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山东省临沂高二年级质量检测

更新时间:2023-03-08 05:36:16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9-2010学年度山东省临沂高二年级质量检测

政治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50分)

5月23日至29日,“2009年宁夏(香港)经贸文化旅游活动周”在香港成功举办。回答1~2题。

1.“2009年宁夏(香港)经贸文化旅游活动周”的主题是“加强宁港交流合作,促进经贸发展共赢”。这表明

A.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B.经济是文化的基础

C.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D.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2.下列关于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③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④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中国文化在对外交流获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有一些国外文化媒体对我国的一些事件进行歪曲报道和形象丑化,比如BBC、CNN、BTV等外国主流媒体对西藏“3·14”打砸抢事件、新疆“3·15事件”等进行歪曲报道,使中国国际形象受损。这说明

A.国际间文化的渗透和交流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B.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C.西方价值观的传播,不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

D.要反对文化霸权主义,这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4.在2009年全国“两会”开闭幕式上,“奏国歌”程序被改为“唱国歌”。不少代表委员指出,将奏国歌改为唱国歌,更能凝聚人心、鼓舞斗志。这说明文化作为精神力量

A.决定着社会发展 C.都能促进社会发展

B.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D.是物质力量的反映

5.次贷危机对美国华人社区几乎没有影响,这要归功于华人的文化传统和消费方式。华人在美国仍保持着勤劳节俭的好传统,而且习惯于不借钱不欠债。这表明

A.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B.文化根源于经济,又高于经济

C.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深远持久的特点 D.文化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6.成语“耳濡目染”表达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

A.潜移默化的特点 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

B.深远持久的特点 D.差异性的特点

7.“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一代文学巨匠巴金永远离开了我们,但在他身后给我们留下了1500万字的文学作品。也许,追寻和纪念巴金的最好方式就是阅读他的优秀作品。因为唯有阅读,才能让我们感受到那属于他的永恒的青春。优秀文化作品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是因为它

A.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使人深受鼓舞、力量倍增

B.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D.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生活

8.广东省今年将“南海1号”和省内其他“海上丝绸之路”的遗址和文物,一起打包“申遗”(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这有利于

A.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融合 C.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B.维护民族文化的稳定性 D.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成果

9.秦灭六国之后,派兵平定南越。为了巩固其统治,将大批故六国的人流放到南越之地。这些人到了南越之地后,便长期与越人共同生活。长期的共同生活诞生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客家文化。这说明

A.商业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B.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人际交往是文化传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形式

10.在社会生活中,能够用精炼的语言传达丰富多彩的内容,不仅具有娱乐性,还具有情感性、艺术性和哲理性特点的文化传播方式是

A.手机短信

B.电视广播

C.互联网

D.人际传播

11.徽派建筑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它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如果你是一位游客,参观徽州古民居时,应有的感悟是

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②“徽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独享的文化财富 ③建筑是凝固的艺术④中国古代建筑已成为展现中围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有人这样比喻:“传统文化好比一捆干草。人们像驴子一样驮着它走,各人的驮法不同,聪明的人把它们化为养料轻松地走向未来,愚蠢的人把它当作祖传宝贝,永远是沉重的负担。”这种观点说明

①人们需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②人们需要把外来文化做养料吸收③人们对待传统文化有不同的观点④人们需要把传统文化当做养料吸收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达·芬奇说:“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这表明

A.科技是艺术发展的源泉 C.科技是艺术创新的动力

B.科技是推动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D.艺术是科技发展的结果

从5月28日开始,中国人第二次迎来了为期3天的端午节“小长假”。中央文明办决定端午节期间在全国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回答14~16题。

14.屈原故里端午民俗是中国上古楚文化、端午礼俗等的活态见证,这一节日民俗还传承了《楚辞》与其他民间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下列对屈原故里端午民俗理解正确的是

①端午民俗具有继承性②端午民俗作为民族精神的火炬应给予保护③端午民俗等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了持久的影响④端午民俗等传统民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端午节这一天,不管是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还是旅居国外的华人家庭,都有挂艾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这种现象说明传统文化

A.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B.是促进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C.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D.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具有深刻的影响 16.国家增设民族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的主要目的在于

A.弘扬主旋律,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B.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C.保护传统文化,增进民族情感和凝聚力 D.继承、发展与创新我国的传统文化

17.2009年1月23日,英国首相布朗向英国华人发表新年致辞,祝愿华人牛年愉快、成功。他说,在牛年,只有发扬华人一贯吃苦耐劳的“牛的精神”。英国才能在这种富有挑战的时刻取得成功。这说明

A.民族文化具有开放性 C.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B.民族文化具有包容性

D.走出去的民族文化才是世界文化

18.有一位艺术家说过:“艺术是喜新厌旧的,任何重复必然会使人产生疲倦”。这句话对艺术工作者的启示是

A.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B.实现文化创新就要抛弃一切旧的文化形式 C.促进民族文化繁荣是艺术创作的根本目的

D.实现文化创新就要避免出现任何与过去重复的东西

19.当人们忙于对经典翻拍之时,《亮剑》、《历史的天空》、《士兵突击》等原创作品却非常热播。有人认为,与其频繁向经典作品“借光”,还不如多花点心思,让今天的原创成为明日的经典。这种观点认为

