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寨沟现场教学的方案及讲解

更新时间:2024-06-09 05: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八寨沟现场教学的方案及讲解

现场教学方案

( 尹继承)

为了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形式,提高培训效果,适应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的要求,本课程计划选择八寨原乡和八寨沟作为现场教学基地,作为学员学习经验、研究问题、探索规律、深化理论学习的实践课堂。具体教学方案如下:

一、教学地点:八寨原乡和八寨沟 二、教学时间

根据各个班次教学计划的要求,时间安排为1天(包括往返时间上午8:30出发,5:30回到党校)。

三、教学点内容及意义

带领学员到八寨原乡和八寨沟,了解八寨原乡和八寨沟的基本情况。一方面增强学员对贵台镇八寨原乡在生态乡村建设示范点建设中,贵台镇党委是如何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站作用,两次带领党员群众代表外出参观考察,使群众看到发展农村休闲旅游的广阔前景,一户群众由原来的不支持转变为主动申办农家乐项目,等等。另一方面要求学员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学以致用,树立崇高的为人民服务意识。再次在八寨沟可对学员开展爱国爱乡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八寨沟是钦州革命的圣地,1908年辛亥革命著名将领黄兴奉孙中山之命在八寨沟

举行了著名的马笃山起义,1945年小董起义失败后,卢文、朱守刚领导中共钦县党组织,以八寨沟一带为据点,继续开展武装斗争,为钦县的解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四、教学安排

1、参观:由纪念馆讲解员(本项目团队成员)带领学员进行参观并为学员讲解(在课程正常开展以后,会考虑让团队中的党校教师进行讲解,以利于针对党校学员的特点,运用一些教学方法,使参观更侧重于教学而区别于一般性的参观,实现现场教学过程中“教学”的目的),用时40分钟;

2、座谈交流:八寨原乡所在镇的(镇长或者镇党委书记)和学八寨景区负责人和学员双方互动交流,用时1小时;

3、班级讨论: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班级讨论,在讨论中谈体会、互相学习,用时20分钟。

五、教学要求

1、提前熟悉有关内容。 2、准时出勤,集体乘车出发。 3、严格遵守纪念馆管理要求。

4、班长认真组织讨论和交流,做好讨论记录。 六、教学组织

1、教学主持:项目团队带队教师

2、教学协调与保障:项目团队带队教师、各班次组织员讲解

一、八寨原乡

八寨沟有八个山寨,要把握主题特色,突出山水、人文、自然元素,把每个寨都要打造成一个特色景点,继续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增强景区景点活力,使每个寨有故事、有内容,努力把八寨沟建成钦州市民及外地游客节假日休闲度假养生基地。要依托洞利河秀美的水域和田园风光,高标准规划建设八寨原乡,建设河滩休闲、特色农家乐、农家烧烤园等项目,使游客在游赏优美河域景观中体验壮乡农家风情,打造出最具有钦州壮乡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区,成为钦州乡村休闲旅游新标杆。

八寨原乡休闲旅游区位于钦州市钦北区贵台镇洞利村委会佃禾村,全村有48户122人,均为壮族。八寨原乡距钦州市区约50km,距离国家4A级景区八寨沟新大门仅300米。

近年来,随着八寨沟旅游区项目提升工程建成,景区接待游客大幅度增加,为了完善吃、住、行、游、娱、购等旅游要素,钦北区委、区政府顺应时势,结合生态乡村建设,把佃禾村建设成具岭南风格、壮家风情原生态型的八寨原乡休闲旅游村,通过壮乡古村的原乡体验,留住游客的“乡愁”,打造出最具钦州壮乡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区、生态旅游示范村。八寨原乡规划面积约500亩,计划总投资约55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500万元,建成旅游中心、停车场、观光亭、步道、荷塘、文化广场等旅游基础设施,并对村容村貌进行绿化美化,对房屋进行立面改造,引导3户农户开展农家乐。

2015年3月,钦州市钦北区党委、政府结合“美丽钦北 生态乡村“建设提出把佃禾村建设成具岭南风格、壮家风情原生态型的八寨原乡休闲旅游村;对村庄进行生态型的升级改造,使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昔日坑洼不平的得进村道已水泥硬化,泥泞的田间小道已青砖卵石铺设,污水塘也整治成宜人的荷塘;凌乱的小山头改造成水果长廊,破旧农家柴房改造成了闲逸广场,简易土墙变成仁孝文化墙,立面改造后的农家小院,经绿化后,或蔬或果,或花或草,与青砖瓦房相互簇拥衬映,成为一缕浓浓的乡愁记忆,初步形成了人在村中游、景在身边游,村在林中,人在景中的自然和谐生态乡村景象。 洞利村委八寨原乡党群服务点介绍

洞利村委八寨原乡坐落于八寨沟景区出口右侧,距八寨沟景区约300米,村庄自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占地约80亩,全村共48户,122人。近年来,贵台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大力开发八寨原乡乡村生态园建设,通过对八寨原乡进行壮族民居进行风貌改造等一系列旅游配套项目规划建设,努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进而辐射带动贵台镇旅游业发展。

为了更好地发挥党组织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实现“把党组织作用发挥在产业链上,使党员示范创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真正富在产业链上”的目标,贵台镇党委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途径,在八寨原乡生态旅游村设立党群服务点,把党建与旅游“嫁接起来,不断开创党建工作的新局面,为推动全镇旅游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做贡献。八寨原乡党群服务点作为洞利党群服务中心的下设分站点,由洞利片区党建

工作站负责指导运行,由八寨原乡党群理事会负责日常管理,以”服务景区、服务游客、服务群众“的宗旨,拓宽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式,结合实际需要

