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突泉县高二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3-03-21 00:4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内蒙古突泉县高二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

1. (2分) (2015高一上·安徽期中)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乃令张良留谢

B . 君亦无所害失其所与

C . 夜缒而出因人之力而敝之

D . 君知其难也吾其还也

2. (2分)下列语句中“见”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相见常日稀②君既若见录③路转溪桥忽见④风吹草低见牛羊⑤渐见愁煎迫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⑤

D . ①/②⑤/③/④

3. (2分)比较下列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奉宣室以何年③老当益壮

②处涸辙以犹欢④穷且益坚

A .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 .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C .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 .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4.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字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第1 页共14 页

A . 楚人既咎子兰(jiù 追究)

B . 屈平属草稿未定(shǔ 写作)

C .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dàn g 当作)

D . 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1í 薄酒)

5.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活用情况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榆柳荫后檐

A . 死生亦大矣

B . 西望夏口

C . 天下归心情

D . 由山以上五六里

6. (2分)“矣”可以表达陈述、感叹、疑问语气。下列句子的“矣”已被按表达的语气作了分类,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前人之述备矣。②今老矣,无能为也已③年几何矣

④则将焉用彼相矣⑤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⑥吾尝终日而思矣

⑦则不可同年而语矣⑧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A . ①⑤⑥/②⑦⑧/③④

B . ①⑤⑦/②⑥⑧/③④

C . ①⑤⑥/②④⑧/③⑦

D . ①③⑥/②⑦⑧/④⑤

7. (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夫人之相与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第2 页共14 页

B . 月出于东山之上当其欣于所遇

C . 何为其然也铮铮然有京都之声

D . 初为《霓裳》后《六幺》因为长句

8. (2分) (2015高二上·天津期中) 下列各组加横线词语的解释,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 . 或命巾车(有的人)非矫厉所得(造作勉强)而后乃今培风(培育)问征夫以前路(征发戍守的人)

B . 门衰祚薄(福分)台隍枕夷夏之交(倚、据)皆口腹自役(自己役使)穷彭蠡之滨(发出声响)

C . 去以六月息(气息,风)聊乘化以归尽(顺随自然)将有事于西畴(有耕种之事)潦水尽而寒潭清(清冽的水)

D . 如鸟斯革(翅膀)秦无亡矢遗镞之费(箭)将出一两银子(拿)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美玉,比喻雪)

9. (2分)下列对加线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其险也若此也:副词,表示“同样”、“也是”。

B . 胡为乎来哉乎:语气助词,无义。

C .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 . 所守或匪亲所守:防守的人,这是个“所”字结构。

10. (2分) (2019高三下·唐山模拟)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夏,党项人在西北部建立的政权,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B . 酋,旧称少数民族或外族的首领。有时也指盗匪、侵略者的首领。

C . 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

D . 内禅,世袭制王朝的君主将君位禅让与异姓的血亲,称“内禅”。

11. (2分) (2019高二下·北仑期中)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第3 页共14 页

A . 孔子要求学生依据仁爱,游习六艺,这里说的“六艺”即诗、书、礼、易、乐、春秋。

B . 古人有名有字,名与字有联系,或同义,或反义,或相关。如曾点,字子皙;颜回,字子渊,都是相反关系。

C . 《论语》中多叠句,如“使乎,使乎”等,这种写法可以进一步强化语气和情感色彩,就像诗歌的重章叠句,有一唱三叹之效。

D . 《论语》中记录的各位弟子在孔子面前多自称名,弟子在孔子面前称呼其他弟子也多称名,而他们对孔子都十分尊重,话语中的“夫子”都指孔子。

12. (2分) (2015高一上·常德期中)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

蔬菜的污染多为农药或霉菌。进食蔬菜发生农药中毒的事时有发生。蔬菜亦是霉菌的寄生体,霉菌大都不溶于水,甚至有的在沸水中安然无恙。它能进入蔬菜的表面几毫米深。市场上水果、蔬菜良莠不齐,其中某些品种有毒化学物质的残留情况相当严重。因此食蔬菜必需用清水多洗多泡,去皮,多丢掉一些老黄腐叶,切勿吝惜,特别是生吃更应该如此,不然,会给你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A . 安然无恙

