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混凝土剪力墙内配电箱预埋一次合格率(1)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提高混凝土剪力墙内配电箱预埋一次合格率

小组名称: 精诚QC小组 单位名称: 山西西山金城建筑有限公司 时 间: 2012年2月4日 发 布 人: 曹 鼎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二、QC小组简介 三、选题理由 四、活动计划 五、现状调查 六、设定目标

七、对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八、分析原因 九、要因确认 十、制定对策 十一、实施对策 十二、检查效果 十三、效益分析 十四、制定巩固措施0 十五、总结和下一步的打算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结构形式 容积率 绿化率 住宅面积 西山金城建工新苑小区 框架剪力墙结构 4.18 35% 11万㎡ 建筑面积 建筑密度 底商面积 形成住宅 127595㎡ 28.5% 17406㎡ 1148套 金城建工新苑地块总用地3.84公顷,规划建设31+2F底商住宅楼3栋、28+2F底商住宅楼2栋,其中公租房13600㎡(248套)。安置对象为地块内回迁安置户和金城公司无房职工,兼顾一部分欲改善住房条件的有房职工。一期工程预计2012年底主体封顶,二期工程2012年开工,预计2014年竣工,整个小区预计2015年底竣工。

整个工程设计户内配电箱 2300多个,主体结构施工时预留的配电箱洞,在安装配电箱体时存在预埋位置不准确,箱体安装后补缝质量等相关问题影响着观感质量。为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混凝土剪力墙内配电箱预埋一次合格率,我们成立了项目质量攻关QC小组。

二、QC小组简介

小组名称 课题类型 课题名称 活动时间 小组成员 成姓 名 员组田爱国 成 姚玉山 精诚QC小组 攻关型 建组时间 注册编号 2009.7 Xsjcjzsgs2012- 注册时间 2012.6 提高混凝土剪力墙内配电箱预埋一次合格率 2012.3----2012.12 8人 性年文化程度 别 龄 男 46 男 52 本科 中专 职称 工程师 助工 活动次数 出勤率 小组职务 组长 副组长 20 100% 小组分工 全面协调 技术指导 TQM教育时间 120 120 李殿臣 刘霜梅 白 鹏 李炳生 贾国强 曹 鼎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53 45 27 49 23 26 中专 本科 本科 初中 本科 本科 助工 工程师 助工 初级 初级 初级 副组长 QC诊断师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技术指导 活动指导 质量监督 数据统计 资料整理 材料协调 120 150 100 100 80 80 制图人:白 鹏 审核人:姚玉山 日期:2012.3.15

三、选题理由

传统的配电箱施工工艺容易造成箱体周边接槎颜色不一、容易接槎部位空鼓裂缝、土建班组与水电安装班组也往往由于污染工作面和等待收口抹灰等相互影响,因此2012年确定活动课题为《提高混凝土剪力墙内配电箱预埋一次合格率》。

上级要求:

建设单位要求: 必须保证集团公司整体质量目标实现 年度质量目标:太原市优质工程、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 公司以往配电箱预埋的质量统计表

质量现状: 2009年 81% 2010年 85.2% 2011年 89.8% 平均值 85.4%

课题选定: 提高混凝土剪力墙内配电箱预埋一次合格率 制图人:白 鹏 审核人:姚玉山 日期:2012.3.20

四、活动计划

小组通过研究决定了活动计划:(如下图)

时间 2012年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活动阶段 P 选题理由 现状调查 确定目标 分析原因 确定要因 制定对策 D C A 对策实施 效果检查 巩固措施 活动总结 备 注 计划线: 实施线: 制图人:白 鹏 审核人:姚玉山 日期:2012.2.26

五、现状调查

在土建结构施工时预留好配电箱孔洞,待主体结构完成后,把配电箱安装进墙洞,然后用细石混凝土、砂浆补箱体周边缝,这种传统的施工工艺容易造成箱体周边接槎空鼓裂缝、土建与水电安装班组也往往由于污染工作面和等待收口抹灰等相互影响。

查阅历史记录 为更详细的掌握现状实际情况,2012年3月23日,小组组长田爱国

组织成员李殿臣、李炳生、白鹏调查近期施工的A、B、C、D 型楼工程配电箱预留洞合格率施工检查记录,进行调查统计,共收集全数检查数据 547 点,合格点为 491 点,合格率为 89.8%。

配电箱预留洞合格率统计见下表:

检查项目 检查数量 合格点 合格率 A型 141 124 87.9% B型 138 121 87.7% C型 125 114 91.2% D型 143 132 92.3% 合计 547 491 89.8% 制图人:白 鹏 审核人:姚玉山 日期:2012.3.27 统计结果:最高合格率 92.3%,最低合格率 87.7%; 预留洞位置平均合格率=547/491=89.8%。

