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盐类水解中的三大守恒原理

更新时间:2023-10-13 23: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议盐类水解中的三大守恒原理

岑巩中学化学组 牟松

电解质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判断是近年高考的重要题型之一,而这类题型也是学生感觉最头痛的一类题型,学生们在解这类题时往往得分率比较低,而且不盐的水解平衡和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原理、质子守恒原理。下面我就对三大守恒原理的题型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电荷守恒:

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的负电荷总数等于阳离子的正电荷总数, 电荷守恒的重要应用是依据电荷守恒列出等式,比较或计算离子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如(1)在只含有A+、M-、H+、OH―四种离子的溶液中c(A+)+c(H+)==c(M-)+c(OH―),若c(H+)>c(OH―),则必然有c(A+)<c(M-)。 如NaHCO3溶液:

c(Na+)+ c(H+)= c(HCO3-)+ 2c(CO32-)+c(OH-) Na2HPO4溶液:

c(Na+)+c(H+)=c (H2PO4-)+2c(HPO4-)+3c(PO43-)+c(OH-) NaHS溶液:

c(HS―)+2(S2―)+c(OH―)==c(Na+)+c(H+)

注:1molCO32-带有2mol负电荷,所以电荷浓度应等于2 c(CO32-),同理PO43-电荷浓度等于3c(PO43-)。知道如何下手。其实解此类型题的关

键是掌握“两平衡、三原理”,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书写电荷守恒式必须①准确的判断溶液中离子的种类;②弄清离子浓度和电荷浓度的关系。

二、物料(原子或微粒数)守恒:

就电解质溶液而言,物料守恒是指电解质发生变化(反应或电离)前某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的物质的量等于电解质变化后溶液中所有含该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的物质的量之和。 如Na2CO3溶液:

c(Na+)= 2c(CO32-)未变化=2c(CO32-)+2 c(HCO3-)+ 2c(H2CO3) NaH2PO4溶液:

c(Na+)= c(H2PO4-)未变化= c(H2PO4-)+ c(HPO42-)+ c(PO43-)+ c(H3PO4) 在Na2S溶液中存在着S2―的水解:c(S2―)+c(HS―)+c(H2S)==1/2c(Na+) (Na+,S2―守恒)

在NaHS溶液中存在着HS―的水解:c(HS―)+C(S2―)+c(H2S)==c(Na+) 三、质子守恒:

无论溶液中结合氢离子还是失去氢离子,但氢原子总数始终为定值,也就是说结合的氢离子的量和失去氢离子的量相等。 在NaHS溶液中存在着HS―的水解和电离及水的电离。 HS―+H2O

H2S+OH― HS―

H++S2― H2O

H++OH―

从物料守恒的角度分析,有如下等式:

c(HS―)+C(S2―)+c(H2S)==c(Na+);从电荷守恒的角度分析,有如下等式:c(HS―)+2(S2―)+c(OH―)==c(Na+)+c(H+);将以上两式相加,有:

c(S2―)+c(OH―)==c(H2S)+c(H+)得出的式子被称为质子守恒 三大守恒原理的应用 1. 强碱弱酸盐溶液:

练习1. 在Na2S溶液中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 c(Na+)=2c( HS-)+2c(S2-)+c(H2S) B. c(Na+)+c(H+)=c(OH-)+c(HS-)+2c(S2-) C. c(Na+)>c(S2-)>c(OH-)>c(HS-) D. c(OH-)= c(HS-)+c(H+)+c(H2S)

解析:A选项应从物料守恒上考虑,可以很容易发现,c(H2S)前的系数应该为2,故A错误,当选;B选项从电荷守恒的角度去分析,符合电荷守恒的关系式,B正确;C选项考虑Na+不水解,浓度应最大,S2-水解程度不是很大,故溶液中的c(S2-) > c(OH-),c(S2-) > c(HS-),HS-又会继续水解,故c(OH-) > c(HS-),所以C正确;D选项是考察电荷守恒,经分析发现:c(H2S)前的系数也应该为2,所以D错误。 因此符合本题要求的选项即为(A、D) 2. 强碱弱酸的酸式盐溶液:

练习2.草酸是二元弱酸,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在0.1mol/LKHC2O4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c(K+)+c(H+)=c(HC2O4-)+c(OH-)+c(C2O42-) B. c(C2O42-)+c(C2O42-) =0.1mol/L C. c(C2O42-)>c(H2C2O4)

D. c(K+)=c(H2C2O4)+c(HC2O4-)+c(C2O42-)

解析:A选项为电荷守恒,c(C2O42-)前系数应为2,故A错误;B选项为物料守恒的变形,保证碳元素的物质的量不变,还应加上c(H2C2O4),即c(HC2O4-)+ c(C2O42-)+c(H2C2O4) =0.1mol/L,故B错误;C选项需考虑HC2O4-水解和电离得大小关系,根据题意有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我们不难得出HC2O4-电离程度大于它的水解程度,故c(C2O42-)>c(H2C2O4)是正确的,即C选项正确;D选项是物料守恒的表述,在原KHC2O4中有n(K+)=n(HC2O4-)。而HC2O4-通过水解后,其中有一部分成为了H2C2O4,另一方面HC2O4-电离后,又有一部分成为了C2O42-,即有c(K+) = c(C2O42-) +c(HC2O4-) +c(H2C2O4),D选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C、D) 3. 两种物质混合不反应:

练习3. 用物质的量都是0.1 mol的CH3COOH和CH3COONa配制成1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H3COO-)>c(Na+),对该混合溶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c(H+)>c(OH-)

B. c(CH3COOH)+c(CH3COO-)=0.2 mol/L C. c(CH3COOH)>c(CH3COO-) D. c(CH3COO-)+c(OH-)=0.2 mol/L 解析:A选项利用电荷守恒可以得出:

c(Na)+c(H+)=c(OH-)+c(CH3COO-),因为c(CH3COO-)>c(Na+),则可以c(H+)>c(OH-),即A正确;B选项运用物料守恒可推:

c(CH3COOH)+c(CH3COO-)=2c(Na+),而Na+既不水解也不电离,则有c(Na+) = 0.1mol/L,所以c(CH3COOH)+c(CH3COO-)=0.2mol/L,B选项正确;C

选项同样由物料守恒可知:因为c(CH3COO-)>c(Na+),所以就有c(Na+)>c(CH3COOH),以据此可知:c(CH3COO-)>c(Na+)>c(CH3COOH),故C错误;D选项为电荷守恒的变式。原溶液中c(Na+)=0.1mol/L,但是(CH3COOH)为弱酸,0.1mol/L的CH3COOH电离出的c(H+)<0.1mol/L,故c(Na+)+c(H+)<0.2mol/L,也即c(OH-)+ c(CH3COO-)<0.2mol/L。 故本题答案为:(A、B)

利用上述三大关系解题,避免了许多中间换算,使问题简单化,符合思维过程,即化繁为简的思维方式,是解决问题的捷径。

化 学 论 文

标题:浅议盐类水解中的三大守恒原理

作者:牟松

地址:岑巩中学化学组

联系电话:139852813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d1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