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放工作面通风设计

更新时间:2024-04-02 03: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420综放工作面通风设计 一、 通风系统

1420工作面选用两进一回通风系统。 (一) 通风系统的选择

1.“U”型正常生产工作面的通风系统

新鲜风→+892石门大巷→ 集中材料上山→ 4~2煤轨道巷延伸段 →1420运顺联络巷→ 1420运顺→ 1420工作面→ 1420回顺→ 4~2煤回风巷→ 南回风斜井→ 主扇→ 地面。 2.掺新巷副助生产通风系统

新鲜风→+892石门大巷→集中材料上山→4~2煤轨道延伸段→1420掺新巷联络巷→1420掺新巷→1420掺回横川→1420回顺→4~2煤回风巷→南回风斜井→ 主扇→地面。 (二) 1420工作面局部反风系统

打开掺回1#横川两组常闭风门,打开1420运顺反风道两组常闭风门(或挡风墙),在运顺反风道口外打闭墙一道,控制回顺口风量至最小,即可实现对1420工作面的局部反风。 反风的风流路线为:

新鲜风→4~2煤轨道延伸段→1420掺新联络巷→1420掺回1#横川→1420回顺→1420工作面→1420运顺→1420运顺反风道→4~2煤回风巷→南回风斜井→主扇→地面。 二、 工作面风量配备

(一) 1420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

玉华煤矿投产后开采的五个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分别为;(1)1405工作面,地质预报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2 m3/t,实际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52~8.31 m3/ min,平均涌出量:5.61m3/ min,瓦斯相对涌出量为2.3 m3/t;(2)1407工作面,地质预报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0 m3/t,实际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85~5.86 m3/ min,平均涌出量:3.61 m3/ min,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76 m3/t;(3)1415工作面,地质预报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6 m3/t,实际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8.41 m3/ min,瓦斯相对涌出量为4.96 m3/t;(4)1408工作面,地质预报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5 m3/t,实际瓦斯绝对涌出量为8.02~15.9 m3/ min,平均涌出量:12.11 m3/ min,瓦斯相对涌出量为4.68 m3/t;(5)1410工作面,地质预报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6 m3/t,实际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5.42~29.71 m3/ min,平均涌出量:22.57 m3/ min,瓦斯相对涌出量为7.58m3/t。

可以看出,采面实际瓦斯相对涌出量为地质预报量的17.6—47%。 1420工作面地质预报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8—20 m3/t ,预计瓦斯相对涌出量为9.4 m3/t。

1420工作面投产后,按日产量10000T计算,瓦斯绝对涌出量为65.3 m3/ min。其中,工作面风排瓦斯量65.3×8%=5.2 m3/ min;预抽放排放瓦斯量65.3×28%=18.3 m3/ min;高抽巷抽放瓦斯量65.3×32%=20.9 m3/ min;滞后卸压抽放瓦斯量65.3×32%=20.9 m3/ min。 (二) 工作面风量计算 1.按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计算

Q采=Q沼×K =5.2×1.2 =624 m3/ min 1% 1% 式中:

Q采:工作面配风量m3/ min;

Q沼:工作面风排绝对瓦斯涌出量,m3/ min; K: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2。 2.按工作面温度计算

Q采=60×V采×S采=60×1×9.55=573 m3/ min; 式中:

Q采:工作面风量, m3/min V采:工作面风速,1m/s;

S采:工作面平均断面积为9.55㎡ 3.按工作面最多人数计算实际需风量 Q采=4N=4×60=240 m3/ min 式中:

Q采:工作面配风量, m3/ min N: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为60人 4.风速进行验算

由以上计算可知,工作面配风量最大值624m3/min (1)按最低风速0.25m/s验算 V小= 624 =0.99m/s>0.25 m/s 60×10.5

(2)按最高风速4m/s验算 V大= 624 =1.21m/s<4 m/s 60×8.6

可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三) 掺新巷风量计算

掺新巷内安设有高抽巷及里段供风局扇,两台局扇并联,使用2×15 KW对旋风机供风,每台局扇吸风量为300 m3/ min,两台局扇吸风量600 m3/ min,故掺新巷需风量为: Q掺=600+0.15×60×S =600+0.15×60×9.8 =688 m3/min

