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头马上

更新时间:2023-11-09 10:4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墙头马上》李千金人物形象分析

王贝贝 汉语言文学师范班 1001410042

摘 要:

李千金是元杂剧《墙头马上》的主人公,她是个大家闺秀却有着大胆泼辣的个性,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与幸福。面对不公正的待遇,她敢于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敢于同封建传统作斗争。但同时身在封建社会里的她自身又存在着软弱性与悲剧性,李千金是个具有双重性的人物。

关键词:李千金 性格 爱情 封建传统

一、李千金的性格特点

(一),大胆泼辣的个性

李千金是官宦之家的女儿,是个封建社会中深闺中的小姐。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墙头与裴少俊相见,并一见钟情。便央求梅香替她传简递诗,约裴少俊跳墙约会,后来又敢于与心上人夜晚私奔离家而去。相比之下,在面对爱情的问题上,《西厢记》里的崔莺莺在整个过程中都显示着小心翼翼,处处笼罩着催老妇人的阴影,因此与崔莺莺相比,李千金更多了一种大胆的气派,更能体现出李千金的胆识与勇气。后来,李千金在裴家后院被裴尚书发现,面对裴尚书对她的辱骂,她并没有选择沉默与屈服,而是极力力争,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在当裴少俊考中状元,裴少俊找她,裴尚书向她赔罪时,她却说出“一个是八烈周公,一个是三移孟母,我本是好人家儿女,不是娼人家妇女,也是行下春风望夏雨。待要

做家眷,枉坏了少俊前程,辱没了裴家祖上坟!”“你休了我,我断然不肯”等言语。深刻地显示了李千金大胆泼辣的个性。 (二),勇敢地维护人格尊严

李千金在裴家后院躲藏了七年,后被裴尚书发现,裴尚书怒斥她是下流娼妓是“淫奔”,指责其比无盐坏风俗,做的是男游九郡,女嫁三夫等,她没有表现的唯唯诺诺,而是一一反驳,并且强调自己行为的合理和人格的纯洁。后来,当裴少俊考上科举后,裴家父子去找她,求与她和好相认时,李千金言辞犀利,断然拒绝,并把裴家老爷奚落了一番,维护自己的尊严。最后,为了一双儿女才与他们重归于好。 (三),自身的牺牲性与软弱性

李千金在与裴少俊私奔后,而是在裴家的后花园躲藏了七年,对此裴少俊并没有告诉他的父母,致使她的婚姻不能够公开,她得不到“名分”,面对这种不公正的待遇,李千金选择了隐忍,她愿意牺牲自我来维持他与裴少俊爱情的长久。再后来,在清明节时,李千金叮嘱院公要在意,怕老相公撞进来,对两个孩子说“孩儿也,我叫你休出去,兀的怎了!”以及当见到裴尚书时“氲氲的脸上羞,扑扑的心头怯;喘似雷轰,烈似风车”等,都可见李千金在面对封建家长时的害怕与恐惧,体现出其性格中存在的软弱性。

二、李千金与爱情的关系

(一),大胆的渴望爱情

在第一折中,在李千金与梅香的说话时,便说道:“我若还招了个风流女婿,怎肯教费功夫画远山眉。宁可教银缸高照,锦帐低垂;菡萏花深鸳并宿,梧桐枝隐凤双栖。”,后来在墙头上看到了裴少俊时,说道“好一个秀才”对裴少俊顿生爱慕之情,在接到张千的简帖儿采取主动地态度,央求梅香帮忙。这过程中李千金并没有显示出大家小姐的含蓄扭捏,其大胆直接豁达的言行,表现了她对爱情的渴望与向往之情。

(二),勇敢地追求爱情

当李千金和裴少俊通过传简递诗互表心意后,便约裴少俊今夜后院约会。她怕裴少俊不来,便要梅香去接他来。当裴少俊在与李千金屋里说话时,被李嬷嬷发现,面对李嬷嬷的质问,李千金开始是哀告怜求,后又为自己的行为力争,对李嬷嬷发现了此事也不再畏惧了。最后在李千金和裴少俊的努力下,李嬷嬷决定让步,李千金也为了自己的爱情,做出了大胆并附有勇气的决定---私奔。面对自己的爱情,李千金并没有像别的封建大家闺秀一样不敢主动追求,软弱含蓄。相反,在追求爱情上,她充满着勇气与大胆,敢于追求。

