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更新时间:2023-09-16 06:54:01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九江镇经济社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当前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九江镇经济社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出台后,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在广佛同城化、珠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本规划旨在立足九江实际,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指导,结合《九江镇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实施方案》,紧密围绕市委关于建设“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的战略,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文化统领,中枢两翼,核心带动”的发展战略,紧密围绕“儒林水乡,江滨新城”的发展定位,为本镇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实现未来五年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一、“十二五”前夕九江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现状 九江镇位于南海西南部,由原九江、沙头两镇在2005年合

—1—

并而成。2010年,九江镇面积94.75平方公里,下设5个社区居委会,23个行政村,户籍人口约10.2万人,非户籍人口约8.4万人,有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约20万人,足迹遍布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珠江三角洲典型的水乡、侨乡,也是佛山重要的物流和制造业基地。

九江境内水陆交通便利,自古就有“五市通衢”之说,区位优势较为明显。九江的水运航道资源得天独厚,华南最大的两条江河——西、北两江分别流经镇域南北,是佛山境内江河资源最丰富的镇之一,镇内现有商业码头7个,其中包括南鲲、中外运(南丰)两个5000吨级码头。陆路交通方面,九江路网四通八达,佛开高速、珠二环高速、325国道、龙高公路、南九复线、广珠铁路均途经九江。以九江为中心,通过水陆运输线,半小时内可达20个镇(街),一个小时内可达佛山、广州、肇庆、江门、中山、珠海六市。

九江镇有着悠久的商业传统,曾有“小广州”的美誉,改革开放初引入了南海第一家的“三来一补”企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港口物流、金属制品、塑料制品、服装家纺、电子铜材、特种车加工以及酿酒等为主的产业体系,创造出九江双蒸、粤海汽车、威士顿电路板铜、稳德福、NO.1等多个名优品牌。

2005年区划调整后,新九江镇党委、政府确立了“物流带动,工贸并进”的经济发展思路,以“打造大港口、开发大市场、

—2—

推动大发展”为目标,一手紧抓物流设施建设,一手紧抓重点项目招商,努力构建以港口物流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引导经济核心从依赖第二产业为主向三大产业协调发展转变,打造珠三角中西部生产资料区域性配置中心。“十一五”期间,该镇先后引入和启动了中国外运、南鲲两大码头,打造九江金属材料市场、大转湾鱼珠(国际)木材夹板市场两大市场,构建佛山市珠银(钢铁)电子交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初步实现佛山首钢中金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广东九江钢材城和中铁物资广东钢材交易中心等多个重点物流项目的开发建设和招商。历经五年多的培育,“两个码头”、“两个市场”的建设和经营均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港区吞吐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中铁物资、首钢中金等重点项目加紧建设,国家级综合保税区的申报密锣紧鼓,珠银电子交易中心逐步成型,以港口物流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框架雏形已现。

2009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10亿元,同比增长10.0%。农业总产值8.02亿元,增长4.43%;工业总产值204.95亿元,增长5.52%。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43亿元,增长19.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8亿元,增长8.4%。

九江是目前珠三角为数不多的保留传统鱼塘水乡特色的镇之一。全镇现有鱼塘32000多亩,农户多以耕塘养殖为生,淡水鱼养殖及鱼苗孵化在珠三角一带和国内均有一定的影响力,形成了融合种苗培育、鱼苗孵化、鱼花买卖、成品鱼养殖、冰鲜交易、渔具批发和成品鱼打包销售的一条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近年,

—3—

镇委、镇政府加大了对水产养殖业的扶持发展力度,先后规划了占地6000亩的南金现代水产产业发展基地、成立了九江镇水产养殖协会、搭建了水产信息网,水产养殖业正逐步走上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高值化轨道。

九江有着较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富地方特色的儒林文化、龙舟文化、商贾文化和华侨文化,先后孕育出探花陈子状、进士朱让、儒学大师朱九江等历史名人,遗留下吴家大院、良二千石牌坊、探花桥等名胜古迹,涌现出儒林笔会、群众艺术团等一大批优秀文艺团体。九江的传统民间运动蓬勃发展,尤以龙舟运动为盛。近年,九江龙舟队在国内外比赛中屡获殊荣,在今年11月举行的第16届亚运会龙舟赛中,九江龙舟队奋勇拼搏,获得了广州亚运会的铜牌。“十一五”期间九江镇获得国家卫生镇、全国首个龙舟名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广东省农村综合实力经济强镇、广东省卫生镇、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文学创作先进单位和佛山市文明镇等荣誉称号。

经过过去几年的改革发展,到2010年,九江镇地区生产总值预计110.69亿元,比2005年增长76.2%,年平均递增12.0%;第一产业总产值9.08亿元,增长46.2%,年平均递增7.9%;第二产业总产值241亿元,增长103.1%,年平均递增15.2%;第三产业收入61.6亿元,增长85.5%,年平均递增13.2%;工商税收8.10亿元,增长63.0%,年平均递增10.3%;社会各项存款余额103.78亿元,增长67.7%,年递增10.9%;农村经济总收入328

—4—

亿元,增长103.7%,年平均递增15.3%;农民人均纯收入13422元,增长56.4%,年平均递增9.4%。产业结构显著优化,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从2005年的4.44:56.61:38.95,到2010年的4.17:54.74:41.09,二、三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回顾

“十一五”期间,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以党的十七大为指引,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一)产业转型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1、“物流九江”初步成型。在“物流带动,工贸并进”思路的指引下,九江港口物流业初步成型,申报“广东省物流信息化试点镇”顺利获批,获广东省经贸委授予“省市共建现代物流重点镇”称号。

——两大港口增长态势迅猛。中外运(南丰)码头5000吨级泊位顺利完工启用,核心作业区改造正在加紧,国家一类口岸的申报进入攻坚阶段;南鲲码头通过验收正式运营,升级改造正在筹备,货物吞吐量稳步增长。2010年,全港区实现货物吞吐量610万吨,标箱32万TEU,较2005年(下同)分别增长252.6%和281.4%。其中南鲲码头完成标箱12万TEU,货物吞吐量367万吨;中外运码头完成标箱19.4万TEU,货物吞吐量157万吨,增长分别为228.8%和217.8%。

—5—

——两大市场开发形势喜人。

九江金属材料市场。首期2200亩土地证全面完善,“五通一平”已接近尾声,客户的建设全面启动,预计今年可完成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在建面积约20万平方米。市场累计引入商户近300家,项目总投资超20亿元。其中,首钢中金公司投资约1.68亿元的首钢中金综合商贸大厦项目相关手续正有序地进行中;总投资6.8亿的中国铁路物资广东钢材交易中心分两期开发,一期项目计划于2010年年底基本建成;闽籍投资商抱团投资5.8亿的“广东九江钢材城”一期工程已竣工进入客户装修阶段,商铺签约率超6成,近200家商铺进场装修,其中约120家商铺年底可正式投入运营;100多家进驻市场的广佛本地钢材经营户的商铺建设亦在紧张进行中。

大转湾鱼珠(国际)木材夹板市场。占地700亩、投资2.8亿元、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的大转湾鱼珠(国际)木材夹板市场全面完工,现已完成招租约16万平方米,部分进驻木商陆续试水经营,争取在2011年上半年正式揭幕开业。

——两大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现代物流信息中心。现代物流信息中心正式成立,珠江物流交易资讯网9月底正式向社会发布,其核心板块——钢铁交易系统顺利通过验收,特色钢铁专区——马口铁中心已初步成型,成功将商品现货交易,政务、企业、物流信息发布以及码头、仓储、

