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体制结构

更新时间:2023-08-29 08:2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 中国共产党的中央组织由下列机构组成

1. 全国代表大会

2. 中央委员会组织系统(领导机构)

3.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简称“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主

要负责人)

4.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简称“中共中央政治局”或“中央政治局”;

成员简称“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成员简称“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5.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或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成员简称“中央政治局常委”)

6. 中共中央书记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的办事机构,成员简称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其职权

7.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军委”,与中华人民共和

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8. 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简称“中纪委”)

习近平: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总书记。国家党政军一把手,负全责。 李克强:国务院总理。负责政府及国务院组成部门工作。

张德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负责人大工作。 俞正声:全国政协主席。

负责政协工作(含对台工作)。

刘云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央党校校

长。协助习近平处理党务工作。重点是宣传部、组织部。党校工作等等 王岐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负责反腐。

张高丽:国务院副总理、党组副书记(即常务副总理)负责国务院常务工作,

协助李克强管理国务院

(二) 中共中央书记处

机构组成

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中央书记处成员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名,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中央书记处的工作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主持。中央书记处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的制度。中央书记处设书记若干人。

功能:

办事性质,秘书性质。

打个比方,政治局常委9个人=皇帝

而中央书记处则等于内阁, 首先大小事务先给书记处,书记处的讨论,给出意见,然后呈报给政治局常委,9个人讨论作出决定,然后在下发给书记处,书记处在交给中央办公厅或者国务院办公厅等办事部门等处理。。

书记处参与了党内的所有事务,很有实权的。书记处书记也兼任各种实权部门,组织部,宣传部,中央办公厅,中央政研室,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央政法委副书记(上一届),总政治部主任(上一届)等等。

(三) 中央书记处和中央办公厅的区别

这两个机构的从属关系就有一个最主要的区别,中共中央办公厅,简称中办,曾称为中央秘书厅,是直属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而中央书记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根据党章,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

中央办公厅是中南海非常重要的机构,中央办公厅主任是最高领导人的心腹,换领导人,中办主任也跟着换。总书记去外地视察或者出国访问大多数情况下都带着中办主任,现任中办主任栗战书就经常随同习近平出访。中办负责的不仅是党中央文秘、会务工作,除了转达和催办落实中央指示,还要负责全国党政系统的密码保密工作,负责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安全警卫、医疗保健。因此中办主任也是中央警卫局政治委员,警卫局局长是中央办公厅副主任。

中央书记处的历史沿革更复杂。从中央的最高决策机构到日常工作机构,几经变迁。而其一直保持着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锻炼党的高级干部。先说“书记”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只有50多位党员,最高机构中央局只有陈独秀、张国焘、李达3人。在讨论中央局主要负责人称谓的时候,大家取了一个名字:书记。书记是当时最小的官职,以此命名,表明为人民谋利益的共产党是不会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官僚机构,也是面对未来的承诺和面对人民的承诺。

1933年初,党中央迁入江西苏区。当时全国苏区发展到十几块,红军达30万人,党员也达30万人。仅设一个总书记已难以领导这样一个大党,中央书记处应运而生。最早,书记处就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到1945年,已成为政治局核心领导机构。

1945年,中共七大后,中央书记处的权力达到顶峰,其成员是: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中共八大成分水岭,书记处不再居于政治局之上,直到十三大以后,反而成为政治局及其常委会的办事机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党中央不再设主席,只设总书记,从此,中共最高领导人的头衔变为总书记。此时的总书记本身已作为党的法定最高领导人超然于书记处之上。

一般情况下,有5到6名书记处书记,其中排名第一的书记处书记由政治局常委兼任,两到三人是由政治局委员兼任,一般是中组部部长和中宣部部长,但

书记处书记是副国级领导,而中组部是部级,所以在新闻上你会听到如下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某某。”此外还有没有进政治局的书记处书记。和中办主任相比,通常书记处书记的职衔也排在更前面,领导人往往在担任中央办公厅主任后,再经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而晋升中共中央书记处成员。

在中央书记处内部,实行分工负责制,每一名书记负责一个系统或若干方面的事务,通过听取汇报,审批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参与人事任命等方式,对所负责方面事务承担领导责任。对于一般事务,书记处书记具有直接领导和决定的权力。对于其他中央或地方党政机关而言,中央书记处是属于领导机构。

虽然在某些具有全局性、特别重大的问题上,分工负责的书记须提交书记处会议讨论,由书记处集体决定。甚至呈交政治局及其常委会讨论,但在这个过程中,书记处还发挥积极地协调作用,中央书记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央书记处可以以“党中央”的名义发公文。

