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试

更新时间:2023-11-16 06:1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试须知

为做好期末考试工作,取得优异成绩,请各位同学注意以下事项:

一、认真遵守考场纪律。本课程为闭卷考试,禁止任何形式的作弊行为。有考场作弊行为者,一经发现,本次考试成绩记“0”分,不得参加下学期补考,并受到“记过”以上处分。

二、考生须携带所要求的考场证件,及必要的文具:2B铅笔、橡皮、签字笔(黑色)。 三、本课程考试实行“试卷”与“答题纸”分开的方式,即考题的内容在试卷上,答案须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本次考试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各种题型的作答格式和要求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二)作答主观性试题时,应做到书写工整、段落清晰、序号分明。示例如下: 1.简答题(以回答要点为主): 简述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

①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②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③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④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2.论述题(先答要点,再对要点进行论述):

试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下,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①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要点)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体现着个人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是集体所有成员共同利益的统一。同时,每个人的正当利益,又都是集体利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集体利益的兴衰成败与个人利益的大小得失息息相关。在现实生活中,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辅相成的。集体利益的发展,本身就包含着集体中每个人利益的增加。而集体中每个人利益的增加,同样有利于集体利益的扩大;(论述)

②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实际生活中,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难免会发生矛盾。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尤其是发生激烈冲突的时候,必须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即个人应当以大局为重,使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必要时,为集体利益作出牺牲。集体主义要求个人为集体作出牺牲并不是任意的,只有在不牺牲个人利益就不能保全集体利益的情况下,才要求个人为集体利益作出牺牲。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之所以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归根到底,既是为了维护集体的共同利益,也是为了维护个人的根本利益;

③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促进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使个人的才能、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不但与集体主义不矛盾,而且正是集体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那种把集体主义看作是对“个人的压制”、是对“个性的束缚”的思想,是与集体主义的本意相违背的。

四、交卷:作答完毕,检查无误后,按照页码顺序排好,将试卷和答题纸分别反面向上放在桌面上(千万不要将试卷和答题纸混在一起,否则,影响阅卷和考试成绩,后果自负),然后离开考场。

望大家认真复习,自觉遵守上述要求,取得好的考试成绩。祝大家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

2013.12

附:各章复习思考题【附部分参考答案,其余参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修订版)》教材】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一.选择题练习

0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取自《论语》,这句名言教育大学生在求学路上要(A) A.求实 B.严谨 C.勤奋 D.创新

02.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时代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C)居于核心地位。 A.艰苦奋斗 B.自强不息 C.改革创新 D.团结统一

03.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是要(C)。 A. 澄清真假的界限 B. 澄清善恶的界限

C.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 澄清美丑的界限

04.当代社会选人.用人.评价人的基本尺度是(C) A.思想道德修养 B.科学文化知识

C.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D.社会交往能力

05.思想道德修养的最根本方法是(C) A.博览群书 B.闭门思过 C.社会实践 D.向榜样学习

06.当代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是(C) A.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B.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C.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D.培养专业化.创新化的人才

07.下列有关大学的认识中有失偏颇的是(C) A.大学是知识的海洋

B.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

C.大学是专门培养研究人才的场所 D.大学有浓厚的学习研究和成才的氛围

08.刚刚进入大学的大学生,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确立独立生活意识很重要。下列属于独立生活意识表现的是(C) A.天马行空,独往独来 B.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C.树立自信.自律.自立.自强的精神 D.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不需要别人管

0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名言教育大学生在求学路上要(C) A.求实 B.严谨 C.勤奋 D.创新

10. 坚决抵制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坚决抵制违反科学和学术道德的不良风气,做一个有科学道德和学术道德的人。体现了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要(B) A.求实 B.严谨 C.勤奋 D.创新

11.健康的体魄是大学生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条件,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身体健康,才能胜任今天的学习任务和明天的工作职责。“体”成为人才素质的(C) A.灵魂 B.基本内容 C.基础 D.综合体现

12.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是(C) A.知识渊博 B.品质高尚 C.德才兼备 D.视野开阔

13.党最早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在(C) A.党的十六大 B.党的十七大

C.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D.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

14.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是(C) A.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C),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养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6.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C) A.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B.凝聚力量 C.引领风尚 D.鼓舞斗志