—6—

银信等单位功能融于一体,解决物流价值网络各环节的信息交换问题。珠银钢铁电子交易中心由中山大学管理团队进行管理,现上线运行测试已经通过,待完成与银信部门的端口对接后可进入商业运营,2010年下半年已实现少量现货挂牌上线交易。

金融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与13家银行及担保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获1.6亿银行授信,成功完成1宗放贷业务。

2、工业基础不断夯实。“十一五”期间,我镇积极引导传统工企业强品牌促集聚、聚人才推技改、拓领域扩市场,支持传统优势工企业做大做强、转型提升,努力化解企业用工等各种难题,协助雄鹰企业成功申请贷款1.32亿元、贴息44万元。

众多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因势利导、大刀阔斧进行自我调整和转型提升,在品牌塑造、产能提升、拓展业务和缓解用工压力方面取得可喜成效,以稳德福无纺布、粤海汽车、雄塑集团、九江酒厂、NO.1服装等骨干企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发展势头良好,雄力电缆等一批优质企业先后落户九江。

稳德福无纺布公司投资1.3亿元引入全世界最先进的医用无纺布生产线,扩展后整理、拉长产业链,成为国内无纺布行业龙头。到2010年底,九江以稳德福为龙头的无纺布生产企业增至9家,医用无纺布产业集群雏形已现。

粤海特种作业车厂完善土地手续后,目前正与美国最大的清碍车公司——米勒公司就并购合作展开谈判。雄塑集团产销量大

—7—

幅上升,今年目标产量35000吨,产值11亿元,集团上市计划已纳入议事日程,现处论证阶段。

九江酒厂实施产品多元化战略,进攻国内高端市场,推出“粤宴”高度白酒和“菲玛仕”、“高尔夫”系列红酒,市场反应理想,白酒、红酒销量增幅明显。

NO.1实业有限公司针对招工难问题,投资1000多万元安装电子飞票管理系统,购入大型辗烫机等新设备,减少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并开拓武术服装业务,试水网络营销。

3、农村经济走势稳健。以水产养殖为核心的农村经济走势稳健,村级收入不断提升,农民收入大幅增长,融合种苗培育、鱼苗孵化、鱼花买卖、成品鱼养殖、冰鲜交易、渔具批发和成品鱼打包销售于一体的水产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水产养殖业逐步向高效化、规模化迈进。

加洲鲈鱼的养殖量和成品鱼品质优势明显,产量占全国总量的16%,是我镇的一大养殖品牌。镇内100多家鱼苗孵化场占据全区鱼苗孵化场的半壁江山,年孵化量约700~800亿尾,占全国鱼苗孵化总量的18%,其中加洲鲈鱼苗孵化量约占全国的40%。活鱼打包销往珠三角及内地多个省市,日均销售活鱼近30万斤,年销售额达10亿元。海寿村被省海洋与渔业局确认为“广东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养殖的加洲鲈鱼、桂花鱼、草鱼亦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确认为“无公害农产品”。

—8—

与此同时,九江水产协会正式成立,水产信息网上线运营,南金水产专业合作社正式组建,基塘整治工作大力推进。养殖技术进一步提升,加洲鲈鱼提纯复壮和黄颡鱼健康养殖进展顺利,向农业部申报的新品种“优鲈1号”通过省、部级验收。泰信鳗苗培育场等多家养殖企业成为区级标准化种苗场,下西卓记、新龙锡记、下东和通威鱼苗场申报区级良种场的工作正在进行中。企业发展逐步走向规模化、规范化,已有勇记鱼场等4家企业被评为区农业龙头企业。

(二)城市转型使九江城镇化发展实现新跨越

1、城镇配套逐步优化,商贸地产快速增长。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镇通过运用“三旧”改造政策,合理盘活镇属资产,加大房地产发展力度,激活镇内房地产市场氛围,仅2010年一年,就拍出商住用地9块,面积172亩,成交均价为236万元/亩。从2005年至今,九江共开发洛浦园、向明苑、嘉裕豪庭和誉江华等大小楼盘13个,覆盖九江、沙头两个片区,总建筑面积约33.26万平方米,商品房共2825套,销售2484套,销售面积28.68万米。其中,每平方米的均价从2005年的1793元增长到2010年的4500元,增长151%。目前誉江华府、洛浦园、金港湾、向明苑等楼盘正在热销,南海盈信商业广场等商住项目正在筹备建设。与此同时,我镇以南海盈信商业广场、江滨五星级酒店、汇昌商业广场、沙头商业步行街等亮点工程为抓手,全面

—9—

优化城镇商业配套,积极推动上北商业街、九江汇龙商业广场、桂香路商业街等项目的运营。

2、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过去5年间,我镇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扩展融资渠道,筹集充足的资金,扎实推进九江大道、沙头基耕大道、沙龙路改造、325国道九江段改造、东福路改造、樵桑联围九江段达标加固、梅圳龙高路立交互通、沙滘桥改造、九江中心小学南门用地填土及上南路改造、河清与人字水电排站改造、九江客运站、九江医院改造、海寿码头新候船室和华光中学路口交通设施改造工程等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在镇委、镇政府相关所办、单位部门和沿线各村组的共同努力下,我镇积极配合上级做好广珠铁路九江段、“珠二环”南环段、佛开高速公路扩建九江段、龙高公路拓宽九江段、南九复线等省、市重点路网工程的相关征地拆迁工作,同时继续深化市政管理改革,完成镇内12.7公里的绿道网建设、江滨路人行道改造、“珠二环”九江立交等重点绿化工程。

21台镇巴、5条线路覆盖全镇九成村居。镇的士正式投入运营,营造了美丽、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三)环境再造取得了新突破

1、环境治理强力推进,生态环境全面优化

大力推进活水工程。投入资金约4.5亿元,同步推进河涌整治、管网铺设、泵站与污水处理厂建设。镇主、支干河涌和村支

—10—

干河涌已整治264公里。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已全部竣工并投入运行,日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5万吨。九江和沙头片区一、二期共32公里的污水管网及2座泵站工程建设已经完成。此外,投入1亿多元推进河清水闸、沙口水闸的扩建,以及李涌抽水泵站、河清电排站、沙头电排站的建设工程,引入西江、北江活水,加速水体流动性,使镇内河涌的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

2、铁腕推进节减治污。近5年来,九江镇不遗余力推进节能减排,落实治理企业违法排污和禽畜养殖污染,重点是对漂染、光管支架、头盔喷漆、家具喷漆、金属酸洗、海绵发泡和小熔铸等行业进行整治,对不按要求落实整改的污染企业和违规养殖户,限期到后依法依规强制关停,决不手软。其中,头盔、光管支架及小熔铸企业整治率达100%,镇内漂染企业全部关闭,家具喷漆企业整治184家,海棉发泡企业淘汰14家,禽畜养殖污染整治关闭畜禽养殖场471个,拆除栏舍面积15.2万平方米。

2、人文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民生工程深入开展,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大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九江医院新门诊大楼进入装修阶段,预计明年春节前投入使用。建成由15个站点组成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九江、沙头两个慈善会顺利整合,筹集善款3000多万元,慈善事业迈进新里程。积极实施“新农保”,推进“大社保”及新型养老保险,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加大力度扶持困难家庭,落实各项

—11—

优抚政策,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各项精神文明创建成绩斐然,喜获国家“卫生镇”等多项荣誉称号。加速完善应急机制,强力保障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不断夯实,“两无”工作扎实推进,多次受到上级表彰。重拳打击违法犯罪,全力推进“平安村居”创建与治安联防队伍建设,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强化信访工作力度,建立镇村两级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保障社会政治安定。中考成绩连续6年夺得全区第一,镇初级中学参加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大赛3次夺得冠军,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实践基地”。 吴家大院历史文化街区主体修葺工程进入招标,朱九江纪念公园加紧规划设计,九江双蒸酒博物馆正式开馆,双蒸酒酿制工艺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男女子龙舟队在国内外赛场屡获冠军,其中男子龙舟队代表国家出征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获得两枚铜牌,亚残运会九江籍运动员林萍获游泳项目3枚金牌。