中央书记处是培养锻炼党的高级干部的场所。从十四大以来产生的中央政治局特别是常委会组成人员来看,书记处的工作履历成为进入中央核心领导层的重要履历,而从书记处岗位走上常委乃至总书记岗位的比例是很高的。十四到十六届党代会所产生的政治局常委共17人(连任不重复计算),曾在书记处工作的达9人,比例超过53%。

(四) 四套领导班子

职责:

党委:负责党务,研究决策,制定方针,交政府执行;

政府:负责行政事务,具体执行党委的决定;

人大:是讨论"重大"决议,选举产生政府主要领导人,质询政府决议; 政协:是负责对人大查漏补缺。

不准确性

首先,按照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中共是执政党,党是领导一切的,所以,党委并不与其他机构并立。

其次,“四大班子”的说法,抹杀了法院、检察院的地位。而事实上,按照政治学中权力分割和制约的原理,法院、检察院跟人大、政协一样,都具有监督政府的职能。他们同样是重要的“班子”。

目前流行一种说法:四套领导班子党委最大,政府第二,人大、政协在后。这种说法是违背宪法的。任何政党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任何政党都没有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力,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

中国共产党必须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为各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作出表率。 中国共产党制定有利于人民的方针政策,维护广大人民利益,争取人民的拥护。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教育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使共产党员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占多数席位。人大立法时党的意志才能上升为国家意志。共产党的威信高了,人大选举行政长官、法官、检察官时,共产党推荐的候选人才能当选。

由于传统势力的影响,目前存在着党委直接任命或者罢免政府官员、法官、检察官的现象。这无疑是违反宪法的。比如,北京市某区一个法官嫖娼被抓,区党委直接发文件免去这个法官的职务,引起人大的不满。正当的做法是,党委作出决定,开出这个法官的党籍。并建议人大罢免他的法官职务。

由于传统势力的影响,目前还存在着党委干涉司法的现象。在一次座谈会上,北京市高级法院院长谈到,北京市委第一把手曾给他写过20多个条子,对案件发表意见。这些条子都被院长锁在抽屉里不向承办人传达。承办法官询问“上级”有什么精神,院长回答是:宪法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批权,这就是精神!不知道地方法院在审判活动中敢不敢排除党委的干扰。

有一个地方乡政府侵占农民土地,农民告上法庭。法院支持了农民的诉讼请求。结果,县党委作出一份决定:撤销法院这份判决。——这样的党委书记应当撤职,去普法学习班。

依法治国,就是要理顺这四个机构的关系。人民是国家主人,人大真正成为老大,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代表通过在人大行使表决权来发挥自己作用。政府、法院、检察院只服从人大的决议,不受任何外来干涉。这样,我国才能进入法制社会。

在政治体制改革中,我国正在搞试点,改进地方党委的地位。地方党委由同级人大中的共产党员选举产生。人大常委会主任兼任党委书记。这样改革后,政府、检察院、法院除了按照宪法的规定向人大报告工作外,就不需要再向党委汇报工作了。人大领导政府、检察院、法院是宪法的规定。党委书记干涉国家机关正常工作的现象不再发生。

(五) 中共各种会议的解释

1. 党的会议

全国代表大会(党代会):中共几大几次会议就是中国共产党第几次全国

代表大会举行的第几次会议。

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中央全会):中共几届几中全会指的是中国共产党

第几次全国代表大会选出的该届中央委员会召开的第几次全体会议(解释: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意思是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的第五次全体会议)。

2. 人大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简称: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开的第三次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简称: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解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的人大常委会委员开的第22次会)。

3. 政协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简称: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解释:政协全国委员会第十届委员开的第三次会)

4. 会议解释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至现在第十六次了,常称为届而每次全国代表会议选举出中央委员会,此届委员会每一次会议称为“中”,一中全会为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中央委员会后马上举行,以后每年召开一次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第几次就是第几中。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年一届,每年一次,每年的3月份在北京召开会议。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政协会议每五年一届,每年一次,每年的3月份在北京先于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3.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机关。每届任期5年,每年召开一次中央委员及候补委员会议(如十七届五中全会),一般在每年的10月于北京召开。

由此,以上每年的先后顺序是:政协会议(一般每年3月2、3日开幕,会期10天)——人代会(一般每年3月5日开幕,会期10天)——党代会(一般每年10月召开,中央委员会议会期一般3天)。

但换届顺序不一样:党代表大会(先确定党的领导集体)——政协会议——人大会议(确定国家和政府领导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1f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