优秀智力 D、实践能力

6.学校教育产生于()教育阶段。

A、古代 B、原始 C、近代 D、现代

7.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

A、师生关系 B、教师间关系 C、学生间关系 D、领导关系

8.人的身心发展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普遍性 C、基础性 D、能动性

9.在具体的德育实践过程中,德育既具有顺序性,又具有() A 矛盾性 B多端性 C复杂性 D一致性

10.教学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课外活动 B社会实践 C教学 D校外活动

11.教师的神圣使命是()。

A、提高升学率 B、以身示范 C、教书育人 D、奉献社会

12.古希腊的“七艺”都属于古老的()。

A、活动课程 B、隐性课程 C、综合课程 D、学科课程

13.建国初期,下列哪一位前苏联教育家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产生的影响较大?(A.赞可夫 B.巴班斯基 C.凯洛夫 D.阿莫纳什维利

14.我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老子

15.”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的教育理想。 A、非制度化 B、前制度化 C、制度化 D、义务教育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方式的总称。

2.德育模式包括、、。

3.是以议论和褒贬的方式肯定或否定班集体的动向或其他成员的言语行为。

4.社会模仿模式的创立者为。

5.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为、、。

6.班级管理的模式有、、、。

7.评价是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学生所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

8.智力属于能力,包括、、、。

9.教材的编写由“教程式”向发展,这是当代教材发展的新动向。

10.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

11.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称为。

12.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和三个阶段。

13.分支式程序为首创。

14.教学过程的结构分为、、、、五个阶段。

15.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我国原有中小学课程存在哪些主要弊端?

2.为了使会谈富有成效,辅导教师应掌握哪些专门技术?

3.课的基本组成部分由哪些?

4.简述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

5.初、高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包括哪些方面?

6.负强化、惩罚?请各举一例说明。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运用德育规律分析相关教育现象或问题。

2.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为什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v4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