3、体制改革大步推进,政府效能持续提高

积极推进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将28个内设机构整合为10个大部门和3个区镇双管机构,对接区级大部门体制,科学配置行政管理职能,减少行政层次,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队伍战斗力进一步加强。提高行政效率,严格落实行政审批制度,行政服务中心获得“广东省巾帼文明岗”称号。

—12—

丰富干部培训手段,组织开展公务员中层竞岗,实施机关、事业单位聘员改革,激发队伍潜力。扎实推进农村干部队伍建设,顺利完成各项换届选举工作,积极实施大学生村官战略。

回顾“十一五”时期,我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衷共济、真抓实干、锐意创新,以团结务实的态度积极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发展欠平衡,部分村经济较薄弱;产业环境与城市配套尚待完善,影响区域对接和城镇自身魅力有待提高;南鲲码头受岸线制约,规模和潜力暂时难以凸现;水产养殖业重点环节受土地指标羁绊,产业难以进一步集聚壮大。

三、九江镇“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机遇和挑战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要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牢牢抓住历史机遇,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战略判断,指明了今日中国的历史方位,确定了我们走向未来的方向。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

—13—

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 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从广东省来看,“十二五”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广东省将争取实现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率先初步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内需主导、消费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率先形成最具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的世界级新经济区域。要注意突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深化改革开放,突出区域协调发展,突出全方位提升软实力,突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在促进集约发展、内生发展、高端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改革发展、和谐发展上下功夫,努力使广

—14—

东在“十二五”时期走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佛山“十二五”期间是实现“转型”和“再造”的发展阶段,是佛山实现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发展的阶段。佛山“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有以下环境特点:

一是佛山正处于社会经济人文的转型期。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城市转型、经济转型,人文、生态和体制等环境再造的必须要跟进。

二是广佛同城为核心的珠三角一体化。中共广东省委把珠三角一体化带动东西北做为广东发展的“大战略”提出来,而广佛同城,构建广佛都市圈则是决定佛山,也是决定珠三角一体化乃至“决定广东未来30年命运”的大事,因此,佛山“十二五”期间的必须要为这一进展提供战略支持。

三是珠三角国际化的大趋势。珠三角未来十几年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都市群,具有世界级的产业基地。佛山的项目选择和布局必须要考虑和顺应这一历史大趋势,特别是广佛同城化进程中,要跟进广州发展,策划实施,使佛山成为国际大都市的一个中心区。

四是产业转型,体现在“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的战略发展趋势。佛山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先行先试”。佛山新任领导提出了“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的发展战略。要在新

—15—

一轮中国经济社会大发展,大变革,大转型中处于领先地位,实现“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的发展战略,必须要有一大批镇街发展的支持。

从南海区来看,南海要以文化为推手,继续坚持“板块战略、双轮驱动”,进一步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将全区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片区,实施“文化统领,中枢两翼,核心带动”发展战略。东翼主要包括桂城、大沥和里水,是广佛同城的前沿阵地,定位为“金融商贸、产业总部、都市生态、人才高地”,将以“泛千灯湖”概念进一步扩宽金融高新区范围,将金融与科技、产业结合。中部包括狮山、罗村及大沥西部、丹灶北部,定位为“制造基地、产业智库、交通枢纽”,将重点发展汽车制造、平板显示、新光源等先进制造业;还将整合大沥科教资源,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的产学研孵化项目,以打造“广佛产业智库”。西翼包括九江、西樵和丹灶南部,定位为“物流商贸、文化旅游、生态休闲”,将重点发展岭南特色文化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加快打通对外对内的交通瓶颈;还将确立西樵山的龙头地位,对外进行整体包装和营销。

“十二五”时期是九江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

—16—

事关我镇未来长远发展。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危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国际金融危机使许多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受到了冲击,但是我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了扩大了财政信贷,放松银根,扩大内需等政策,这对“十二五”初期我镇进行重大项目的投资带来了机遇。但是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项目竞争的挑战。

二是珠三角国际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珠三角国际化大趋势,顺之者昌。珠三角国际化带来将带来外向型经济大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发展必然要求大港口大物流的发展。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机遇,策划“十二五”期间的发展,以建设大港口,发展大物流、构建仓储保税区等重大项目为抓手融入国际化进程,这对九江未来几十年发展意义重大。如果没有抓住这一机遇,或者是反应迟钝,则必然在区域经济竞争中陷入被动的境地。

三是珠三角一体化、广佛同城化以及广佛肇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珠三角一体化、广佛同城化和广佛肇一体化会有许多重大项目推出,争取更多的项目落户于九江,即可以节省投资,又可以便宜地享受其效益。但是如果许多重大项目被周边区域夺得,我们必将处于不利的地位。

四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世界经济转型,国际战略格局转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转型,以及佛山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南海区战略的更新,九江镇

—17—

经济社会文化也同样面临发展的剧变期,这些都是九江“十二五”期间的面临的重大环境特点,即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必须在转型方面策划出一大批项目,才能推动九江经济社会的转型。

四、九江镇“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基本原则

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必须要按照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的要求,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和主线,按照制定《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要注意突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深化改革开放,突出区域协调发展,突出全方位提升软实力,突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在促进集约发展、内生发展、高端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改革发展、和谐发展上下功夫,努力使九江在“十二五”时期走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编制“十二五”规划,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富裕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树立长远眼光,加强战略思维,科学分析新机遇新挑战,理清未来的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抓住发展重点,推动我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要坚持科学发展。编制“十二五”规划要按照统筹兼顾原

—18—

则,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按照创新驱动的要求,实现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按照绿色发展的要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为我镇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二要坚持先行先试。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坚持先行先试,大胆改革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发展的新途径、新举措和新机制,为新一轮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三要坚持民生优先。编制“十二五”规划,要把改善民生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富民、为民、安民上,实现和谐社会共建共享。

四要坚持“四化融合、智慧发展”。九江要实现“智慧发展”,必须要有“以大视野布局大规划”,“以大智慧构筑大工程”,“以大举措宏扬大文化”的气概,抢占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九江“十二五”的发展与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融合起来发展。

五要坚持继承与发展。在“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过程中,要坚持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关系,做好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佛山“十二五”规划、南海区“十二五”规划和九江过去五年发展的衔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发扬成就,推动九江在未来五年的发展再上新台阶。

—19—

五、“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想

紧密围绕市委关于建设“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的战略,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文化统领,中枢两翼,核心带动”的发展战略,紧密围绕“儒林水乡,江滨新城”的发展定位,趁势而上,勇夺佛山物流龙头地位、打造信息高地,传统产业转型提升、弘扬九江文化,城市转型更新、提升魅力水乡、构建和谐社会,全力建设以内河港口资源为依托的,集物流商贸、制造业、水产养殖、居住、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再现九江昔日“小广州”气派,打造出具传统珠三角岭南侨乡风貌和深厚文化底韵的世界级的现代化江滨生态城镇群。

六、“十二五”时期的主要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的主要发展目标。围绕“儒林水乡,江滨新城”的发展定位,以打造“物流重镇、水产大镇、文化名镇”为目标,勇敢创新,顺势而为,抢占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争取把九江建设成为区域综合战略竞争力可持续提升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群众素质和幸福感不断提高的,以内河港口为依托集物流商贸、居住、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传统岭南水乡风貌和深厚侨乡文化底韵的现代化江滨生态新城。到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94亿元,年均递增13%。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14.62亿元,年均递增10%;第二产业总产值458.21亿元,年均递增12%;第三产业总产值140.93

