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基层分项开工报告

更新时间:2024-03-17 04:44: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县道345线K3+588~K32+750段路面重铺工程

C标段(K24+147.46~K32+750)

水 泥 稳 定 基 层 工 程 分 项 开 工 申 请 批 复 单

泉州市公路局桥梁隧道管理中心

20130508

工程分项开工申请批复单

承包单位:泉州市公路局工程处 合同号:

监理单位: 漳州市衡达交通监理有限公司 编 号:

开工项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桩号: K24+147~K32+750 建议开工日期: 2013.5.15 计划完工日期: 2013.9.5 此项工程负责人: 附件: 1.施工放样报验单 2.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报告单 3.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单 4.粗集料试验报告单 5.细集料试验报告单 6.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承包人: 日期: 监理员意见: 本工程可以进行 监理工程师: 日期: 施工放样报验单

承包单位:泉州市公路局桥梁隧道管理中心 合同号:K24+147~K32+750 监理单位:泉州市路发交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编 号:

至 (监理工程师): 根据合同要求,业已完成县道345线K3+588~K32+750段路面重铺工程C标段工程水泥稳定基层 施工放样工作, 清单如下, 请予查验。 承包人: 日期: 桩号或位置 K24+147~K32+750 附件: 测量及放样资料 监理员意见: 监理工程师结论: 监理工程师: 日期: 工程或部位名称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放 样 内 容 平面位置、尺寸、标高 备 注 施工组织计划

一、工程概况:

1、县道345线K3+588~K32+750段路面重铺工程C标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起讫桩号

K24+147~K32+750,采用18cm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主要工程数量: 水泥稳定基层约64590m2 。

二、施工组织机构:

1、该项工程负责人:程惠坤 2、质 检 员:吕永添 3、现场施工技术员:郑华荣

三、施工方法:

1.1、施工工序安排: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顺序:

施工放样→准备下承层→施工机械就位→混和料拌和→运输→摊铺→修边及料窝处理→碾压→接缝处理→养生→试验检测→验收(水稳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工艺图附后)。

1.2、原材料控制 1.2.1、 材料选择:

水泥:一般采用普通硅酸盐32.5级水泥为宜,水泥初凝时间为3h以上,终凝时间为4.5h以上,细度5.6%-7.4%,28d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并符合国家标准GB175-1999的规定。

碎石:应至少用PWC-Y-1310以上大型反击联合破碎设备加工,石料应清洁无粘土块等有害物质,石料压碎值应不超过30%。基层用碎石至少分31.5-19mm、19-9.5mm、9.5-4.75mm三种规格分别堆放,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方孔筛);底基层用碎石至少分37.5-19mm、19-9.5、9.5-4.75mm三种规格分别堆放,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方孔筛),适宜用水泥稳定层的集料颗粒组成如下表

通过下列孔筛(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 结构层 37.5 底基层 基 层 100 31.5 90-100 100 26.5 90-100 19 67-90 72-89 9.5 45-68 47-67 4.75 2.36 0.6 0.075 0-7 0-7 29-50 18-38 8-22 29-49 17-35 8-22 水:使用洁净不含有害物质的水源,对可疑水源按JTJ056-94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

使用。

1.2.2、混合料组成设计 1.2.2.1、 原材料试验

水泥稳定碎石在施工前应在所选定料场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下列试验: (a)、颗粒分析

(b)、相对密度、吸水率 (c)、碎石的压碎值试验 (d)、水泥标号和终凝时间

碎石必须经试验证明符合级配(颗粒组成)的规格后才能使用,如碎石的级配不良,宜外加某种集料改善其级配,并通过试验确定其配合比。同时应检验水泥的标号和初凝、终凝时间。

1.2.2.2、 混合料的设计步骤

(a)、用同一种集料样品,按不同的水泥剂量及含水量制备水泥碎石混合料,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压实)密度。

(b)、按工地预定达到的压实度,分别计算不同水泥剂量的试件应有的干密度。

(c)、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出的干密度制备试件。进行强度试验时,作为平行试验的试件数量,当偏差系数为10%-15%,不小于9组。当偏差系数为15%-20%时,不小于13组。如果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大于规定值,则应重新试验,并找出原因,加以解决。如不能降低偏差系数,则应增加试件数量。

(d)、试件在规定温度下保湿养生6天,浸水24小时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计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7天浸水抗压强度应≥4Mpa,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7天浸水抗压强度应≥2Mpa。

(e)、根据强度标准,选定合适的水泥剂量和用水量,水泥剂量必须符合JTJ034-2000最小水泥剂量的规定。

(f)、确定混合料配合比,并进行延迟时间试验。

(g)、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此后,如水泥及骨料来源及质量有变更,应重新试配并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准。施工前测定骨料含水量作为调整拌和加水的依据。 1.3、施工方法 1.3.1、 准备下承层

1.3.1.1、用12-15T三轮压路机对路基进行碾压检验,碾压遍数控制在3-4遍。在碾压过

目部建立安全生产任责制,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以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和实施。

2.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各级安全员要经常深入作业现场检查。一要检查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二要及时发现各种隐患。对职能部门开出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严格按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考核。

3.通过改进施工技术、施工设备、施工工艺等措施,改善劳动条件,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4.利用职工大会或通过板报,工地广播等,加强对职工的安全行产常识性教育,人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5.施工现场、危险作业区、场库、具有安全隐患的地点及各主要交通交叉路口,设立醒目的警告牌、标语牌、批示牌。

6.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加强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建立机械设备定期检修制度,树立防患意识,确保机械使用。

严格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操作。

7.职工个人配备安全帽及其它专业防护用具,督促其工作时间认真系戴。

8.非专业人员严禁从事各危险工种工作,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在参加培训后,持证上岗。 9.油库设在远离居住区和仓库的位置,库区范围严禁任何火种。 10.施工及生活用电配置合理,架线规范,严禁私拉乱接,确保用电。

附件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检查、整修路基 施工测量方样 材料进场 碎石组成配合比设计 各材料分析与组成混合料试验 报工程师审批 材料运输 备料 搅拌、运输 加水 摊铺、找平、整形 分段分遍碾压、施工 洒水养护 检查质量、测定各类数据并记录 N 报工程师审批 碾压或成型 Y 基层结束交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4h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