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主入口设计

更新时间:2024-05-01 01: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绿城住宅小区入口设计标准

一、住宅小区出入口的功能设置

(一)交通功能

避免“以车为尊”的设计理念,穿行的人们或自行车在为机动车预留的空间中通行,如果遇到机动车出入,便停下等候。这种设计使得人、非机动车、机动车在入口处相互交叉,存在着很大的不安全性。

1.避免人车混杂

可在主入口设计中车辆进出的两侧或者单侧设计供人进出的通道,并有适当的高差(100~150mm),尽可能与小区内的步行系统相联系。

案例:上海新湖明珠城小区主入口分别设置了车行和步行的通道,步行通道与小区内部道路系统相连,并设有高差。

上海新湖明珠城小区主入口

华山丽苑:分别设置了车行和步行的通道,步行通道与小区内部道路系统相连,并设有高差。 可以把人和机动车的入口设置在了不同的地方,主入口仅仅是人通行的区域。 上海河滨花园车行和步行主入口(左为车行人口,右为步行人口) 聚泽园项目设计时就考虑了人行入口与车行入口分开管理 2.主入口设置与城市交通干道保持适当的距离 当小区主入口与城市主要干道相连时,应该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使进出的车辆安全的进入小区或是加入到城市干道的车流中。 银城项目西堤各区,包括紫荆园都在入口处设计了大面积的铺装广场,便于车辆出行。 3.选择适当的铺装、合理设计小区入口高差的问题 为了交通通行的安全,入口的设计时应选用防滑的铺装,有些小区由于与城市干道存在高差,设计的时候有没有充分考虑到入口和城市干道的预留距离,导致在很短的距离内,高差变化过大,使机动车或者非机动车在进入城市干道时存在较大的危险。 锦一方项目东侧入口,项目内部标高与市政标高相差1米,所以日后在入口铺地材料选择时一定要考虑防滑措施。 (二)防御功能 住宅的商品化的发展,住宅小区的品质本身得到了多样的区隔,开发商把自己的产品限定起来,住户出于领域感和安全的考虑也希望把小区限定起来,因此小区的主入口成为防御的主要环节。

住宅小区往往依靠以下三者共同来保证住宅小区安全的: (1)构筑物(例如门卫间、电子移动门等) (2)门卫(人岗)

(3)电子智能安全系统(摄像头、电子监控器等设备) 1.构筑物(例如门卫间、电子移动门等) 门卫室:使用面积:不小于3~4平方。

配备设施:主要配备可供单人使用的桌椅、电源接口(3个以上)、网络接口、考虑放置电脑、值班记录及值班人员的储物空间。

门窗要求:窗户希望为推拉式,离地高度60公分为宜,便于门卫坐着观察外部情况;开门希望位于门卫室正后方,对两侧通行不造成影响。

大门:如果从方便的角度考虑,电子移动门为首选,但随着楼盘对大门形象要求的提高,现在高大的铁艺门成为首选,再搭配道闸、人行刷卡门形成小区的安全屏障。

2.门卫:

现在银城物业一般门岗4班倒,一个门卫一年工资约3万,一年一个大门的最少支出为12万左右,所以规划在景观出入口设计时,一定要考虑门卫的经济化配比。

3.电子智能安全系统:

摄像头、电子监控设备已经成为保卫小区安全的防御设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司项目开始使用的是远红外探头,一旦有人入侵,会报警,现在引进了更为实用的电子围栏。

(三)标志功能

住宅小区主入口是沿街立面的重要组成,是城市印象的一部分。入口是脸面,开发商付出与整个小区建设投入的总成本相比较而言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资金来设计建设出入口便可以提升其产品整体品质。

入口标识分析: 1.标识醒目,便于识别;

2.园林景观与标识相互存托,彰显品位; 3.项目品牌与地产品牌相结合,完美呼应。

(四)衍生功能 1.交流场所 小区主入口设计除了满足基本需求外,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场所也成为了现代住宅小区主入口设计的新要求,是评价小区入口设计的一个重要依据。 例如重庆金科阳光海岸,时尚的购物街区与大门相结合,诱发了小区居民和周边小区居民在饭后休息时间到此聊天、购物等活动的产生,既满足人们的交往需求,也使整个社区生气勃勃,大大改善了邻里关系。