—20—

云集、经商者富、营商者荣、通商者达、宜居者安、四海名闻、天下想往之地。为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营商环境,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政府的职能和行政机制,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工商管理制度机制,使九江成为营商者的天堂。

1、构建社会和谐构建工程,必须要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加强农村幼儿教育的改造,推进等级幼儿园建设,提升幼儿园管理水平和档次。优化均衡义务教育办学资源,加大集约办学力度,着力解决好教育的公平问题,加强教育质量监控,进一步提高各中小学校的办学水平。拓展优质高中资源,提升普通高中内涵发展,逐步实现12年义务教育。。

优先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从以学历教育向以素质教育转变,从学校教育体系向终身教育体系转变。加强职业培训,定期举办技师及高级技师培训班、失业人员免费技能培训班,强化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

此外还要完善社区教育,构建社区教育研究中心和社区书院,定期举办讲座,实现终身教育的理想。

二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根据低保对象的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救助,低保和低保

—46—

临界家庭子女全程助学覆盖率2015年均达100%。通过发放租赁住房补贴和实物配租方式落实廉租房政策,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增强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对低收入住房困难人口的保障作用。完善基层慈善组织建设,积极发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涌跃捐赠筹集慈善资金,进一步完善优抚安置、救灾应急、法律援助等救助体系和工作机制。

三是完善社会福利体系。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改造扩建敬老院,增加养老福利机构床位数,并积极推广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妥善解决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关心残疾人事业发展,认真落实上级有关政策,切实做好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等工作。

四是推进公共文化和体育建设体系。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提升城市的文化价值和创意能力,强化物流中心功能,提升九江区域经济地位。发展面向基层的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增强社会凝聚力,增强市民体质。

完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加强社区文化设施规划建设,建立文化工作站,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村居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文化设施普及率2015年后达100%。加强基层图书馆的建设,不断提高公共图书馆的藏书量。

五是健全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职业卫生等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卫

—47—

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快九江医院改造项目的建设,确保新门诊大楼年内落成启用。合理布局我镇的医疗机构,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步伐,逐步实现“小病在社区”的目标,方便群众就医,减少有病不看医生而拖成大病的现象。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2015年争取达100%。同时,积极探索推行家庭病床服务,减轻医院压力。

六是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范围,研究制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实现全民医保;深化失业保险制度改革,扩大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覆盖面。

七是建设公共交通体系。完善公交线路网络,逐步推行交通共同体(TC)公交管理模式,实现镇内公交网与轨道交通站点的衔接,加强公交首末站和换乘枢纽站的建设,推进电子站牌、公交线路电子站地图等智能公交建设。改革出租车管理体制,加强出租车营运管理,规范营运秩序。采用合理票价政策,鼓励市民选用公交出行,逐步提高公交出行率。

2、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健全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构建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机制,预防和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在维稳方面,以征地拆迁遗留问题、外嫁女及其子女权益落实问题、退伍军人问题以及新型劳资问题为重点,从排查、预防、化解、处置等环节入手,

—48—

夯实各项维稳基础,确保政治稳定。在治安方面,深入推进“平安村居”创建工作,扩大治安视频监控区域,挖掘群防群治队伍潜能,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维一体的大防范格局。同时科学调整警务工作模式,提高街面“见警率”和民警“管事率”,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增强和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构建稳定的治安环境。

3、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社会管理。

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健以村级党组织为政治领导核心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深入开展以直接选举、公正有序为基本要求的民主选举,健全以村党组织会议、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体制,加强村务公开、政务监督、财务监督、群众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在适当的时候推进村改居。

推进村务公开。推进村务精细化、资产公开化、经济监督化和政务社会化的“四化”管理。深化农村股份制改革,在全征地村试行股权固化和宅基地固化。加快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建设,确保村组集体资产交易的民主合法,引导村组集体资产交易逐步市场化,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加强社会管理。坚持计划生育管理常抓不懈,落实全效措施,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坚决堵、截和追逃超生专业户,争创“两无”村居。加大对无证照经营户的整治力度,规范市场秩序。全面加

—49—

强食品安全工作,有效保障全镇食品安全。大力推进火灾隐患整治,务求年底前摘去消防重点单位的黑帽子。加强安全生产监督,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继续优化政务体制,政府管理更加高效。进一步深化镇委镇政府党政人事改革,继续突破选人用人上的条条框框,实现干部任用能上能下、因才施用、合理调配,进一步提升队伍士气和执行力。同时,加强干部的大局意识,坚持求同存异,稳步推进简政强镇事权改革。通过加强交流,努力在队伍中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和更加和谐的干事氛围。严格执行廉政制度,提升干部的廉政意识,加强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

九、实施“十二五”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实施“十二五”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委镇政府相关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成员单位由各局、办相关职能部门组成,负责实施“十二五”规划建设的推进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通报工作进展,协调解决实施“十二五”规划建设推进实施中的重大问题。

(二)完善工作机制。实施“十二五”规划建设要求,结合各单位职能,制订相应工作方案,推进相关项目的组织实施。

(三)建立财力保障机制。十二五”期间的几十个重大项目所需资本累计达数百亿元,但是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财力保障机制的支持,就有可能无法保障重大项目规划的实现。我们认为,除

—50—

亿元,年均递增18%;三大产业的比例调整为3.50:48.12:48.37;工商税收16亿元,年平均递增15%;社会各项存款余额174.88亿元,年递增11%;农民纯收入21616元,年均递增10%。

“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主要任务:推动产业转型,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城镇发展水平;发展文化产业和事业,提升人文魅力;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构建世界级城镇群。

七、“十二五”时期的主要战略和策略

“十二五”时期,佛山市将以“四化融合、智慧佛山”为战略指导;南海区将以建设富裕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总目标,重点围绕“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的战略部署,实施“中枢两翼,核心带动”、“龙头引领,产业聚集”、“狮舞岭南,龙腾南海”、“绿色低碳,和谐发展”战略,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强化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以广佛同城为契机,以文化建设为先导、以环境再造为根本,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着力打造宜居宜商和绿色美丽的智慧城区;着力发展各项民生事业,提高广大民众生活福祉,建设和谐南海;着力推进强镇扩权改革,促进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廉洁高效政府。为实现“两转型,一再造”,全力建设“三着力一推进”示范区,开创南海科学发展新局面;九江镇根据佛山、南海的战略要求,结合九江发展的实际,将实施打造“西江产业带枢纽核心区”、“物流带动,工贸并进”和“以市场拉动为核心”三大战略。

—21—

(一)实施打造西江产业带枢纽核心区战略

西江产业带枢纽核心区战略就是九江镇要依托处于西江——北江干流、珠三角腹地、广佛都市圈和广佛肇经济圈的有利区位,依托西江--北江流域经济区的资源,把九江打造成珠三角西部生产资料物流中心区,成为珠三角乃至西江——北江的枢纽之地的战略。

西江作为珠江的主干流,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区,全长2214公里,流域面积35.3万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面积的77.8%;年货运量约占全国内河航运的20%,仅次于长江;流域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地理条件,是我国南部人民繁衍生息的“母亲河”,繁荣活跃经济的“金腰带”,在我国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西江产业带理论(邓伟根于2003)认为佛山应依托西江黄金水道,加强沿江各市县的联系,将各市县资源进行整合,合理规划,共同发展,扩大珠三角发展纵深腹地,使之成为广东经济再上新台阶的强大推动力,并带动西部,加强广东与广西、云南、贵州的合作,为全国经济区域合作创造一种模式。