B . 良莠不齐

C . 必需

D . 吝惜

13. (2分) (2016高二下·锦州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中国房地产将呈现中速增长常态,进入白银时代,政策和市场都将迎来根本变化,人们期待2016 年被看作中国房地产的“转型元年”。

B . 当今时代的主角应是勇于实现梦想的年轻人,政府为他们解开了束缚手脚的政策,投资人和创业服务机构给他们备足了“弹药”。

C . 在本报对102国道黑加油点乱象报道后,此事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经研究决定将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了集中整治行动。

D . 在大桥开工奠基仪式上,张书记一再强调,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大家要深思而慎为。

第4 页共14 页

14.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大多数人选择网购的理由是省钱,“同样的东西,网上买的比商场便宜”。。,。

,,。

①因为网络中新奇有趣、受人追捧的商品太多了

②但仔细一算账,更多的是没有什么用、图便宜或新奇买回来的闲置品

③事实的确如此

④所以普遍的现象是,消费者一开通网银,就沉溺于网购不能自拔

⑤虽然买回不少物美价廉的产品

⑥但很少有人只在网上购买单一货品

A . ⑥①④⑤②③

B . ①④③⑥⑤②

C . ⑤②③⑥①④

D . ③⑥①④⑤②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

15. (6分) (2019高三上·崇明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谴责受害者是什么毛病

马薇薇

①安全是人类仅次于生理需求的基本要求。但是,为了获得安全感,我们却往往会以“谴责受害者”和“寻找替罪羊”的心态,使自己离真正的安全越来越远。

②什么叫“谴责受害者”?当不幸的事发生时,受害者本应得到我们无条件的同情。然而事实是,在礼貌地表示同情之后,我们往往会对他们产生一种复杂的负面情绪,觉得他们之所以受到伤害,应该也有罪有应得的一面。这种现象就叫做“谴责受害者”。

第5 页共14 页

③最常见的就是每当爆出女生被侵犯的社会新闻,总会有人说:“唉,所以女生穿着打扮,真的要保守一点儿,不然太危险啦。”这些话,貌似苦口婆心,但是言外之意其实很明显——如果不是你穿着太暴露、晚上不回家、交友太随便,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④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拿放大镜对着受害者,非要从他们身上挑出点儿毛病才心安呢?其实,这不是因为冷血,而是因为恐惧。剑桥大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家法恩对此有一段精彩的自我剖析。本来,她的研究主题恰好就是人们对受害者的谴责心态,按理说她本人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但是这种尴尬的事情偏偏就发生了。当时,法恩刚生完小孩不久,推着婴儿车在家周围散步。在公园的长椅上,她遇到了一位跟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女性,看自己孩子的眼神很是感伤。聊起来才知道,后者刚经历丧子之痛。然而,在这位女士诉说伤心往事的时候,法恩坦承,她没有感同身受的悲伤,反而心里涌现出无数恐怖的指责——你这位妈妈,当时肯定哪里疏忽了,才导致孩子夭折。

⑤所以,同样是母亲,本来应该感同身受,但是法恩却不可遏制地表现出一种攻击心态,这是面对恐惧时自保的本能在作祟。这种恐惧感强烈到,即使一辈子都在研究这种心理现象的专家,也会在轮到自己的时候,表现出“谴责受害者”的态度。原因很简单,这是他们唯一能感到心安的方式,因为不能允许自己想到这是自己,或者家人和朋友也可能遇到的事情,所以他们就一定要在受害者身上找出跟自己以及关心的人不一样的地方。

⑥“谴责受害者”思维再上一个台阶,就会演变成“寻找替罪羊”,这在心理学上叫“替代性攻击”,也就是为了宣泄怒火,让无辜者受伤害。最常见的替代性攻击就是无缘无故乱发火,比如员工上班被老板骂,于是回家跟老婆吵架,老婆憋了火就打孩子,孩子去学校欺负比他弱小的同学,同学家长一生气就在办公室里骂自己的员工……负能量的传递,就是这样循环往复,无人幸免。