A.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 C.否定传统文化才是真正的发展

B.文化创新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大众文化真正需要的是原创作品

20.辽阔的草原上最适合游牧民族的居舍是蒙古包。蒙古包,这种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模式伴随着蒙古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年代。蒙古包的色泽洁白,整个形体为圆状,套瑙与乌尼连接,呈日月射光状,是蒙古族尚圆、尚日月的审美心理的表现。这说明

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B.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C.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D.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

21.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是“一只火凤凰顶着一个火红的太阳”,核心理念是“五羊圣火”,会徽设计融人了奥林匹克精神,中国特色和岭南标志性文化元素相映成趣。2010年广州亚运会亚运会会徽将为广州、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留下一笔宝贵的亚运遗产。这说明

①亚运会会徽是世界文化遗产②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和创新③不同区域的文化有各自的特色④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基于

①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③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④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名言、格言在各种影视片中,在报纸、杂志,以及各种演讲,乃至学校的课本中,都有很多体现,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引导作用。回答23~24题。

23.在中国格言的海洋里,有两个意义相近的古老成语:“四海之内皆兄弟”(子夏),“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

A.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优良品格 B.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

C.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D.注重团结、呼唤统一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

24.在全国高考作文中,学生在使用名言、格言时常出现错别字,为此全国高考考试大纲规定,语文作文“每错一个字扣一分,重复不计”。这体现了国家对规范汉字的高度重视。国家重视规范汉字

①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②有利于提高我国学生的母语水平③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利于文化创新④有利于促进人们思想文化的交流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5.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70多年过去了,那场伟大远征的亲历者,正带着他们的红色记忆一个个离去。但他们所创造的伟大精神,早已融进中华民族的血液。从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到三峡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表明

①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②中华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③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必须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2009年9月10日《大众日报》报道,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建设百余处“校外大课堂”。2008年以来,该区投入1600多万元,建成了罗庄区文化中心,设立了青少年活动中心、儿童图书馆、少儿阅览室、青少年绿色网吧等场所,还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了罗庄区科技馆和少儿大剧院。目前,区内所有街道都建立了未成年人综合文化活动站,80%以上的村居建成了社区未成年人文化活动室,全区6.9万未成年人享受到了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运用文化影响人的有关知识,分析建设“校外大课堂”的必要性。(16分)

27.2009年10月16日晚8时,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在济南奥体中心隆重举行。在开幕式的文艺表演中,“山东元素”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雄峙天地”、“长河入海”、“圣贤之光”三个部分表现了泰山拔地而起、黄河磅礴入海、孔子圣洁降生,充分体现了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的恢弘气势和独特文化氛围。这些独具山东特色的元素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以艺术化的形式将齐鲁文化的优秀部分展现给广大观众,让中国人乃至世界人都为之震撼,进一步推动了齐鲁文化走向世界。

(1)有人认为“全运会开幕式的成功得益于回归传统文化。”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

(2)依据材料说明全运会开幕式成功举办的文化意义。(6分)

28.材料一:目前,以《越狱》、《绝望的主妇》、《迷失》等为代表的美国电视剧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尤其在年轻人中有大量的拥趸。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的中国对外贸易顺差超过160亿美元。而来自政府文化部门和专业公司的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外文化产品的进出口逆差至少是10:1。

材料二:在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中,国产电视剧要“走出去”。但国产电视剧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分一杯羹,除了制作上普遍粗糙,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产电视剧过于自我,缺乏全球化视野。比如现在的武侠题材越来越狭窄,英雄性格过于单一,从头到尾都是义气,无法和现在的观众取得共鸣。甚至相当一部分外国观众认为,相比之下,武术、皮影戏、中医药、旅游地理等及其相关的音像制品,反而更能直观地表现出中国文化的魅力。

文化的传递,是通过作品来潜移默化地实现的。真正的“走出去”,不只是剧卖出去,而是文化输出去,我们的思想、文化被对方接受。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4分)

(2)请结合文化生活有关知识,为中国国产电视剧“走出去”提几条合理化建议。(16分)

(1)有人认为“全运会开幕式的成功得益于回归传统文化。”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

(2)依据材料说明全运会开幕式成功举办的文化意义。(6分)

28.材料一:目前,以《越狱》、《绝望的主妇》、《迷失》等为代表的美国电视剧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尤其在年轻人中有大量的拥趸。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的中国对外贸易顺差超过160亿美元。而来自政府文化部门和专业公司的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外文化产品的进出口逆差至少是10:1。

材料二:在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中,国产电视剧要“走出去”。但国产电视剧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分一杯羹,除了制作上普遍粗糙,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产电视剧过于自我,缺乏全球化视野。比如现在的武侠题材越来越狭窄,英雄性格过于单一,从头到尾都是义气,无法和现在的观众取得共鸣。甚至相当一部分外国观众认为,相比之下,武术、皮影戏、中医药、旅游地理等及其相关的音像制品,反而更能直观地表现出中国文化的魅力。

文化的传递,是通过作品来潜移默化地实现的。真正的“走出去”,不只是剧卖出去,而是文化输出去,我们的思想、文化被对方接受。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4分)

(2)请结合文化生活有关知识,为中国国产电视剧“走出去”提几条合理化建议。(16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c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