西江流域产业生态区是由西江沿江城市构成的“带状”的产业区域,以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与企业间的横向经济联系的基础上实现的生态经济区。沿江产业生态带实质上是城市经济圈的一种特殊地理分布形式。西江沿江产业生态区由西江下游产业生态

—22—

带、郁江产业生态带两个大个产业生态带和南盘江产业生态带、北盘江产业生态带、桂江产业生态带、柳江产业生态带等四个小产业生态带所组成。各产业生态带分别形成以广州、南宁、昆明、安顺、桂林、柳州为中心的“轴—节点”的沿江经济辐射模式。

西江下游产业带城市群以广州市为核心,包括与其有经济内在联系的若干周边城镇,经济吸引和经济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相应地区经济发展。西江下游城市产业带的具有高聚集、高能级、开放型的特征。西江下游产业生态带城市群经济发达、工业门类齐全。

西江下游产业带的轴—节点经济辐射结构图

—23—

在广佛肇经济圈中的“西江产业带”,其总面积约10000平方公里,人口500多万,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3000多亿元。

广佛肇经济圈内的西江产业带图示

西江产业带在佛山境内因为大部分处于西江--北江干流之间,故称为“两江经济带”。位于西江干流北江干流经佛山境内所及的区域,其地域包括南海和顺德的九江、丹灶、西樵、九江、龙江、勒流、杏坛、均安、大良、容桂、伦教等镇(街),广义的“两江经济带”还要加上高明、三水全境,其面积达2800多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00多万,2005年其GDP为1130多亿元,2008年则达到2175亿元。预期到2020年,这一地区生产总值可达6000亿元。

—24—

2003年4月邓伟根提出“西江产业带”理论,近年来广西自治区有关研究机构也将西江流域的开发作为重大课题来研究,如果能把“西江产业带”搞好,不仅能给自身发展带来巨大的利益,也必将成为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力量。

九江镇扼守自然地理的西江--北江干流的枢纽地区,如果把大港口建起来,大物流搞出来,大市场兴起来,就会成为经济地理的西江--北江干流的枢纽地区,也就会成为珠三角、广佛肇乃至“西江产业带”经济地理的枢纽核心区,九江必然在经济上繁荣发达,再现昔日“小广州”之辉煌,大大地提升九江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

(二)实施“物流带动,工贸并进”的经济发展战略 坐拥两大河流的九江,应当致力于港口物流的建设,力争打通佛山通江达海的通道,解决货物中转的问题,从而撬动佛山经济的发展。

实施“物流带动,工贸并进”的经济发展战略关键是把九江的港口建设成为佛山九江港。

九江镇建港具有佛山最好的条件。位于佛山南海区九江镇内的两江地区,具有独特的建设西江—北江流域最大内河港口的条件。九江镇邻近“佛山一环”,有325国道,佛开高速公路,龙高公路,九樵公路,珠二环等均穿越此地,“十二五”期间也将有铁路在这里通过。而西江,北江干流更成环抱状流经九江的南

—25—

北两部,江岸线总长达27.5公里,而且水面开阔,还有大量江岸还处于农田状态,有很大的仓储空间。

目前九江已经有了一定的港口经济的基础。九江镇内已有大小码头7个,配备有海关、口岸、检验等功能。九江镇多年实施“大港口、大市场、大物流”的战略思路。2006年引入了中国外运集团,对南丰码头进行了升级改造,水道可允许5000吨货轮直接通航,可以与广州港、盐田港、黄埔港等国际性港口相通。

2007年又引入外资开发建设的南鲲码头将成为西江流域规模最大的内河码头。设计陆域面积380亩,岸线总长1000米,堆场25.4万平方米,分二期进行建设,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预计二期工程建成后, 5年内码头的整体吞吐量达到标箱70—100万TUE/年,散货500万吨箱/年。

建设九江港对珠三角和佛山和九江发展的战略意义:奠定九江发展基础;奠定珠三角、佛山要建世界级城镇群,世界级产业基础;减少企业物流成本,提高周边企业和区域战略竞争力;建大港口可以发挥沿江优势,把沿海优势延伸到佛山及其九江,带动“两江经济带”走向国际化。

构建九江港的主要策略:要把九江港建设上升到佛山发展的战略层面,要在佛山发展战略层面上对九江港的建设进规划;整合资源。把九江港现有的码头,以及相邻镇街的码头整合为一体,发挥总体效应;要改造提升旧有码头规模小,空间分散,各自为

—26—

改,水平偏低,规划随意的格局;疏通航道,通江达海,构建港口经济体系。以大港口拉动大物流,大商贸,大产业,形成产业—物流—港口互动发展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

构建九江港是一个复合项目,必须要把港口、仓储、物流园区、专业市场、保税区及其配套服务区、电子商务平台纳入到一个战略体系。

(三)实施以市场拉动为核心的战略

市场是资本、技术和人才的聚合器、动力器。谁拥有市场,谁就拥有了资本、技术和人才的聚宝盆,拥有了发展的动力装置和智慧,就可以在发展中获得先机和优势,占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高点。因此,市场决定了一个地方的经济地位,也决定一个经济体的命运。

以建设大市场和建立专业化、国际性的物流中心来提升第三产业,吸纳资本、技术和凝聚人才,扩张九江区域战略影响力,发挥第三产业的带动功能,提升镇域经济战略竞争力。要采取有力措施,围绕专业市场、物流中心的建设,研制配套政策,建立制度机制,营造市场环境,实现市场建设的新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实施以市场拉动为核心的战略就是依托西江北江的众多港口,整合各种类型商业资源,优先发展商贸物流业,夯实“转港物流”基础;优先壮大以优势产业链为基础,以大商贸、大流通

—27—

为表现形式的大批发,奠定九江镇域竞争优势;优先提档升级大型零售服务网点,完善九江商业业态结构。

实施以市场拉动为核心的战略要强化九江的商业品牌意识。强化九江商贸业品牌发展意识,要以“品牌城镇、品牌商圈、品牌街区、品牌市场、品牌企业、品牌服务”的“六品”建设为突破口,实现九江商贸业内涵的提升和外延的拓展,锻造九江百年不衰的商贸品牌。我们要特别关注品牌街区、品牌市场和品牌企业的引进、培育和发展,既要积极引进国际、国内著名商贸企业,增加九江商业的亮点,又要着力培育本地龙头商企,共同营造九江商贸业万马奔腾的新局面。

实施以市场拉动为核心的战略的目标不仅止于商贸的繁荣。我们真正的目标是商贸的繁荣打造最好的投资环境,使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都能被带动起来,这就是实施以市场拉动为核心的战略的真正目的。

八、“十二五”时期的重点工程及其实施对策

“十二五”时期九江镇发展的核心对策思路是乘势而上,实施打造西江产业带枢纽核心区战略、“物流带动,工贸并进”发展战略和以市场拉动为核心战略的三大战略,抢占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勇夺佛山物流龙头地位,挖掘优势,重塑九江“小广州”之繁荣。为此我们策划“十二五”时期九江镇发展“物流龙头打造工程”、“文化先行引导工程”、

—28—

“城市更新转型工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程”、“魅力水乡提升工程”、“社会和谐构建工程”六大工程。 (一)物流龙头打造工程

九江的特色是两江汇流、水网交错,最大的资源和优势就是“水”。“十二五”期间年,镇党委、政府继续以港口物流业为抓手,作好“水文章”,全力打造“物流龙头打造工程”概括起来就是“建设大码头,打造佛山内河运输中心;构建两大市场、两个基地、一个平台,打造珠三角中西部生产资料区域性配置中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设两个中心,打造信息高地”。