17.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C) A.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8.前人说过:“修以求其粹美,养以期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也。”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过程中,要把学习与践履结合起来,把学习规范和遵守规范结合起来,使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也就是要(C) A.注重理论学习 B.注重掌握基本知识 C.注重知行统一 D.注重联系实际

19.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定位不可用以下(C)表述。 A.是一门公共必修课 B.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C.是一门专业课 D.是一门理论课程

20.马克思说:“为确定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里,确定的现实的人的“规定”.“使命”和“任务”指的是(C) A.人生存在 B.人生境界 C.人生责任 D.人生信仰

2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内容具有鲜明的(C) A.理论性 B.指向性 C.实践性 D.社会性

22.早在1957年11月(A)在演讲中“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

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

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A),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24.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是(A), 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2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B),解决的是走什么道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2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D),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27.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德在青年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德”成为人才素质的(A) A.灵魂

B.基本内容改革开放 C.基础 D.综合体现

28.智是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本领,“智”成为人才素质的(B) A.灵魂 B.基本内容 C.基础 D.综合体现

29. 没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成为人才素质的(D) A.灵魂

B.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民族灵活精神;

C.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

D.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

07.以下不属于中华民族精神之内涵的是( ) A.爱好和平 B.勤劳勇敢

C.自强不息 D.称霸一方

08.关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

B.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 C.在新的历史时期,时代精神可以脱离民族精神; D.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是紧密相连、有机统一的。

09.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我国历史上时常会发生一些民族矛盾,一些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爱国人士探索了各种来解决民族矛盾的方法,这些方法不包括( ) A.用“和为贵”和宽厚仁爱的原则; B.用信义、和平的方式;

C.主张各民族和睦相处,同舟共济; D.用铁腕政策迫使少数民族降服。

10.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关于这三个方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爱国情感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直接感受和情绪体验,只要拥有这种情感体验,一个人就自然而然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爱国者;

B.一个合格的爱国者只需要有满腔热血、身体力行即可,不需要理性思考; C.爱国主义是一种内在的情感和思想,它不要求人们付诸行动;

D.只有做到爱国的情感、思想和行为相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11.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与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休戚与共,以下人物事迹中没有体现出这一点的是( )

A.玄奘印度取经 B.鉴真东渡扶桑

C.郑和七下西洋 D.大禹治理黄河

12.关于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B.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C.爱国主义要求港、澳、台及海外的爱国同胞都和大陆同胞一样地热爱社会主义; D.爱国主义要求大陆公民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

13.(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A.自强不息 B.追求真理

C.洋为中用

D.因时而变

14.进入二十一世纪,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最新表现有( ) A.长征精神 B.载人航天精神

C.大庆精神 D.西柏坡精神

15.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在战争年代艰苦奋斗,培育和发扬了优良的革命传统,其中包括( ) A.延安精神 B.雷锋精神

C.抗震救灾精神 D.抗洪精神

16.( )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激励着中华儿女锐意进取。 A.改革创新 B.文化创新

C.理论创新 D.制度创新

17.改革创新充分体现和吸纳了时代要求,为实践的发展注入了鲜活力量,它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不包括( )

A.科技创新 B.文化创新

C.制度创新 D.原则创新

18.在已举办多届的高校“挑战杯”科技创新大赛中,大学生展现了自己的创新才能,充分证明大学生是( )的群体。

A.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B.学习刻苦、听课认真 C.不受约束、追求自我 D.逻辑严谨、思辨深刻

19.弘扬民族精神,丰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应坚持几项原则,其中不包括( ) A.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B.固步自封、墨守成规 C.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以人们群众创造历史的火热生活为源泉

20.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是指国民经济能够抵御国内外各种经济风险而保持平稳有序运行的态势,它包括( )两方面内容。 A.金融安全和贸易安全 B.食品安全和文化安全 C.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 D.领土安全和生命安全

21.关于新的国家安全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文化安全是指本国传统文化不受到来自外来文化的影响;

B.社会公共安全不包括生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 C.能源安全有可能会影响到经济安全;

D.生态安全是不会影响到粮食安全和公共安全的。

22.要想为两岸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我们应当( ) A.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中孤立台湾;