二、八寨沟

(一)景点介绍

八寨沟比不比九寨沟著名,却藏隐南国,小巧玲 珑,娇嫩妩媚。两者间虽是一字之差,却没有可比性,同样是美,却天差地远,八寨沟独具岭南与亚热带雨林特色。八寨沟是一块躲在深闺待人识的处女地,是一个幽谷探险、放飞夏日心情的清凉世界。

八寨沟位于广西十万大山的八角山中,属钦州地界,是八角山的一条大峡谷。相传这里原为八个村寨,村民们在这条八公里长的峡谷里以采摘八角为生,八寨沟因此而得名。解放前,由于长期的匪乱虏掠,村民纷纷外逃,加之山间道路崎岖难走,以至人烟罕至,这里成了与世隔绝的深山峡谷。因而到现在还保持着原生态的风貌。

八寨沟的得名来源于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十万大山贵台一带瘟疫肆虐,民不聊生,当地有一个叫铁柱的年轻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南海找到了观世音菩萨,学会了解除瘟疫的办法。回到了贵台境内,铁柱把身体化成了一把巨大的利斧,在八角山上劈开了一道巨大的峡谷,把观音交给的琼浆玉露放入哗哗流水,顺着峡谷向外面流去。人们喝了这股甘甜清澈的泉水后,立时瘟疫顿消,人们

又过上了平安幸福的生活。铁柱化成的巨斧在劈向山谷后立即裂成了8块,向四面八方飞散,碎片落到地上,长出了一棵棵树,这种树坚硬无比,人们都说这是铁柱的化身,就把这棵树称为铁树,后人为了纪念铁柱,就在利斧化成的铁树旁边建立了八个村寨,不少人搬过来守护着他们心中的英雄,八寨沟由此得名。其实,这只是一个动人的传说,据专家考证,八寨沟属于和恐龙同时代的一亿多年前形成的侏罗纪地貌,这样的地貌在全国非常的罕见,在全国的旅游景点中更是独一无二,很有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

八寨沟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有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音符广场、幸福梅园、观光门楼、沟谷科普文化长廊、天然游泳池、休息凉亭、旅游公厕、天马水库、八寨山庄等设施。八寨山庄是三星级涉外旅游饭店标准建设,分餐饮、住宿、会议、休闲功能区,舒适豪华客房能满足游客住宿需求。八寨沟旅游区总体规划面积3622.2公顷,区位优势明显,处在广西滨海旅游黄金线上,是钦州构建大旅游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便利,距离南北高速公路20多公里,从南宁到八寨沟仅需1个小时车程,距离大寺到上思二级公路仅需10多分钟车程,八寨沟山绿、谷幽、水清、石奇,是人们旅游、休闲、健身、探险猎奇、乐山乐水的好去处,有十万大山最美的一段、首府南宁后花园的美誉,是著名电影《英雄苦胆》的原拍地。从钦州市区到达八寨沟约1个小时30分钟。

文化底蕴

八寨沟不仅是旅游资源丰富还是钦州革命的圣地,1908年辛亥革命著名将领黄兴奉孙中山之命在八寨沟举行了著名的马笃山起义,1945年小董起义失败后,卢文、朱守刚领导中共钦县党组织,以八寨沟一带为据点,继续开展武装斗争,为钦县的解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孙中山领导反清起义

八寨沟是马尸口('尸'包'口')山的\前哨\,马尸口山是十万大山诸峰中的重要山峰,与八寨沟中的八角山紧密相连。近代著名的钦州马尸口山起义(史称钦廉上思之役)就发生在这里。1908年3月27日,黄兴奉孙中山\再入钦廉,以图集合该地同志\起事的指令,在得到香港同盟会冯自由等人所备军械后,即偕黎仲宝等人率旅越华侨中的同盟会员和钦州民军200多人,组成中华国民军南军,从越南进入马尸口山,再次发动武装起义。由黄兴率领队伍乘胜前进,占据钦州马尸口山。革命军连战皆捷,队伍扩展到600多人。孙中山闻讯十分高兴,致函海外同盟会分会长邓泽如,高度评价了钦州马尸口山起义。

革命根据地

1944年3月,卢文调任中共钦县特派员。6月,中共南路特委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加强对武装斗争的领导,建立由党领导的独立自主的武装力量,在国民党统治区内组织秘密武工队和游击小组,并布置各县进行抗日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11月,钦县党组织为作为打游击准备,在十万山区建立两个工作区:路东区由林国兴负责,路西区由周才业负责,路西区主要据点有敦民、那桑、那绕(八寨沟附近)、

那逻(贵台附近)等村庄。1945年1月,卢文在板城六虾村召开党员会议,传达、研究部署起义准备工作。会后,王旭林、钟喜权回贵台、洞利组织发动并联系上思革命力量。2月17日,在卢文、朱守刚等人领导下,钦县人民抗日解放军150多人,于小董举行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是钦县中共党组织从地下秘密活动转到公开武装斗争的转折点。

电影外景地

1958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一部影响很大的《英雄虎胆》,就是以十万大山的剿匪为背景的,那个阴险毒辣的女匪首李月桂就是以张瑞贵的大老婆韦秀英匪首为原型。著名的女演员王晓棠在影片中扮演了女匪首的亲信阿兰小姐。《英雄虎胆》的外景主要在十万大山的贵台、平福、大菉拍摄的。影片通过描写解放初期,我军侦察人员打入十万山一股顽匪中,大智大勇,巧妙斗敌,里应外合,消灭顽匪的故事,歌颂了共产党、毛主席、人民解放军的历史功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ux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