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对地理教师的更高要求

更新时间:2023-03-08 04:57:31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对地理教师的更高要求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时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六个方面谈了对教师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改;教师角色;教学手段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教改制度的变革,特别是课程标准的改革,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教师应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以保障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 一、应做好教师角色的改变

新课改下,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应该说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平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友关系,教师尊重学生,尊重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过程。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生才能真正平等地学习和交流,课堂的气氛也才能真正地开放和活跃起来。其实,师生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所以教师应该做到角色的改变。 二、教师应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为人类带来了极大

的方便,其中现代化的电子设备特别是以多媒体应用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便是重要的研究成果,如果把人类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新技术、新设备加以改进并不断运用于教学活动

中,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也是教学效率和效果得以不断提高的重要物质保证。 三、教学素质要有所改变

地理新课程标准对地理教学的要求是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以及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所以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手段,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四、要有更好的身心素质

身体素质是指人的生理结构,包括体力、体质、耐力、速度、灵活性以及坚持正常的工作所必须的充沛精力、灵活的头脑、敏捷的思维、良好的记忆和支撑这一切的身体基础。心理素质是指教师的行为、性格和人格特征。它包括稳定而优良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人格、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须的良好心境、坚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广泛的兴趣、认真求实的态度、振奋的精神、宽阔的心胸等。教师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辛的工作,特别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地理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五、一些能力必须要赋予新的含义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负责把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完成工作了,但是在现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不仅仅是讲课,对学生进行了解和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应具有教育机智,新课改要求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所以在上课或课后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比如学生问一个自己答不上的问题。或者当学生的一些话语或行为或多或少地使自己难堪的时候,能做到很好地运用机智来应对不但可以提高自己在学生中的威望还可以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教师还要有培育自己的教育风格和个性的能力,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相关理论和自己的特长形成自己个性的教育风格。 六、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地理教师除了教好地理这门学科以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能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只是思想政治教师或班主任的事,作为地理教师也应该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关心学生的健康发展,不但可以提升自己在学生中的形象,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学好地理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马宪平.我与新课程同行[M].同心出版社,2004. [2]石国兴,王德林.素质教育概论[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3]刘文霞.个性教育理论[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第二高级中学) 编辑 薛直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2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