B.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中巩固和发展两岸的交流合作; C.在台海地区部署更多兵力; D.在国际外交上向台湾不断施压。

23.关于加强两岸交流合作,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深化经济合作,厚植共同利益; B.扩大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

C.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 D.展开意识形态辩论,要在价值观问题上统一立场。

24.( )的制定和实施,表明了全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台独”、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

A.《反分裂国家法》 B.《国防法》

C.《国家安全法》 D.《保守国家秘密法》

25.关于国防建设的意义,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

B.国防与国家的兴衰、国民的安危密切相关;

C.国防力量的强大为我国日后称霸亚洲铺平了道路; D.国防力量的羸弱会使民族面临被侵略的危险。

26.关于我国当前的安全形势,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我国政权的根基; B.和平是大势所趋,不会发生战争和冲突;

C.我国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 D.国防建设应摆在发展战略全局第一位的位置,经济建设次之。

27.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就应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其中不包括( ) A.时时刻刻警惕身边的每一个人,观察他们是否有出卖国家机密的嫌疑; B.不得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

C.在涉及国家安全机关的调查的时候,如实提供证据; D.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28.关于爱国主义与个人人生价值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人,应该成为什么人,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祖国; B.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实现与贡献祖国之间存在严重矛盾; C.祖国为个人的成长发展创造了条件;

D.祖国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提供舞台、指明方向。

29.关于爱国主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国家消亡后,爱国主义就会失去存在的条件和意义; B.爱国主义是一种永恒的、抽象的观念,它可以超越历史、超越阶级; C.爱国主义的内涵会随着历史发展而变迁;

D.因为受历史条件所限,历史上的一些爱国英雄的爱国主义思想常体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30.关于各民族之间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B.各个民族都是不可分离的,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应完全融为一体、趋于统一; C.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却可以独立于少数民族而发展; D.民族区域自治意味着,少数民族可以独立于祖国而获得发展。

二、问答题:

1.简述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2.简述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3.为什么说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4.对于每个中国公民来说,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都有哪些要求?

5.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我们应恪守什么样的原则、在哪些方面继续努力? 6.试论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思考题答案: 一、单选题:

01—05:DDABA 06—10:BDCDD 11—15:DCABA 16—20:ADABA 21—25:CBDAC 26—30:CABBA

二、问答题:

1.简述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4)爱自己的国家。

2.简述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3.为什么说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1)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2)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3)改革创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4.对于每个中国公民来说,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都有哪些要求?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2)促进民族团结; (3)维护祖国统一; (4)增强国防观念;

(5)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5.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我们应恪守什么样的原则、在哪些方面继续努力? 答题要点:

(1)我们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要点) 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识,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对台湾的任何政党,只要不主张“台独”、认同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往、对话、合作。(解释)

(2)我们要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要点)

深化经济合作、扩大文化交流、密切人民往来、促进平等政治协商、实现军事互信、稳定台海局势。(解释)

(3)我们要努力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要点)

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理应相互关爱信赖,共享发展成果。我们应尽最大努力保护台湾同胞权益,增进两岸共同利益,与台湾同胞团结携手建设美好的中华民族共同家园。(解释)

(4)我们要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图谋。(要点)

中国人民决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台独”分裂行径损害两岸同胞共同利益,必然走向彻底失败。(解释)

6.试论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答案要点: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要点)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中华民族总是能够克服各种艰难困苦,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鼓舞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就是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解释)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要点)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一次又一次的离乱纷争并没有使各民族渐行渐远,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一种稳固的凝聚力。爱国主义精神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起到了重要作用。(解释)

(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要点)

辉煌灿烂的中华古代文明,曾经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近代以来的内忧外患阻碍了中国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长期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爱国主义推动了祖国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解释)

(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要点)

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人,应该成为什么人,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社会、依赖于祖国。祖国为个人的成长发展创造条件,对个人创造的成果作出评价,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提供舞台、指明方向。(解释)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一、单选题:

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公务员法》

8.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行人( A ) A.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B.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要快速行走 C.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左边行走 D. 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右边行走

9. 根据我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规定,举行游行、示威路线经过两个以上区、县的,主管机关为( B )