(三),坚决的捍卫爱情

当裴尚书在后院发现李千金,并得知她是裴少俊的妻子时,大为愤怒,便问;“谁是媒人?下了多少钱财?谁主婚来?“对她与裴少俊的婚姻关系不予承认。接着又说:”这妇人决是介优酒肆之家!“李千金没有沉默而是辩解道;“妾是官宦人家,不是下贱之人。”当愤怒的裴尚书声称要把她送去官办时,李千金仍没有对他低头,而是决然地说“随汗走怎说三贞九烈,勘奸情

八棒十挟。谁是他歌台舞榭?甚的是茶房酒舍?相公便把贱妾拷折丅截,并不是风尘烟月。”面对自己的婚姻爱情受到来自封建家长的迫害时,她没有像裴少俊那样唯唯诺诺,而是勇敢地反抗,大胆的据理力争,坚决的捍卫再记得爱情。

(四)、爱情的悲剧性

虽然《墙头马上》是一部具有喜剧色彩的爱情戏,故事也已大团圆

的形式结尾。但这并不能掩盖住李千金在爱情上所具有的悲剧性。

一方面,李千金为了爱情,和裴少俊私奔而走,这样她就必须和她

的家人分离,但这又是她所不舍的就像李千金自己说的“母亲年高,怎生割舍!”尽管不舍家人,但为了爱情,李千金还是选择了离家而走。临走时也要偷偷摸摸的,不能和家人见上一面。当七年后李千金被赶回家时,这时她的父母早已去世,致使她连最后一面见她父母的机会都没有。所以说,李千金的爱情是以牺牲亲情为代价的,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李千金的爱情是在牺牲另一种感情的基础上得来的。

另一方面,李千金私奔后,并没有被裴少俊大大方方的领回家见父

母,而是悄悄地在裴家的后花园里躲藏了七年。因此,她的爱情不能像封建社会里其他的人一样,能够公开的被大家所知道接受,这也使得她得不到本该拥有的名分。注定他们的爱情婚姻只能是悄悄地。后来,当李千金被裴父发现时,即使她已为裴少俊生下两个孩子,裴父依然没有承认她而且还侮辱指着她,并责令她回家去。面对裴父的愤怒责备,作为丈夫的裴少俊又表现的很懦弱,却说出“少俊是卿相之子,怎好为一妇人,受官司凌辱,情愿写

休书便了。告父亲宽恕。”裴少俊并不能够保护她。李千金此刻是孤独的,最终,她还是被赶回了家去。但是,同时这种悲剧也是她所属的时代给她造成的悲剧,如在同时代的杂剧中,比如《西厢记》里的崔莺莺、《牡丹亭》里的杜丽娘等在爱情的道路上也都体现出了不同的悲剧色彩。

三、李千金与封建传统的关系

(一)、封建礼教的抗争者,反对封建家长制

李千金在墙头看到裴少俊,后与其约会私奔并且结为夫妻,这过程中没有经过媒妁之言,更没有父母之命。显示出了她无视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恋传统,和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与抗争。

当自己的爱情遭到来自以裴尚书为代表的封建家长的打击时,面对来自强大的封建家长的职责与侮辱,李千金敢于为自己反驳,为自己爱情的合理性据理力争。如她说的“妾是官宦之家,不是下贱之人”“我则是少俊一个”“这姻缘是天赐的”等,来维护自己爱情的合理性,表达对裴尚书的控诉与不满。而裴父正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表,从而体现出李千金对封建家长制的反对。同时在反对封建礼教上她也比崔莺莺表现的更加明显与彻底。 (二)、自身具有封建性

李千金是洛阳总管李世杰的女儿,是一个官宦人家的大家闺秀。因此,必不可少的就会从少接受封建传统礼教的教育。在与裴少俊约会被李嬷嬷发现后,她也表现出了害怕之情,在决定私奔时,李千金仍是悄悄地走不敢让父母知道。显然,在她打破封建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传统时,骨子里还是存在传统礼教的印记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qc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