1、建设大码头,打造佛山内河运输中心

突出九江港口码头的优势,建设大码头,大打港口经济牌。通过佛山内河运输中心江河联运的功能平台,撬动佛山经济社会发展。

力促九江港区实现“集装箱百万T、散货千万吨”的吞吐量。支持中外运码头申报一类口岸,实现与台湾、东南亚直航,打造佛山内河运输中心。同时,与周边镇街、广州白云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共同探索港口物流与高铁物流、空港物流的联运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凸显物流板块的区域优势。

建设大码头必须搞好港口配套工程。在引入中国外运仓码公司改造南丰码头的基础上,力促中海集运与南鲲码头的联手合作,按照东、西、北“三足鼎立”的港区格局(东部中外运南丰

—29—

码头、西部南鲲码头和北部华光码头),加快改造中外运南丰码头、撮合激活南鲲码头、盘活提升华光码头,争取把中外运码头打造成为珠三角内河航运最重要的外贸进出口码头之一,南鲲码头成为中海集在珠三角的重要喂给港和佛山地区的内河枢纽港,华光码头则成为北江佛山段重要的散货及原木码头,从而使九江港区成为可通航5000吨船舶、年吞吐货物总量1500万吨、集装箱总量100万TEU的中国内陆最大的内河港口基地。

搞好港口配套工程必须要搞好区域战略合作。“十一五”期间,在佛山境内已规划了多条铁路站场,主要有广佛环线、贵广铁路,南广铁路,广珠铁路以及佛山西站铁路枢纽,丹灶铁路物流基地等。这些项目投资巨大,对佛山发展有重大的影响。据了解,丹灶铁路物流基地是以丹灶铁路货场为载体的一个物流产业工程,对九江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影响。根据规划,丹灶铁路物流基地近期目标是形成“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的基本框架,中期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整合为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远期的战略定位为依托丹灶铁路货场,立足佛山、肇庆、以及云浮等粤西地区,成为服务“广佛肇经济圈”和“泛珠三角”,辐射大西南,面向全球的现代化的“区域物流中心”,最终融入广州、香港、深圳等城市,成为“世界性物流中心”。据有关方面预测,2015年,丹灶铁路物流基本物流量为895万吨,2020年为1310万吨,到2030年达到1850万吨。九江必须要加强与之

—30—

联系,建立战略联盟,推动九江发展。

2、构建和提升“两大市场、两个基地、一个平台”,打造珠三角中西部生产资料区域性配置中心。

九江将成为珠三角中西部木材、钢铁、散装水泥构件、冷冻品等四大生产资料的区域性配置中心。打造珠三角中西部生产资料区域性配置中心,必须构建好“两大市场、两个基地、一个平台”,构建六大企业航母战斗群。

构建和提升“两大市场”。一是九江金属材料市场。金属材料市场是广东省政府扩大内需重点项目,佛山五大物流园区之一,规划占地8000亩,首期开发3000亩。“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开发,完善功能区分,提升商业码头、海关、港监等出入境检验机构、钢铁电子交易平台等配套服务,要把金属材料市场建成华南最大金属板材商都。二是大转湾鱼珠(国际)木材夹板市场。“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开发,要把占地700亩、投资3亿元、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的大转湾鱼珠(国际)木材夹板市场培育成为珠三角区域内最有影响力的专业大市场,进一步打造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木材夹板市场,全球木材、夹板之一个交易中心。

构建和提升“两个中心”,加快探索物流与金融、物流与信息相结合的新型业态。一是镇现代物流信息中心。“十二五”期间要重点推进珠银钢铁电子交易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的上线服

—31—

务,打造珠江物流交易资讯网。同时,推动中电信、中移动、中联通三大网络运营商在码头、市场等重点物流区域探索开展RFID无线射频识别及WiFi网络建设,有序启动与规模银行合作建设的助保金贷款项目。

二是佛山市珠银(钢铁)电子交易中心。佛山珠银钢铁电子交易中心是由九江镇政府主导的现代新型电子商务平台,是南海建设金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金融服务延伸,是佛山市信息化发展“3+1”规划中“共建广东省物流信息化(九江)试点镇”项目的核心内容。项目结合码头、市场、公共质押仓等实体元素,以钢铁产品现货、电子仓单为主要交易产品,为客户提供物流成本更低廉,集现货交易、超市交易、仓储管理、加工配送、物流服务、信用融资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努力引导首钢等已进驻金属材料市场的客户,牵线广钢集团等实力钢商,通过珠银钢铁电子交易中心进行直销和网上挂牌销售,以电子交易平台为手段,激活钢材市场的人气和交易量,加速市场的形成和提升发展。

建设“两个基地”。一是依托南海发电一厂的蒸汽和石膏等副产品资源,规划、设计热能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基地;二是打造佛山新型材料、散装水泥配送及构件基地,创建珠三角西岸城市群规模最大冷链仓储配送基地,以拓展九江大宗商品物流的品种与规模。

构建一个平台。为进一步完善现代物流功能,我镇将从服务

—32—

珠三角西翼庞大制造群的需求出发,充分利用自身在地理上、交通上、产业上的种种优势,全力以赴申报规模为1.5平方公里的国家级“广东九江综合保税区”,打造具有保税仓储、国际物流配送、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进出口贸易与转口贸易、口岸与退税、物流信息处理六大功能,面向佛山、辐射珠三角、影响华南的功能服务平台,降低广大企业的生产资料:木材、钢铁、散装水泥构件、冷冻品。

构建六大企业航母战斗群。要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使首钢、中铁、福建铁王集团在九江得到更好的发展。要以更优惠的条件积极引入欧浦、省物资集团、厦门建发在九江发展。

3、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设“两个中心”,打造信息高地。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发展电子商务是关系九江发展的重点项目,九江要建设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中心的“南方物流信息交换中枢”的一个重要节点,确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地位。我们以南海多年信息化建设形成的坚实基础,在力促以发展电子商务提升传统专业市场发展水平。

建设和提升两个中心。加快建立物流与金融、物流与信息相结合的新型业态。成立九江镇现代物流信息中心,培育佛山珠银钢铁电子交易中心。

成立九江镇现代物流信息中心,重点推进珠银(钢铁)电子交易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的上线服务,打造珠江物流交易资讯

—33—

网,集大宗生产资料商品现货交易、政务信息、企业信息、物流信息发布以及码头、仓储、银信等单位功能于一体,解决物流价值网络各环节的信息交换问题。同时,推动中电信、中移动、中联通三大网络运营商在码头、市场等重点物流区域探索开展RFID无线射频识别及WiFi网络建设,力争年内启动与规模银行合作建设的助保金贷款项目。

加快培育佛山珠银钢铁电子交易中心。以佛山珠银钢铁电子交易中心为平台,集大宗资源性产品网上订货、交易、拍卖、配送和仓储质押融资于一体,不仅可为周边客户提供钢铁等大宗资源性产品的网上实时交易、订货、拍卖等服务,而且通过珠银质押仓,联合各类银行、担保公司、保险、结算、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等各类金融和非金融机构,为周边广大中小企业提供诸如货物质押融资、厂商银融资、保证金制度和银行票据交换、保险、结算、风险管理等多元化金融服务,有效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以低成本、交易灵活、资金可滚动等优势,吸引周边商家集聚,五年内实现年销售量200—500万吨,争取把九江打造成为华南地区知名的大宗资源性产品电子交易中心和金融创新中心。 构建信息高地。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分区域、按步骤推进无线宽带城市建设,构建“随时随地随需”的信息网络。统筹信息网络规划、建设和管理,率先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 “三网融合”,促进网络