式中 :S:为掺新巷净断面㎡。 1420工作面总配风量为:

Q采+Q掺=624+688=1312 m3/ min (四) 工作面通风能力核定

目前玉华矿井布臵一个采煤工作面,4个掘进面,其它配风硐室分别为火药库、整流变电所、1#、2#、3#变电所、制氮硐室、4~2煤轨道巷绞车房、4~2煤轨道延伸巷水仓、1407、1405、1410等残留系统配风等。 具体配风计算如下: (1) 掘进配风

ΣQ掘=4×Q掘=4×500=2000 m3/min (2) 硐室配风 Q火=150 m3/ min Q流=100 m3/ min Q变=3×60=180 m3/min Q氮=150 m3/ min Q绞=60 m3/ min Q水=60 m3/ min Q配=300×3=900 m3/ min

ΣQ硐=150+100+180+150+60+60+900 =1600 m3/ min

因此,矿井掘进配风和硐室配风为: ΣQ掘硐 =(ΣQ掘+ΣQ硐)K =(2000+1600)×1.1=3960 m3/ min 式中: K:为通风系数。取1.1。

目前,矿井总进风量Q进=5759m3/min,根据1420工作面通风设计,1420工作面需配风为Q1420=1312×1.1=1443 m3/ min,而Q进-ΣQ掘硐=5759-3960=1799 m3/ min> Q1420=1443 m3/ min,可见,矿井目前风量可以满足1420工作面生产需要。 三、 瓦斯治理

为了确保1420工作面的安全生产,该面瓦斯治理采用工作面风排、采前预抽放、高抽巷抽放、卸压抽放等方法。

(一) 工作面风排瓦斯详见“工作面风量配备”部分。 (二) 采前预抽放

1、 抽放系统:利用南风井广场SK-120型永久抽放系统

(1) 抽放方法:在1420工作面回风巷每4-5m布臵一个预抽孔,抽放4~2煤层内的瓦斯;

(2) 抽放钻孔直径:≥φ90mm; (3) 封孔方法:采用聚氨脂进行封孔; (4) 封孔长度:大于6 m; (5) 抽放支管的选择

依d=0.1457(Q/V)1/2来计算支管管径 d:抽放支管的选择,m

Q:抽放支管内的流量,m3/ min, V:瓦斯流动速度,m/S

因预抽排放瓦斯量为18.3m3/ min,抽放浓度按25%计算,则Q=18.3/25%=73.0m3/ min:V一般达10~15m/s,这里取15m/s,则d=0.321m,故支管选用φ325×5mm螺旋焊接钢管。 2.抽放管路阻力计算 依H= LQ2P 来计算路阻力 Kd5

式中:H—阻力损失,mmH2O Q—流量,m3/h; L—管路长度,m;

P—混合瓦斯对空气的相对比重,瓦斯浓度25%时,相对比重为0.888; K—系数

d—管子直径(内径),㎝; (1)主管阻力

H主= 2100×43802×0.888=435 mmH2O 柱 0.71×415 (2)支管阻力

H支= 2110×43802×0.888=1396mmH2O柱 0.71×32.55

(3)管路总阻力 H总=(H主+H支)×1.5=(435+1396) ×1.15 =2106mmH2O柱=155mmHg柱

3、抽放参数的确定:见抽放参数一览表

参 数 采前预抽 参数 采前预抽 钻孔长度(m) 120 钻孔直径(mm) 90 钻孔角度 仰角 钻孔间距(m) 4-5 钻孔个数(个) 1 钻孔层位 煤层内

4、瓦斯抽放设备及工艺

南风井广场SK-120型水环式真空泵两台,一台备用,一台工作。 瓦斯抽放站至南回风斜井、4~2煤层盘区回风敷设φ426mm主管路;1420回顺敷设φ325mm支管路。

管路系统中主管、支管及钻场均设流量计;各分岔处设位臵闸阀;低洼、拐弯处设放水器。 (三) 高抽巷抽放及卸压抽放

1、抽放系统:南风井广场现有2BEC72型永久抽放系统用于高抽斜巷长钻孔抽放。1420工作面投产前,在南风井广场另建一套2BEC72型永久抽放系统,用于卸压抽放。 (1)抽放方法 A、高抽巷抽放