A.出发地的区、县人民政府

B.所经过区、县的公安机关的共同上一级公安机关 C.出发地的区、县公安机关

D. 所经过区、县的人民政府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 10.下列属于社会公共安全的法律制度是( C ) A.《反分裂国家法》 B.《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C.《食品卫生法》 D. 《反垄断法》

11. 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的( ) A.政府依法保障原则 B. 依法管理原则

C.和平进行原则 D.权利义务一致原则

12. 某日,有四对男女到民政部门申请结婚登记,他们均属完全自愿,且当时均无禁止结婚的疾病。按照我国《婚姻法》有关规定,应当准予结婚的是( ) A.某女与其表哥

B.某男35周岁,未婚;某女32周岁,丧偶;二人无血缘关系 C.某男与其妻已分居,某女离异 D. 某男20周岁,某女22周岁

13. 按照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C )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意思表示真实

C.双方当事人经过协商后意思表示一致 D.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14.根据我国《刑法》有关规定,下列错误的是( B ) A.正当防卫在客观上一定造成了损害 B.正当防卫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C.正当防卫表面上看符合犯罪的某些客观要件 D.正当防卫行为人肯定不需要负刑事责任

15.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属于刑罚处罚方法的有( D ) A.拘留 B.警告

C.罚款 D.拘役 16.按照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甲被乙打成轻伤,则甲要求乙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正确的是( C ) A.3年

B.2年

C.1年 D.4年

17. 按照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C )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意思表示真实

C.双方当事人经过协商后意思表示一致 D.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1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刑法基本原则的是( A ) A.类推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

C.罪刑相当原则 D.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该条规定主要体现了我国刑法的(A ) A.罪刑法定原则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罪刑相适应原则

D.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20.以权益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来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是我国民法( C )的要求。 A.自愿原则 B.诚信原则

C.公平原则 D.平等原则

21. 民事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这是我国民法基本原则中( D ) A.公平原则的要求 B.平等原则的要求

C.等价有偿原则的要求 D.禁止滥用民事权利原则的要求

22.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寄存人因寄存物遗失向保管人要求赔偿的权利的诉讼时效为( C )

A.2年 B.4年

C.1年 D.20年

23.17周岁的公民刘某在一家个人独资企业打工,所得收入足以维持个人的日常生活。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刘某( D )

A.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B.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D.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4.何某有一栋可以眺望海景的别墅,当他得知有一栋大楼将要建设,从此再也不能看海景时,就将别墅卖给想得到一套可以眺望海景的房屋的李某。何某的行为违背了我国民法规定的( D ) A.自愿原则 B.等价有偿原则

C.公平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25. 根据我国民法规定,特殊侵权民事责任与一般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区别在于,它( D ) A.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B.不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失 C.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失 D.不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26.以权益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来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是我国民法( C )的要求。 A.自愿原则 B.诚信原则

C.公平原则 D.平等原则

27. 王某唆使自家的恶狗咬张某,张某举棍打伤狗。按照我国《刑法》有关规定,张某的行为属于( B )

A.违法行为 B.正当防卫

C.紧急避险 D.犯罪行为

28.12岁男孩小明的父亲作为小明的代理人为小明买了一架钢琴。这在我国民法上称为( A ) A.法定代理 B.委托代理

C.指定代理 D.授权代理

二、问答题(法律基础部分)

1.简述结婚的法定条件。(参见教科书P197) 2.简述法律证据的特征。(参见教科书P204)

答题要点:

(1)存在多种形式的竞争,正当的、良性的竞争有利于共同进步、社会整体利益的提高。 (2)凭一己之力参与竞争是难以成功的,要想在竞争中胜出,就必须学会在群体内部、以及群体之间开展合作。

(3)在存在共同利益的情况下,合作可以实现双赢。

(4)在良性竞争的环境中,竞争有利于促进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5.试论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答题要点:

(1)人生须认真。(要点) 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人生,就是要严肃思考人的生命应有的意义,明确生活目标和肩负的责任。不能得过且过、游戏人生,要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国家和社会负责。(解释)

(2)人生当务实。(要点)

以务实的态度看待人生,就是从实际出发,把远大理想寓于具体行动中。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要遵循客观规律,把人生意愿与个人情况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人生目标。(解释)

