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家谈小说

更新时间:2024-04-04 10: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说家谈小说

教学目标

1、学习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尝试写评论小说的文章。 2、发现《百合花》中细节描写,说出它的巧妙之处。

3、理解小说《百合花》的思想内容,学会分析小说中感人的人物形象。 4、理解茅盾把握小说风格进行评论的评述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作者表达和思想感情。 2.分析小说中的形象。

3、把握评论的主要观点,学习小说评论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茅盾先生对小说的评论观点。

2、学习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并加以运用。

学法指导:如何阅读小说

(一)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尤其要重点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熟悉并分析故事情节。

(三)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以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作品的思想意义。 知识盘点

回忆小说的有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小说?

2、小说包括哪些要素? 3、如何阅读小说?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典型人物、故事情节、典型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阅读小说,与阅读一般的记叙文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同时还应注意几点不同之处。 指点迷津

(1)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尤其要重点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2)熟悉并分析故事情节。

(3)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以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作品的思想意义。 2.知道了这些基本的方法,我们如何落实到具体的操作上呢?

(1)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尤其要重点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①分析人物外貌、动作、细节、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从多方面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

②着重分析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 ③思考和挖掘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2)熟悉并分析故事情节

①熟悉情节可采用朗读、编写提纲、复述内容等方式;

②分析情节,要与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起来,因为小说的任何一个情节都是为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服务的。

1

③分析时既要掌握情节发展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全过程来全面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又不能对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平均用力,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分析情节的发展和高潮部分。

(3)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以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作品的思想意义。

①分析环境描写,不应当孤立地进行,而应当与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在一起。

②有时为了弄清小说的写作特点,也可以单独抽出环境描写来分析,但那要在分析了思想内容的基础之上进行。

赏析小说《百合花》

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读准加点字的音。(略) (二)解词

(三)文章写了哪几个人物?围绕这些人物写了哪几件事? “我”、小通讯员、新媳妇

1、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 2、借被子

3、通讯员救人牺牲 4、新媳妇献被子

二、再读文章,深入思考

(一)理清全文的线索、情节。

提示:全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情节。 开端 ----带路 发展 ----借被

高潮 ----牺牲、献被 结局 ----盖被

(二)体会精巧构思

1、看图谈感受:百合花有什么特点? 清丽 纯洁 淡雅……

2、找出与百合花被相关的情节,并朗读。 3、复述百合花被的最后结局。 总结:

1、百合花被子是情节的一部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百合花被子还和人物性格有关系。 三、精读文章,合作探究 探究人物形象(一)

1、百合花被子是新媳妇的,从她借被和献被这两个情节,你看到了新媳妇怎样的性格? 娴静 淳朴 善良 高洁

2、作者是运用什么描写手法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 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 新媳妇性格的发展 新媳妇:

1、不愿借被 借被 将被子铺在外面屋檐下 主动用它给烈士装殓遗体

2、刚到包扎所护理伤员又羞又怕,放不开手 庄严而虔诚地为通讯员解衣、拭身、缝洞

2

小结:

总之,小说通过对新媳妇一系列的动作和细节描写,不仅写出了她对通讯员的友善、关切、崇敬、痛惜、悼念、歉疚的态度变化,更展示了新媳妇娴静、淳朴、善良、纯真、高洁如百合花一样美丽的人性美。所以,百合花,正是人物纯真、高洁的美好心灵和品格的象征。

百合花 : 清丽 纯洁 高雅

新媳妇 : 娴静 淳朴 善良 纯真 高洁 探究人物形象(二)

从情节入手,说说小通讯员的性格特征: 1、从带路中可以看出:

天真纯洁,充满朝气,对生活和自然无比热爱: 发起总攻的时刻,还在枪筒上插上几根树枝和野菊花. 憨厚老实,拘谨腼腆: 从张皇,数摸两个动词体现. 关心同志:

走走停停,给“我”两个馍馍 2、从借被中可以看出: 憨厚,不善言辞

3、从牺牲中可以看出:

崇高精神,对革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4、 “百合花”仅仅是新媳妇心灵和性格的象征吗?和小通讯员有什么关系? 他纯洁高尚的心灵也像百合花一样. 5、百合花在文中还有什么寓意? 象征纯洁高尚美好的军民之情.

6、说说你眼中的小通讯员的形象。并体会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腼腆、淳朴、勇敢、热爱生活、善解人意

细节描写 语言描写 肖像描写 动作描写 探究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1、步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

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天真质朴的心灵 2、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 通讯员对我的关心 3、衣服上的破洞

朴实、腼腆、执拗的性格、充满活力的体魄 探究人物形象(三) 讨论“我”在文中的作用

以“我”为视点,娓娓动听地叙述故事,栩栩如生地描绘人物,并从“我”的感情变化中逐步完成人物性格的塑造。 “我”是本文的线索人物。

探讨景物(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也起着刻画主题的作用。比如“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新鲜温润的香味”。这一景物描写有色有味,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

3

平景象。在一次残酷的战斗之前,我所在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景象,这就巧妙地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我”一个革命战士,不仅临危不惧,而且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还有天黑了,天边涌现一轮满月……那一轮皎洁的月亮,我也憎恶起来了。这一景物描写对发展故事情节,烘托人物心情,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整个战场被皎洁的月光朗照着,所以战斗才会那样激烈,那样残酷,付出的代价才会那样大,通讯员就是在白夜的攻击中壮烈牺牲的。 探讨对比手法的运用(一)

第一处是通讯员出场时他的枪筒里插着几根树枝作伪装,在他离开我时,枪筒里又插上了一枝野菊花。枪是战争工具,战争中谁也无心赏花,在能射出杀人子弹的枪筒里插着象征自然与和平的树枝与菊花,这本身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是一个战地寓言,让我们在无言中感受战争与和平的剧烈冲突。 探讨对比手法的运用(二)

第二处对比是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与医生、“我”的态度之不同。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后,默默起身说:“不用打针了。”他是从职业技术的角度来作出这一决定的;对于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我”劝道:“不用缝了。”这是从理智出发而言;而新媳妇却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此时,她一定想起了通讯员借被子时的腼腆与局促,临走时的狼狈模样宛在眼前,舍身救人的英勇无畏宛在眼前……也许她又什么也没想,只是这样一针一线地缝着,只求内心一片安宁。这是情感与理智的鲜明对比,是情感对死亡的战胜。 探讨对比手法的运用(三)

第三处对比发生在小说结尾。在把通讯员的尸体放进棺材前,卫生员要揭掉他身上的被子,新媳妇却“劈手夺过被子”,将这条洒满“象征着纯洁与感情”的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盖在通讯员身上,似乎在她眼里,通讯员只是睡着了。在这样的对比中,通讯员、新媳妇的形象更加完美,文章也划上了诗意的句号。 主题:

小说撷取了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斗争生活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了有着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心灵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表现了纯洁深厚的军民之情和战友之情,传达了高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简单的故事 精致的情节

将你读《百合花》的感受与茅盾的文章进行比较,看看有哪些相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并找一找原因,以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

谈谈你的心得:如何写小说评论? 1、有高度集中的论题。(紧扣小说三要素,如茅盾先生紧紧抓住小说评论的两个核心内容——展开故事和塑造人物,同时又突出小说最成功的特点——细节描写展开评论。)

2、有新颖独到的观点。评论是议论文的一种,议论文都必须有明确的观点;好的评论都应该有独到的见解。

3、有有力的分析论证。可以运用列举事例的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见解,并运用小说创作的一些基本原理适当进行理论分析。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kt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