在高抽巷钻场内,每个钻场打4个孔,每个高抽巷布臵3-4个钻场,主要抽放4-2煤层顶板裂隙带中的瓦斯。 B、卸压抽放

在1420掺新巷中每50米布臵一个抽放钻场,每个钻场布臵5-6个钻孔,利用钻孔抽放采空区内的瓦斯。

(2)抽放孔直径:高抽巷钻孔直径φ=150mm,卸压抽放钻孔直径≥90mm。

(3)封孔方法,采用聚氨脂进行封孔。 (4)封孔长度:大于6米。 (5)抽放支管的选择

依d=0.1457(Q/V)1/2来计算支管管径 式中: d—抽放支管内径,m; Q—抽放支管内的流量,m3/ min; V—瓦斯流动速度,m/s。

高抽巷抽放和卸压抽放排放瓦斯量均为20.9 m3/ min,抽放浓度按30%计算,则Q=20.9/30%=70 m3/ min;V一般达10~15m/s,这里取15m/s,则d=0.315m,故选用φ325×5mm螺旋焊接钢管作为抽放支管. 2、抽放管路阻力计算:依H= LQ2P 来计算管路阻力 Kd5

式中: H—阻力损失,毫米水柱; Q—流量, m3/nin; L—管路长度.m;

P—混合瓦斯对空气的相对比重,瓦斯浓度30%时,相对比重为0.866; K—系数;

d—管子直径(内径)厘米; (1) 主管阻力

高抽斜巷长钻孔抽放和卸压抽放主管路均为φ=594mm钢管,长度相同,故阻力均为:

H主= 2100×42002×0.866 =61.1mmH2O柱 0.71×59.45 (2) 支管阻力 A、高抽巷管路阻力

H高支= 1800×42002×0.866 =1068mmH2O柱

0. 71×32.55 B、卸压抽放管路阻力

H卸支= 2050×42002×0.866 =1216mmH2O柱 0.71×32.55 (3)管路总阻力 A、 高抽巷管路总阻力

H高总=(H主+H高支)×1.15=(61.1+1068)×1.15 =1298 mmH2O柱 =95mmHg柱

B、 卸压抽放管路总阻力

H卸总=(H主+H卸支)×1.15=(61.1+1216)×1.15 =1469mmH2O柱 =108mmHg柱

3、 放参数的确定:见抽放参数一览表

参 数 卸压抽放 高抽巷抽放

钻孔长度(m) 42~50 300~400 钻孔角度 仰角 仰角 钻孔个数(个) 5~6 4 钻孔直径(mm) 90 150 钻孔间距(m) 0.5 1

钻孔层位 煤层顶板老顶砂岩 煤层顶板老顶砂岩 4、瓦斯抽放设备及工艺

南风井广场两套2BEC72抽放管路系统,每套系统安装水环式真空泵两台,一台备用,一台工作。

瓦斯抽放站至南回风斜井、4~2煤层盘区回风各自敷设φ610mm主管路一趟;1420掺新巷各自敷设支管路,选用φ 325×5mm螺旋焊接钢管。

两套管路系统中主管、支管及钻场均设流量计;各分岔处设位臵闸阀;低洼、拐弯处设放水器。 (四) 安全监测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工作面监测传感器如下布臵: 1、 工作面风流中安装瓦斯传感器T1 (工作面上隅角),沼气报警浓度1.0 % ,断电浓度1.5%,复电浓度小于1%。

断电范围: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 2、回风巷风流中安装瓦斯传感器T2(距工作面向外10-15m),沼气报警浓度1%,断电浓度1.5% ,复电浓度小于1%。

断电范围: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

3、回风巷风流中安装瓦斯传感器T3(掺回1#横川口向里10m处),沼气报警浓度1%,断电浓度1% ,复电浓度小于1%。

断电范围: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 4、掺新巷局扇供风段距正头5m风流中安装瓦斯传感器T4,沼气报警浓度1%,断电浓度1.5%,复电浓度小于1%。