⑦当然,直接发火,还只是替代性攻击最低阶的表现。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你其实也知道自己是鸡蛋里挑骨头,是因为在别的地方受了气,才会看什么都不顺眼。而更高级的替代性攻击,表面上更温和理性,实质上则更为可怕——因为它是通过貌似理性的方式彻底把无辜者妖魔化了。比如说,每当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美国右翼政客总喜欢在外国人身上找理由——为什么美国失业率那么高?一定是外国人把就业机会给抢走了。为什么美国有这么多社会问题?都是因为外国人非法跑到我们这里来。只要稍有常识就能知道,一个国家出现经济和社会问题,从来就不是单一的原因。归咎于外国人,这个判断本身就很幼稚。但是,很多投票的美国公民就是愿意为这种说辞买账。因为只要找到凶手,只要知道该向谁生气,他们的痛苦就会下降。

⑧总之,人是一种需要找理由的生物。小孩在刚开始懂事时,不是总爱问“为什么”吗?他们可不接受“我不知道”这种严谨的说法。即使给他们一个非常胡扯的答案,也总比没有答案要好。事实上,大多数人问“为什么”不是为了求真,而是为了求安心。而在面对不幸和痛苦的时候,我们对原因的渴求就会更加强烈,特别需要有个理由来解释为什么不幸的人会是自己。

⑨所以,心理辅导师在为患者解除心理痛苦时,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让他们坦然接受这个不幸运的事实。如果

第6 页共14 页

不能放下“寻找凶手”的心态,你的脑子里就会一直开启替代性攻击的雷达,就算找到一个可以宣泄情绪的对象,看似出了气,其实这个心结还是没解开。

⑩总之,人们需要安全感,远胜于需要事实。悲剧越严重,越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时候,我们越是容易去谴责受害者,寻找替罪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这种倾向,才能公平地对待受害者,并且不受情绪干扰地去思考——究竟怎么做,才会使我们更安全。

(有删改)

(1)第②段加下划线的词语“罪有应得”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

(2)对第③段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以典型的“谴责受害者心态”的事例使上文定义更易理解。

B . 进一步探究“谴责受害者心态”这一负面情绪背后的实质。

C . 形象化地阐述“谴责受害者心态”的表现形式及主要危害。

D . 直接为下文分析“谴责受害者心态”的原因及发展作铺垫。

(3)下列对“替代性攻击”这一概念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替代性攻击”是谴责受害者思维发展的一种替代品。

B . “替代性攻击”本质上体现了人们对事件原因的探寻。

C . “替代性攻击”是人们为了获得安全感而产生的心态。

D . “替代性攻击”的核心特征就是负能量循环往复传递。

(4)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对第④段提出的“为什么我们会拿放大镜对着受害者,非要从他们身上挑出点儿毛病才心安呢?”这一问题展开论述的。

(5)结合全文内容,对“究竟怎么做,才会使我们更安全”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16. (11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且

第7 页共14 页

其繇曰:‘专之渝,攘公之羭。一薰一莸(yóu),十年尚犹有臭。’必不可!”弗听,立之。生奚齐,其娣生卓子。

及将立奚齐,既与中大夫成谋。姬渭大子曰:“君梦齐姜,必速祭之!”大子祭于曲沃,归胙于公。公田,姬置诸宫六日。公至,毒而献之。公祭之地,地坟;与犬,犬毙;与小臣,小臣亦毙。姬泣曰:“贼由大子。”大子奔新城。公杀其傅杜原款。

或谓大子:“子辞,君必辩焉。”大子曰:“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我辞,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乐。”曰:“子其行乎?”大子曰:“君实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人谁纳我?”十二月戊申,缢于新城。——以上僖公四年