(3)人生应乐观。(要点) 要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人生中许多事情不总是尽如人意的,不能因为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消极悲观、自暴自弃、甚至轻生,要学会调整心态、磨练意志、热爱生命。(解释)

(4)人生要进取。(要点)

人生是个创造的过程,要以开拓进取的态度迎接各种挑战,丰富人生的意义。不能满足现状、碌碌无为,要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发挥生命的创造力,在为他人谋福利、为社会作贡献中提升生命的价值,在创造中书写人生的灿烂篇章。

6.如何看待人类发展与保护自然之间关系? 答题要点:

(1)人类来源于自然,依存于自然。(要点)

人是在自然进化中脱颖而出的万物之灵,但无论人如何进化,都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人来源于自然,依存于自然。无论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还是人自身的再生产,都是以自然界为基础的,没有自然就没有人。(解释)

(2)人类发展应当遵循自然规律。(要点)

人可以能动地改造自然环境,但人永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无节制地向自然开战、索取,导致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态灾难,使人自身的生存受到了威胁。所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解释) (3)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要点)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在战略布局上,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在思想意识上,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就个人而言,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尊重大自然,节约资源、合理消费,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解释)

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01.道德属于( )范畴; A.哲学 B.经济

C.心理 D.上层建筑

02.( )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A.社会关系 B.语言

C.生活需要 D.自我意识

03.人类( )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A.社会关系 B.语言

C.生活需要 D.自我意识

04.( )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A.社会关系 B.劳动

C.人类自我意识 D.社会分工

05.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 )决定的。 A.社会关系 B.经济基础 C.社会实践 D.人类交往

06.道德的主要功能是( )和调节功能。 A.导向功能 B.辩护功能 C.认识功能 D.沟通功能

07.道德的( )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A.导向 B.辩护 C.认识 D.沟通

08.道德的( )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A.导向 B.辩护 C.认识 D.调节

09.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 )作用。 A.导向 B.社会 C.认识 D.沟通

10.在阶级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是( )的道德。 A.被统治阶级 B.统治阶级 C.地主阶级

D.劳动人民

11.“公义胜私欲”是( )道德的根本要求。 A.社会主义 B.共产主义 C.集体主义 D.中国传统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的是对人的( )的尊重。 A.理想和信念 B.地位和作用 C.尊严和价值 D.生命和自由

13.言必行,行必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体现的是( )道德原则。 A.诚信 B.宽容 C.内省 D.平等

14.“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强调的是在塑造理想人格的过程中,(

A.身体力行 B.自我反省 C.道德规范 D.他人影响

15.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正确态度是( )。 A.全盘肯定 B.全面继承 C.扬弃 D.发扬光大

16.( )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爱国主义 D.诚实守信

17.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 A.集体主义 B. 诚实守信 C.爱国主义 D. 为人民服务

1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 A.集体主义 B. 诚实守信 C.爱国主义 D. 为人民服务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集体主义与个人利益是对立的 B.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辩证统一的 C.集体主义公寓个人利益

D.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各人的正当利益

)的重要性。20.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该达到道德目标是( ) A.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B.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C.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D.君子爱财取之以道

21.“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 )。 A.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B.职业道德基本要求 C.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D.道德实践的基本要求

22.( )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A.团结友善 B.勤俭自强 C.敬业奉献 D.诚实守信

23.在我国的传统道德中,( )被看作“立身之本”“举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 A.团结友善 B.诚实守信 C.敬业奉献 D.勤俭自强

24.( )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全面发展的前提、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A.团结友善 B.敬业奉献 C.诚实守信 D.勤俭自强

25.( )是指社会对个人履行社会义务所给予的保养与赞许以及个人所产生的自我肯定性心理体验。

A.表扬 B.奖励 C.肯定 D.荣誉

26.( )是指社会对个人不履行社会义所给予的贬斥与谴责以及个人所产生的自我否定性心理体验。

A.批评 B.处分 C.耻辱 D.后悔

二、问答题:

1.道德的起源(P90)

2.道德的社会作用(P92-93)

3.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P99-100)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P101-102) 5.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P102-104) 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7.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内容(P104-105) 8.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及其意义(P107-108)

