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二历史知识竞赛预赛试题

更新时间:2023-03-17 20: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7年高二历史知识竞赛(预赛)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杜甫24岁时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留下《望岳》一诗,其中写道:“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齐鲁”之称源于( )

A.西周分封制 B.西周宗法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九品中正制 2.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机构是三无机构:“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所有的大臣都是兼职而且要亲自跑腿,从法理上看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临时咨询机构,但是实际上是权力的核心”。该机构是( )

A.秦朝太尉府 B.唐代中书省 C.宋代枢密院 D.清代军机处 3.关于雅典民主制,有人认为,“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以下对雅典民主制的叙述,最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 A.雅典的民主制度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 B.排斥外邦人的做法导致了民族矛盾的激化 C.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导致了权力的滥用与误用 D.奴隶被排除在民主之外促使阶级矛盾激化

4.《十二铜表法》中的“私犯”规定,“不分贵族和平民,所有受害人依法受到统一的保护,所有加害人按法律受相同的制裁”。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 A.维护罗马所有人的利益 B.强调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C.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 D.取消了贵族对司法的垄断权

5.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一股全民鉴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热潮,下图是该节目提到的古典诗词。它属于 A.汉赋 B.唐诗 C.宋词 D.元曲

6.布克哈特说:“精神枷锁打破后,意大利人通过航海事业和科学研究发现了新世界,而通

过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自我感情的欣赏发现了自己。”对材料中“发现了自己”的理解正确的是

A.人性的复苏 B.理性的胜利 C.教权的退场 D.君权的消亡

1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以下是晚清时某国领事馆为其本国国民所颁护照的具体内容。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中国的主权开始遭到了破坏

B.列强势力已深入到中国内地

C.列强侵略进入资本输出阶段 D.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8.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冯桂芬等人认为,中国必须对各种先进器物“能造、能修、能用”,“始可自立于天下”,否则利器尽在他人之手,“适足取败而已”。这里,他们的核心主张是

A.师夷长技 B.维新变法 C.民主革命 D.民主科学

9.下图是吴淞铁路公司于1876年发行的“铁路火轮车”招贴画。据记载,当“火轮车”通率时,人们纷纷涌来,争相乘坐。图文材料说明

A.近代交通工具首现中国 B.国人观念发生彻底改变 C.铁路火车影响人们生活 D.广告公司广揽旅游业务

10.1896年,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在无锡开办的业勤纱厂尽管日夜开工,仍无法满足常州、

江阴、镇江等地的需要??1907年,业勤纱厂声誉鹊起,盈余50万两白银。这一现象出现的客观因素是

A.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B.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 C.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11.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中写道:“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同时,他们发动一场以白话文代替古文的新文学运动。??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材料中的“这场思想变革”( )

A.表明西方思想开始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B.为结束封建君主专制提供了思想基础 C.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营造了社会条件

2

12.近代某一法律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

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法律的进步性是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C.宣示了中华民族独立 D.开启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13.“(美国)独立战争释放了民间的能量、社会的能量、(各州)自治的能量,(1787年)立

宪会议把这种能量给重新往回收了一点。”材料中的“这种能量”“往回收了一点”体现在

A.共和制的确立 B.联邦制的确立 C.三权分立制的确立 D.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14.罗斯福新政的某项法案在国会讨论时,反对者声称,如果它得到通过,子女就将不再赡

养父母,工人也会辞工不干。有人甚至认为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的著作中抄来的。下列与之直接相关的新政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 B.加强工业计划指导 C.实行以工代赈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15.1921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下院的一次演说中表示:“日本是英国的旧友,在20年的同盟中,双方甚有所益。当今英美关系极为和谐,我认为首先应该增强与美国的友好合作,其次也要维持同日本的亲善与合作。”这表明英国的主要意图是 A.调和美日之间的矛盾

B.极力维护英日同盟

C.维持在亚太地区的利益 D.加强与美日的友好合作

16.以下四图反映了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重大军事行动,对此解读表述不正确的是

3

A.①目标是打倒列强、除军阀 B.②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C.③国民党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D.④为革命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17.1943年1月的一份《大公报》写道:“中美、中英的新约成立,是中国百年来的大事。这两个公道的条约,把‘租界’、‘领事裁判权’、‘驻兵权’、‘内河航行权’等各种由不平等条约产生的名词送进中国的博物馆。”上述史实说明 A.中国人民的反帝运动取得重大胜利

B.美英人民认识到应该平等对待中国

C.中华民国政府清除了帝国主义特权 D.中华民族的抗战提高了中国的地位 18.抗战爆发后,苏联对国民党政府开始了大规模的军事援助,对中共的革命武装却基本没有提供军火方面的援助,只提供一些中文版的斯大林、列宁著作等。于是一些共产党员抱怨:“书籍给了无产阶级,军火给了资产阶级”。苏联上述做法的主要意图是 A.促成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紧密合作团结抗日 B.希望与国民党政府建立了较亲密的外交关系 C.支持国民政府抗战,牵制日军北上进攻苏联 D.扩大在中国的影响力,维护在华的既得利益

19.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崛起》指出:“张伯伦(1937年任英国首相)的“贡献”是,愿

意考虑欧洲本身的领土变更,以加速对德让步的步伐。”张伯伦执政时期英国对德国的“贡献”有

①德国出兵莱茵非军事区,没有反击 ②德国吞并奥地利,平静接受 ③慕尼黑阴谋,出卖他国利益 ④对德宣而不战,错失良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下图是二战中一次军事行动路线图,此军事行动后

A.中国战场开始进入反攻 C.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B.日本关东军遭受毁灭性打击 D.盟国发表公告敦促日本投降

21.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了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声明:“我深信所有国家都会从缓

和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得到好处。”此后,他的北京之行

4

A.推动了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B.消除了中美之间的政治分歧 C.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实现了中美两国的正式建交

22.下图是“1979~1985年中国吸收和利用外资总额”示意图,与之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有

①创办经济特区 ②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某画家)从纸上的一滴墨水点出发去寻求变化,冲动的抒情取代了理性的劳作。于是,

与个人笔触联系在一起的色彩效果便占据了统治地位,因而也损失了精细准确的画面。”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文艺作品是

A.《亚威农少女》 B.《自由引导人民》 C.《星月夜》 D.《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4.中共的三中全会,一般都是以经济问题作为会议的主题,其中的一些决议深刻影响了中

国的历史走向。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共某次三中全会决议的是 A.决议推行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C.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D.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5.2017年 2月28日,成功连任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的罗伯托·阿泽维多严正警告美国总统特朗普不要打响贸易战,否则将会带来“灾难性”后果。这表明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v8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