姬遂谮二公子曰:“皆知之。”重耳奔蒲,夷吾奔屈。

初,晋侯使士蔿为二公子筑蒲与屈,不慎,置薪焉。夷吾诉之。公使让之。士蔿(wěi)稽首而对曰:“臣闻之,无丧而戚,忧必仇焉;无戎而城,仇必保焉。寇仇之保又何慎焉守官废命不敬固仇之保不忠失敬与忠何以事君?《诗》云:‘怀德惟宁,宗子惟城。’君其修德而固宗子,何城如之?三年将寻师焉,焉用慎?”退而赋曰:“狐裘尨茸② ,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及难,公使寺人披③伐蒲。重耳曰:“君父之命不校。”乃徇曰:“校者,吾仇也。”逾垣而走。披斩其祛,遂出奔狄。——以上僖公五年

六年春,晋侯使贾华伐屈。夷吾不能守,盟而行。将奔狄,卻芮曰:“后出同走,罪也,不如之梁。梁近秦而幸焉。”乃之梁。

【注释】①齐姜:太子申生的母亲。②尨茸:méng róng,蓬乱的样子。③寺人披:叫披的寺人,寺人为内官,即后来的宦官。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专之渝,攘公之羭坚贞

B . 归胙于公祭肉

C . 公祭之地,地坟隆起

D . 被此名也以出蒙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既与中大夫成谋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第8 页共14 页

B . 子其行乎其皆出于此乎

C . 三年将寻师焉,焉用慎吴之民方痛心焉

D . 乃之梁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晋献公想立骊姬为夫人,分别用龟甲、蓍草进行了占卜,占卜结果相反,他只相信了吉利的结果,没听从卜人的劝说。

B . 太子申生是个悲剧性的人物,是骊姬阴谋诡计的牺牲品,出逃本可以成为一条出路,他却以自尽来表示抗议。

C . 重耳和夷吾比较聪明,他们知道自己没有过错,又缺少正常的申诉渠道,在灾祸临头时通过外逃来保护自己。

D . 骊姬为了能够让她的亲生儿子成为太子,不惜在用毒辣手段陷害太子之后又嫁祸重耳和夷吾,最终达成自己的目的。

(4)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寇仇之保又何慎焉守官废命不敬固仇之保不忠失敬与忠何以事君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我辞,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乐。

②乃徇曰:“校者,吾仇也。”逾垣而走。披斩其祛,遂出奔狄。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17. (7分) (2017高二下·桂林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泰山

张养浩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第9 页共14 页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风云一举到天关”意思是从山下远望,风卷云烟,一下子冲上了山顶。

B . “快意生平有此观”是说此次看到泰山美景为生平最快意之事。“此观”,具体指颔联所写的景色。

C . “五更沧海日三竿”描写出泰山五更时刻太阳从云海涌出的壮观美景。

D . “满空笙鹤下高寒”最后一句诗人实写天上的鹤在笙乐声中来到泰山。“高寒”,指泰山。

E . 这首诗既写出登山所见之景,也写出登山感受;既给人美的享受,也给人思想的启迪。

(2)与杜甫的《望岳》相比,两诗描写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4分)

18. (4分) (2019高二下·周口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借“水”“月”阐述了天地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________”,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_”。

(2)杜牧《赤壁》一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六、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19. (5分) (2017高三上·陆川期末) 最能燃起你学习激情的一句正能量的话是什么?请结合实际,解释原因。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20. (5分) (2019高三上·浦东期中)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著名作家毕飞宇在近期的“朗读者”中,接受董卿的采访,当他们谈到“漂泊”时,毕宇飞说,我们能说水中的浮萍是漂泊的,但我们不能说水中的鱼是漂泊的。

第10 页共14 页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

15-1、

第11 页共14 页

15-2、

15-3、

15-4、

15-5、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16-1、

16-2、

16-3、

16-4、

16-5、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17-1、

17-2、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4分)

第12 页共14 页

18-1、

18-2、

18-3、

六、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19-1、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20-1、

第13 页共14 页

第14 页共14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jl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