断电范围:局扇供风段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 5、掺新巷局扇供风段,全负压回风横川口以里10m处,风流中安装瓦斯传感器T5,沼气报警浓度1%,断电浓度1%,复电浓度小于1 %。 断电范围:局扇供风段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 6、采煤机上安装机载式断电仪,当机组附近瓦斯浓度达1 %时,发出声光报警,达1.5 %时自动切断采煤机电源。

7、回顺安装CO传感器,位臵:掺回1#横川口向里10~15m。 报警值为0.0024%。

回顺安装温度传感器,报警值为26℃,位臵:距掺回1#横川10~15m。 运顺风流中安装风速传感器,位臵:运顺反风道口向里10~15m处。 (五)瓦斯检查

工作面每班必须安排两名专职瓦检员。一名随时检查机组和放煤口前后20m范围内风流、煤壁和采煤机两滚筒间的瓦斯浓度;一名巡回检查工作面进风流、工作面风流、落山角、回风流等处的瓦斯浓度,每班至少四次检查,四次汇报。跟机、跟放瓦检员不在现场时,严禁开机割煤、开窗放煤。当发现工作面风流、采煤机滚筒周围及放煤口沼气浓度≥1%或CO2 浓度≥1.5%,上隅角沼气浓度≥1%时,都必须停止工

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汇报通风调度。 四、 防尘

1、 防尘管路的铺设

南风井广场200m3水池→南进风井→4~2煤轨道巷→1420掺新车场→1420回顺。

4~2煤轨道巷→1420运顺联络巷→1420运顺→工作面 4~2煤轨道巷→1420掺新车场→1420掺新巷→1420高抽巷 1420运顺敷设φ50mm钢管2100m,每50m安装一个三通和闸门,皮带机头处必须设支管和闸门。

1420回顺及掺新巷各敷设φ50mm钢管2100m,每100m安设一个支管和闸门。 2、 防尘措施 (1) 风流净化

进、回顺槽口以里50m,工作面以外20~50m处各安设净化水幕一道,水幕覆盖全断面,出煤期间正常使用。掺新巷口以里50m、全负压回风横川以外50m处各安设净化水幕一道。 (2) 喷雾

① 采煤机内外喷雾应正常使内,内喷雾压力不小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小于1.5MPa。

② 工作面架间喷雾齐全。喷雾压力0.8~1.5 MPa,移架、割煤时实现自动喷雾。

③ 工作面每个放煤口应装自动喷雾设施,放煤时喷雾,水压力0.8~

1.5 MPa。

④ 各转载点喷雾要到位,喷嘴雾化效果好,使用正常。 (3) 冲洗巷帮

每三天对采面运、回顺冲洗一次,严禁煤尘堆积。 (4) 个体防护

1420工作面机组司机、放煤工、支架工等工种工人都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5) 煤层注水 ① 注水方式

采用1420工作面回顺向运顺打长孔的高压注水方式。 ② 注水工艺及参数确定 A. 钻孔直径50mm; B. 钻孔长度150mm;

C. 钻孔间距通过前几个工作面注水试验,1420注水钻孔间距选15m较为合适;

D. 钻孔角度:钻孔角度原则上与煤层倾角一致,使钻孔终孔时到达煤层顶板;

E. 封孔方式采用膨胀式封孔器来封孔,封孔深度不小于2m。 ③ 注水系统

采用RBH-80型泵将水加压后通过φ32mm的高压胶管注入钻孔内。 ④ 单孔注水量的确定 Q=LBMrq

式中:Q—一个钻孔注水量,m3; L—钻孔长度,150m; B—孔间距,15m; M—煤层厚度,13.94m r—煤容重,1.31T/ m3

q—吨煤注水量,按0.02 m3/T计算代入数值Q=822 m3 。 ⑤ 单孔注水时 T=Q/V= 822 =274小时 150×0.02

式中:T—注水时间,小时; Q—钻孔注水量,822 m3

V—注水流量,150×0.02 m3 /小时。

煤层注水受各种因素影响较大,现场把湿润范围煤墙出现均匀的“出汗”渗水作为煤体已全面湿润的标志。 (6) 隔爆水袋

在1420运顺、回顺、掺新巷等巷道口以里50~75m处各安装一组隔爆设施,其隔爆水袋个数分别为: 1420运顺水袋数=200×14.5=48(个) 60

1420回顺水袋数=200×11.4=38(个) 60

1420掺新巷水袋数=200×8.7=30(个)