—34—

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建设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率先发展“物联网”,为 推动市场的国际化提供基础。推进基础通信网、应用网和射频感应网的融合。到2015年,互联网普及率和家庭宽带普及率分别达90%和65%以上,无线宽带人口覆盖率达60%左右。达到珠江三角洲地区乃信息化先进水平行列。 (二)文化先行引导工程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文化要素就是灵魂”。要围绕文化强省、强市、强区和佛山“四化融合,智慧佛山”、“智慧佛山,文化先行”的战略以及南海区“文化强区行动计划”的战略部署,以文化为推手,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探索集约发展的新方向。开启一条文化与产业、环境、城市融合的智慧发展之路。

“十二五”期间,我镇要把握文化发展新机遇,深入挖掘和提升本地文化资源,提炼九江文化精髓,努力增创强烈的时代气息和优秀的人文传统完美结合的文化特色,构建文化先行引导工程,用文化领先带动人的素质提升,让文化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环境再造的重要力量。文化先行引导工程包括提炼九江文化精髓,彰显五大文化品牌,打造岭南文化名镇,构建文明九江等方面。

1、彰显五大文化品牌。

九江作为拥有800年历史的古镇,也是佛山著名的侨乡、广

—35—

东省文学先进镇和全国首个龙舟名镇,文化积淀较深厚。因此,积极契合以西樵山为核心的旅游文化和田园生态资源,成为西部“文翰樵山”旅游文化板块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九江下阶段文化建设的重心。

我们要以儒林文化、华侨文化、龙舟文化、休闲文化、开放文化等本地文化为内涵,岭南水乡为特色,探索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使之成为九江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彰显龙舟文化品牌,打造具国际影响力的龙舟文化基地。以璜矶龙舟训练基地为核心,整合鹭鸟天堂、烟南烟桥等生态旅游资源,建设全国首个融合国家级龙舟训练基地、龙舟体验区、龙舟文化博物馆,集休闲、旅游、娱乐、训练、比赛于一体的龙舟主题公园,树立地域文化标杆,带动九江儒林、饮食等各项文化的弘扬、传承与创新。要大力推出九江的酒文化,以酒文化推动酒业的发展。二是树立侨乡文化品牌。深入挖掘侨乡文化的内涵,注重开放性、群众性、创新性、经济性的挖掘。利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精心策划、组织好侨乡文化等各项活动,最大程度地扩大九江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要把侨乡文化作为九江基础的文化元素和区域品牌,从而宣扬侨乡的价值观念、习俗习惯、生活方式,增强侨乡文化积淀,联系旅居国外的华人华侨商业资源,为本地旅游服务业、制造业发展服务。三是大力发展休闲文化品牌。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打造以沙头文化中心、新旧城区文化休闲缓冲带、江滨亲水走廊、高尔夫练习场、

—36—

自然生态体育公园为支点的15分钟文化休闲圈,开展多形式、多种类的文化体育活动。四是发扬儒林文化品牌。崇文重教,发掘儒林侨乡底蕴。推进吴家大院的主体修缮工程,打造九江休闲旅游文化广场。建设朱九江纪念公园,开发、规划九江华侨博物馆和艺术展览馆,展现岭南侨乡风采。构筑凸显儒林文化特色的创意产业圈,争创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五是树立开放文化品牌。要弘扬九江“小广州”历史,弘扬历史上九江先民海外创业开拓的精神,弘扬九江改革开放三十年海内外开拓创业的精神,构建九江开放思维,树立开放文化,推动九江打造为世界级城镇群和世界级产业基地的历史进程。

2、有计划有步骤推进文化先行引导工程,打造岭南文化重镇。

第一阶段:在2012年以前,结合九江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走向,对原吴家大院古建筑群进行安全性能的评估和修缮,恢复其原貌。要高起点、高文化品位的规划、设计和配套建设以“九江华侨博物馆”、文化艺术展览馆、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中国书画艺术工作室、西洋画工作室、陶艺、玉石艺术工作、休闲美食等区域,成为镇内外诗书画爱好者创作、交流、交易、华侨名人事迹推介及青少年教育于一体的文化阵地。

第二阶段:在2013--2014年间。深挖、扩展九江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充分展示历史悠久民间制作工艺等产业,打造、提升精品文化产业的新品牌。在第一阶段建设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第二期工程的规划建设,由九江侨联向旁边的篮球场、鱼塘、三

—37—

元桥的方向延伸扩展,开发面积大约1万多平方米,兴建与九江华侨博物馆风格相配套文化产业设施。同时,以九江华侨文化博物馆为龙头,整合九江的休闲旅游文化资源,历史文物古迹、名人故里、自然生态景点(鹭鸟天堂、乡村、海岛、农田保护区、旅游景点),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的企业、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舟、龙狮、武术、煎堆、笑佛、采桑歌等)、华侨文化(九江华侨历史的发展、名人创业等)、人文风俗、传统工艺、特色美食等,形成阵容庞大的文化产业链。

第三阶段:到“十二五”期末,对本镇的文化产业进行补充和完善,继续开发休闲旅游新产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服务质量和档次,提升地方的文化品位。

“十二五”期间,九江要积极契合以西樵山为核心的旅游文化和田园生态资源,成为西部“文翰樵山”旅游文化板块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九江“十二五”时期文化建设的重心。

3、宏扬九江精神,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和历史浸润,在九江逐渐形成了富地方特色的儒林文化、龙舟文化和商贾文化。其中,儒林文化倡导变革创新、敢为人先的有为精神,龙舟文化蕴涵的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以及经年累月成就的善商、重商、精商的重商主义精神,成为潜移默化到九江人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世代九江人开拓创业。我们就宏扬变革创新、敢为人先的有为精神,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善商、重商、精商的重商主义精神,成为攻坚克难、推动发展强有力的精神武器,策动新一轮

—38—

的发展热潮,全力推动九江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较快发展。

4、全面提升九江人的素质,构建文明九江。

开展教育文体活动,组织公民道德实践,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和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倡导扶危济困的社会风尚,鼓励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借助社会团体力量,组织送温暖、献爱心、志愿者、扶弱助残等形式多样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建立尊老爱幼、睦邻相处、济贫帮困、和谐共济的人际关系,构建文明九江。

(三)城市更新转型工程

要根据九江实际,继续坚持“三旧改造、先行先试”,实施“城市更新”计划,探索精明增长新路子。按照“规划引领、产业主导、优化功能、提升品质、重点带动、市场推动”的要求,继续研究配套政策,注重项目引进,全面加快改造步伐。

经过多年的发展,大部分的村组现时都留下一批相当数量的旧厂房、旧店铺、旧蚕房、旧仓库及闲置的村屋和土地。据初步统计,全镇19个村目前有符合上级“三旧”改造政策的旧物业约220宗。这些旧物业只要通过引入优质的投资商,进行适当的更新改造,将成为村组经济新的增长点。

1、要用活“三旧”改造政策,发挥政策效应。选好项目、定好产业、做好招商、提升收益,全力拉动我镇经济发展,并将其与推进城镇化相挂钩,实现产业与城镇同步发展。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一座五星级酒店,三座四星级酒店,投资15亿的沙头

—39—

亚洲国际家具商贸城,对九江新商业中心等五大区域落实改造,努力达到20个项目、占地900亩的工作目标,使我镇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有一个大的、质的飞跃。