2012年3月27日小组召开预留洞不合格点质量问题分析讨论会,对存在预留洞预埋 56 个不合格点原因进行分析统计:

不合格点问题统计表

工程名称 A型 B型 C型 D型 合计 不合格点 17 17 11 11 56 预留洞变形 预留洞标高误留洞不>50mm(个) 差>20mm(个) 垂直 10 8 7 7 32 4 5 1 1 11 1 1 1 2 5 留洞内进混凝土 1 1 1 0 3 其他 1 2 1 1 5 制图人:白 鹏 审核人:姚玉山 日期:2012.3.28

根据以上的统计数据,小组利用统计技术绘出影响因素排列图如下:

制图人:白 鹏 审核人:姚玉山 日期:2012.3.28

由排列图可看出“预留洞变型、预留洞标高误差”是影响预留洞质量的 A 类因素

结论:预留洞不合格的两个关键因素:

六、设定活动目标

根据上述的选题理由及对现状的调查分析,为确保整个工程质量创优目标的实现,我们QC小组将目标确定为合格率达95%以上。

编制人:白 鹏 审核人:田爱国 日期:2012.4.5

七、对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从影响因素排列图中可以看出,项目部去年施工的D 型楼工程

施工检查记录,配电箱预留洞一次合格率为 92.3%,解决了预留洞变型和预留洞标高误差=提高 43 个合格点。

把 43 个点×92.3%=39 个点 547/(491+39)=96.9%

D 型楼解决预留洞变型和预留洞标高误差=提高 8 个合格点

143/(132+8)≈143×97.9%, 可见达到95%是可行的。

八、原因分析

根据所制定目标,经过小组成员认真讨论,以往工程和现场深入调查,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用关联图汇总如图。 定位划线 误差 绑扎铁丝断裂 预埋木箱固定方法不合理 预留洞木箱模具固定不牢 封模板前未校准预埋位置 模板面 标高误差 预埋木框位移 绑扎铁丝松动 震动器力量过大 预留洞标高偏差 按楼面模板面 为划线依据 预留洞变形 操作工人安装位置不明确 交底不到位 预埋标高 线不准确浇捣混凝土 工人野蛮施工 操作方法不正确 经验不足 培训不到位 编制人:贾国强 审核人:李殿臣 日期:2012.4.20

九、要因确认

根据关联图找到的未端因素我们逐一进行了调查分析,确认主要

要因。

末端因素一:震动器力量过大

验证时间 验证方法 验证情况 1、 查看公司机械设备配备文件,浇剪力墙混凝土插入式震动器选用型号 ZN-50 ;ZN-70额定功率 1.5kW 电压 380V 电流 3.24A 2、查看混凝土震动器说明书, 验证人 确认结论 2012.4.22 查看公司 功额定机械配置 直径 频率 振幅 重量 率 转速 文件 (≥HZ(kw(r.p.m(mm) (≥mm) (kg) ) ) ) 查看说明书 50 183 1 13 1.1 2840 1.2 70 183 14 1.5 2840 现场调查 3、现场使用的型号是 ZN-70 都是原装品牌厂 家生产,插入式振动器技术指标符合标准, 震动器力量过大不影响预埋管洞的质量 结论:非主要原因 姚玉山 贾国强

末端因素二:培训不到位

验证时间 验证方法 验证情况 验证人 确认结论

2012.4.23~ 2012.4.25 调查分析 1、查看公司有各专业分项工程内部培训教材,小组成员李炳生和曹鼎查阅配电箱相关的教材编号为 DQAZ-PX/A01-031-2009;《电气安装施工分项作业内部培训教材》 2、 4月23日李殿成通过办公室了解和查阅公司 2010 年度组织参加的技能操作工培训考试合格率 83%,项目部技能工持证率 100% 3、查看项目部预埋阶段安装班组操作工22 人,全部通过项目部岗前培训; 结论:非主要原因 李殿臣 李炳生 曹 鼎

末端因素三:交底不到位

验证时间 验证方法 验证情况 验证人 确认结论 2012.4.25~ 2012.4.27 调查分析 1、查看安装班组施工日志,每星期天下午 班组例会布置下周工作,有工序施工交底 内容,有岗前培训; 2、调查分析查看安装班组技术交底记录, 交底签字手续齐全, 3、调查安装预埋班组工人,操作工人明确 施工交底内容,随机抽查现场 5 名负责预 留洞预埋工作的工人,对“预留洞”关键 点施工工序明确,交底到位; 白鹏 曹鼎