60

式中:200L/m2;按规定每m2要求水量; 14.5 m2:运顺净断面 11.4 m2:回顺净断面 8.7 m2:掺新巷净断面 60L/个:水袋容积

工作面运顺水棚间距1.5m,每棚两个水袋,两水棚24架,棚区长度36m。

工作面回顺水棚间距1.5m, 每棚两个水袋,水棚19架,棚区长度27m。 掺新巷水棚间距1.5m, 每棚两个水袋, 水棚15架,棚区长度21m。 五、 防灭火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结合我矿现有防灭火手段,1420工作面采取黄泥关灌浆为主,注氮防灭火、注三相泡沫、汽雾阻化、来管监测和观测预报相结合的综合防灭火手段,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 (一) 黄泥灌浆 1、灌浆系统

南风井地面灌浆站→南进风井→4~2煤回风巷→1420回风联络巷→掺回1#横川→1420掺新巷→灌浆地点(通过钻孔)。 2、灌浆方法

采用随采随灌的方法,即回采时,滞后工作面30~40m,从钻孔向1420采空区灌浆。在1420掺新巷的每个钻场及钻场间各打一钻孔,钻孔直径不小于90mm,用以滞后灌浆。

3、灌浆量的确定 Q土=KLMHC

式中:Q土—1420采空区灌浆量, m3 K—灌浆系数,取0.05; L—工作面走向长,m; M—工作面采高,m; H—工作面倾斜长,m; C—煤层回收率,75%;

Q土=0.55×2058×9.0×180×0.75=125024 m3 4、脱水系统

1420运顺、回顺最低处设环形水仓,在水仓内安设水泵,铺设管路,将灌浆水排至4~2煤轨道巷水沟,流入4~2煤延伸水仓。 (二) 汽雾阻化 1、汽雾阻化系统

在1420运顺建立汽雾阻化泵站,泵站内安装一台RBH—80型喷雾泵,3 m3储液搅拌水箱一个,沿运顺铺设一趟φ25mm高压胶管至工作面喷雾点,在喷雾点安装汽雾发生器。 2、汽雾阻化工艺过程

将Mgcl2(或Nacl)与水按15%~20%比例在搅拌箱内混合搅拌均匀,后经过滤器,进入喷雾泵,加压输送到工作面汽雾发生器,将药液转化为汽雾向工作面采空区喷洒。汽雾阻化工作要求24小时不间断进行。

3、工作面每循环喷雾量的确定:

根据北区其它各矿综放开采面防灭火汽雾阻化的经验,每吨煤喷雾化液5~10 kg,设计按8 kg,则每循环喷洒剂量: QV=MHBPCK/RD

=180×9.0×0.6×1.31×0.25×8/0.8×1050 =3 m3

式中: Qv—每循环喷阻化液量, m3 H—采高,m; B—循环进尺,m; M—工作面长度,m; P—煤容重,T/ m3; C—煤损失率25%; K—吨煤吸液量,kg/T; R—雾化率,80%; D—阻化液比重,kg/ m3; 4、 每循环最少喷洒时间确定 T=Qv/AL=3/4×0.25=3小时 式中:T—每循环喷洒时间; Qv—每循环喷洒阻化液量; A—汽雾发生器个数;

L—汽雾发生器流量(0.25 m3/h)。 (三) 注氮气防灭火 1、 氮气来源

选用JXZD—500井下移动式炭分子筛制氮机两套,一套工作,一套备用,臵于制氮硐室,每套制氮装臵产氮气量为500m3/h,氮气纯度97%以上。

2、 注氮方式

采用小流量不间断连续注氮方式,使采空区气体惰化。 3、 输氮管路系统

制氮硐室→4~2煤轨道巷→1420运顺联络巷→1420运顺→1420工作面下隅角。铺设φ50mm钢管2340m。 4、 埋管注氮工艺

氮气管路靠顺槽下帮敷设,安装牢固.管路每30m接一个三通,当管路埋入采空区20m时,开始注氮;当管路埋入采空区30m时,通过三通接20m预埋管,当预埋管埋入采空区20m时,停止正前管路注氮,开始用预埋管注氮这样往复进行,保证向采空区(滞后工作20~50m)连续注氮。每次注氮开始时,利用工作面附近管路上的三通阀门将管路中的空气先排出,当氮气浓度达到97%时,再调整阀门向采空区注氮。 (四)注三相泡沫 1、三相泡沫钻孔布臵