2.过渡空间

通过有组织的空间设计和序列排布,有秩序的引导人们进入住宅区。利用门体;利用广场、坡道的铺装材质;利用雕塑等构筑物;利用树木、花、草等绿化景观;利用光、水等自然元素统一协调的设计处理过渡空间,从而达到联系城市空间和居住区空间的作用,从一个开放式的大环境引入到相对封闭的小环境。

3.文化象征

入口的设计往往展示了社会文化和建筑文化,包含了时代文化、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一个优秀的入口作品是具有个性特征的。一个成功的入口是可以通过空间的形态、材质、色彩、细部设计等因素来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文化栖息和时代气息的。

▌二、住宅小区出入口的构成元素 (一)门体 1.建造形式 (1)独立式——独立式的小区主入口是指完全与小区建筑物脱离,仅和围墙相连,或与植物景观相连。 (2)组合式——门体往往和建筑物相连,例如与沿街底商相连或附着于住宅建筑或为架空层。 2.构图形式 (1)对称式——强调中轴线,把门卫设置于入口道路的中间,同时道路两侧再以行到树或者是建筑体、构筑物加以强调。 (2)自由式——自由式小区主入口可以被认为除了对称式入口之外的所有形式。 3.风格类型 现代式——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设计方式。 古典式——分为中国古典与西方古典,与建筑形式相呼应。 混搭式——往融合了过去与现代的特点,是多种风格的融合体。 (二)铺装 1.选用防滑的铺装 2.选择适合车行和步行强度的铺装(厚度不小于5公分,并且垫层增加钢筋网片)。 当铺装地面相对较大,色彩变化规则且接近并且无方向性的形式出现时,会暗示一种静态的停止空间,适合用于休憩功能的入口广场; 当铺装地面相对较小,色彩变化鲜明且有方向性出现时,会暗示一种动态的活动空间,适合用于激发活动产生的入口广场。 (三)围墙 1.材质设计——砖、铸铁、玻璃、金属等多种元素可供选择。 2.尺度设计——围墙高度上有所降低,现在围墙在起到安全作用的时候,也通过自身高度和标段中构件之间间隙尺度的设计,或者是选用通透的玻璃材质使小区的内外在视线上达到沟通。绿意渗透出了小区,不免使人联想到“一支红杏出墙来”的意境。

3.形式设计——平面设计的多样化使得围墙的二维设计更加多样,在二维设计不断丰富 4.的同时,向三维的设计发展。层次感、造型感都得到很大发展,例如有些小区的围墙上安置了花坛;在平面构成上出现了弧形、折线形、重叠等多种形式,在立面上配合门体设计有节奏的变换高度等。 (四)雕塑小品 雕塑和小品往往是小区入口的点睛之处。雕塑和小品通常配合小区入口广场设计,体现小区风格主题,同时具有相关的功能价值。 (五)植物 1.强调入口轴线——植物种植的位置往往在广场(外广场或内广场)的中心点,以花坛或人工的地形上种植为主。 2.强调区域分割——一种是类似于行道树或者绿化隔离带的种植方式,在车行到和人行到之间间隔适当距离挖树池种植乔木或连续种植灌木,另一种是作为入口区域和城市区域之间的界限,在入口与城市干道交界处有间隙的设置了树池。 3.提升项目品质——起美化作用,成为大门的画龙点睛之笔,让大门口充满生气,营造美好的回家氛围,提升楼盘的品质感。 (六)水 水——主入口设计中,水起到的点缀和突出重点的作用,在小区入口的设计中往往采用的是动态的设计手法,喷泉、叠石瀑布等,以水来活化入口环境。但水景是需要维护的,需要保持水体的清洁、保持水景应时常开,因为这些动水需要设备的支持,一旦不使用,除了隐藏设备会暴露,水体质量也会变差,此时的喷泉带来的不是视觉上的享受而是对整个入口形象负面的影响。