9.大学生应当怎样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P109)

10.大学生践行诚信道德意义(P110-111)

注:上述题目答案详见课本

第五章: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

一、单项选择题

1.从本质上说,法律所体现的是()。 A.社会普遍的意志 B.统治阶级执政集团的意志

C.国家立法机关的意志 D.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

2.法的创制有两种基本方式,分别是()。 A、法的制定与法的适用 B、法的制定与法的认可

C、法的认可与法的适用 D、法的适用与法的执行

3.现行宪法没有明确规定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我国国家领导人有(D) A、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 B、国家主席、副主席

C、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 D、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

4.WTO的一整套法律规则是通过(B)的创制方式而转化为中国国内法的组成部分。 A、法的制定 B、法的认可

C、法的适用 D、法的执行

5.宪法学的基本问题是( C ) A.公民基本权利问题 B.国家机构的设置问题 C.权力与权利的关系问题 D.国家权力的限制问题

6.任何规范均同时具备三个要件。下列选项不属于对规范要件表述的是() A、普适性 B、概括性

C、可预测性 D、强制性

7.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其直接作用对象是() A、人的行为 B、人的思想

C、社会关系

A.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D.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46.“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首次写入我国() A.1988年宪法修正案 B.1993年宪法修正案

C.1999年宪法修正案 D.2004年宪法修正案

47.因每一项基本权利均涉及到(C),所以它被列为一项独立的基本权利。 A.自由权 B.财产权

C.平等权 D.监督权

48.基本权利与一般权利有诸多的区别。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基本权利与一般权利区别的是(D) A.不可或缺性 B.母体性

C.综合性 D.自由性

二、问答题

1.法的基本特征

2.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结构上的相关关系 (2)数量上的等值关系 (3)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4)价值意义上的主次关系

3.影响和决定法的内容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诸因素 4.宪法的特征

宪法不同于其他普通法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内容上的更本性:宪法的内容在于规定一国的根本制度,它涉及国家生活的全面,而普通法律则只涉及国家生活的某一方面。

(2)效力上的至高性:宪法的效力不同于普通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3)程序上的严格性:宪法的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复杂和严格。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则只需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4)解释及监督实施上的特殊性:宪法的解释和监督实施比普通法律更为特殊。我国现行宪法把解释宪法的职权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把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赋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把修改宪法的职权赋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

一般认为,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

(1)主体:即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如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 (2)内容:即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3)客体:指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目标性事物,如物、行为、智力成果等。

6.法的运行。

(1)法律制定(立法); (2)法律遵守(守法); (3)法律执行(执法); (4)法律适用(司法)

7.基本权利的主要内容 (1)平等权

(2)生存意义上的基本权利 (3)自我表现意义上的基本权利 (4)自我发展意义上的基本权利

8.“法治”的基本要素及我国法治建设的现状 (1)学术要素

是“法治”精神和信仰的先导,是“法治”的“要素发生器”,为其他要素开辟思想理论道路。当代法治的基本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无不是历史上有关法的学术思想的结晶。

(2)法制要素

是法治的前提性要素。无法制,法治便无从谈起。 (3)民主要素

是法治的关键性要素。法治首先意味着良法之治,而民主确保法制是良法。 (4)人权要素

是法治的价值性要素。法治的最终目标归宿和归宿,就是为了维护和保障人权。

我国目前法学学术比较繁荣;法制建设亦取得了辉煌成就,已基本能够做到有法可依;但民主建设尚需加强和完善,人权保护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叶茂、枝繁、干空、根浅”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基本现状。中国的法治建设仍任重而道远。

9.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主要区别 (1)历史渊源或传统不同

作为英美法系代表的英国法,直接继承的是中世纪英国的判例法,而大陆法系继承的是古罗马法。

(2)法的渊源不同

英美法系占主导地位的法的渊源是不成文法,而大陆法系占主导地位的法的渊源是成文法。 (3)法律结构不同

在法律结构上,英美法系有普通法与衡平法的区分,而大陆法系有公法与私法的划分。 (4)立法技术不同

英美法系由于其主要法源是判例,故其相对不太重视编纂成文法典;大陆法系由于其主要法源是成文法,故其十分重视成文法典的编纂,尤其重视成文法典之间协调。

(5)诉讼程序不同

英美法系属辩论式诉讼,法官地位不突出;大陆法系属职权主义诉讼,法官地位突出。 (6)适用法律技术不同

在适用法律方面,英美法系法官作用异常突出,故有“英美法系的法律,是由法官所创造的法律”的说法;而大陆法系法官作用相对而言并不突出,故有“大陆法系的法官,只是法律条文