结论:非主要原因

末端因素四:定位划线误差

验证时间 验证方法 验证情况 验证人 姚玉山 李炳生 贾国强 确认结论 调查分析 现场验证 1、调查分析小组成员贾国强查看预留洞 预埋施工交底记录,交底明确要求复核中 心点应从控制轴线用长钢尺拉线检查;用 吊垂线定位划线

2012.4.28 2、测量方法调查时发现,实际操作工是 按楼面混凝土面往上丈量来切割洞口,复 核检查时也均采用短尺从楼面向上丈量, 造成±10mm 标高丈量误差 3、划线方法 2011 年 5 月 22 日黄海燕、 陈永辉到我公司琼海项目部 T2 号楼正在 绑扎六层剪力墙钢筋现场验证,全数检查 14 个预留洞,结果按控制线拉线检查测 量,洞口垂直位置误差±2mm,水平位置其 中 3 个预留洞误差>10mm, 4、结论:未使用钢尺测量标高线,洞口 旁 2 米范围内没有核对用的基准标高点 是主要原因 末端因素五:预留洞木箱模具固定不牢

验证时间 验证方法

验证情况

验证人

确认结论

1、预埋方法预埋洞根据图纸要求依照 水准仪测点标高,丈量划线定点的位置,2012.4.29

固定配电箱预埋木箱模具固定在剪力墙

调查分析

水平筋上,木框用铁丝绑扎固定在钢筋

上。

2、现场验证 5月 1 日小组成员白鹏

到我公司朝南水岸项目部 3 号楼工地

验证,项目部正在验收五层剪力墙钢筋,

配电箱预埋木箱模具固定后的情况,检 查验证发现,全数检查的 12 个预埋洞

绑扎固定均牢固。当场做振动棒振捣试 验时,剪力墙水平筋绑扎铁丝松动,木

框出现下滑。 由此引起配电箱预埋木箱模具在浇

筑砼过程中,木箱模具随水平钢筋下滑

引起标高误差

2011.5.1 3、检查验证对照技术交底要求,每边

现场验证 不少于 1 根中间支撑,现场全数检查

12 个。木框内其中有 8 个使用 18 厚

曹 鼎

李炳生

白 鹏

贾国强

短模板制作的顶撑,其它 4 个未设顶撑,剪力墙内预留洞使用模具木箱固定方法有待改进 4、调查分析询问现场操作人员:由于穿线配管时,支撑影响布管,布管后该侧面没有支撑,造成浇砼后变型。 结论:箱体支撑不稳,浇筑砼时变形 是主要原因 小组经过对5个末端因素逐一进行验证确认,预留洞模具木箱固定不牢、定位划线误差是主要要因。

结论:1、定位划线误差

2、预留洞木箱模具固定不牢

十、制定对策

针对已经确认的要因预留洞木箱模具固定不牢、定位划线误差,逐一制定对策。

1、提出对策:

5 月 3日由田爱国组织小组全体成员召开讨论会,采用头脑风暴法从各个角度提出改进想法,对“预留洞木箱模具固定不牢”小组成员提出三种方案:

(1) 按原有预埋方法,在剪力墙模板上开孔做限位露出预埋框

(2) 采用聚苯泡沫板填充物做预埋洞 (3)采用配电箱体在剪力墙内直接预埋 2、确定最佳对策方案:

针对预留洞木箱模具固定不牢对策方案比较 比对方案统计表

编制人:白 鹏 审核人:李殿臣 日期:2012.5.5

3、对策制定:

小组经反复论证,小组全员表决最终确定选用“方案三”为最佳预

埋方案

2012 年 5 月 9 日项目部通过工程联系单方式书面向建设方提出“采用直接在剪力墙内预埋户内配电箱”方案 得到了设计院的同意。

序 要 目标

对策(what)

号 因 (why)

措施(how)

地点时间

(where) (when)

责任人(who)

1

定 位 划 线 误 差

预留洞统一以控制线为依据划线定位

标准: 1、绑扎剪力墙钢筋前,在楼面上弹

划线定位

出位置线

误差≤

2、在配电箱部位下1米标高线设控施工

2mm 制线标记,便于就近及时复核, 现场

中心位置

3、检查用钢尺检测,

定位准确

4、先封配电箱靠模板一侧模板。 率100%

1、预订配电箱,制定材料进场 计划:6月 5 日前完成订购计划,并在剪力墙施工前 1 周内随进度计划进场配电箱壳, 2、5 月 28 日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报监理审批