(七)光

自然光源:通过它和建筑物之间的结合,创造出和谐舒适的光影效果。

人工光源:夜晚照明和渲染气氛的主要手段。对于小区主入口光源设计来说,除了满足步行、车行需求的光照外,主要是泛光灯对建筑物的照明和为了烘托广场氛围、突出小品位置、形象而设置的照明。

在入口设计时,应考虑增加入口区域的照明,方面可以突出入口的昭示性,提升业主回家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入口区域的照明,便于安全管理。 希望入口项目标识及物业岗亭标识醒目,最好能做到夜间发光,夜间的发光效果能够显著提升项目的品质感。 ▌三、住宅小区出入口的设计方法 住宅小区入口是由门前的集散空间,门体空间和门内的引渡空间这三部基本部分组成。 (一)功能的确定 小区入口设计——功能决定形式

首先小区入口必然承担交通、防御和标志的功能;其次小区的入口是否要提供交往的场所,作为小区或城市活动的点;再者小区入口是否要提供一些生活需求的场所,例如便利店、洗衣店、邮局等,在调查分析小区使用者需求、小区周边生活配套设施后,确定小区入口应当具备的功能。

(二)形式的表达 1.平面形式

平面上所构成图形基本可以分为线状和面状两种,在小区主入口设计中,与线状和面状相对应的功能即是交通功能,以及交流功能,从表现形式来说即是道路与广场。

(1)以交通为主的平面设计

——强调的是安全、便捷的通达性,在设计中的表现要以线性的道路配合门体共同完成。道路和门体之间多为相互垂直布置,平面布置多采用对称式,在主入口同时承担人行和车行两种通行模式时,门体和道路的关系往往布置成:

门卫-人行步道-车行道 车型道—门卫—人行步道

人行步道-车行道-门卫-车行道-人行步道 (2)以交往功能为主的平面设计

a.广场与通行道路的结合:第一种广场囊括了道路的线形,道路区域模糊; 第二种是广场在道路的一侧; 第三种是广场被道路所围合;

b.以交往场所为主的平面设计主要以面的形式出现,主要以广场作为场所的实体。

但是具有交往功能的主入口仍然不可以缺少满足通行需求的基本功能。因此,实际上主入口的设计成为了线与面的一种结合。可分为广场与门体的结合和广场与通行道路的结合二种情况。 广场与门体的结合:第一种广场在门体之外 第二种是广场在门体内 第三种是门体内外均有广场 2.立面形式 在小区主入口设计中,立面形式的表达最重要的是注意比例与尺度。比例和尺度上最重要的参照物是人。人水平视角处于54 度以内为眼睛的舒适范围,垂直视角在27 度左右时是观赏建筑个体的最佳视角,垂直视角在45 度左右时是观赏建筑细部的最佳视角。 入口设计要考虑视觉设计,从宏观上将整个尺寸控制在以上范围。如果人的视点在街道或者入口进入处时,入口空间界面的高度(H)与广场的宽度(D)之间的关系是H <2h时,入口的比例尺度较为舒适,处理手法较为随意。< p=\ (三)细节的塑造 无论平面的确定,还是立面的确定,最后均要落实到细部的设计。“细节决定成败”,无论构思的如何巧妙,只有好的细节设计才可能实现最初的构想。 1.色彩与质感 即使两个物体在形式造型上完全一样,但由于其色彩和质感不同,则两个物体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因此色彩和质感对于事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主入口的设计同样也是。 入口设计中色彩和质感的选择是受整个小区规划设计影响的;是与地方特色与社会文化相联系的。 色彩和质感虽然含义有所不同,但是它们都是建筑材料的一种本质属性。色彩和质感都是一种情感语言。 2.细部设计 细部的处理可以说是体现设计艺术感和耐读性的重要依据,入口设计的每一个构成元素均是细部设计的展示场所。大到门体的比例和尺度、小到每一块地面铺装的拼接,都可以直接影响入口设计品质与品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6l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