“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对全镇各村(居)属“三旧”改造范畴的旧物业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在遵循全镇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各村“三旧”物业因地制宜进行高起点的规划,致力引入全新的优质项目,使原有物业、土地的价值和收益有一个质的飞跃,达到推陈出新、藤笼换鸟。对各村(居)即将到期或未到期的低端企业,尤其是高污染、高能耗、占地大、效益低的企业,采取淘汰或劝退的方式,腾出空间,以优代劣。

2、完善城镇商业配套。针对当前城镇功能配套单一、中心城区形态模糊的现状,“十二五”期间要全面推开新一轮的城市更新计划,着力构筑现代江滨生态新城。重点是在区政府及上级规划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以大正路为中心,依托现有的土地资源,利用“三旧”改造政策,整合汇昌商业广场、盈信商业广场、洛浦园、嘉裕豪庭等10个商住及房地产项目,引入优质开发商和国内著名大型商企,建设规模近2.5平方公里,集商住、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大正新城”,打造我镇新的商业地标,成就未来九江功能集聚、配套完备的城镇中心。

3、优化城镇交通环境。配合省、市、区途经九江道路的建设,按时完成南九复线的征地拆迁工作,扎实推进镇内九江大道、

—40—

沙龙路改造、沙头机耕大道、沙窖桥、上南路建设,确保九江大道明年上半年全线通车。重点是加快推进九江大道、沙头机耕大道和九樵路等与西樵、丹灶连通路网的建设和改造,实现物流节点以及景点之间的无缝对接。同时,推进大谷、下东、北村等村的村级路网建设,打通对外对内交通盲点。

(四)传统产业转型工程

九江的传统工企业起步早,尽管现时后劲略有不足,但仍占据镇域经济半壁江山。个别行业如金属制品、特种车改装、酿酒、塑料制品等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十二五”期间,在全力推进现代港口物流业发展的同时,我镇要继续加大对传统工企业的扶持和引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助促传统工企业转型升级。“十二五”期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概括为“5字工程”:

1、重点扶持5大行业发展。对现时及未来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技术领先的行业,如金属制品、特种作业车改装、酿酒、塑料制品、无纺布等五大行业加以重点的扶持引导,促进其壮大发展并形成相应的产业集群。如以稳德福医用无纺布为龙头,带动全镇300多家服装家纺企业转型提升,打造南海医疗防护卫生用品产业集群;筹建马口铁交易中心,引导镇内制罐行业集群提升。

2、扶持5家以上龙头企业上市。主要是引导九江酒厂、粤海汽车、承安铜材、南洋转椅等具备上市条件和意向的骨干企业。

—41—

通过上市资本运营,促企业发展壮大。

3、重点培育打造15家以上纳税超千万元企业。我镇目前有纳税超千万元企业共6家,超500万元9家。“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加大对潜力企业的扶持引导力度,争取再培育出8家以上的纳税超千万元企业,使我镇纳税超千万元企业达到15家以上。

4、扶持150家纳税超百万元企业。目前,我镇有纳税上百万的企业108家,五年内争取把这个数字提高到150家。

5、统筹纳入区、镇两级“雄鹰计划”的50家企业的扶持引导。通过研究、制订相关政策措施,服务帮助企业理顺历史遗留问题,激活沉淀资产,制定扶持融资政策,推进企业品牌建设、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助促企业更新换代、壮大发展,把他们培育成行内龙头,鼓励和扶持优质龙头企业上市,全面带动我镇经济发展。

(五)魅力水乡提升工程

根据南海区委推出的构建“适宜人居的工商名城、优美幸福的岭南水乡、四化融合的智慧城区、文明时尚的和谐家园”的战略新定位,结合九江发展的实际,“十二五”期间九江要把农业产业升级、整治万亩鱼塘、创建绿色美丽家园为中心的“魅力水乡提升工程”作为重大项目加以实施。

1、推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升级。九江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走向,必须顺应九江发展的大趋势。九江发展的大趋势就是

—42—

城市化,这是珠三角都市化给九江带来的不可抗拒的大趋势。因此九江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走向是由村庄向村镇、城镇,再向城市化急剧转型的过程;九江农村经济发展必然随着社会发展而变革,由农村经济向城镇经济再向城市经济升级的过程。

顺应这个历史潮流,我们必须必须加快九江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村庄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村庄形态向城镇形态跃迁;村庄要加快社会改革,村庄的社会形态必须要向城镇社会形态跃迁,村庄的社会管理体制必须要向城镇社区管理体制变革。

顺应这个历史潮流,我们必须必须加快推进九江农村经济的转型提升。农村经济的转型提升,从产业的发展上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都市农业、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发达的加工业和服务业。农村经济的转型提升,从经济形态的发展上就是要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就是要推进由农村经济形态向由现代农业、生态农业、都市农业、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发达的加工业和服务业所构成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市经济形态为主导的经济形态发展。

2、推行万亩鱼塘优化整治,引导水产产业优化升级。 通过区域发展战略协同,整合九江、西樵、丹灶共10万亩鱼塘,还原岭南水乡风貌,深化城镇绿道建设,契合西樵山文化旅游资源,营造休闲农业生态环境。

—43—

九江生态资源得天独厚,至今仍保存有将近3.2万亩鱼塘。“十二五”期间我镇将以“优化提升,打造品牌”为着力点,抓好产销两头,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一是加大招商力度,打响养殖品牌。充分利用海寿岛生态环境好、养殖条件优的特点,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引入水产养殖龙头企业,以工业化的方式以及“公司+农户”的模式,积极推行无公害标准化健康养殖,建设海寿鱼苗生产基地和绿色生态养殖基地,打响“海寿鱼”品牌。

二是继续推进养殖环境改造。争取上级配套资金支持,对镇内现有的近15000多亩未整治鱼塘分期分批进行连片方格化整治,进一步改善养殖环境,提升养殖质量。

三是支持民间组建水产养殖合作社,发挥镇水产协会和水产养殖信息网作用,提高养殖与经营管理水平;探索建立集饲料售卖、活鱼购销等价格信息公共平台,增强产销两头话语权;利用水产打包的技术优势,树立鱼苗及活鱼打包业内品牌。

四是拓展产业内涵,探索引入水产加工业、观光旅游、科研教育、休闲娱乐等非渔元素,以南金加洲鲈鱼无公害养殖示范区为基础,按照孵化、养殖、打包配送、休闲观光、科研教育等功能分区进行精心的规划,将其打造成为现代生态水产综合示范基地。

3、创建绿色美丽家园。“十二五”期间,全力推进九江、沙

—44—

头两城区“一河两岸”的道路、绿化及市容改造,抓好“珠二环”九江立交和江滨路等4个重点绿化工程整合民居的绿化。通过点线面的综合绿化,构建城在林中、路在绿中、居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好家园。

抓好“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转运工程及集中控制系统工程项目的建设,加快农村垃圾屋建设进度,改善农村卫生环境,为各项创建工作打好基础。

“十二五”期间要启动约35公里的污水管网及2座泵站建设,确保沙头片区管网工程完工;“十二五”期间加快河涌整治步伐,基本完成主支干河涌的整治任务。

4、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根据南海文化强区行动计划对九江的定位,九江要建设成为“文翰樵山”之一的岭南旅游文化高地。因此我们要结合绿道建设和万亩鱼塘优化整治,整合九江的镇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结合西樵山旅游风景区的提升开发,建设一批具有全国性品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休闲产业项目,彰显九江人文、自然环境的魅力,体现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文化灵魂和旅游载体的紧密结合。将九江打造成为岭南旅游文化胜地。

(六)社会和谐构建工程

“十二五”期间,九江必须要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社会改革,

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保持农村大局和谐稳定。

构建社会和谐工程,就是要把九江打造成为车水马龙、万商

—4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d5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