3、5 月 30 日编制作业指导书 4、5 月 30 日组织辅导操作工 现场人做好技术交底,按作业指导书实施

5、用电焊固定定位卡,夹住箱体,防止移动

6、用可调箱内支撑,防止箱体变型 7、配电箱体面贴紧剪力墙模板,保持垂直

2012.6-2012.8

姚玉山 白鹏 曹鼎

2

预 留 洞 木 箱 模 具 固 定 不 平

采用直接在剪力墙内预

埋户内配电预埋配电箱方案 箱位置合直接预埋配格率95%电箱取代传以上 统的预留洞木箱模具

施工 现场 2012.5-2012.8

李殿臣 李炳生 贾国强

编制人:贾国强 审核人:田爱国 日期:2012.5.29

十一、实施对策

小组 2012年 5 月 30 日和 6 月 2 日分别在项目部会议室召开会议,并要求本项目部水电施工班负责预留预埋的操作工人 17 人一起参加,进行培训辅导,明确分工实施工序。

预埋施工工艺流程图:

小组根据《对策表》,逐条组织了实施 实施一:针对定位划线误差的实施活动 1、预埋配电箱统一以控制线为依据划线定位;

2、绑扎剪力墙钢筋前,在楼面上弹出位置线,便于吊线复核;

3、用钢尺检测,根据侧放复核控制线;

4、在户内配电箱部位钢筋上预留标高控制线,用红色标记做1.00米标记,便于就近及时复核;

5、先封配电箱贴紧模板的这边模板,便于封模前检查复核; 6、由水电工长亲自在封模前做复核检查。 实施(一)的效果检查

1、采用预埋配电箱统一以控制线为依据划线定位的方法后。绑扎过程中和封模板前,随时就近可依据控制线标记,及时丈量纠正。划线准确保证预埋配电箱的定位。

2、2012 年 7 月 16 日浇筑一层楼面混凝土前,全数检查 12 个预埋箱体由小组成员用水准仪和钢尺全数检查检测:结果中心划线定位偏差<2mm 合格率达到 100%。

3、8 月 2 日、8 月 28 日、9 月 15 日、10 月 13 日田爱国、李殿臣、姚玉山、刘霜梅分别对 2、3、4~13 层封模板前用钢尺全数检查检测:定位准确率均达到 100%。

实施二: 针对预留洞木箱模具固定不牢的实施活动

1、 根据计划由小组成员编制的《剪力墙内配电箱体预埋专项施工方案》经项目部报监理单位审批,6 月 7 日审批同意实施; 2、 6 月 7 日由田爱国编制作业指导书报公司生产技术部审批同意实施;

3、 6 月 9 日在项目部会议室由田爱国组织 QC 小组成员和操作工人按作业指导书辅导技术交底;

4、 小组成员姚玉山制配电箱体材料进场计划,经公司审批转采购部并于 6 月 26 日进场第一批户内配电箱,报验合格后入库; 5、 7 月 12 日由李殿臣负责带领预埋配电箱 12 人组按施工流

程开始安装一层结构配电箱壳体; 6、 施工流程

箱体在墙上安装完毕后,将锁母按要求加好,用堵头封堵,胶带

粘贴,然后对箱体内部用可调节支撑模具进行加固,长边 2 根,短边设 1 根,支撑两端部分别用一块18mm 厚 150mm 宽木板作支承体垫板,调节支撑模具螺栓,顶紧至垫板用手推木板不移动为限,预防混凝土挤压、振捣变形,箱体加固完毕,用湿棉纱填充饱满后,外面用胶带包缠。连接线管与锁母时,要粘接牢固;绑扎进入箱体的线管时,注意箱体的根部不要绑扎过紧,以防模板在校正箱体时将管子挤断。

实施(二)的效果检查

7 月 16 日拆模后经全数检查本楼层 12 件预埋配电箱没有发生变形:标高偏差<2mm,垂直偏差均在允许范围内。

通过 2 个楼层的按计划实施,操作人员熟练掌握实施程序,质量稳定。

通过 2 个楼层的按计划实施,操作人员熟练掌握实施程序,预

埋配电箱质量稳定。

十二、检查效果

本次 QC 小组在活动使配电箱箱体预埋一次到位,箱体没有发生变形,同时解决了箱体与墙面齐平的问题,减免了中间诸如制作木框预留洞、修正洞口、填补箱体周边洞口等环节,有效的了节约成本。实践证明使用配电箱直接一次预埋到位,减少由预埋洞口传统工序产生的污染,且对箱体无任何损坏,观感非常理想。 现场实测

经过 QC 小组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从小组活动开始到 201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4u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