在1420掺新巷,每30m布臵一个钻孔,钻孔垂直掺新巷向回顺方向施工,终孔透在回顺顶板位臵,孔径φ=90mm。采用φ50mm钢管封孔,钻孔实行全长封孔。 2、注三相泡沫位臵及时间

采面每推过三相泡沫孔20—30m时,注三相泡沫一次,每次注三相泡沫时间不少于24小时。每次注三相泡沫量: Q=m.p.s

式中:Q—每次注三相泡沫量;

m—黄泥灌浆流量; p—发泡倍数;

s—注三相泡沫时间,小时。

Q=m.p.s=20×30×24=14400m3=1.44万m3 。 3、注意事项

(1) 提前完成的三相泡沫钻孔和已注钻孔,必须及时严封。 (2) 每次注三相泡必须连续进行24小时以上,不能有间隔时间。 (3) 严格按操作规程和技术参数进行操作,否则可能无法达到预期发泡倍数。 (五)束管监测 1、工作面采样器布臵

① 1420开切眼布臵三个采样器 A. 距运顺10m布臵一个; B. 距回顺15m布臵一个;

C. 切眼中部布臵一个(距运或回顺90m)

随着工作面推采,每隔70~100m布臵一组采样器,布臵方式及个数与开切眼相同。

② 工作面上隅角布臵一个采样器。

随着工作面的推采,是否再增加采样点,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几项要求

① 采空区内敷设的钢管必须用抗静电材料包严缠实。 ② 敷设第二、三……组束管及采样器时要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③ 每星期至少检查两次束管管线路情况,出现漏气、断开、积水等情况立即处理。

④ 通风区束管监测人员,每天对各采样点进行采样、分析、制报表,并将报表分送给矿长、总工、通风科、区长等进行审批。 (六) 预测预报

根据我矿现有装备和技术,在1420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火区观察员每班对1420工作面上隅角、高抽巷、掺新巷闭墙及回风巷的CH4、CO2、CO等气体浓度和温度等观测一次。

每旬用气囊采集工作面上隅角和高抽巷气样各一次,进行分析化验,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 (七)构筑防火门墙

在1420工作面运顺和回顺口以里60m处各做防火墙一道,墙厚不小于500mm.运顺防火门墙中间留2.7×2. 2m2(宽×高)的通道;回顺墙的中间留2×2.2m2(宽×高)的通道.两道墙附近要备够封口用的材料,并堆放整齐。 六.避灾路线

i. 1420工作面发生火、瓦斯、煤尘等灾害时的避灾路线. 1. 处在运顺及工作面人员应迅速佩戴好自救器沿下列路线撤退。 1420工作面→1420运顺→1420运顺联络巷→4~2煤轨道巷→集中材料上山→+892石门大巷→副井底→地面。

2. 处在回顺及上隅角人员应迅速佩带好自救器沿下列路线撤退。 1420回顺(或上隅角)→1420掺回横川→1420掺新巷→1420掺新联

络巷→4~2煤轨道巷→集中材料上山→+892石门大巷→副井底→地面。

3. 1420高抽巷、掺新巷人员撤离路线

1420高抽巷→1420掺新巷→1420掺新联络巷→4~2煤轨道巷→集中材料上山→+892石门大巷→副井底→地面。 ii. 1420工作面发生水灾避灾路线

1、1420工作面前半部、运顺人员→1420运顺联络巷→4~2煤轨道巷→南进风斜井→地面。

2、1420工作面后半部、回顺人员→掺回1#横川→1420掺新联络巷→4~2煤轨道巷→南进风斜井→地面。

3、1420高抽巷人员→掺新巷→1420掺新联络巷→4~2煤轨道巷→南进风斜井→地面。

4、1420掺新巷人员→1420掺新联络巷→4~2煤轨道巷→南进风斜井→地面。

撤退时,如果发现涌出水为老空积水应迅速佩带好自救器撤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3ir.html

Top