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更新时间:2023-03-08 09:33:16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作者:刘蓓蕾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07期

内容摘要:历来语文教学重点就在于教授学生有关的语文语法知识,教授如何写作,怎样组织语言,正因如此,我们往往忽略了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育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美的和谐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德育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 关键词:初中语文 情感 人生观 以德育人

众所周知,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多且广。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粗略探讨: 一.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明确对学生教育什么

初中学生年龄大都在12—15岁的范围内,具备了一定的价值取向观念,能够分清是非对错、美丑善恶,基本可以判断个人言行产生的直接后果,但他们往往决心很大,行动力很差,说的和做的相脱离。仍不能确切地评价和认识自己的智力潜能和性格特征,很难对自己做出一个全面而恰当的评价,而是凭借一时的感觉下结论。这个时候的性格特征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另外,初中生接受形象、感性事物的能力强。针对这一特点,我们的初中语文教材在类型选择和安排上都注意了这一点。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都具备直观、形象、易懂的特点,让初中学生在学习、练习方面感觉都比较容易。这也要求语文教师在通过课文进行德育教育时,一定要注重选择合理、简便的教育方式,千万不要高谈阔论、大讲道理或理论,应该在感性教育方面下些功夫。

二.掌握方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德育教育 (一)导语中渗透

《皇帝的新装》一文通过一场荒唐的闹剧,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世界上还有比金钱和权力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授新课前,我先设计好了一个导语,说给大家讲《曾子杀猪》的故事,讲完问学生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曾子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引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所以我们必须从小诚实守信。继续引导,一个国家的臣民没有诚信时,这个国家会怎么样?通过这样的导入,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动机,调动学生内心的积蓄和隐埋的情感,从而认真地去阅读,体会,去认识诚信在当今全球市场经济社会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思想上得到升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8n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