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制度

更新时间:2024-06-08 09: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制度

第一条 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专项应急预案的有关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应急演练目的。不断提高公司员工应急救援的协调配合和处置能力,有效减少突发事件对公司及员工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害。评估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周密性,检验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的适应性,针对演练中暴露的不足和问题,及时修订和完善预案。

第三条 应急演练原则。科学安排,确保安全;贴近实战,真实响应;发现不足,以练促改。

第四条 应急演练管理。公司自行组织的演练由安保部门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同时报公司应急办备案。

第五条 应急演练方案要求。为保证演练成功,防止发生意外,演练组织安保部门应制定完善的演练方案,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一)组织机构。成立专项机构,明确岗位职责,负责确定演练目标与范围、编写演练方案、制定演练规则、组织人员培训等工作;

(二)演练范围。包括演练目标的区域范围和参加演练的部门及人员; (三)事故情景说明。对假设的事故情景作出明确清晰的说明; (四)演练程序;

(五)演练记录、评估要求; (六)演练指南。

第六条 应急演练评估。应急演练结束后,组织部门要根据现场记录对演练活动进行评估,形成下列内容为主的评估报告:

(一)应急通知及启动。是否按照预案规定程序组织报警、通知,启动应急指挥机构,召集相关应急人员到位。

(二)指挥和控制。现场指挥人员和上级应急救援指挥及各应急专业工作组的负责人是否按照预案要求建立现场指挥部,指挥和控制应急响应行动的情况。 (三)事态评估。指挥体系获取事故信息,判断事故影响,按照预案规定程序发布预警行动命令和分级响应命令情况。

(四)资源管理。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态评估的结果确定应急资源需求以及动员和

集合内部应急资源情况,获取外部增援及外部增援力量提供资源保障情况。 (五)通信保障。应急指挥部与所有应急响应地点、应急组织和应急人员实施有效通信,包括启用事故应急通信系统的情况。

(六)疏散和救护。按预案要求现场紧急救护伤病人员,提供现场卫生服务情况以及疏散周边群众和安全防护情况。

(七)事态控制与现场恢复。事故指挥组织体系能否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控制事态发展以及现场恢复情况。

第七条 演练活动安排。公司每年至少组织2次专项演练活动,演练结束后需形成文字总结(含图片资料)备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z5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