的自动售货机”之说。

10.基本权利的特征

(1).不可或缺性.是人所必须具有的权利

(2).不可随意处置性.具有较强的人身属性,不可转让、不可替代。 (3).母体性.具有繁衍权利的功能,是普通法规定的权利的基础. (4).稳定性.不因政府的更替等因素而有所改变.具有相对稳定性. (5).综合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

(6).国际性.基本权利的标准及形式国际上具有相似性,尽管各国宪法规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不尽相同,但基本权利的规定大同小异

第六章: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 一、问答题:

1.简述权利与权力的关系。(参见教科书P161-2) 2.简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参见教科书P162) 3.试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参见教科书P154-156)

(1)依法治国。(要点及解释) (2)执法为民。(要点及解释) (3)公平正义。(要点及解释) (4)服务大局。(要点及解释) (5)党的领导。(要点及解释) 4.试论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参见教科书P159-160)

(1)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 (2)法律至上。(要点及解释) (3)权力制约。(要点及解释) (4)人权保障。(要点及解释) (5)正当程序。(要点及解释)

第七章: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一、单项选择题(道德修养部分): 1.人们的社会生活可以分为公共生活、( )与婚姻家庭生活三大领域。 A.法律生活 B.职业生活 C.生产实践 D.休闲生活

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即( ),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A.职业道德 B.家庭美德 C.科学道德 D.社会公德

3.( )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A.文明礼貌 B.遵纪守法 C.助人为乐

D.爱护公物

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 )。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5.“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是( )的基本要求。 A.社会公德 B.家庭美德 C.职业道德 D.学术道德

6.( )不仅是从业者步入职业殿堂的通行证,体现着从业者的道德操守和人格力量,也是具体行业立足的基础。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7.( )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生活中做到公平、公正,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以权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8.职业活动的评价标准掌握在( )手中。 A.政府主管部门 B.行业协会 C.服务对象 D.用人单位

9.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是( )。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奉献社会

10.( )是家庭关系的核心。 A.尊老爱幼 B.男女平等 C.邻里和睦 D.夫妻关系

11.( )是决定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 A.个人品德 B.家庭美德 C.职业道德 D.社会公德

12.( )是最普遍、最基本的社会生活。 A.职业生活 B.家庭生活 C.公共生活

D.法律生活

二、问答题(道德修养部分) 1.公共生活的特征(P171-2) 2.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性(P172) 3.社会公德及其基本要求(P173-174) 4.职业道德及其基本要求(P180-182) 5.恋爱中的道德规范(P192-193) 6.家庭美德及其基本要求(194-196)

注:上述题目的答案详见课本

一、单项选择题(法律基础部分):

1.下列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种类的是( ) A.剥夺政治权利 B.罚金

C.拘役 D.罚款

2. 按照我国《婚姻法》规定,下列可能为有效婚姻的是 ( ) A.重婚的 B.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C.未到法定婚龄 D.婚前患病婚后未治愈的

3.以法律思维方式思考和处理法律问题首先要以( )为准绳。 A.法律 B.证据

C.程序 D.法理

4.按照我国《婚姻法》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离婚只是解除夫妻关系,并不解除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B.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 C.离婚后子女的抚养问题可以协议解决

D.离婚后,不直接抚养的一方没有探视的权利 5.我国婚姻法的调整对象是( ) A.婚姻关系 B. 婚姻和家庭关系

C.家庭关系 D.夫妻关系

6.以法律思维方式思考和处理法律问题要从( )出发。 A.证据 B. 法律

C.法律程序 D.法理

7.职业活动中最主要的法律有( C) A.《组织法》和《公务员法》 B.《劳动法》和《婚姻法》 C. 《劳动法》和《公务员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fh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